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文1800字

初一作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老师曾经教过的一首元曲,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这二十八个字却描绘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读完后,一种萧瑟之情就开始在我心中蔓延。闭上眼,我细细的体会这首曲的意境:近处是藤蔓、树木,在树上还有黑色的乌鸦在盘旋,远处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切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可配以枯、老和昏几个字,不禁有一些荒凉。

马致远的作品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他还有一首《天净沙·秋思》,是这样写的: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到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读到这首词后,我才知道《天净沙·秋思》是写的王昭君。

和亲本是汉家拙计。那天,她凤冠霞帔手捧琵琶,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后一次回眸这宏伟的帝都,只见那些琼楼玉宇在夕阳下显得金碧辉煌,古老无比,即使昭君盛装,可那些华美昂贵的金簪罗裙依然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凄凉。此去经年散尽繁华,你将在何处吹箫?昭君素手轻轻拨弄琵琶,奏哀歌一曲。三国时期蔡文姬曾作曲《胡笳十八拍》其音之悲足可裂金石矣,她今日也在弹弄这首《胡笳十八拍》,以诉心中之事。弹到断肠处时,泪如雨下。但却还要强作笑颜叩谢圣恩。

人生能有几个黄昏?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何况她是命薄的红颜。王昭君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贾探春,都是青春貌美的女子,但都要远走他乡。昭君到与匈奴和亲,探春被充为郡主前往茜香国和亲(此段在高额续书的红楼梦并无,见刘心武续红楼梦),令人叹息。

其实,我最初读起《天净沙·秋思》时,第一个想起的人是蜀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说的好啊,“出师未捷身先死”这种遗憾、这种感叹只有真正走进诸葛亮内心的人才能体会到,只有体会到才能为他扼腕叹息,泪水粘襟,杜甫亦是如此。试着想象,暮年的诸葛亮青丝已白,他站在五丈原上,向夕阳下的壮美山河投下一瞥,心中定是惆怅万分。六出祁山终究没有将曹魏所灭,反而让蜀汉兵疲民劳,夕阳下,他感叹着,轻轻的衣襟随风飘呀飘,他慢慢回想着,刘备三顾茅庐、自己那时风华正茂,羽扇遥指,千军一震。可岁月不饶人啊,主公走了,他至今还能记起主公躺在龙榻时那苍老的容颜,更不忘他亲手将未竟大业和太子托付给自己,后来,自己也老了…·

往事历历在目,都付这、春水一江,一去不复返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有人在高歌,我知道,你要走了。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死里逃生,你心有不甘,一口鲜血喷出,血,染红了江山。

世上谁是你诸葛孔明的知音,谁知道你心中的苍凉?

芳草萋萋随风动,昏鸦枯树夕阳红。百年金戈终往矣,追随春江流向东。

上方谷秋风萧萧,扯断了柔弱纤长的野草,却扯不断你那志未竟此生犹憾的绵绵长恨和你对后主的悠悠牵挂,此情不绝。

英雄伟业已不再,三国这个时代也早已过去,但每次我看到新三国诸葛亮病逝的那一集,总忍不住想哭,一代蜀相,赤胆忠心由天鉴,神机妙算定三分。他的丰功伟业已经被永久的载入了青史。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们久久痴迷三国?大概是因为我们被浩瀚历史中那些英雄气节所感动了,他们---都是我们名族的英雄。

依旧是当年的古道,西风静静吹,解落了三秋叶,一匹瘦马慢慢的跑着,马背上,坐着举目远眺的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吟着《短歌行·对酒当歌》,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他若有所思,微蹙的眉间有深深地忧伤。我猜测,他是谁?曹操?诸葛亮?或者是历史的守望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非常喜爱这一句,那是昏黄的画卷,画上的人物可以任意想象,可能是游子,还可能是昭君。或许吧,黄昏下的昭君曾经在弹唱《胡笳十八拍》歌声凄凉幽怨,她在想,汉宫秋月几时了,只因为自己不愿意贿赂那个可恶的画师,才在幽深的宫中虚度昭华,才被用来和亲。尽管画师被汉武帝杀了,可也不能改变这个结局。

不管是诸葛亮还是王昭君,他们都很适合这首曲的意境。诸葛亮有遗憾,王昭君有感叹。诸葛亮遗的是未完成的大志,昭君叹的是远离家乡的愁苦。但我想,即使他们知道这个结局也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做,因为,诸葛亮是忠于汉室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何况他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蜀相这重的一笔,昭君也会为了大汉子民免遭战火而嫁到匈奴维护和平。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老师曾经教过的一首元曲,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这二十八个字却描绘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读完后,一种萧瑟之情就开始在我心中蔓延。闭上眼,我细细的体会这首曲的意境:近处是藤蔓、树木,在树上还有黑色的乌鸦在盘旋,远处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切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可配以枯、老和昏几个字,不禁有一些荒凉。

马致远的作品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他还有一首《天净沙·秋思》,是这样写的: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到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读到这首词后,我才知道《天净沙·秋思》是写的王昭君。

和亲本是汉家拙计。那天,她凤冠霞帔手捧琵琶,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后一次回眸这宏伟的帝都,只见那些琼楼玉宇在夕阳下显得金碧辉煌,古老无比,即使昭君盛装,可那些华美昂贵的金簪罗裙依然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凄凉。此去经年散尽繁华,你将在何处吹箫?昭君素手轻轻拨弄琵琶,奏哀歌一曲。三国时期蔡文姬曾作曲《胡笳十八拍》其音之悲足可裂金石矣,她今日也在弹弄这首《胡笳十八拍》,以诉心中之事。弹到断肠处时,泪如雨下。但却还要强作笑颜叩谢圣恩。

