心中最亮的那颗星
我的心,很辽阔,繁星满天。有流行明星周杰伦,喜欢他的酷和帅;有影视明星刘亦菲,喜欢她的青春和靓丽。但最亮的那颗还是体育明星刘翔,喜欢他的坚韧和力量。
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2004年8月28日,刘翔以12﹒91秒取得了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 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刘翔大哥,你真棒!你是中国的骄傲!你突破了欧美选手的包围,实现了几代中国田径人的梦想,为祖国赢得了一个短跑项目的冠军。
我看到了你的辉煌,你飞速跨栏的英姿,让每个观众激动。如今你跨栏的英姿都登上了交通银行VISA 信用卡—— “和世界一起跨越”。那可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张以名人为主题的双币信用卡呀。
噢,好伟大的刘翔!
我曾看过你写的一本书,名叫《我是刘翔》。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了你在训练时多么坚强。你小时候训练可努力了。你练跳高的时候,横杆升到一定的高度,其他的同学都不敢尝试了,你总是说:“让我先来!”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步流星地向横杆冲去,每次都将膝盖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问你下次还跳吗,你一边揉着腿,一边坚定地说:“跳!”
我翻阅了许多报刊杂志,从中知道到你冠军身后那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你从16岁开始正式训练跨栏,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热,你每天坚持长达7至9小时的艰苦训练。这么多年来,不知你的脚上磨起了多少血泡,不知你被跨栏绊倒了多少次,可你从来没有叫过一次苦。在挫折面前,你永不言弃! 我还知道你在2000年世界田联黄金大奖赛中,你就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却被裁判判为提前起跑,而被取消了成绩。赛后你对记者说:“我一定要证明中
国人在短跑项目上有所作为的!”而今,你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的所有赛事中用事实证明了这一句话,你推翻了一些专家作出的“亚洲人进不了前八名”的预言,你证明了亚洲人也可以世界最强、最棒的!
哦,好棒的刘翔!
刘翔大哥,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可我赞美你的词语总是不够;我的数学成绩也很好,可我还是算不清你流了多少汗水。太年幼的我从没有经历过那么多血汗,但我明白,正是你艰苦的训练才使你有了辉煌的今天啊!
现在,我还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我要把你的这种刻苦、耐劳、不气馁、荣辱不惊的精神和品格用到我的学习上!
因为我明白“酷”和“帅”,“青春”和“靓丽”都是外在的不实用的东西,而坚韧和力量才是内在的实实在在的能给人动力的品格。所以,我要高喊:刘翔大哥,你永远是我的supperstar
我最崇敬的名人
有的人崇拜名人,是为了追时尚,而这种盲目地崇拜会使人误入歧途。有的人崇敬名人,把自己崇敬的名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激励自己像他们一样,为人民做贡献。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成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 喜欢的名人,无论是崇拜还是崇敬。我也不利外,我崇敬居里夫人。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已具备了漂亮这一资本,但是,她却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为了做科学研究,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
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劳的,最终,她终于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镭。
她本来可以就在她发现镭后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大笔财物,可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将镭的提纯方法公布于众。后来,居里夫人竟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最后,还是一位美国知名女记者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
居里夫人是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作报告的第一个女子。
我对居里夫人的人格感到钦佩。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她坚强、她意志纯洁、她严于律己,使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我最崇敬的人
我最崇敬的人有很多,岳飞、毛泽东、雷锋……但是,最让我崇敬的是著名作家张海迪。
张海迪阿姨不畏艰难,勇斗病魔的精神让我崇敬。她在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是,张海迪阿姨并没有灰心,他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希望能够战胜病魔,当她得知这种病治不好时,她没有从此消沉,而是一脸微笑的等待着明天灿烂的太阳。
张海迪阿姨坚强不屈的精神让我崇敬。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折磨着她,常年卧床使她身上长满了褥疮,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也不时地发作,但他却始终坚持着。在这种疼痛难奈的日子里,她写下了一本本日记,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可张海迪却做到了。她曾经说过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灵,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
张海迪阿姨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精神让我崇敬。她虽然卧病在床,但这44年中却从没有间断过学习。17岁时,张海迪开始自学英语,她用撕英语书这种方法迫使自己牢记每次的学习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1983年起,张海迪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还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顽强勤奋的张海迪难道不让人崇敬吗?
我最崇敬的名人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名人,而我最崇敬的名人是鲁迅。他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我想大家都认识这位又是思想家、革命家的大文豪。
我敬佩鲁迅的高洁。面对那四面八方黑暗的社会,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神。”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的一丝微光,是出污泥不染的莲,显得孤傲、高洁,恰如鲁迅其人。
我也敬佩鲁迅的幽默。《阿Q 正传》中借着呆笨阿Q 的“精神胜利法”,刻画出了那时可笑无知的农民;《肥皂》里把脖子里的泡沫比成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对“吃人者”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画;《高老天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也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还敬佩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毛泽东曾说过,“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自己也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入芝加哥美术学院,次年转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7年,任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49年又更名南京大学) 外文系主任。 946年6月18日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该宣言表示:“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池之子。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居伊·德·莫泊桑,一生写短篇小说将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 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荒。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
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将中国人身体变得强健。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有一次
心中最亮的那颗星
我的心,很辽阔,繁星满天。有流行明星周杰伦,喜欢他的酷和帅;有影视明星刘亦菲,喜欢她的青春和靓丽。但最亮的那颗还是体育明星刘翔,喜欢他的坚韧和力量。
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2004年8月28日,刘翔以12﹒91秒取得了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 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刘翔大哥,你真棒!你是中国的骄傲!你突破了欧美选手的包围,实现了几代中国田径人的梦想,为祖国赢得了一个短跑项目的冠军。
我看到了你的辉煌,你飞速跨栏的英姿,让每个观众激动。如今你跨栏的英姿都登上了交通银行VISA 信用卡—— “和世界一起跨越”。那可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张以名人为主题的双币信用卡呀。
噢,好伟大的刘翔!
