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我们在倾听。有意无意间,我们听见了天地间最美的声音,最美的故事……
请以“我是一滴雨”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我是一滴雨
刘 洋
我是一滴雨
落在黄色的土地
这里不是我的归宿
因为
我的故乡是大海啊
但这纯净晶莹的血液在我体内沸腾
告诉我
去洗濯混杂着血与泪的黄土地
于是
我在大地上
2007年1月
淌出一个巨大的“几”字
我是一滴雨
张芳容
我原在那蓬松柔软的白云团里安适地睡着,每天都是看那云卷云舒的惬意,沐浴阳光微风的自在。
月亮问我:“小不点儿,你到底何时才能长大。”
我总是调皮地回答:“待我数完满天的星星吧。”
一声沉闷却蕴含极大力量的春雷响起,是太阳召集我们的号角吹响了。我们一群群小不点儿抖擞了一下身子,便乘着一股清风降至世间,飘飘忽忽的我好奇地问着这一次旅行何时结束。风儿微笑着告诉我,我们一行现在可都是大地的希望,以后我们便就在那儿安家了。我迟疑了,天上有我挂念的日月,有我无忧无虑的家,多后悔自己的任性,让太阳发怒将自己驱走。
风儿笑着安慰我:傻孩子,你是一滴雨,一滴无与伦比的剔透雨珠,你肩负着滋润万物的神圣使命,用天空对你的广博之爱去爱那广袤大地吧!
伤心的我,不太明白,只是朝风儿遥指的方向,看到了一片毫无生机的大地,只有我们才能唤醒沉睡的它吗? “是的,孩子们,去吧!”迷惘间我听到了远方天空的呼喊。
我毅然辞别了风儿,降落在那宽广而贫瘠的大地上,我要温暖那方冰冷的肌肤,唤回它曾经的青春容颜。静静地,我浸入了温润的土层,我似乎听到了绿芽越发有力的拔节声。
是的,我听到了!我看到了!
我是一滴雨
张书流
盛夏的燥热,在我清丽登场后,便悄然褪去了。
当我在明净的天空做自由落体时,我俯瞰大地,感到一股温热流过身体,我知道,那是夏天最后的告别。于是,我开始唱歌,跟其他的雨一样,释怀地拥抱人间。
雨点在路上密集起来,越来越多的雨点打在屋檐上、瓦楞间。江河湖海泛着惊波,山岩上,雨水汇成了小瀑布,真羡慕那群朋友,又重温了高空下落的刺激。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属——一片稻田。我顺着一株水稻往下爬,并做着曼妙的落幕动作,留下了律动的倩影。 突然我惊喜地发现,稻穗倍加爆满了。我快乐地洗涤它的脚丫,紧接着钻进它的身体。我感到了生命的节奏,像心跳一样的频率“嘭—嘭—嘭”。我在自觉地往上升,不知何时,我又回到了稻穗的顶端。此时他已换上了金黄灿烂的外衣,随风摇曳。
“谢谢你,雨。”她温柔地对我说,我捕捉到了甘冽的气息。
我欣喜若狂,俏皮地跳跃着,在放晴的阳光下折射出瑰丽的光芒。
我是一滴雨
汤 洁
我是一滴雨„„
我缥缈,像音符,抑或像仙女篮中溢出的一缕花香。我的生命寄予风中,风向何处,我亦向何处。
我刚劲。我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热烈而疯狂地舞尽了我短暂一生的所有故事、所有辉煌。然后落地,跳跃起水花,完成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
我是优雅的亦是疯狂的。
有我的日子,是“小楼一夜听风雨”的惬意,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美妙,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香甜,是“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悲壮,是“夜阑卧听风吹雨”的豪迈,是“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激昂。
我舞尽一生,落下了,可是我不悲哀。因为有太阳的日子,我又会得到重生。我借助太阳炽热的光芒,一跃而起,又成为云层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又会和我的兄弟姐妹们编排下一次的舞蹈,等待重生后的再次降临大地。
我是一滴雨,幸运的一滴雨。
爱的守恒定律
——读《雄企鹅孵子》有感
张 凤
读了《雄企鹅孵子》一文,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触动——父爱亦是如此恳切而伟大。
64个昼夜的守候,凝聚了责任、刚毅、一份无声无息的爱。企鹅宝宝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对企鹅爸爸来说是莫大的恩赐。
