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优秀作文 (2000字)作文7000字

初三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

亲情如水,绵延不绝

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涨满了整个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一个毫不相关的瞬间突然掠过心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忆?是祖父抚爱我们的粗糙的手掌,是外婆慈祥纵容的笑容,是童年不苟言笑的父亲的脸,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叮咛,是兄弟姐妹互相争吵嬉闹的画面„„一张张平凡如水的剪影沉淀在岁月之河的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一起慢慢变得深沉耐读。

这是生命里最难忘的感动——亲情。

亲情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常常,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亲情是最朴素最美丽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它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是友情那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生活中不能须臾离开的。它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让我们安静;它不会给我们刻骨难忘的体验,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亲情中自有一份纯朴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们意识到时,它早已悄悄浸润在我们的指尖脉络中。

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因为有了那一份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

亲情如水,纯净透明;水如亲情,绵延不绝„„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 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

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母爱植根于平凡

风,轻轻地吹,触动着心灵中沉睡的思念的弦;恬静柔美的月光,笼罩着仁慈博厚的大地。穿越时间的薄纱,在萧瑟的秋风中,回荡着妈妈的如蜜般的微笑,无可奈何的爱的唠叨。 昔日如灰烟尘飘浮,似心灵如飞的跳跃。如果往事是满天圣洁的白云,那么洁白的云霞中绚烂异目的彩虹,便是妈妈的唠叨。

听!山泉汩汩地唱着欢歌向西而去,汇聚成浩瀚的大海——那便是唠叨的蕴涵的爱。是妈妈的唠叨,伴我快乐的成长;是妈妈的严声厉色,跟我渡过那座以错误搭成的小桥。。。。。。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童年的那片湛蓝如洗的高空,回荡着妈妈的唠叨时留下的灿烂的云彩。踏着欢快的脚步从青草丛中一路走来,我却没有发现脚下绵绵的细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掺杂着母亲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绵绵细雨中,母亲说:“出门别忘了带雨伞,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寂静的黑夜中,母亲说:“要盖好被子,小心受凉。”凛冽的寒风中,母亲说:“多穿些衣服,小心感冒”。。。。。。

妈妈的唠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欢乐,让我厌倦,让我愤然;如一首深奥难解的诗,似一杯醇香而浓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寻味。伴随着成长的音符,妈妈唠叨,像一条小河,在儿时的记忆中流淌。幼时的我,又何曾知晓:自以为烦琐之至的唠叨,便是母亲储存关爱的密码。

时间的帆船,载着我划向成熟的港湾。打上沉重的背包,满载着父母的期盼与嘱咐,我开始了新学期的住宿生活。不知是风吹走了还是雨淹没了唠叨,也不知是距离还是思念让我忆起了拥有妈妈的唠叨时的美好。对夜沉思,募然回首才顿悟:失去妈妈的唠叨,日子才难过。思念在寂寞中燃烧,自责让我想哭,懊悔让我默言无笑。这时我多想回到童年,听妈妈的唠叨,这样有多好!

望窗外无月,又是一个悲壮的秋季,空中飞舞着片片黄叶,不知他们是悲伤还是欢笑的代表。 曾经厌恶过,惮惧过、躲避过妈妈的唠叨;曾经反对过、指责过、憎恨过妈妈的罗嗦。经过

风的摧残,雨的洗礼后,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相聚。如今才知道,生活中的美,经时间的折射,再细细的咀嚼后,才能品尝出香甜的味道。

多想登上世界之巅,寻找遗失的昨天,可惜,山之险,路之遥,无法实现。只有在这月明风清之夜,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触大地的心跳。用心去聆听妈妈的唠叨,感受伟大的母爱。原来,母爱起源于平凡。唠叨是我们生活的必然,成长的需要。

我惮惧着,深爱着妈妈如痴如爱的唠叨。。。。。。

合作与奇迹

三月叩响了春的大门,百花绽放,娇艳无比。引得路边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嗅着空气中阵阵芳香,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在这和谐的美景中,一棵枯树破坏了它们的整体美,让沉浸在美景中的人们总感觉有些碍眼。

