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线路工在我心中永远最美
可以说,在我的铁路工作经历中,线路工生活是比较难忘的。那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0年,刚从走出菁菁校园参加工作的我,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在那所江南学校里自己也算诗书双绝,公认的“江北才子”,但到了单位后,没人认识,没人理会,那滋味真的很难受,相当的失落。
对于铁路,我上学前没有任何印象,也从没见过火车。直到考学后才算真正地坐了一次火车,而且是行程三千多公里。当时我对于工务线路工的直观印象,基本上就是坐火车时看到线路两侧穿着黄色衣服的工人,没想到自己以后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毕业前在实习基地,我经常抱着一把吉它,在清风和绿野中唱着自己喜爱的歌,陶醉着自己,感染着他人。同学都爱听我唱歌,好友小浩子说,看到你穿着黄马甲唱歌的时候,就能想到若干年后的你,就是这个样,你一定是个开心的线路工。
2001年,实习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卧里屯工区当线路工,工务生活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2005年,这四年的线路工生活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社会上都说线路工脏、苦、累,没出息,甚至铁路内部也这么认为,很多年轻人找不着
2 对象。其实,他们存在相当大的偏见。只有当你真正地融入这个集体,你才会感到他们的可爱,他们的优秀,他们的纯朴。当时工区有位老李师父,对我特别好,工作中除帮我完成重体力活外,还为自己讲线路业务知识,讲工务系统的故事,讲线路工的点点滴滴。他使我端正了对工作的认识,明确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常说,我们是苦点、累点,但我们从事的是铁路最基础的工作,是保安全的前沿哨兵,我们在时刻保护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当时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当我消极时,他总鼓励我,小伙子,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记得一年平安夜,大庆广播电台征稿,我写了一篇小诗《远方》投了过去,没想到这首诗竟然随着电波传到了四面八方。我把这消息告诉了老李,告诉了工区的工友们,他们很高兴,说工区里出了“秀才”,下班后安排我喝酒。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具备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4年夏天,我们在龙凤修专用线,连续卸车补充道床。每个人负责一个车门,开始干活时我也很猛,但后来体力渐渐不支,端着铁铣的胳膊直发抖。这时,响雷过后,大雨从天而降,浑身湿透。汗水伴着雨水,我咬牙把车卸完。可是坐在地上没到五分钟,第二辆车又来了。我虽然咬牙在干,但胳膊不停使唤,腿也软得象面条一样,但我不服输,还在
3 坚持着,当时真恨自己身体的单薄。这时,老李带着几个工友过来,二话没说,动说手来,几分钟后,我面前的大堆石料没了影踪。小伙子,歇会儿吃点东西,身体重要。他们给我递过来水和吃的,看着他们憨厚真挚的笑容,我的眼前模糊了„„
有人说,你要想荣华宝贵,不要来找线路工,如果你想要一个真正的朋友,请找线路工。线路工人之间更多的是真挚友情,更多的是亲兄弟般的信任和默契。
在工务系统工作的时候越长,对线路工友们了解得越多,自己对他们的敬重也就越多。工作之余,我愿意拿起自己的笔去写他们的故事。多年以后,自己当上了宣传助理,对全段职工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的故事无时不刻在感动着我。像局优秀共产党员肇东探伤工区工长孙波,患病大手术后仍然坚持工作。他只能吃流食,每天走完十公里后,虚弱的身体都会被汗水打湿,但他却从未因此而放松工作的力度。在他的带领下,工区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检控车间探伤工、大庆义工协会会员樊双武,多年来自发助老、助残、助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被市民们誉为“铁路爱心大使”,他在用自己的言行塑造着铁路人的形象,践行着新时期铁路人的社会担当。除他们之外,还有太多太多默默无闻的工务人,他们战风雨,斗严寒,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奋战千里铁道线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现铁路人的
4 无私大爱。
如果有人问我铁路哪个系统职工最美,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线路工人在我心中永远最美。
