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文章(习作教学论文)
敦化市额穆中心校 杨辉 1504330992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改作文烦,家长为孩子作文成绩提高而四处找补习老师,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素材,怕写。俗话说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如果整天读课本,写完课内作业写家庭作业,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像井底之蛙,没有生活体验,作文能写什么?其次,教师的指导空泛,不得法。有些教师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课堂指导习作只让学生读读单元训练要求,自己讲解几分钟就让学生写,学生怎么能写出好习作?课堂四十分钟的习作,其实是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反映,和作家写作同样道理,厚积才能薄发,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这为我们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明了方向。我从事小学高部语文教学十五年,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平时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可以把关注社会现实、参与实践活动、阅读课外书等要求渗透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请家长协助督促完成,生活处处有文章,生活积累其实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再加上写法指导,学生就不会下笔千钧、生搬硬套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体验生活。过去,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之一是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无从下笔,久而久之害怕、讨厌作文。平时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及时记录,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如周末布置学生学当家、做家务、招待客人;每学月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手工制作比赛;从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传
统节日放假一天制度,利用这个机会,布置学生了解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和家长一起准备过节。如元宵节、冬节布置学生搓汤丸、煮汤丸吃;端午节包粽子等。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手、脑、眼、口并用收集材料,获取知识,积累生活,并以循环日记形式记录经历、见闻和感受,每周交流一次,实现材料共享。
例如:我们学校门前市场,有些小贩早晨乱摆摊设点,教师学生上班上学经常碰到交通堵塞,十分苦恼。就此事,我布置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交通堵塞的场面,留意人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后来让学生以此事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学生写得很真实、生动精彩。有一学生以《唉,校门口那烦人的小摊贩!》为题写了自己的见闻和师生们的苦恼,因为学生亲身感受,留心观察,所以细节描写非常生动、精彩。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
又如指导习作《一次成功的经历》,以往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什么经历可写。去年,我布置学生那个星期每人先回家学做一道菜,直到做的菜让全家人吃得满意为止。每次做后必需把过程和感受记下来。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学生描述做菜经历真是生动。学生杜思南在作文《我终于成功地做了一道菜》中写道:“天天吃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我以为做菜易如反掌。没想到番茄炒蛋这道简单的菜我连续三天炒了三次,最后一次才成功。第一次忘了放盐,全家吃了觉得没味道;第二次糖下得太少,味道太酸„„做菜也是一门学问,妈妈平时做菜很辛苦,也很了不起。”看,有了生活体验,写出来的习作多真实感人。
由此可见,习作动笔之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挖掘生活素材,学生写作才有兴趣。(例文《啊,我发现了猫吃草的秘密》、《回味无穷的茶艺课》、《难忘的端午节》)
二、亲近自然,开阔视野
美丽的大自然,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让学生赏心悦目,陶冶性情。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我在教习作《春天的发现》之前,布置学生到小区绿化带、公共绿化带、公园、郊外、田野、农村„„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里自然景物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特点,有条件学生可以拍几张照片,并安排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交流对春天的发现和感受。那节课学生的描述可丰富多彩了,有对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树木、小草和万紫千红的花儿的描绘;也有对小鸟声、蜜蜂声、小河流水声的描述;有对春雨春风的刻画,也有对农民春天里播种希望、辛勤耕耘的赞美;还有对春天阴雨绵绵,室内潮湿而无可奈何的感受„„学生还收集了大量的好词好句来描述春天,那次学生写下来的习作内容充实,感受丰富独特,文笔优美,一气呵成。
再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风景,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给学生当导游,并现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山、水、花、草、树木的形态和颜色,动态和静态的特点,用上优美生动的词句来描写。后来,学生的习作内容对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读之感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三、参与实践,增长见识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习作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练笔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见识感受和写作资源,习作才言之有物,才有独特见解和感受。