万物吐绿时,它没有抽芽,因为它的生命已经终结了。它不能再继续它的使命了,因此在灿烂的三月,它是孤独的,没有人青睐它,除了鄙视的目光。

和它一样被冷落的还有一棵牵牛花,它已在冬的怀抱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春天。可它无处生长,因为它要借助别人的肩膀来支撑自己柔弱的身躯。它四处求助,但那些怒放的鲜花、碧绿的树都只是昂着它们高傲的头,嘲讽地说:“什么,借人依靠?这不等于是贬低了我们?你还是别做梦了!”牵牛花被它们讥讽得垂下了头,眼中满是晶莹的泪花,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归宿。

在绝望时,冥冥中传来一阵声音:“到这儿来吧,我愿意和你一起生活。”牵牛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草,它带着赢弱、颤抖的身躯攀上枯树。 清晨,当太阳未露出它的笑脸时,露珠在枯树上跳跃着,轻轻地将牵牛花从梦中唤醒,把天下最纯的水给它饮下。当太阳的温暖洒满大地时,枯树和牵牛花一起聊天、谈心。夜幕降临,它俩在皎洁的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眠,梦中还带着甜甜的笑。

朝朝暮暮,春在悄悄中离去,昔日娇艳动人的鲜花也凋零了它们最后一片花瓣,那光秃秃的花枝在微风中摇曳,分外孤寂。花儿们不停地诅咒着,恶骂着时光的无情飞逝。但它俩却没有一丝怨言,相互扶持,忍受着炎热的曝晒,不停地相互安慰。同时,它们也是高兴的,因为牵牛藤的叶子已经很茂盛了,并有了花骨朵。它们企盼着牵牛花绽放的那一天。

一天早晨,枯树被一阵幽香唤醒,睁开眼睛——惊住了。

牵牛花开了,那白色夹杂粉红的花开满了整个藤蔓,也开满了整棵枯树,它们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注满了真情。

当人们和往常一样路过此地时,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世间的最美,赞叹中更多的是对那种合作精神的钦佩。每一个过路人都不由得对这幅美景肃然起敬。 枯树支撑着牵牛藤,牵牛花点缀着枯树——这便是奇迹。

也说“和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上两名句在构句方面,一个对仗整齐,一个错落有致,但都描写出了景物的和谐之美。由此观之,便可得出一个结论:整齐与趋同,固然不错;但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同样能构成一种和谐之美。

“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古代的圣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谐”,并不意味着万物趋同,事事整齐划一。“和谐”,意味着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谐调。因此,我们不必追求万事万物相同、一致。在阅兵礼上,服装整齐,步伐一致的方队固然美;但在奥运会入场式上,各国运动员身着各自服装,代表着不同国家,带着共同的微笑走在运动场上,同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有谁能说这不是和谐之美呢?大千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便是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他们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爱,对美好未来有着共同的向往,这就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不同的文明相互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生机勃勃的和谐世界。

与“和而不同”相反,过分甚至变态地追求整齐、统一反而会失掉和谐,更谈不上美。十年“文革”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统一文化甚至统一语汇?? 众多的、各方面的统一造就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产生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矛盾。好在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思想等许多外在与内在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而不同”的盛世在中国再一次出现,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却有着相同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信仰的人们构成了当今飞速发展、充满欢歌笑语与无限生机的中国。这就是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带来的和谐之美!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这次人代会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被提出并将得到落实。这是我国——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思想领域的又一次飞跃。从“和而不同”到“构建真正的和谐”,中国在和谐中不断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

相互包容、彼此接纳、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的和谐,我们也在这和谐中不断进步,不断美丽!

不同的美丽,同样的和谐

提到美,提到和谐,我们或许马上就会想到完整,想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想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但美与和谐仅限于此吗?