爸爸是一座山,我是山上的那一棵树。踩着爸爸宽宽的肩,我爬啊,长啊。爸爸很爱我,爱得粗犷,爱得实在,就像大山哺育小树,一边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涓涓暖流输送给成长的树,一边盼着小树茁壮成长,越长越挺拔。
企鹅宝宝的诞生离不开爸爸的照料,同样的,一个家庭没有爸爸这根支柱,就要散架。是啊,爸爸奉献给家庭的又何止是经济和物质,更有那深沉稳重的父爱啊。是爸爸的爱,把家庭凝成了一个整体,失去它,全家将会失去生气。
生活中,爸爸的爱总是被遗忘,它刚直,没有母爱的温柔。学走路时,跌倒了,要拉起来的是妈妈,喊“再爬起来”的是被妈妈埋怨的爸爸;逢沟遇坎时,要抱过去的总是妈妈,鼓励自己跨越的是爸爸;犯错误时,立即会有爸爸的责骂。似乎爸爸总是严厉而又难以谈心的,但正是这份直白、沉稳的爱,使我少了一份戾气、娇气,多了一份自律、自强。多少儿时言之切切的父爱,可以重来?
爸爸是一座山,让年少单薄的心灵即时承受风霜雨雪也能够沉着坚定。
爸爸是一座山,让少不经事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也依然仁厚宽容。
想着想着,我似乎又看到了企鹅爸爸那双流落着期盼与不舍的眼睛。
爱的守恒定律
——读《雄企鹅孵子》有感
张书流
花谢花盛,年复一年。
我将目光定格在南方,视线无限延长,于是在世界极点我看见了一座座矗立的丰碑。那是雄企鹅为企鹅宝宝立下的屏障,是穿越南极风雪的父爱温情,是一个伟大灵魂对新生命的捍卫!生死64天,风雪狂妄地呼啸着每一分每一秒。然而,它们始终那样挺立着,带有一个父亲可敬的威严,固不可摧。爱在饥寒交迫中没有毁灭,爱守恒,永远闪耀圣洁的光芒。
我将目光定格在身旁,我的爸爸。他被工作扰得疲惫不堪,此时头偎在床前,闭目养神。他呼吸均匀,像个安静的孩子。我凝视,忽然发现他的黑发中有几根耀眼的银丝闪着不协调的光亮。我在渐渐长大,同时他也在渐渐老去。
我病,他急;我哭,他忧;我难过,他便牵肠。我打碎他的心,逼退他的防线,是这样吗?我把冷漠给了他,把
怨气给了他,自以为独立长大,而爸爸已渐渐衰老。
还记得那晚夜月明朗,却总觉黯淡。离家第一天不禁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喂,喂,流流,是你吗?”那边声音急促。
“嗯——”我握着听筒的手开始隐隐作痛,难道这就是那一个一心想逃逸的我吗?
“怎么了,有什么事?”
其实我真的很想说:“老爸,but „„I miss you.”
“想回家就回来吧!” 话很短。
我的眼角泛起酸楚,心狠狠地痛起来。
Maybe the one who keeps waiting for you will prove love,then what will you do!
花谢花盛,年复一年!
一束光明
——读《一束光明》有感
张艾佳
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感觉,似乎血液在零度沸腾,又感动又心痛。感动是为了他的“一束光明”,心痛是为了他伤残的岁月。
他的故事,不禁令我想起了刘伯承,他也曾经不打麻药躺在手术台上,也是为了取出弹片。他们,都有钢铁般的坚毅,那是小小的弹片所无法泯灭的。
光明。黑暗。
两个独立的词。于建政看到的又何止是一束光,那明明是充满全世界的希望啊!没有瞳孔,却阻隔不了与世交流的渴望。我想即使没有右眼的0.1视力,他心中依旧会溢满温暖的阳光。
阳光,从不偏私,总是公平的给予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可是,当我们肆意沐浴着阳光时,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可贵。因为我们习惯了安逸地活着,挥霍着自以为属于自己的青春。我们不懂得感激,也不懂得感动。我们的双眸折射出的是怎样的一种迷失与悲哀,怎样的一种空洞与灰暗。
一束光明,可以点亮一盏心灵之灯;一束光明,可以燃起无穷的希望;一束光明,可以谱写人生的华章。一束光明尚且如此,那我们呢?我们这些奢侈地拥有着全世界光明的人,又该怎样去勾勒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英雄
——读《一束光明》有感
孙 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题记
你是否能够想象,60颗铅弹射入头部和双目时的疼痛?你是否能够想象,20岁的青葱年华便带着满脸无法痊愈的重度伤残?你是否能够想象,双眼没有瞳孔只能从一个小洞里窥探世界的无奈?