人生能有几个黄昏?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何况她是命薄的红颜。王昭君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贾探春,都是青春貌美的女子,但都要远走他乡。昭君到与匈奴和亲,探春被充为郡主前往茜香国和亲(此段在高额续书的红楼梦并无,见刘心武续红楼梦),令人叹息。

其实,我最初读起《天净沙·秋思》时,第一个想起的人是蜀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说的好啊,“出师未捷身先死”这种遗憾、这种感叹只有真正走进诸葛亮内心的人才能体会到,只有体会到才能为他扼腕叹息,泪水粘襟,杜甫亦是如此。试着想象,暮年的诸葛亮青丝已白,他站在五丈原上,向夕阳下的壮美山河投下一瞥,心中定是惆怅万分。六出祁山终究没有将曹魏所灭,反而让蜀汉兵疲民劳,夕阳下,他感叹着,轻轻的衣襟随风飘呀飘,他慢慢回想着,刘备三顾茅庐、自己那时风华正茂,羽扇遥指,千军一震。可岁月不饶人啊,主公走了,他至今还能记起主公躺在龙榻时那苍老的容颜,更不忘他亲手将未竟大业和太子托付给自己,后来,自己也老了…·

往事历历在目,都付这、春水一江,一去不复返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有人在高歌,我知道,你要走了。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死里逃生,你心有不甘,一口鲜血喷出,血,染红了江山。

世上谁是你诸葛孔明的知音,谁知道你心中的苍凉?

芳草萋萋随风动,昏鸦枯树夕阳红。百年金戈终往矣,追随春江流向东。

上方谷秋风萧萧,扯断了柔弱纤长的野草,却扯不断你那志未竟此生犹憾的绵绵长恨和你对后主的悠悠牵挂,此情不绝。

英雄伟业已不再,三国这个时代也早已过去,但每次我看到新三国诸葛亮病逝的那一集,总忍不住想哭,一代蜀相,赤胆忠心由天鉴,神机妙算定三分。他的丰功伟业已经被永久的载入了青史。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们久久痴迷三国?大概是因为我们被浩瀚历史中那些英雄气节所感动了,他们---都是我们名族的英雄。

依旧是当年的古道,西风静静吹,解落了三秋叶,一匹瘦马慢慢的跑着,马背上,坐着举目远眺的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吟着《短歌行·对酒当歌》,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他若有所思,微蹙的眉间有深深地忧伤。我猜测,他是谁?曹操?诸葛亮?或者是历史的守望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非常喜爱这一句,那是昏黄的画卷,画上的人物可以任意想象,可能是游子,还可能是昭君。或许吧,黄昏下的昭君曾经在弹唱《胡笳十八拍》歌声凄凉幽怨,她在想,汉宫秋月几时了,只因为自己不愿意贿赂那个可恶的画师,才在幽深的宫中虚度昭华,才被用来和亲。尽管画师被汉武帝杀了,可也不能改变这个结局。

不管是诸葛亮还是王昭君,他们都很适合这首曲的意境。诸葛亮有遗憾,王昭君有感叹。诸葛亮遗的是未完成的大志,昭君叹的是远离家乡的愁苦。但我想,即使他们知道这个结局也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做,因为,诸葛亮是忠于汉室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何况他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蜀相这重的一笔,昭君也会为了大汉子民免遭战火而嫁到匈奴维护和平。


相关作文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文800字
  • 踏上久别的故乡,望着物非人也非的乡景,我心化为血水,只觉锥心之痛.--题记 为着奔丧,我与父母在朝阳初升之际,伴着清风,乘着小车,一路高歌,踏上归乡征程. 想着马上就能拥抱阔别许久的故乡,我着实是百感交集.自从村中乔迁,爷爷奶奶也因病住到小叔家,我便再没有回归故乡怀抱了.只是听说村中实行了大规划: ...

  • 关于描写家乡的句子 断肠人在天涯作文400字
  •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教学设计作文3400字
  • 篇一: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 秋思>教案 镇中 郭凤丽 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定向诱导: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诗宋词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那么,写秋的诗词又有哪些呢??? 由此来引入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

  • 断肠人在天涯全诗作文3100字
  • 诗句"断肠人在天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天净沙·秋思>全诗及注解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 ...

  • [天净沙秋思]教案作文2600字
  • <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1. 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 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 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二.介绍体裁 1. 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 ...

  • 天净沙秋思作文1000字
  • 我叫天净沙,天涯边干净的沙.我唯一的亲人也是注定要与我为敌的人,那个真诚不知命运的哥哥,秋思. 我的师傅,叫枯藤.秋思的师傅,是老树.因为我的天生资质,枯藤传给了我那套毕生的精华剑法--<昏鸦>. 但是为敌的是秋思,我不满足.所以,我跨上长剑,骑上瘦马,迎着西风,穿过古道,来到流水边的人 ...

  •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同步测试题1作文1000字
  • <天净沙·秋思>同步练习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 ...

  • 古代诗歌四首作文4500字
  •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 末年 家. 家. .他的诗以 见称.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 2.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 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4.诗的 ...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文赏析作文1900字
  • 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年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