的确,一部《三都赋》,洛阳纸贵;一部完整的《黄河大合唱》,激起人们报国的热情。李杜之诗,凭借完美的句式与情感达成了和谐,至今仍为人们传诵;史家经典,无论是内容还是笔法,都让人称道不已。更何况虎啸深林,鱼游潜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印证着一个事实——完美才是和谐,只有无缺憾才能创造和谐。

我曾经也笃信这个论断,毕竟完美无缺令人向往。在体操台上的一点闪失都可能导致整套动作的失败,在跳水台上的一次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那五次成功的前功尽弃。

然而,当我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了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之后,我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们中的每个演员,都是聋哑人,这“致命”的残缺或许会使她们永远无法涉足舞蹈天地。毕竟,舞蹈是乐与舞的结合,是声音与动作的谐调。也许没有人能够想像失去一半的她们仍能用肢体表现和谐。我迷恋她们那刚强意志与柔美舞姿的和谐——想必她们的心与身亦是和谐的。 是啊,谁说和谐只能被完美占据,那不过是我们的主观臆断而已。

牛顿晚年迷信神学,恰恰证明了他是人而非神,他的人生是和谐的;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无法阻止他创作交响曲,他用不完美谱写着一种和谐。不知多少大团圆的爱情故事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莎翁那凄美而壮烈的悲剧流传于世;世上不知有多少完整的雕塑,可雕塑中的王者始终是失去双臂的阿芙罗蒂德。顾城的诗给人以未完之感,却激起人们的无尽想像;德国人的《未完成》至今仍在各大音乐厅回响。在看过关于雅典残奥会因几个儿童的惨死而取消闭幕式的报道后,一位网友曾说:“与生命相比,一切表演都应该让道,这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呀,正是许多的不完美才引发我们对和谐的渴求,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完美和谐的社会。

如果说完美构成的和谐给人以满足感的话,那么残缺构成的和谐更多的给人以思索。他们的残缺,抑或由于在追求完美过程中的丧失,抑或正是残缺激发了他们向完美进发的意志。完美的和谐,美的只是结果;而残缺的和谐,美的却是过程。完美的结果往往会掩盖它的过程,而真正于人类有益的恰恰是一个和谐的过程——残缺使过程显露无遗。

不要只偏爱完美,残缺给了你另一种美,那同样是一种和谐。

此岸·彼岸 胡星

此岸的人想到彼岸去,彼岸的人想到此岸来。 --题记

因为不满足,人类才得以发展,人们苦苦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为此终其一生。我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花朵。彼岸花绚丽夺目,使我脚下的这片草看起来更加卑陋不堪,我便千方百计地想要到对面去,即使心力交瘁。

萧伯纳曾经说:人没有理想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我不愿做没有翅膀的鸟,于是我坐上了柏拉图的船。理想国中到处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像无数多的泡泡,一除碰就破碎。

而我却一如既往地规划着我前进的蓝图,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但却又常常责怪自己,常常后悔,我想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到对岸去,所以我现在的一切都并不完美。

彼岸花千姿百态。最诱人的三种叫做金钱,名誉和权利。我几乎看到了自己眼中贪婪的光芒,映射出一个念头:到对岸去,不惜一切!

我放弃了此岸原本平静悠闲的生活。我固执地以为彼岸的日子远比此岸惬意许多。那里一定五光十色,金碧辉煌,比起先前单调的蓝天绿草来说,更是一种享受。

我失去了很多的时间和情感,终于到达了彼岸。

这里连空气似乎都酝酿着葡萄酒的香味和胭脂的气息。

我的头沉沉的,飘飘欲仙。这对于从未涉足过的我来说,就像一个幻境。钻石般的花朵,翡翠般的树叶。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眼中闪烁。是的,这一切都属于我了,我欣喜若狂。

躺在碧玉做的岩石上,我抬头看天。天,灰蒙蒙的,好象有人在哭泣。过往的人们身上叮叮当当地响,他们的脸上总有一种奇怪的表情:似乎是笑,但有不太像笑。仿佛在他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团雾,让你看不透,摸不着。

他们从来不关心我。有的人对我不理不采,有的人却对我阿谀奉承奉承。我渐渐开始厌倦了。

这一晚,我梦见了林肯总统和戴安娜王妃。他们那么高贵。我正欲伸出双手,突然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他们的身躯顿时灰飞湮灭。

我被惊醒了,还流了许多泪。第一次,我开始怀疑了,这种奢华的日子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吗?可是我为什么不快乐。这里有山珍海味,可是我怎么日渐消瘦?我现在不是许多人羡慕,崇拜的对象吗?可是,我怎么哭了呢???

