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作文2500字

初一作文

用心作文认真做人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郑荣芳 与此前学过的以探讨教育问题为主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不同,《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一书,专门研究作文教学问题。 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发现各种教材和写作教学序列都乐意把" 观察、认识、思考生活" 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篇章。我称其为" 作文教学第一课". 然而这样好的预想,却很少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践。以苏教版教材为例。" 有感而发", 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据观察,我校十多位老师的初一作文起始教

学,真正去上,并花心思上好这" 作文教学第一课" 的,极少。究其原因,我也不难发现:

一、以考代教现象,屡禁不止。 初一阶段就拿中考作文题去训练学生,路径是" 出题" (一般是中考或中考模考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评语有详略和高下之分)、反馈讲评、二次写作(时有时无)。这样的教学过程早被证明是低效的,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所明令禁止的。毕竟,它不是从写作素养的提高着手,而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学。其核心只是" 题":出题、审题、扣题、评价是否合题。而一旦放弃了作文指导过程,就意味着写作的" 固本", 让位给了" 博功".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屡禁不止。在书中,王老师他也不止一次地高呼:" 这些功利性的作法,正在毁掉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对" 写作即生活", 视而不见。 " 听说读写,想最重要!" 这也是王老师在书中一再提及的。可是,作文教学中,多数老师缺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去" 想", 即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去关注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 再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教程为例。专题内容是" 有感而发", 教材中给老师和学生的提示文字虽不短,但全是" 要有感" 这个说教。性质上,只是介绍了一个写作知识:你的感想要源于你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见编者告诉学生如何(怎样)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甚至发现生活。我们老师中的多数,也不愿自己从材料中去发掘出一点什么,只会照本宣科。如上所言,有人甚至连" 本" 也不宣。 我想从书中找到王老师的解惑之法,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赶着阅读的进度。还真被我找到了!不信,请看这一句:" 从本质上讲,作文就是做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也是一个‘立’人的过程。" 1. 帮学生树立善想、敢写的意识。 " 想" 是什么?我以为当然是思考,是思想。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学生,即使掌握再多、再好的写作技能,写作时,也只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教学时,每当看见此类学生" 不是无话可说,就是套话连篇;不是平庸浅薄,就是言之无物" 的所谓" 大作", 我都哭笑不得。当然,也非常郁闷。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引导他们评论时事,辨析信息,去伪存真,以公民的姿态看问题——就其成长而言,我以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等一线教师都努力教学生去拥有看世界的眼睛,想世界的头脑,写世界的手,培养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我想他们的心智成长速度,一定是最快的,当然不会放缓,更不可能停滞。 在《问题出在不会思考》一章中,王老师就直指:" 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多数情况下不是表达技艺问题,而是不会思考,没有思想。" 他还强调,质疑精神可以这么来培养:"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接着,他又以学生关心" 大米多少钱一斤" 为例,强调他们若去顺藤摸瓜,就有可能了解中国农民,就能对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远比在文中空写"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词句,更真诚,也更有意义。 本书第三辑中所选的几个作文教学课例,也都让我清楚地看到,王老师的作文课堂,是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的过程。 当然," 想" 的问题,不是几堂作文课就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语文课程所能解决的。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变革问题。 " 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做到哪一步就努力做到哪一步!" 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王老师锲而不舍、努力前行的动力。 2. 邀学生享受心、手统一的表达。 修辞立其诚。这个诚,

我以为首先在于对读者的尊重上。掏出心来,让读者看到真诚。可是,反观当下的学生作文,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每篇作文的开头,好多学生都喜欢用一组排比句。或许,他们的老师和他们都以为,这是一种" 易学、上手快" 的手段,也是考场作文的真经。毕竟,阅读伊始,三个整齐划一、像模像样的句子,能让人初次读来有心生舒坦之感。 另有一种奇怪现象,即把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应试作文" 联姻", 生出" 文化大散文" 这一怪胎。在《提倡简约平易的文风》一文里,王老师指出,考生凭借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一干人就可以风行考场,还屡试不爽。 别的不说,单" 屈原向我们走来" 一句,就走出了"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走出了" 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走出了" 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甚至还走出了" 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盲目模仿这类华而不实的写法,以不变应万变,虽然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却也让不少学生反应迟钝,丧失了思考能力。想想,确实如此呢!结构程式化,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华丽,学生在大量无病呻吟的演绎中失去的,只能是可贵的创造性。如果这种假大空的文风若持续不断

地蔓延,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不健康的人格,在学生精神世界中,正潜滋暗长。多可怕! 这儿,我还得补充一句:学生在作文里若敞开心扉,真正做到" 我手写我心" 了,甚至还一鼓作气,褒贬了几句时政,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可不能自己先少见多怪,更不必再糊弄得个别领导" 非常震惊". 因为,这样的" 震惊", 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用心作文认真做人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郑荣芳 与此前学过的以探讨教育问题为主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不同,《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一书,专门研究作文教学问题。 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发现各种教材和写作教学序列都乐意把" 观察、认识、思考生活" 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篇章。我称其为" 作文教学第一课". 然而这样好的预想,却很少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践。以苏教版教材为例。" 有感而发", 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据观察,我校十多位老师的初一作文起始教

学,真正去上,并花心思上好这" 作文教学第一课" 的,极少。究其原因,我也不难发现:

一、以考代教现象,屡禁不止。 初一阶段就拿中考作文题去训练学生,路径是" 出题" (一般是中考或中考模考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评语有详略和高下之分)、反馈讲评、二次写作(时有时无)。这样的教学过程早被证明是低效的,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所明令禁止的。毕竟,它不是从写作素养的提高着手,而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学。其核心只是" 题":出题、审题、扣题、评价是否合题。而一旦放弃了作文指导过程,就意味着写作的" 固本", 让位给了" 博功".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屡禁不止。在书中,王老师他也不止一次地高呼:" 这些功利性的作法,正在毁掉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对" 写作即生活", 视而不见。 " 听说读写,想最重要!" 这也是王老师在书中一再提及的。可是,作文教学中,多数老师缺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去" 想", 即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去关注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 再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教程为例。专题内容是" 有感而发", 教材中给老师和学生的提示文字虽不短,但全是" 要有感" 这个说教。性质上,只是介绍了一个写作知识:你的感想要源于你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见编者告诉学生如何(怎样)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甚至发现生活。我们老师中的多数,也不愿自己从材料中去发掘出一点什么,只会照本宣科。如上所言,有人甚至连" 本" 也不宣。 我想从书中找到王老师的解惑之法,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赶着阅读的进度。还真被我找到了!不信,请看这一句:" 从本质上讲,作文就是做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也是一个‘立’人的过程。" 1. 帮学生树立善想、敢写的意识。 " 想" 是什么?我以为当然是思考,是思想。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学生,即使掌握再多、再好的写作技能,写作时,也只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教学时,每当看见此类学生" 不是无话可说,就是套话连篇;不是平庸浅薄,就是言之无物" 的所谓" 大作", 我都哭笑不得。当然,也非常郁闷。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引导他们评论时事,辨析信息,去伪存真,以公民的姿态看问题——就其成长而言,我以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等一线教师都努力教学生去拥有看世界的眼睛,想世界的头脑,写世界的手,培养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我想他们的心智成长速度,一定是最快的,当然不会放缓,更不可能停滞。 在《问题出在不会思考》一章中,王老师就直指:" 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多数情况下不是表达技艺问题,而是不会思考,没有思想。" 他还强调,质疑精神可以这么来培养:"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说?这样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接着,他又以学生关心" 大米多少钱一斤" 为例,强调他们若去顺藤摸瓜,就有可能了解中国农民,就能对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远比在文中空写"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词句,更真诚,也更有意义。 本书第三辑中所选的几个作文教学课例,也都让我清楚地看到,王老师的作文课堂,是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的过程。 当然," 想" 的问题,不是几堂作文课就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语文课程所能解决的。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变革问题。 " 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做到哪一步就努力做到哪一步!" 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王老师锲而不舍、努力前行的动力。 2. 邀学生享受心、手统一的表达。 修辞立其诚。这个诚,

我以为首先在于对读者的尊重上。掏出心来,让读者看到真诚。可是,反观当下的学生作文,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每篇作文的开头,好多学生都喜欢用一组排比句。或许,他们的老师和他们都以为,这是一种" 易学、上手快" 的手段,也是考场作文的真经。毕竟,阅读伊始,三个整齐划一、像模像样的句子,能让人初次读来有心生舒坦之感。 另有一种奇怪现象,即把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应试作文" 联姻", 生出" 文化大散文" 这一怪胎。在《提倡简约平易的文风》一文里,王老师指出,考生凭借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一干人就可以风行考场,还屡试不爽。 别的不说,单" 屈原向我们走来" 一句,就走出了"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走出了" 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走出了" 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甚至还走出了" 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盲目模仿这类华而不实的写法,以不变应万变,虽然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却也让不少学生反应迟钝,丧失了思考能力。想想,确实如此呢!结构程式化,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华丽,学生在大量无病呻吟的演绎中失去的,只能是可贵的创造性。如果这种假大空的文风若持续不断

地蔓延,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不健康的人格,在学生精神世界中,正潜滋暗长。多可怕! 这儿,我还得补充一句:学生在作文里若敞开心扉,真正做到" 我手写我心" 了,甚至还一鼓作气,褒贬了几句时政,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可不能自己先少见多怪,更不必再糊弄得个别领导" 非常震惊". 因为,这样的" 震惊", 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相关作文

  •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作文0字
  • 五上语文教学计划作文5100字
  • 1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四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基础,语文学习兴趣很浓,上课时大都能认真听讲,平时能勤于朗读背诵,多阅读课外书,知道要认真写好钢笔字等等.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 ...

  • 陈集乡永佛小学五年级作文计划作文2300字
  • 陈集乡永佛小学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 读后感作文1400字
  • 让学生在写作中"立"起来 -读<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感 岳阳楼区桥西小学 邓艳 如果列举当下作文教学的各种现象,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灾区,恐怕很少有人质疑.很多老师很少或者从来不上作文指导课,他们的理由也各式各样.了解一点理论皮毛的老师说:"写作能力不 ...

  • xx学校作文教学方案作文4200字
  • xx 学校作文教学实施方案 为推进作文教学高效化.精细化,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xx 学校作文教学规划方案.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 ...

  • 读后感作文指导作文0字
  • <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 课前准备:. 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佳句. 教学过程: 一. 谈谈自己的母亲. 二. 阅读<慈母情深> 三. 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1.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相机板书:读内容) 2. 你从文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悟感 ...

  • 五上计划(含作文)作文2900字
  • 含山县林头中心学校备课笔记 学 科: 语 文 年 级:授课人: 金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环峰第四小学 五年级语文 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 一.学情分析 新学年新学期来临,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经过四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 ...

  • 五上计划(含作文计划)作文2900字
  • 含山县环峰第四小学备课笔记 学 科: 语 文 年 级:授课人: 金 雪 莲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环峰第四小学 五年级语文 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 一.学情分析 新学年新学期来临,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经过四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 ...

  • 乡村快乐作文教学略探(教学论文)作文2400字
  • 乡村快乐作文教学略探 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小学 李爱兵 乡村学校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师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小学初学作文阶段的固定模式,导致踏入了当代"八股文"的怪圈,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如出一辙.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长期依赖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