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年古镇——胡乐司
姓名:王若男 宁国市津河中学高一(11) 指导教师:徐韩宁
2 (一) 地理位置
胡乐镇位于宁国市的西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绩溪县相连,西与旌德县接壤,北与甲路镇毗邻。S215、S323省道和岛鸿公路在境内鸿门村相交,皖赣铁路贯穿全境。镇所在地胡乐司距宁国市区45公里,距黄山市8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二) 乡镇形成
很早以前,江西姓胡名乐一家七口人迁至如今胡乐的黄山脚下。当时这里一片荒芜,他们以开荒种地为生,在这块土地繁衍后代。后来其他姓氏也相继迁于此地。由于胡氏家庭兴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氏族,故把当地命名为胡乐。随着胡乐人口集中、商业发展迅猛,胡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里集市成街,商家店铺一百余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这里的物资通过水运直通长江、流向海外,是浙皖四县水陆交通发达的商贸重镇,是通往江苏、湖南、江西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初期,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全国36个水陆交通重镇设立了直隶中央巡检司,胡乐就是其中之一,并有巡检兵率。巡检司的衙门阶不大、官不高,巡检司最高长官相当八、九品。但它的职责非特殊:一是监察附近府县官员;二是稽征商贸税费;三是维护地方治安。到了清代巡检司还负有监管盐商乱贩私盐,防止食盐流往外地之责。这就是胡乐司名称来历之所在。
3 (三) 镇情简介
★ 行政人口
胡乐镇面积194.5平方公里,辖区设胡乐居委会和胡乐、霞乡、竹川、龙池、鸿门五个村委会,共101个村民组,14386人。 ★ 地形气候资源
胡乐镇属低山区,最高峰龙池山峰海拔1086.6米,系天目山脉;西津河穿境而过,境内长11公里,并在霞乡村入注港口湾水库。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和,雨量充核桃、毛、元竹等土特产富饶;莹石、矿泉水、锰矿等矿藏储量丰实;胡乐司的神功桥、下中川的周氏祠堂、霞乡一万岭的红豆杉群落、龙池阳日山的榧树门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胡乐小学也有百年的历史。
★ 发展战略
胡乐镇新一届政府,带领广大干群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要求,抓住新机遇,建设新农村,打造新胡乐,以“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和徽派建筑示范乡镇”为载体,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三大战略,努力把胡乐打造成宁国市西南部亮丽的商贸旅游重镇。政府部门准备大力发展西津河,凭借其良好的水资源,以及环山的优美风貌,进行漂游项目,带动胡乐的第三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此计划迎来了百姓的支持和期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履行!
4
(四) 区位经济
皖赣铁路贯穿全镇,省道215、323、岛鸿公路穿境而过,镇内交通便捷,有吴东路、南姚路、霞新路、五岭路、滑下路,村村通公路。全镇有丰富的水利、矿产、农林等自然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先后引进了社坞坑、三溪塔、龙池山3家水电站和诚诺公司等企业。目前现有工业企业15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宣城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形成了以山核桃、耐磨钢球、莹石加工、木竹加工等系列产业格局。集镇建设与管理稳步推进,按照“巩固老集镇,建设新集镇”的要求,实施了新的环卫机制。2007年完成了部分集镇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明德小学、鸿门村委会办公楼、供电大楼、移动公司大楼相继完成,并启动了新集镇建设,政府大楼、公安大楼、蛇伤科医院、鸿门加油站、微派建筑商业一条街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初显成效。
5 胡乐镇山核桃、用材林、毛竹、蚕桑、茶叶等林业资源丰富。其中山核桃面积有13.3平方公里,山核桃分布以平阳村最集中,并以每年0.67平方公里米的速度向全镇扩大,是宁国山核桃生产重点乡镇之一。胡乐镇有用材林40平方公里,毛竹林10.67平方公里,桑园0.67平方公里,蚕茧产量占全市三之二
(五) 文化传统
胡乐系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古镇徽派建筑一条街保存较好,尤其是清代著名神童周赟故居保存较好,通过近几年的修建保护,周氏祠堂2004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奥陶纪笔石化石地质遗迹,2007年亦被列为省地质遗迹保护单位,先后成功接待全国地质夏令营安徽分营师生160多人,同时配合市政府举办了地质古生物年会,10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到胡乐参观考察,把胡乐奥陶纪地质遗迹认定为世界知名地质遗迹,并建议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黄山贡菊奇石、文景石等奇石吸引了多家收藏爱好者,有艺术收藏价值的作品千余件。3000株红豆杉散生在青冈、枫香林中。其中最大一株红豆杉树高25米,胸径1.4米,为华东地区之最。云门村海拔1087米的龙池山,风景优美,有美丽的传说。