第一次,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刺眼。我已经无法忍受这里人们的虚伪和冷漠,以及这空气中发酵的味道和糜烂的生活。我终于后悔起来,后悔不该追求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反而放弃了原本拥有的珍贵的东西。 我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绿草蓝天。

幸福

我曾经以为,幸福离我很远,很远„„

小的时候,我曾深深的恨过我的父亲,因为他的多病,让本来艰难的家更显得拮据。我得常常忍受别的小孩的嘲笑,我没有她们那么漂亮的花裙子,没有她们嘴巴里常吃的巧克力和奶酪。在我幼稚的想法里,我以为,拥有这些,便是幸福。

就这样,我把我不能满足的这些幼稚的幻想归罪到父亲身上,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所以,这段恨曾陪我走过一段漫长的岁月。

可是,就在期末考前的一个晚上,这段恨意被抹灭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屋里复习功课,除了父亲,其他的家人都出去了。我并不介意父亲在家陪我找作文网,但他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实在让我难于忍受。父亲似乎也感觉到我的厌烦,便说:“刚才一些朋友约我出去喝酒,我走了,你一个人在家小心点。”我厌烦地点点头。

不知过了多久,我放下笔休息了一会儿,打开窗户,天已不知什么时候飘起了蒙蒙细雨,风很大,一股寒气激得我打了一个冷颤。猛然间,我看见对面的路灯下有一个人,那人冷得直打哆嗦。他不停地用脚去踢路边的小石头,当他转过头来时,我吃了一惊,那不是我父亲吗?他怎么会在那儿?他不是去朋友家喝酒了吗?

只见他时而用两手不断互相搓摩,时而放到嘴边,寒风吹得他摇摇晃晃的,细雨把他的衣裳都给淋湿了,可他仍然在那儿来来回回地走着,似乎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他在等什么呢?哦!我明白了,他是想让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骗我说要去朋友家,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跑下楼去,抱住了父亲。父亲见到我,很惊讶,吞吞吐吐地说:“朋友太热情了,硬要我多喝两杯„„你小心着凉了„„”

我已听不清他在讲什么,只觉得那飘落的雨花好美,好美„„

那一刻,我感到了,幸福就在我的面前。

6

高中优秀作文

亲情如水,绵延不绝

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涨满了整个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一个毫不相关的瞬间突然掠过心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忆?是祖父抚爱我们的粗糙的手掌,是外婆慈祥纵容的笑容,是童年不苟言笑的父亲的脸,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叮咛,是兄弟姐妹互相争吵嬉闹的画面„„一张张平凡如水的剪影沉淀在岁月之河的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一起慢慢变得深沉耐读。

这是生命里最难忘的感动——亲情。

亲情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常常,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亲情是最朴素最美丽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它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是友情那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生活中不能须臾离开的。它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让我们安静;它不会给我们刻骨难忘的体验,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亲情中自有一份纯朴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们意识到时,它早已悄悄浸润在我们的指尖脉络中。

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因为有了那一份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

亲情如水,纯净透明;水如亲情,绵延不绝„„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 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

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母爱植根于平凡

风,轻轻地吹,触动着心灵中沉睡的思念的弦;恬静柔美的月光,笼罩着仁慈博厚的大地。穿越时间的薄纱,在萧瑟的秋风中,回荡着妈妈的如蜜般的微笑,无可奈何的爱的唠叨。 昔日如灰烟尘飘浮,似心灵如飞的跳跃。如果往事是满天圣洁的白云,那么洁白的云霞中绚烂异目的彩虹,便是妈妈的唠叨。