不能!我不能,相信你也不能。然而如果有一个人体会了这所有的感觉,他是否能够成为英雄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我们正钦佩楚霸王项羽的豪迈时,当我们正崇拜拿破仑运筹帷幄的气概时,当我们不断幻想那些古代英雄时,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些平凡但却实在的英雄。
于建政因为一丝光明而选择坚持,田世国因为一颗孝心而甘愿奉献,洪战辉因为一份信念而拼搏十几年„„
也许,时势造英雄,在国难当头能涌现出无数英雄。但是,也请记着那些平凡的英雄,在一波又一波的长江水涌过之后,他们依旧屹立不倒。
活下去的力量
——读《一束光明》有感
顾颖瑜
一束光明,在我们常人眼里是廉价的,我们从不因为一束光明而感恩,但一束光明却是海伦·凯勒一生都未能得到的奢侈品。于建政,因为这一束光明,有了活下去的力量,他可以通过那仅有的一束光明,去洞悉他周围的世界。
读这篇文章,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60多颗铅弹射入头部和双眼,当时的他才20岁啊!一个稚气未脱充满朝气的小伙子,他的前途本因光明无限,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没有退却。左眼失明了,右眼也近乎失明,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孔成了满脸伤痕的重度残疾,那一夜啊,漫长得恍如隔世!
我想,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即时把比尔·盖茨的财产全部给我,也宁愿选择自杀,我不希望活得那么累。但于建政选择了活着,因一束光明而执著地活着,于是我又觉得,其实人世间是值得眷恋的,亲人、朋友、父母„„这些都是活下去的力量。但凡美好而温情的东西总给人希望,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需要勇气呢?
也许他做的贡献远比不上霍金和海伦,但我,同样无比尊敬他,因为他的品格与伟人们一样高尚。
请给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写一段课前导语,要求文字精美,与课文主题衔接紧密。
影片《我的美丽乡愁》中那位打工仔说:“我是一只鱼,而鱼是没有家的。”
乡愁是什么?或许是李白踟蹰独步时仰头饮尽的那轮清凉的月色,是王维九月重阳遥知兄弟登高时那支孤寂的茱萸,抑或是李益回首月中看时的那一声横笛,还是张继那一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日夜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或许你会体会到另一翻“君住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的凄楚情思。
——教师示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古往今来,远离家乡四处飘荡的游子数不胜数。有李太白醉酒当歌,有杜甫凫雁满塘,有王维独悲双鬓,有白居易灯前抱膝,还有那枯藤老树前的断肠人叹天涯„„
年轻的我们也许还未能明白未体验到乡愁的滋味,那么,让我们遥望“那湾浅浅的海峡”,去聆听一朵离乡漂泊的浮萍如何的伤情诉说吧!