(六) 名人先贤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他经过胡乐时,作《过胡骆坑》诗:“说尽山寒未识寒,此间寒不是人
6 间。岩崖泉冻琉璃涧,冰雪云封翡翠山。一檐衣裳都着尽,两边窗子更深关。耸肩缩颈仍呵手,无策能温两脚顽。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十分情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明朝人王镇,过蜀洪作有《宿蜀洪铺有感》诗:“星轺日尽短衣亭,石路崎岖此暂停。山插万重高似蜀,水盘千折浊于泾。暖风香逐桐花白,宿雨新抽麦穗青。南去兹巡何所补,皇华深愧古遗经。”
清朝人陈一揆,字端右,湖南常德人,他作有《次胡乐司》诗:“寒林夕噪竞栖鸦,旅思悠悠野店家。作镇山高依绝壁,临居水落见平沙。灯张幔里风难乱,酒对楼前月欲斜。短榻梦消催笋乘,纵横黄石印霜花。”
(七) 标志建筑
★ 神功桥
在上海后方三线建设时期,曙光电料厂、古田医院就设在胡乐。胡乐集镇跨西津河上游两岸发展,明朝建造的跨西津河的胡乐司大桥(原名神功桥)是宁国市现存的古石拱桥之一。
★ 狮子山
★ 老街
老街是胡乐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风古色的街道,步入其中,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把古老的胡乐描绘的栩栩如生。
7 (八) 建议
为实现胡乐镇经济的发展,我建议:
★ 以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高年为抓手,促胡乐经济大发展。 ★ 以深化宁绩旌“绿三角”核心区为内涵,加强文化生态旅游建设。 ★ 以加快新老集镇建设为着力点,促进新老集镇共同繁荣。 ★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
★ 以民生工程和民生项目为载体,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 千年古镇——胡乐司
姓名:王若男 宁国市津河中学高一(11) 指导教师:徐韩宁
2 (一) 地理位置
胡乐镇位于宁国市的西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绩溪县相连,西与旌德县接壤,北与甲路镇毗邻。S215、S323省道和岛鸿公路在境内鸿门村相交,皖赣铁路贯穿全境。镇所在地胡乐司距宁国市区45公里,距黄山市8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二) 乡镇形成
很早以前,江西姓胡名乐一家七口人迁至如今胡乐的黄山脚下。当时这里一片荒芜,他们以开荒种地为生,在这块土地繁衍后代。后来其他姓氏也相继迁于此地。由于胡氏家庭兴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氏族,故把当地命名为胡乐。随着胡乐人口集中、商业发展迅猛,胡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里集市成街,商家店铺一百余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这里的物资通过水运直通长江、流向海外,是浙皖四县水陆交通发达的商贸重镇,是通往江苏、湖南、江西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初期,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全国36个水陆交通重镇设立了直隶中央巡检司,胡乐就是其中之一,并有巡检兵率。巡检司的衙门阶不大、官不高,巡检司最高长官相当八、九品。但它的职责非特殊:一是监察附近府县官员;二是稽征商贸税费;三是维护地方治安。到了清代巡检司还负有监管盐商乱贩私盐,防止食盐流往外地之责。这就是胡乐司名称来历之所在。
3 (三) 镇情简介
★ 行政人口
胡乐镇面积194.5平方公里,辖区设胡乐居委会和胡乐、霞乡、竹川、龙池、鸿门五个村委会,共101个村民组,14386人。 ★ 地形气候资源
胡乐镇属低山区,最高峰龙池山峰海拔1086.6米,系天目山脉;西津河穿境而过,境内长11公里,并在霞乡村入注港口湾水库。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和,雨量充核桃、毛、元竹等土特产富饶;莹石、矿泉水、锰矿等矿藏储量丰实;胡乐司的神功桥、下中川的周氏祠堂、霞乡一万岭的红豆杉群落、龙池阳日山的榧树门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胡乐小学也有百年的历史。
★ 发展战略
胡乐镇新一届政府,带领广大干群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要求,抓住新机遇,建设新农村,打造新胡乐,以“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和徽派建筑示范乡镇”为载体,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三大战略,努力把胡乐打造成宁国市西南部亮丽的商贸旅游重镇。政府部门准备大力发展西津河,凭借其良好的水资源,以及环山的优美风貌,进行漂游项目,带动胡乐的第三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此计划迎来了百姓的支持和期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履行!