听!山泉汩汩地唱着欢歌向西而去,汇聚成浩瀚的大海——那便是唠叨的蕴涵的爱。是妈妈的唠叨,伴我快乐的成长;是妈妈的严声厉色,跟我渡过那座以错误搭成的小桥。。。。。。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童年的那片湛蓝如洗的高空,回荡着妈妈的唠叨时留下的灿烂的云彩。踏着欢快的脚步从青草丛中一路走来,我却没有发现脚下绵绵的细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掺杂着母亲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绵绵细雨中,母亲说:“出门别忘了带雨伞,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寂静的黑夜中,母亲说:“要盖好被子,小心受凉。”凛冽的寒风中,母亲说:“多穿些衣服,小心感冒”。。。。。。

妈妈的唠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欢乐,让我厌倦,让我愤然;如一首深奥难解的诗,似一杯醇香而浓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寻味。伴随着成长的音符,妈妈唠叨,像一条小河,在儿时的记忆中流淌。幼时的我,又何曾知晓:自以为烦琐之至的唠叨,便是母亲储存关爱的密码。

时间的帆船,载着我划向成熟的港湾。打上沉重的背包,满载着父母的期盼与嘱咐,我开始了新学期的住宿生活。不知是风吹走了还是雨淹没了唠叨,也不知是距离还是思念让我忆起了拥有妈妈的唠叨时的美好。对夜沉思,募然回首才顿悟:失去妈妈的唠叨,日子才难过。思念在寂寞中燃烧,自责让我想哭,懊悔让我默言无笑。这时我多想回到童年,听妈妈的唠叨,这样有多好!

望窗外无月,又是一个悲壮的秋季,空中飞舞着片片黄叶,不知他们是悲伤还是欢笑的代表。 曾经厌恶过,惮惧过、躲避过妈妈的唠叨;曾经反对过、指责过、憎恨过妈妈的罗嗦。经过

风的摧残,雨的洗礼后,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相聚。如今才知道,生活中的美,经时间的折射,再细细的咀嚼后,才能品尝出香甜的味道。

多想登上世界之巅,寻找遗失的昨天,可惜,山之险,路之遥,无法实现。只有在这月明风清之夜,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触大地的心跳。用心去聆听妈妈的唠叨,感受伟大的母爱。原来,母爱起源于平凡。唠叨是我们生活的必然,成长的需要。

我惮惧着,深爱着妈妈如痴如爱的唠叨。。。。。。

合作与奇迹

三月叩响了春的大门,百花绽放,娇艳无比。引得路边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嗅着空气中阵阵芳香,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在这和谐的美景中,一棵枯树破坏了它们的整体美,让沉浸在美景中的人们总感觉有些碍眼。

万物吐绿时,它没有抽芽,因为它的生命已经终结了。它不能再继续它的使命了,因此在灿烂的三月,它是孤独的,没有人青睐它,除了鄙视的目光。

和它一样被冷落的还有一棵牵牛花,它已在冬的怀抱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春天。可它无处生长,因为它要借助别人的肩膀来支撑自己柔弱的身躯。它四处求助,但那些怒放的鲜花、碧绿的树都只是昂着它们高傲的头,嘲讽地说:“什么,借人依靠?这不等于是贬低了我们?你还是别做梦了!”牵牛花被它们讥讽得垂下了头,眼中满是晶莹的泪花,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归宿。

在绝望时,冥冥中传来一阵声音:“到这儿来吧,我愿意和你一起生活。”牵牛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草,它带着赢弱、颤抖的身躯攀上枯树。 清晨,当太阳未露出它的笑脸时,露珠在枯树上跳跃着,轻轻地将牵牛花从梦中唤醒,把天下最纯的水给它饮下。当太阳的温暖洒满大地时,枯树和牵牛花一起聊天、谈心。夜幕降临,它俩在皎洁的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眠,梦中还带着甜甜的笑。

