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文2600字

初一作文

1 / 5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2 / 5

1. 了解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及总的学习要求。

2. 认读第10课的生字,理解新词,扫清字词障碍。

3. 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一)导入课文

1.导入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同年4月28日遇难。他的女儿李星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揭题。

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做题目?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李大钊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

3.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字形、会组词):阀、娱、剧、宪、袍、押、舅。

(2)多音字组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质疑问难,教师行间巡视,组织讨论、交流。

4.引读课文,学生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哪一年的事,当时中国是怎样的情况?

(2)课文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 5

(4)说说你学懂了什么?交流、整理:

5.指导分段方法——把握好过渡句。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2)“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3)“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

(4)“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二)课堂练习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品读文中重点语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 结合有关语句,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活动

(一)明确目标

1.学习文章前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

4 / 5

质?

2.自学,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回忆部分第一部分的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思考:

a .第一自然段是讲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忙? c .李大钊同志为什么坚决不愿离开北京?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d .作者“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里去”,文章后面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回答?找出照应的句子,画在书上。

②讨论、交流、整理。

③教师点拨:像上面的两个句子,在写法上叫前后照应,前有原因后有结果或前有结果后交代原因,这样使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尾连贯。

④指导感情朗读。

a .读本段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b .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要读出父亲对革命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来。

(2)投影,出示第二段自学提纲。

①思考:李大钊同志被捕过程中,敌人、作者和李大钊同志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刻画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李大钊怎样的精神?画出本段前后照应的句子。

②讨论、交流、整理:

③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表现李大钊镇定、沉着,对敌人蔑视,以及敌人的凶残、狠毒的语气。)

3. 投影,出示第三段自学提纲。

①默读思想: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被审时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②议论、交流、整理:

(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被审时脸“平静而慈祥”、“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人民深沉的爱、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5 / 5

③分角色感情朗读,用不同的语调区分出“我”、“父亲”、“法官”的不同神态,深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第四部分。

(1)投影,出示自学提纲,思考:

①李大钊同志被害的消息传来后,全家人的表现怎样?

②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整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要读出悲痛欲绝、痛恨敌人、报仇血恨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出示幻灯片)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②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③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1 / 5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2 / 5

1. 了解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及总的学习要求。

2. 认读第10课的生字,理解新词,扫清字词障碍。

3. 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一)导入课文

1.导入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同年4月28日遇难。他的女儿李星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揭题。

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做题目?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李大钊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

3.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字形、会组词):阀、娱、剧、宪、袍、押、舅。

(2)多音字组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质疑问难,教师行间巡视,组织讨论、交流。

4.引读课文,学生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哪一年的事,当时中国是怎样的情况?

(2)课文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 5

(4)说说你学懂了什么?交流、整理:

5.指导分段方法——把握好过渡句。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2)“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3)“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

(4)“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二)课堂练习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品读文中重点语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 结合有关语句,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重点、难点

1. 被捕、被审两部分是重点,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来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勾画、抄写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活动

(一)明确目标

1.学习文章前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

4 / 5

质?

2.自学,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回忆部分第一部分的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思考:

a .第一自然段是讲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忙? c .李大钊同志为什么坚决不愿离开北京?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d .作者“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里去”,文章后面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回答?找出照应的句子,画在书上。

②讨论、交流、整理。

③教师点拨:像上面的两个句子,在写法上叫前后照应,前有原因后有结果或前有结果后交代原因,这样使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尾连贯。

④指导感情朗读。

a .读本段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b .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要读出父亲对革命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来。

(2)投影,出示第二段自学提纲。

①思考:李大钊同志被捕过程中,敌人、作者和李大钊同志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刻画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李大钊怎样的精神?画出本段前后照应的句子。

②讨论、交流、整理:

③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表现李大钊镇定、沉着,对敌人蔑视,以及敌人的凶残、狠毒的语气。)

3. 投影,出示第三段自学提纲。

①默读思想: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被审时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②议论、交流、整理:

(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被审时脸“平静而慈祥”、“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人民深沉的爱、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5 / 5

③分角色感情朗读,用不同的语调区分出“我”、“父亲”、“法官”的不同神态,深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第四部分。

(1)投影,出示自学提纲,思考:

①李大钊同志被害的消息传来后,全家人的表现怎样?

②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整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要读出悲痛欲绝、痛恨敌人、报仇血恨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出示幻灯片)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②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③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相关作文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简案作文500字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出示图片 2. 质疑: 小结 (板书: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了解背景,介绍李大钊 1.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 ...

  •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作文800字
  • 清明节,烈士墓前站满了人.他们的眼眶里带着泪水,不忘记过去的奋斗.牺牲和耻辱.看着那座在阳光底下折射出光芒的烈士碑,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星华.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回忆十六年前发生的事情:十六年前,作者的父亲李大钊 ...

  • 作文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作文900字
  • [作文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 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作文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其中,主人公李大钊.他是一名革命工作者,他热爱工作,热爱祖国,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也是一位合格的丈夫,更是一位合格的党员.我被他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深深地 ...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作文2000字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记生字.词语. 2.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 3.通过对李大钊语言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

  •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文2500字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 ...

  • 十十六年前的回忆作文1100字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深深地怀念中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说教材 本册教材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册教材,是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桥梁.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因此,学生自 ...

  •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后感作文400字
  • 今天,我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敬佩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辛桦写的一篇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写的非常感人.我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从课文中我知道了李大钊烈士在被捕前他所在的局势十分严重.被捕时他不慌不忙和在法庭上他临危不惧这三个内容.李辛桦把这三个内容写得那么清楚,那 ...

  •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后感作文400字
  • 今天,我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敬佩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辛桦写的一篇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写的非常感人.我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从课文中我知道了李大钊烈士在被捕前他所在的局势十分严重.被捕时他不慌不忙和在法庭上他临危不惧这三个内容.李辛桦把这三个内容写得那么清楚,那 ...

  • 回忆历史作文800字
  • 170多年前,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一步步落后.受到了强国的侵略,受尽侮辱,挨打.还好有一个林则徐主持公道,但无知腐败的皇帝不领情拒绝了这"好意".还是无能胆小呀. 151年前,中国觉醒了,一些有知识的学者知道开始拯救中国了,开始努力奋斗了.其中邓 ...

  •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作文600字
  • 今天,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看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使我深知:爱国是崇高的思想境界. 这篇课文是作者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过程,从中深受教育,思绪万千.这让我想到了许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