4
(四) 区位经济
皖赣铁路贯穿全镇,省道215、323、岛鸿公路穿境而过,镇内交通便捷,有吴东路、南姚路、霞新路、五岭路、滑下路,村村通公路。全镇有丰富的水利、矿产、农林等自然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先后引进了社坞坑、三溪塔、龙池山3家水电站和诚诺公司等企业。目前现有工业企业15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宣城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形成了以山核桃、耐磨钢球、莹石加工、木竹加工等系列产业格局。集镇建设与管理稳步推进,按照“巩固老集镇,建设新集镇”的要求,实施了新的环卫机制。2007年完成了部分集镇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明德小学、鸿门村委会办公楼、供电大楼、移动公司大楼相继完成,并启动了新集镇建设,政府大楼、公安大楼、蛇伤科医院、鸿门加油站、微派建筑商业一条街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初显成效。
5 胡乐镇山核桃、用材林、毛竹、蚕桑、茶叶等林业资源丰富。其中山核桃面积有13.3平方公里,山核桃分布以平阳村最集中,并以每年0.67平方公里米的速度向全镇扩大,是宁国山核桃生产重点乡镇之一。胡乐镇有用材林40平方公里,毛竹林10.67平方公里,桑园0.67平方公里,蚕茧产量占全市三之二
(五) 文化传统
胡乐系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古镇徽派建筑一条街保存较好,尤其是清代著名神童周赟故居保存较好,通过近几年的修建保护,周氏祠堂2004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奥陶纪笔石化石地质遗迹,2007年亦被列为省地质遗迹保护单位,先后成功接待全国地质夏令营安徽分营师生160多人,同时配合市政府举办了地质古生物年会,10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到胡乐参观考察,把胡乐奥陶纪地质遗迹认定为世界知名地质遗迹,并建议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黄山贡菊奇石、文景石等奇石吸引了多家收藏爱好者,有艺术收藏价值的作品千余件。3000株红豆杉散生在青冈、枫香林中。其中最大一株红豆杉树高25米,胸径1.4米,为华东地区之最。云门村海拔1087米的龙池山,风景优美,有美丽的传说。
(六) 名人先贤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他经过胡乐时,作《过胡骆坑》诗:“说尽山寒未识寒,此间寒不是人
6 间。岩崖泉冻琉璃涧,冰雪云封翡翠山。一檐衣裳都着尽,两边窗子更深关。耸肩缩颈仍呵手,无策能温两脚顽。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十分情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明朝人王镇,过蜀洪作有《宿蜀洪铺有感》诗:“星轺日尽短衣亭,石路崎岖此暂停。山插万重高似蜀,水盘千折浊于泾。暖风香逐桐花白,宿雨新抽麦穗青。南去兹巡何所补,皇华深愧古遗经。”
清朝人陈一揆,字端右,湖南常德人,他作有《次胡乐司》诗:“寒林夕噪竞栖鸦,旅思悠悠野店家。作镇山高依绝壁,临居水落见平沙。灯张幔里风难乱,酒对楼前月欲斜。短榻梦消催笋乘,纵横黄石印霜花。”
(七) 标志建筑
★ 神功桥
在上海后方三线建设时期,曙光电料厂、古田医院就设在胡乐。胡乐集镇跨西津河上游两岸发展,明朝建造的跨西津河的胡乐司大桥(原名神功桥)是宁国市现存的古石拱桥之一。
★ 狮子山
★ 老街
老街是胡乐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风古色的街道,步入其中,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把古老的胡乐描绘的栩栩如生。
7 (八) 建议
为实现胡乐镇经济的发展,我建议:
★ 以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高年为抓手,促胡乐经济大发展。 ★ 以深化宁绩旌“绿三角”核心区为内涵,加强文化生态旅游建设。 ★ 以加快新老集镇建设为着力点,促进新老集镇共同繁荣。 ★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
★ 以民生工程和民生项目为载体,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