朝朝暮暮,春在悄悄中离去,昔日娇艳动人的鲜花也凋零了它们最后一片花瓣,那光秃秃的花枝在微风中摇曳,分外孤寂。花儿们不停地诅咒着,恶骂着时光的无情飞逝。但它俩却没有一丝怨言,相互扶持,忍受着炎热的曝晒,不停地相互安慰。同时,它们也是高兴的,因为牵牛藤的叶子已经很茂盛了,并有了花骨朵。它们企盼着牵牛花绽放的那一天。

一天早晨,枯树被一阵幽香唤醒,睁开眼睛——惊住了。

牵牛花开了,那白色夹杂粉红的花开满了整个藤蔓,也开满了整棵枯树,它们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注满了真情。

当人们和往常一样路过此地时,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世间的最美,赞叹中更多的是对那种合作精神的钦佩。每一个过路人都不由得对这幅美景肃然起敬。 枯树支撑着牵牛藤,牵牛花点缀着枯树——这便是奇迹。

也说“和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上两名句在构句方面,一个对仗整齐,一个错落有致,但都描写出了景物的和谐之美。由此观之,便可得出一个结论:整齐与趋同,固然不错;但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同样能构成一种和谐之美。

“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古代的圣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谐”,并不意味着万物趋同,事事整齐划一。“和谐”,意味着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谐调。因此,我们不必追求万事万物相同、一致。在阅兵礼上,服装整齐,步伐一致的方队固然美;但在奥运会入场式上,各国运动员身着各自服装,代表着不同国家,带着共同的微笑走在运动场上,同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有谁能说这不是和谐之美呢?大千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便是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他们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爱,对美好未来有着共同的向往,这就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不同的文明相互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生机勃勃的和谐世界。

与“和而不同”相反,过分甚至变态地追求整齐、统一反而会失掉和谐,更谈不上美。十年“文革”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统一文化甚至统一语汇?? 众多的、各方面的统一造就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产生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矛盾。好在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思想等许多外在与内在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而不同”的盛世在中国再一次出现,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却有着相同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信仰的人们构成了当今飞速发展、充满欢歌笑语与无限生机的中国。这就是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带来的和谐之美!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这次人代会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被提出并将得到落实。这是我国——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思想领域的又一次飞跃。从“和而不同”到“构建真正的和谐”,中国在和谐中不断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

相互包容、彼此接纳、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的和谐,我们也在这和谐中不断进步,不断美丽!

不同的美丽,同样的和谐

提到美,提到和谐,我们或许马上就会想到完整,想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想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但美与和谐仅限于此吗?

的确,一部《三都赋》,洛阳纸贵;一部完整的《黄河大合唱》,激起人们报国的热情。李杜之诗,凭借完美的句式与情感达成了和谐,至今仍为人们传诵;史家经典,无论是内容还是笔法,都让人称道不已。更何况虎啸深林,鱼游潜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印证着一个事实——完美才是和谐,只有无缺憾才能创造和谐。

我曾经也笃信这个论断,毕竟完美无缺令人向往。在体操台上的一点闪失都可能导致整套动作的失败,在跳水台上的一次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那五次成功的前功尽弃。

然而,当我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了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之后,我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们中的每个演员,都是聋哑人,这“致命”的残缺或许会使她们永远无法涉足舞蹈天地。毕竟,舞蹈是乐与舞的结合,是声音与动作的谐调。也许没有人能够想像失去一半的她们仍能用肢体表现和谐。我迷恋她们那刚强意志与柔美舞姿的和谐——想必她们的心与身亦是和谐的。 是啊,谁说和谐只能被完美占据,那不过是我们的主观臆断而已。