——李益
乡愁这个词,很伤感,亦很无奈。无论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抑或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解不开的乡愁终究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愈拉愈远,愈远愈浓。
或许乡愁就是这么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故土之思、桑梓之情。乡愁,绿叶对根的思念,飞鸟对天空的眷恋。携几分伤怀,几丝心动,让我们去寻找乡愁的足迹。
——张书流
思乡之情,亘古不变。
李白一生游览无数名川大山,活得潇潇洒洒,可他在夜深人静时,也不免发出思乡的感叹。那个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豪迈词人苏轼在面对那轮圆月时,也有些埋怨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王维这个独在异乡的孤客,也在九九重阳日,对他的兄弟遥寄漂泊的苦楚„„
泰戈尔有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如今我想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而是明知彼此思念却依旧无法相见。”至于我说这句话的原因,在学习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后大家就会了解了。
——孙卉
编后记
我们从一月份的随笔中选取了数则较为优秀的习作,编辑成《小荷尖尖》这个小集子,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本集分设同题练笔、观书有感、我亦为师三个板块。
从编选的过程看,大部分同学对文字的把握是不容乐观的,这源于文字的积累,当然也有关阅读的态度。我们提倡“亲近阅读”,以一种虔诚的姿度走近母语。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古训也有言:“善读可医愚。”
我们希望接受了九年教育或者会更久的你们来说,能够多读一点有益的书。在人格与修养形成的初中阶段,好读书,读好书,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情操,这不是一句空话。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希望同学们也多“吃”一点文字,做一头勤勤恳恳的“牛”。
是为后记。
初三年级语文组
2007年1月28日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学
当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我们在倾听。有意无意间,我们听见了天地间最美的声音,最美的故事……
请以“我是一滴雨”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我是一滴雨
刘 洋
我是一滴雨
落在黄色的土地
这里不是我的归宿
因为
我的故乡是大海啊
但这纯净晶莹的血液在我体内沸腾
告诉我
去洗濯混杂着血与泪的黄土地
于是
我在大地上
2007年1月
淌出一个巨大的“几”字
我是一滴雨
张芳容
我原在那蓬松柔软的白云团里安适地睡着,每天都是看那云卷云舒的惬意,沐浴阳光微风的自在。
月亮问我:“小不点儿,你到底何时才能长大。”
我总是调皮地回答:“待我数完满天的星星吧。”
一声沉闷却蕴含极大力量的春雷响起,是太阳召集我们的号角吹响了。我们一群群小不点儿抖擞了一下身子,便乘着一股清风降至世间,飘飘忽忽的我好奇地问着这一次旅行何时结束。风儿微笑着告诉我,我们一行现在可都是大地的希望,以后我们便就在那儿安家了。我迟疑了,天上有我挂念的日月,有我无忧无虑的家,多后悔自己的任性,让太阳发怒将自己驱走。
风儿笑着安慰我:傻孩子,你是一滴雨,一滴无与伦比的剔透雨珠,你肩负着滋润万物的神圣使命,用天空对你的广博之爱去爱那广袤大地吧!
伤心的我,不太明白,只是朝风儿遥指的方向,看到了一片毫无生机的大地,只有我们才能唤醒沉睡的它吗? “是的,孩子们,去吧!”迷惘间我听到了远方天空的呼喊。
我毅然辞别了风儿,降落在那宽广而贫瘠的大地上,我要温暖那方冰冷的肌肤,唤回它曾经的青春容颜。静静地,我浸入了温润的土层,我似乎听到了绿芽越发有力的拔节声。
是的,我听到了!我看到了!
我是一滴雨
张书流
盛夏的燥热,在我清丽登场后,便悄然褪去了。
当我在明净的天空做自由落体时,我俯瞰大地,感到一股温热流过身体,我知道,那是夏天最后的告别。于是,我开始唱歌,跟其他的雨一样,释怀地拥抱人间。