我曾看过你写的一本书,名叫《我是刘翔》。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了你在训练时多么坚强。你小时候训练可努力了。你练跳高的时候,横杆升到一定的高度,其他的同学都不敢尝试了,你总是说:“让我先来!”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步流星地向横杆冲去,每次都将膝盖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问你下次还跳吗,你一边揉着腿,一边坚定地说:“跳!”
我翻阅了许多报刊杂志,从中知道到你冠军身后那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事迹。你从16岁开始正式训练跨栏,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热,你每天坚持长达7至9小时的艰苦训练。这么多年来,不知你的脚上磨起了多少血泡,不知你被跨栏绊倒了多少次,可你从来没有叫过一次苦。在挫折面前,你永不言弃! 我还知道你在2000年世界田联黄金大奖赛中,你就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却被裁判判为提前起跑,而被取消了成绩。赛后你对记者说:“我一定要证明中
国人在短跑项目上有所作为的!”而今,你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的所有赛事中用事实证明了这一句话,你推翻了一些专家作出的“亚洲人进不了前八名”的预言,你证明了亚洲人也可以世界最强、最棒的!
哦,好棒的刘翔!
刘翔大哥,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可我赞美你的词语总是不够;我的数学成绩也很好,可我还是算不清你流了多少汗水。太年幼的我从没有经历过那么多血汗,但我明白,正是你艰苦的训练才使你有了辉煌的今天啊!
现在,我还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我要把你的这种刻苦、耐劳、不气馁、荣辱不惊的精神和品格用到我的学习上!
因为我明白“酷”和“帅”,“青春”和“靓丽”都是外在的不实用的东西,而坚韧和力量才是内在的实实在在的能给人动力的品格。所以,我要高喊:刘翔大哥,你永远是我的supperstar
我最崇敬的名人
有的人崇拜名人,是为了追时尚,而这种盲目地崇拜会使人误入歧途。有的人崇敬名人,把自己崇敬的名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激励自己像他们一样,为人民做贡献。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成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 喜欢的名人,无论是崇拜还是崇敬。我也不利外,我崇敬居里夫人。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已具备了漂亮这一资本,但是,她却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为了做科学研究,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
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劳的,最终,她终于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镭。
她本来可以就在她发现镭后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大笔财物,可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将镭的提纯方法公布于众。后来,居里夫人竟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最后,还是一位美国知名女记者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
居里夫人是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作报告的第一个女子。
我对居里夫人的人格感到钦佩。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她坚强、她意志纯洁、她严于律己,使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我最崇敬的人
我最崇敬的人有很多,岳飞、毛泽东、雷锋……但是,最让我崇敬的是著名作家张海迪。
张海迪阿姨不畏艰难,勇斗病魔的精神让我崇敬。她在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是,张海迪阿姨并没有灰心,他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希望能够战胜病魔,当她得知这种病治不好时,她没有从此消沉,而是一脸微笑的等待着明天灿烂的太阳。
张海迪阿姨坚强不屈的精神让我崇敬。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折磨着她,常年卧床使她身上长满了褥疮,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也不时地发作,但他却始终坚持着。在这种疼痛难奈的日子里,她写下了一本本日记,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可张海迪却做到了。她曾经说过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灵,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
张海迪阿姨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精神让我崇敬。她虽然卧病在床,但这44年中却从没有间断过学习。17岁时,张海迪开始自学英语,她用撕英语书这种方法迫使自己牢记每次的学习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1983年起,张海迪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还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顽强勤奋的张海迪难道不让人崇敬吗?
我最崇敬的名人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名人,而我最崇敬的名人是鲁迅。他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我想大家都认识这位又是思想家、革命家的大文豪。
我敬佩鲁迅的高洁。面对那四面八方黑暗的社会,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神。”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的一丝微光,是出污泥不染的莲,显得孤傲、高洁,恰如鲁迅其人。
我也敬佩鲁迅的幽默。《阿Q 正传》中借着呆笨阿Q 的“精神胜利法”,刻画出了那时可笑无知的农民;《肥皂》里把脖子里的泡沫比成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对“吃人者”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画;《高老天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也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还敬佩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毛泽东曾说过,“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自己也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入芝加哥美术学院,次年转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7年,任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49年又更名南京大学) 外文系主任。 946年6月18日签署《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该宣言表示:“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池之子。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居伊·德·莫泊桑,一生写短篇小说将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 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荒。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
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将中国人身体变得强健。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