牛顿晚年迷信神学,恰恰证明了他是人而非神,他的人生是和谐的;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无法阻止他创作交响曲,他用不完美谱写着一种和谐。不知多少大团圆的爱情故事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莎翁那凄美而壮烈的悲剧流传于世;世上不知有多少完整的雕塑,可雕塑中的王者始终是失去双臂的阿芙罗蒂德。顾城的诗给人以未完之感,却激起人们的无尽想像;德国人的《未完成》至今仍在各大音乐厅回响。在看过关于雅典残奥会因几个儿童的惨死而取消闭幕式的报道后,一位网友曾说:“与生命相比,一切表演都应该让道,这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呀,正是许多的不完美才引发我们对和谐的渴求,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完美和谐的社会。

如果说完美构成的和谐给人以满足感的话,那么残缺构成的和谐更多的给人以思索。他们的残缺,抑或由于在追求完美过程中的丧失,抑或正是残缺激发了他们向完美进发的意志。完美的和谐,美的只是结果;而残缺的和谐,美的却是过程。完美的结果往往会掩盖它的过程,而真正于人类有益的恰恰是一个和谐的过程——残缺使过程显露无遗。

不要只偏爱完美,残缺给了你另一种美,那同样是一种和谐。

此岸·彼岸 胡星

此岸的人想到彼岸去,彼岸的人想到此岸来。 --题记

因为不满足,人类才得以发展,人们苦苦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为此终其一生。我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花朵。彼岸花绚丽夺目,使我脚下的这片草看起来更加卑陋不堪,我便千方百计地想要到对面去,即使心力交瘁。

萧伯纳曾经说:人没有理想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我不愿做没有翅膀的鸟,于是我坐上了柏拉图的船。理想国中到处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像无数多的泡泡,一除碰就破碎。

而我却一如既往地规划着我前进的蓝图,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但却又常常责怪自己,常常后悔,我想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到对岸去,所以我现在的一切都并不完美。

彼岸花千姿百态。最诱人的三种叫做金钱,名誉和权利。我几乎看到了自己眼中贪婪的光芒,映射出一个念头:到对岸去,不惜一切!

我放弃了此岸原本平静悠闲的生活。我固执地以为彼岸的日子远比此岸惬意许多。那里一定五光十色,金碧辉煌,比起先前单调的蓝天绿草来说,更是一种享受。

我失去了很多的时间和情感,终于到达了彼岸。

这里连空气似乎都酝酿着葡萄酒的香味和胭脂的气息。

我的头沉沉的,飘飘欲仙。这对于从未涉足过的我来说,就像一个幻境。钻石般的花朵,翡翠般的树叶。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眼中闪烁。是的,这一切都属于我了,我欣喜若狂。

躺在碧玉做的岩石上,我抬头看天。天,灰蒙蒙的,好象有人在哭泣。过往的人们身上叮叮当当地响,他们的脸上总有一种奇怪的表情:似乎是笑,但有不太像笑。仿佛在他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团雾,让你看不透,摸不着。

他们从来不关心我。有的人对我不理不采,有的人却对我阿谀奉承奉承。我渐渐开始厌倦了。

这一晚,我梦见了林肯总统和戴安娜王妃。他们那么高贵。我正欲伸出双手,突然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他们的身躯顿时灰飞湮灭。

我被惊醒了,还流了许多泪。第一次,我开始怀疑了,这种奢华的日子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吗?可是我为什么不快乐。这里有山珍海味,可是我怎么日渐消瘦?我现在不是许多人羡慕,崇拜的对象吗?可是,我怎么哭了呢???

第一次,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刺眼。我已经无法忍受这里人们的虚伪和冷漠,以及这空气中发酵的味道和糜烂的生活。我终于后悔起来,后悔不该追求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反而放弃了原本拥有的珍贵的东西。 我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绿草蓝天。

幸福

我曾经以为,幸福离我很远,很远„„

小的时候,我曾深深的恨过我的父亲,因为他的多病,让本来艰难的家更显得拮据。我得常常忍受别的小孩的嘲笑,我没有她们那么漂亮的花裙子,没有她们嘴巴里常吃的巧克力和奶酪。在我幼稚的想法里,我以为,拥有这些,便是幸福。