每年的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可以利用这些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学会团结协作,各展才华,体验节日意义和快乐,充实精神生活,并在活动后布置学生及时记下活动的见闻、经过和感受,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下丰富的材料。2015年“六一”节前一周,我就布置全班学生为联欢会做准备工作,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分小组合作出节目。到了“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小组表演诗歌朗诵,有的表演器乐合奏,有的展示水果拼盘,有的唱歌跳舞„„会场充满欢声笑语。联欢结束时,我布置学生当晚写一篇跟“六一”有关的习作,第二天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习作内容充实,描写生动具体,充满乐趣。有了活动经历,写出来的习
作内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充满乐趣。诸如此类的活动寓学习于实践中,寓习作于快乐中,做到知、行统一,学生乐意参加,效果显著。
四、情感交流,深化感受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情感体验的作业渗透到学生生活中,丰富情感经历,深化感受,习作时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如母亲节那天放学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后动手为妈妈做一件礼物,做一项家务,替妈妈洗脚,并把她当时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记下来。第二天早读课,我让学生把昨晚的经过写下来,那些习作真挚感人。有个学生写:“这时,我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眼里有闪闪的泪花。她用颤抖的右手接过我亲手做的小船“一帆风顺”号,左手抚摩着我的头发,哽咽着说:“儿子,你长大了,懂事了„„看到妈妈这么激动,我的心比喝了蜜还甜。”另一学生写道“我双手握着妈妈泡在水盆中的脚,泪水悄悄地出来了,今天我才发现妈妈的脚原来如此粗糙,脚板结着又厚又硬的茧„„妈妈每天大清早就去果蔬集市买菜,又挑到衡山市场门口叫卖,她的脚记录着岁月的艰辛和操劳,而我为妈妈分担过什么呢?我不敢抬头看妈妈的眼睛,眼泪止不住滴在水盆里„„” 有了情感的亲身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习作一气呵成,细节描写多生动,感情多真挚
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和《秋天的怀念》,我布置学生把两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和父母交流感受看法,目的是让学生从讲述故事中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感天动地,也让家长从中感悟为人父母之道,相机教育儿女孝顺感恩。由于情感交流深化了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后来学生的读后感内容充分体现对父母之爱的感动和感激之情,读了为之动容。所以,把情感体验渗透到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是丰富学生情感和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搜集信息,拓宽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也为广大学生所熟悉利用。作为金涛小学的师生,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曾对任教每个班级调查统计,目前百分之七十学生家有电脑,百分之
五十以上家装宽带网;我校是市区率先加入互连网的学校,师生上网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指导学生绿色上网,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拓宽知识面,充实信息量。再进行筛选、整合,然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使习作内容更多元化、更富时代性、更创意。
我以“了解奥运”为题,要求学生从报纸、报刊或互连网上查找有关奥运的历史、奥运会歌、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获奖情况、奥运明星资料、中国申奥历程、2008北京奥运筹备情况等,然后安排一节口语交际课交流汇报。为了照顾班里没装宽带的学生也能充分了解奥运,我将学生收集的资料汇总、筛选,设计制作了《向往奥运》主题网站,让全体学生都有条件和机会登陆网站,了解更丰富、更全面的奥运资料,最后布置学生以《畅想北京奥运》为题习作。因为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对奥运了解深入、全面,学生的习作思路开阔,对三年后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想象大胆、丰富、创意,充满自豪感和美好的憧憬,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稳操胜券,对金牌数第一胸有成竹,且说得有理有据。上五年级单元习作辅导课《家乡的变化》,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向长辈了解30年前汕头的面貌并作笔记,以六个学生为一小组了解改革开发30年汕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数据、图片、录象等资料汇报。后来热心的家长提供了两套影碟,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生动的资料,学生后来写的习作内容充实,新老汕头对比鲜明,感受深切。
习作的资源,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记得《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常以此联教育学生,也常自勉,今天,也借这个机会与老师们共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用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并乐于思考、练笔,身边时时有素材,生活处处有文章!教师指导习作,评改习作,如同回味童心、童言、童趣,乐在其中了。
2013.6