雨点在路上密集起来,越来越多的雨点打在屋檐上、瓦楞间。江河湖海泛着惊波,山岩上,雨水汇成了小瀑布,真羡慕那群朋友,又重温了高空下落的刺激。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属——一片稻田。我顺着一株水稻往下爬,并做着曼妙的落幕动作,留下了律动的倩影。 突然我惊喜地发现,稻穗倍加爆满了。我快乐地洗涤它的脚丫,紧接着钻进它的身体。我感到了生命的节奏,像心跳一样的频率“嘭—嘭—嘭”。我在自觉地往上升,不知何时,我又回到了稻穗的顶端。此时他已换上了金黄灿烂的外衣,随风摇曳。
“谢谢你,雨。”她温柔地对我说,我捕捉到了甘冽的气息。
我欣喜若狂,俏皮地跳跃着,在放晴的阳光下折射出瑰丽的光芒。
我是一滴雨
汤 洁
我是一滴雨„„
我缥缈,像音符,抑或像仙女篮中溢出的一缕花香。我的生命寄予风中,风向何处,我亦向何处。
我刚劲。我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热烈而疯狂地舞尽了我短暂一生的所有故事、所有辉煌。然后落地,跳跃起水花,完成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
我是优雅的亦是疯狂的。
有我的日子,是“小楼一夜听风雨”的惬意,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美妙,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香甜,是“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悲壮,是“夜阑卧听风吹雨”的豪迈,是“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激昂。
我舞尽一生,落下了,可是我不悲哀。因为有太阳的日子,我又会得到重生。我借助太阳炽热的光芒,一跃而起,又成为云层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又会和我的兄弟姐妹们编排下一次的舞蹈,等待重生后的再次降临大地。
我是一滴雨,幸运的一滴雨。
爱的守恒定律
——读《雄企鹅孵子》有感
张 凤
读了《雄企鹅孵子》一文,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触动——父爱亦是如此恳切而伟大。
64个昼夜的守候,凝聚了责任、刚毅、一份无声无息的爱。企鹅宝宝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对企鹅爸爸来说是莫大的恩赐。
爸爸是一座山,我是山上的那一棵树。踩着爸爸宽宽的肩,我爬啊,长啊。爸爸很爱我,爱得粗犷,爱得实在,就像大山哺育小树,一边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涓涓暖流输送给成长的树,一边盼着小树茁壮成长,越长越挺拔。
企鹅宝宝的诞生离不开爸爸的照料,同样的,一个家庭没有爸爸这根支柱,就要散架。是啊,爸爸奉献给家庭的又何止是经济和物质,更有那深沉稳重的父爱啊。是爸爸的爱,把家庭凝成了一个整体,失去它,全家将会失去生气。
生活中,爸爸的爱总是被遗忘,它刚直,没有母爱的温柔。学走路时,跌倒了,要拉起来的是妈妈,喊“再爬起来”的是被妈妈埋怨的爸爸;逢沟遇坎时,要抱过去的总是妈妈,鼓励自己跨越的是爸爸;犯错误时,立即会有爸爸的责骂。似乎爸爸总是严厉而又难以谈心的,但正是这份直白、沉稳的爱,使我少了一份戾气、娇气,多了一份自律、自强。多少儿时言之切切的父爱,可以重来?
爸爸是一座山,让年少单薄的心灵即时承受风霜雨雪也能够沉着坚定。
爸爸是一座山,让少不经事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也依然仁厚宽容。
想着想着,我似乎又看到了企鹅爸爸那双流落着期盼与不舍的眼睛。
爱的守恒定律
——读《雄企鹅孵子》有感
张书流
花谢花盛,年复一年。
我将目光定格在南方,视线无限延长,于是在世界极点我看见了一座座矗立的丰碑。那是雄企鹅为企鹅宝宝立下的屏障,是穿越南极风雪的父爱温情,是一个伟大灵魂对新生命的捍卫!生死64天,风雪狂妄地呼啸着每一分每一秒。然而,它们始终那样挺立着,带有一个父亲可敬的威严,固不可摧。爱在饥寒交迫中没有毁灭,爱守恒,永远闪耀圣洁的光芒。
我将目光定格在身旁,我的爸爸。他被工作扰得疲惫不堪,此时头偎在床前,闭目养神。他呼吸均匀,像个安静的孩子。我凝视,忽然发现他的黑发中有几根耀眼的银丝闪着不协调的光亮。我在渐渐长大,同时他也在渐渐老去。
我病,他急;我哭,他忧;我难过,他便牵肠。我打碎他的心,逼退他的防线,是这样吗?我把冷漠给了他,把
怨气给了他,自以为独立长大,而爸爸已渐渐衰老。
还记得那晚夜月明朗,却总觉黯淡。离家第一天不禁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喂,喂,流流,是你吗?”那边声音急促。
“嗯——”我握着听筒的手开始隐隐作痛,难道这就是那一个一心想逃逸的我吗?
“怎么了,有什么事?”
其实我真的很想说:“老爸,but „„I miss you.”
“想回家就回来吧!” 话很短。
我的眼角泛起酸楚,心狠狠地痛起来。
Maybe the one who keeps waiting for you will prove love,then what will you do!
花谢花盛,年复一年!