就这样,我把我不能满足的这些幼稚的幻想归罪到父亲身上,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所以,这段恨曾陪我走过一段漫长的岁月。

可是,就在期末考前的一个晚上,这段恨意被抹灭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屋里复习功课,除了父亲,其他的家人都出去了。我并不介意父亲在家陪我找作文网,但他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实在让我难于忍受。父亲似乎也感觉到我的厌烦,便说:“刚才一些朋友约我出去喝酒,我走了,你一个人在家小心点。”我厌烦地点点头。

不知过了多久,我放下笔休息了一会儿,打开窗户,天已不知什么时候飘起了蒙蒙细雨,风很大,一股寒气激得我打了一个冷颤。猛然间,我看见对面的路灯下有一个人,那人冷得直打哆嗦。他不停地用脚去踢路边的小石头,当他转过头来时,我吃了一惊,那不是我父亲吗?他怎么会在那儿?他不是去朋友家喝酒了吗?

只见他时而用两手不断互相搓摩,时而放到嘴边,寒风吹得他摇摇晃晃的,细雨把他的衣裳都给淋湿了,可他仍然在那儿来来回回地走着,似乎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他在等什么呢?哦!我明白了,他是想让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骗我说要去朋友家,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跑下楼去,抱住了父亲。父亲见到我,很惊讶,吞吞吐吐地说:“朋友太热情了,硬要我多喝两杯„„你小心着凉了„„”

我已听不清他在讲什么,只觉得那飘落的雨花好美,好美„„

那一刻,我感到了,幸福就在我的面前。

6


相关作文

  • 关于爱的优美语句 (2000字)作文600字
  • 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德·席勒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罗曼. 罗兰 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高尔基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 ...

  • 关于端午节作文600字:忆屈原作文700字
  • 关于端午节作文600字:忆屈原 2000多年前的悲愤,2000多前的忧郁.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阴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褴褛,失望至极.走上了汨罗江边,你仰望火红的太阳,是否忧伤?是否愿天帝不公?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而自 ...

  • 关于我喜欢的作文 (2000字)作文0字
  • 高三作文的标题复习指导:话题作文的标题作文3400字
  • 主题写作标题 标题不难,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标题.充分利用自我提出这个条件的标题,发展自己的特点,发展文章的个性. 困难磁场 [测试题](2001北京万梦春季高考考试题) 有一个寓言,当作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集建议他们使用一个词来描述和赞美世界.世界是最珍贵的是探索.企业家兴奋地说:世界充满了商 ...

  • 作文拟写题目之方法作文6000字
  • 作文拟写题目之方法 一.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 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 标题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二.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 1.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 ...

  • 作文拟题的技巧1作文3400字
  • 作文拟题的技巧 注意:1.坚决不用话题作标题 2.在话题之前或之后加词语作标题--最简便的拟题方法 3.可以合理引用名言.诗句.俗语.歌词等作标题 4.中心即标题 一. 拟题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文的内容,把"产品"推销给阅卷老师,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

  • 关于生命的光芒的作文2000字作文0字
  • 关于生命的光芒的作文2000字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 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 ...

  • 关于童话的作文 (2000字)作文1800字
  • 关于童话的作文 关于童话的作文(一) 很久以前,有一只很懒的小猪,只知道吃饭和睡觉,很少帮别人做事.有一天,猪妈妈回到家后实在太累了,便叫小猪去买菜.小猪听后,扭扭它肥肥的屁股,说:"我不想去嘛,不想去嘛!"猪妈妈听了小猪的话,对它说:"你这个懒虫,如果你去了,我给你巧 ...

  • 关于珍惜的作文作文5500字
  • 关于珍惜的作文 美丽的人生不是一块晶亮的宝石,也不是一串点缀,这都是由碎小的珠子一颗颗集合在一起的,珍惜所有,珍惜亮的起点. 珍惜每一缕阳光,每一片花瓣,每一棵大树,每一个脚印,每一个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珍惜童年的回忆,珍惜父母的关爱,谁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