生活处处有文章(习作教学论文)
敦化市额穆中心校 杨辉 1504330992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改作文烦,家长为孩子作文成绩提高而四处找补习老师,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素材,怕写。俗话说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如果整天读课本,写完课内作业写家庭作业,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像井底之蛙,没有生活体验,作文能写什么?其次,教师的指导空泛,不得法。有些教师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课堂指导习作只让学生读读单元训练要求,自己讲解几分钟就让学生写,学生怎么能写出好习作?课堂四十分钟的习作,其实是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反映,和作家写作同样道理,厚积才能薄发,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这为我们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明了方向。我从事小学高部语文教学十五年,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平时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可以把关注社会现实、参与实践活动、阅读课外书等要求渗透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请家长协助督促完成,生活处处有文章,生活积累其实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再加上写法指导,学生就不会下笔千钧、生搬硬套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体验生活。过去,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之一是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无从下笔,久而久之害怕、讨厌作文。平时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及时记录,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如周末布置学生学当家、做家务、招待客人;每学月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手工制作比赛;从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传
统节日放假一天制度,利用这个机会,布置学生了解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和家长一起准备过节。如元宵节、冬节布置学生搓汤丸、煮汤丸吃;端午节包粽子等。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手、脑、眼、口并用收集材料,获取知识,积累生活,并以循环日记形式记录经历、见闻和感受,每周交流一次,实现材料共享。
例如:我们学校门前市场,有些小贩早晨乱摆摊设点,教师学生上班上学经常碰到交通堵塞,十分苦恼。就此事,我布置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交通堵塞的场面,留意人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后来让学生以此事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学生写得很真实、生动精彩。有一学生以《唉,校门口那烦人的小摊贩!》为题写了自己的见闻和师生们的苦恼,因为学生亲身感受,留心观察,所以细节描写非常生动、精彩。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
又如指导习作《一次成功的经历》,以往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什么经历可写。去年,我布置学生那个星期每人先回家学做一道菜,直到做的菜让全家人吃得满意为止。每次做后必需把过程和感受记下来。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学生描述做菜经历真是生动。学生杜思南在作文《我终于成功地做了一道菜》中写道:“天天吃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我以为做菜易如反掌。没想到番茄炒蛋这道简单的菜我连续三天炒了三次,最后一次才成功。第一次忘了放盐,全家吃了觉得没味道;第二次糖下得太少,味道太酸„„做菜也是一门学问,妈妈平时做菜很辛苦,也很了不起。”看,有了生活体验,写出来的习作多真实感人。
由此可见,习作动笔之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挖掘生活素材,学生写作才有兴趣。(例文《啊,我发现了猫吃草的秘密》、《回味无穷的茶艺课》、《难忘的端午节》)
二、亲近自然,开阔视野
美丽的大自然,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让学生赏心悦目,陶冶性情。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我在教习作《春天的发现》之前,布置学生到小区绿化带、公共绿化带、公园、郊外、田野、农村„„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里自然景物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特点,有条件学生可以拍几张照片,并安排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交流对春天的发现和感受。那节课学生的描述可丰富多彩了,有对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树木、小草和万紫千红的花儿的描绘;也有对小鸟声、蜜蜂声、小河流水声的描述;有对春雨春风的刻画,也有对农民春天里播种希望、辛勤耕耘的赞美;还有对春天阴雨绵绵,室内潮湿而无可奈何的感受„„学生还收集了大量的好词好句来描述春天,那次学生写下来的习作内容充实,感受丰富独特,文笔优美,一气呵成。
再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风景,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给学生当导游,并现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山、水、花、草、树木的形态和颜色,动态和静态的特点,用上优美生动的词句来描写。后来,学生的习作内容对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读之感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三、参与实践,增长见识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习作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练笔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见识感受和写作资源,习作才言之有物,才有独特见解和感受。
