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作文1200字

初一作文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棚架,风趣,率领等12个词语,会写“率”字。

2、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作者抓住一个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3、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一个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进行小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配乐欣赏乡村风景图片,师引读。

二、直接导入

看到你们陶醉的表情,一定特别向往这样的生活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乡下人家的?(开始)

2、词语检测【大屏出示词语】

(1)小老师带读

(2)齐读

3、指导写字率。

4、还记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吗?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乡下人家的?(齐读) 哪两个词一下跳入了你的眼睛?(板书迷人,独特)

四、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课文那独特迷人的乡村小景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围绕哪个景物来写的?(板书瓜藤)出示图片房前瓜架图

问: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瓜藤的,请你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瓜藤的句子。

(1) 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句子。

(2) 齐读。

①这段话是描写瓜藤生长过程的场景。都说景物生长有一定的过程,那么作者抓住哪些词写出了瓜藤攀爬的样子?

②这些都是什么词?(动词)

③你看,作者就是这样抓住动词描写了瓜藤攀檐的场景,(板书攀爬)谁来读一读?

(3)适时评价

2、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瓜藤描写的这么具体了,为什么还要写这句呢(出示句子)

(1) 自由读一读,你发现这段话作者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法?

(2)(配乐朗读)孩子们,作者就是喜爱和向往这样的乡村风景,所以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优美乡村场景图,而且它还是一首绮丽的小诗。师生合作读。

3、总结写法

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写出了乡下人家瓜藤攀爬独特而迷人的场景。

那我们也来说一说吧。【大屏出示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你能使用恰当的动词把景物描写具体吗? ①跟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②指名汇报。(课件出示练习说话内容,评价以用词的准确性做评价)

五、迁移运用

1、师:刚才我们抓住了一些动词说出了牵牛花的特点,同学们说得都很棒。现在就让我们来写一写。(出示图片)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幅场景试着写一个片段。

【练笔要求】

(1)学习作者运用动词、对比的写作方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2)运用优美的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要求】

一颗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两颗星:能够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三颗星:运用优美的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2、练笔展评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积累描写乡村小景的古诗。

七、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瓜藤攀爬图 动词 对比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棚架,风趣,率领等12个词语,会写“率”字。

2、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作者抓住一个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3、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一个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进行小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配乐欣赏乡村风景图片,师引读。

二、直接导入

看到你们陶醉的表情,一定特别向往这样的生活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乡下人家的?(开始)

2、词语检测【大屏出示词语】

(1)小老师带读

(2)齐读

3、指导写字率。

4、还记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吗?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乡下人家的?(齐读) 哪两个词一下跳入了你的眼睛?(板书迷人,独特)

四、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课文那独特迷人的乡村小景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围绕哪个景物来写的?(板书瓜藤)出示图片房前瓜架图

问: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瓜藤的,请你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瓜藤的句子。

(1) 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句子。

(2) 齐读。

①这段话是描写瓜藤生长过程的场景。都说景物生长有一定的过程,那么作者抓住哪些词写出了瓜藤攀爬的样子?

②这些都是什么词?(动词)

③你看,作者就是这样抓住动词描写了瓜藤攀檐的场景,(板书攀爬)谁来读一读?

(3)适时评价

2、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瓜藤描写的这么具体了,为什么还要写这句呢(出示句子)

(1) 自由读一读,你发现这段话作者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法?

(2)(配乐朗读)孩子们,作者就是喜爱和向往这样的乡村风景,所以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优美乡村场景图,而且它还是一首绮丽的小诗。师生合作读。

3、总结写法

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写出了乡下人家瓜藤攀爬独特而迷人的场景。

那我们也来说一说吧。【大屏出示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你能使用恰当的动词把景物描写具体吗? ①跟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②指名汇报。(课件出示练习说话内容,评价以用词的准确性做评价)

五、迁移运用

1、师:刚才我们抓住了一些动词说出了牵牛花的特点,同学们说得都很棒。现在就让我们来写一写。(出示图片)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幅场景试着写一个片段。

【练笔要求】

(1)学习作者运用动词、对比的写作方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2)运用优美的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要求】

一颗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两颗星:能够运用动词和对比的写法。

三颗星:运用优美的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2、练笔展评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积累描写乡村小景的古诗。

七、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瓜藤攀爬图 动词 对比


相关作文

  • 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文7700字
  •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陶渊明的眼中,乡下人家是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深深向往,可到了辛弃疾的笔下则变成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恬适安逸的生活. ...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作文2300字
  • 1 / 4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

  • 乡下人家作文2800字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四(八)班 顾佳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 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 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从拟人化的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 ...

  • 乡下人家说课稿作文2600字
  • 1 <乡下人家>说课稿 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陈喜连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语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 ...

  • 乡下人家的教案分析作文1000字
  • 教学目标: 1.学习"屋檐.捣衣"等5个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这么一个地方, 它是那样熟悉亲切.宁静祥和, 它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热闹, 却让人迷恋向往.这就是-----乡下人家. 3.揭题, 读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想 ...

  • 乡下人家作文2400字
  • 21<乡下人家> 礼义庄小学 李雪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 ...

  •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作文2000字
  •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这份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偏爱,想必作者也是久居繁华喧嚣的都市,因而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我也带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引领着学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 ...

  • 21.乡下人家作文3100字
  • 21.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扫除字词读音障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描写的几幅画面感受乡村自然和谐的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欣赏乡村风光,初步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 师:今天老 ...

  • 尊严作文3700字
  • <尊严>教学反思 范振华 我十分喜欢<尊严>这篇文章,因为它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同的思考.孩子们读了它可能只能悟到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吃靠自己的劳动赚来的就是尊严.而我们则不一样.课堂上,为了更充分的使孩子们体会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贵品质,我采用了联系上文对比体会的方式.我先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