1 线路工在我心中永远最美
可以说,在我的铁路工作经历中,线路工生活是比较难忘的。那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0年,刚从走出菁菁校园参加工作的我,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在那所江南学校里自己也算诗书双绝,公认的“江北才子”,但到了单位后,没人认识,没人理会,那滋味真的很难受,相当的失落。
对于铁路,我上学前没有任何印象,也从没见过火车。直到考学后才算真正地坐了一次火车,而且是行程三千多公里。当时我对于工务线路工的直观印象,基本上就是坐火车时看到线路两侧穿着黄色衣服的工人,没想到自己以后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毕业前在实习基地,我经常抱着一把吉它,在清风和绿野中唱着自己喜爱的歌,陶醉着自己,感染着他人。同学都爱听我唱歌,好友小浩子说,看到你穿着黄马甲唱歌的时候,就能想到若干年后的你,就是这个样,你一定是个开心的线路工。
2001年,实习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卧里屯工区当线路工,工务生活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2005年,这四年的线路工生活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社会上都说线路工脏、苦、累,没出息,甚至铁路内部也这么认为,很多年轻人找不着
2 对象。其实,他们存在相当大的偏见。只有当你真正地融入这个集体,你才会感到他们的可爱,他们的优秀,他们的纯朴。当时工区有位老李师父,对我特别好,工作中除帮我完成重体力活外,还为自己讲线路业务知识,讲工务系统的故事,讲线路工的点点滴滴。他使我端正了对工作的认识,明确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常说,我们是苦点、累点,但我们从事的是铁路最基础的工作,是保安全的前沿哨兵,我们在时刻保护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当时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当我消极时,他总鼓励我,小伙子,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记得一年平安夜,大庆广播电台征稿,我写了一篇小诗《远方》投了过去,没想到这首诗竟然随着电波传到了四面八方。我把这消息告诉了老李,告诉了工区的工友们,他们很高兴,说工区里出了“秀才”,下班后安排我喝酒。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具备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4年夏天,我们在龙凤修专用线,连续卸车补充道床。每个人负责一个车门,开始干活时我也很猛,但后来体力渐渐不支,端着铁铣的胳膊直发抖。这时,响雷过后,大雨从天而降,浑身湿透。汗水伴着雨水,我咬牙把车卸完。可是坐在地上没到五分钟,第二辆车又来了。我虽然咬牙在干,但胳膊不停使唤,腿也软得象面条一样,但我不服输,还在
3 坚持着,当时真恨自己身体的单薄。这时,老李带着几个工友过来,二话没说,动说手来,几分钟后,我面前的大堆石料没了影踪。小伙子,歇会儿吃点东西,身体重要。他们给我递过来水和吃的,看着他们憨厚真挚的笑容,我的眼前模糊了„„
有人说,你要想荣华宝贵,不要来找线路工,如果你想要一个真正的朋友,请找线路工。线路工人之间更多的是真挚友情,更多的是亲兄弟般的信任和默契。
在工务系统工作的时候越长,对线路工友们了解得越多,自己对他们的敬重也就越多。工作之余,我愿意拿起自己的笔去写他们的故事。多年以后,自己当上了宣传助理,对全段职工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的故事无时不刻在感动着我。像局优秀共产党员肇东探伤工区工长孙波,患病大手术后仍然坚持工作。他只能吃流食,每天走完十公里后,虚弱的身体都会被汗水打湿,但他却从未因此而放松工作的力度。在他的带领下,工区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检控车间探伤工、大庆义工协会会员樊双武,多年来自发助老、助残、助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被市民们誉为“铁路爱心大使”,他在用自己的言行塑造着铁路人的形象,践行着新时期铁路人的社会担当。除他们之外,还有太多太多默默无闻的工务人,他们战风雨,斗严寒,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奋战千里铁道线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现铁路人的
4 无私大爱。
如果有人问我铁路哪个系统职工最美,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线路工人在我心中永远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