每年的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可以利用这些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学会团结协作,各展才华,体验节日意义和快乐,充实精神生活,并在活动后布置学生及时记下活动的见闻、经过和感受,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下丰富的材料。2015年“六一”节前一周,我就布置全班学生为联欢会做准备工作,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分小组合作出节目。到了“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小组表演诗歌朗诵,有的表演器乐合奏,有的展示水果拼盘,有的唱歌跳舞„„会场充满欢声笑语。联欢结束时,我布置学生当晚写一篇跟“六一”有关的习作,第二天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习作内容充实,描写生动具体,充满乐趣。有了活动经历,写出来的习
作内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充满乐趣。诸如此类的活动寓学习于实践中,寓习作于快乐中,做到知、行统一,学生乐意参加,效果显著。
四、情感交流,深化感受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情感体验的作业渗透到学生生活中,丰富情感经历,深化感受,习作时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如母亲节那天放学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后动手为妈妈做一件礼物,做一项家务,替妈妈洗脚,并把她当时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记下来。第二天早读课,我让学生把昨晚的经过写下来,那些习作真挚感人。有个学生写:“这时,我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眼里有闪闪的泪花。她用颤抖的右手接过我亲手做的小船“一帆风顺”号,左手抚摩着我的头发,哽咽着说:“儿子,你长大了,懂事了„„看到妈妈这么激动,我的心比喝了蜜还甜。”另一学生写道“我双手握着妈妈泡在水盆中的脚,泪水悄悄地出来了,今天我才发现妈妈的脚原来如此粗糙,脚板结着又厚又硬的茧„„妈妈每天大清早就去果蔬集市买菜,又挑到衡山市场门口叫卖,她的脚记录着岁月的艰辛和操劳,而我为妈妈分担过什么呢?我不敢抬头看妈妈的眼睛,眼泪止不住滴在水盆里„„” 有了情感的亲身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习作一气呵成,细节描写多生动,感情多真挚
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和《秋天的怀念》,我布置学生把两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和父母交流感受看法,目的是让学生从讲述故事中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感天动地,也让家长从中感悟为人父母之道,相机教育儿女孝顺感恩。由于情感交流深化了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后来学生的读后感内容充分体现对父母之爱的感动和感激之情,读了为之动容。所以,把情感体验渗透到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是丰富学生情感和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搜集信息,拓宽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也为广大学生所熟悉利用。作为金涛小学的师生,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曾对任教每个班级调查统计,目前百分之七十学生家有电脑,百分之
五十以上家装宽带网;我校是市区率先加入互连网的学校,师生上网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指导学生绿色上网,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拓宽知识面,充实信息量。再进行筛选、整合,然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使习作内容更多元化、更富时代性、更创意。
我以“了解奥运”为题,要求学生从报纸、报刊或互连网上查找有关奥运的历史、奥运会歌、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获奖情况、奥运明星资料、中国申奥历程、2008北京奥运筹备情况等,然后安排一节口语交际课交流汇报。为了照顾班里没装宽带的学生也能充分了解奥运,我将学生收集的资料汇总、筛选,设计制作了《向往奥运》主题网站,让全体学生都有条件和机会登陆网站,了解更丰富、更全面的奥运资料,最后布置学生以《畅想北京奥运》为题习作。因为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对奥运了解深入、全面,学生的习作思路开阔,对三年后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想象大胆、丰富、创意,充满自豪感和美好的憧憬,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稳操胜券,对金牌数第一胸有成竹,且说得有理有据。上五年级单元习作辅导课《家乡的变化》,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向长辈了解30年前汕头的面貌并作笔记,以六个学生为一小组了解改革开发30年汕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数据、图片、录象等资料汇报。后来热心的家长提供了两套影碟,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生动的资料,学生后来写的习作内容充实,新老汕头对比鲜明,感受深切。
习作的资源,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记得《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常以此联教育学生,也常自勉,今天,也借这个机会与老师们共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用心、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并乐于思考、练笔,身边时时有素材,生活处处有文章!教师指导习作,评改习作,如同回味童心、童言、童趣,乐在其中了。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