一束光明
——读《一束光明》有感
张艾佳
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感觉,似乎血液在零度沸腾,又感动又心痛。感动是为了他的“一束光明”,心痛是为了他伤残的岁月。
他的故事,不禁令我想起了刘伯承,他也曾经不打麻药躺在手术台上,也是为了取出弹片。他们,都有钢铁般的坚毅,那是小小的弹片所无法泯灭的。
光明。黑暗。
两个独立的词。于建政看到的又何止是一束光,那明明是充满全世界的希望啊!没有瞳孔,却阻隔不了与世交流的渴望。我想即使没有右眼的0.1视力,他心中依旧会溢满温暖的阳光。
阳光,从不偏私,总是公平的给予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可是,当我们肆意沐浴着阳光时,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可贵。因为我们习惯了安逸地活着,挥霍着自以为属于自己的青春。我们不懂得感激,也不懂得感动。我们的双眸折射出的是怎样的一种迷失与悲哀,怎样的一种空洞与灰暗。
一束光明,可以点亮一盏心灵之灯;一束光明,可以燃起无穷的希望;一束光明,可以谱写人生的华章。一束光明尚且如此,那我们呢?我们这些奢侈地拥有着全世界光明的人,又该怎样去勾勒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英雄
——读《一束光明》有感
孙 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题记
你是否能够想象,60颗铅弹射入头部和双目时的疼痛?你是否能够想象,20岁的青葱年华便带着满脸无法痊愈的重度伤残?你是否能够想象,双眼没有瞳孔只能从一个小洞里窥探世界的无奈?
不能!我不能,相信你也不能。然而如果有一个人体会了这所有的感觉,他是否能够成为英雄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我们正钦佩楚霸王项羽的豪迈时,当我们正崇拜拿破仑运筹帷幄的气概时,当我们不断幻想那些古代英雄时,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些平凡但却实在的英雄。
于建政因为一丝光明而选择坚持,田世国因为一颗孝心而甘愿奉献,洪战辉因为一份信念而拼搏十几年„„
也许,时势造英雄,在国难当头能涌现出无数英雄。但是,也请记着那些平凡的英雄,在一波又一波的长江水涌过之后,他们依旧屹立不倒。
活下去的力量
——读《一束光明》有感
顾颖瑜
一束光明,在我们常人眼里是廉价的,我们从不因为一束光明而感恩,但一束光明却是海伦·凯勒一生都未能得到的奢侈品。于建政,因为这一束光明,有了活下去的力量,他可以通过那仅有的一束光明,去洞悉他周围的世界。
读这篇文章,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60多颗铅弹射入头部和双眼,当时的他才20岁啊!一个稚气未脱充满朝气的小伙子,他的前途本因光明无限,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没有退却。左眼失明了,右眼也近乎失明,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孔成了满脸伤痕的重度残疾,那一夜啊,漫长得恍如隔世!
我想,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即时把比尔·盖茨的财产全部给我,也宁愿选择自杀,我不希望活得那么累。但于建政选择了活着,因一束光明而执著地活着,于是我又觉得,其实人世间是值得眷恋的,亲人、朋友、父母„„这些都是活下去的力量。但凡美好而温情的东西总给人希望,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需要勇气呢?
也许他做的贡献远比不上霍金和海伦,但我,同样无比尊敬他,因为他的品格与伟人们一样高尚。
请给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写一段课前导语,要求文字精美,与课文主题衔接紧密。
影片《我的美丽乡愁》中那位打工仔说:“我是一只鱼,而鱼是没有家的。”
乡愁是什么?或许是李白踟蹰独步时仰头饮尽的那轮清凉的月色,是王维九月重阳遥知兄弟登高时那支孤寂的茱萸,抑或是李益回首月中看时的那一声横笛,还是张继那一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日夜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或许你会体会到另一翻“君住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的凄楚情思。
——教师示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古往今来,远离家乡四处飘荡的游子数不胜数。有李太白醉酒当歌,有杜甫凫雁满塘,有王维独悲双鬓,有白居易灯前抱膝,还有那枯藤老树前的断肠人叹天涯„„
年轻的我们也许还未能明白未体验到乡愁的滋味,那么,让我们遥望“那湾浅浅的海峡”,去聆听一朵离乡漂泊的浮萍如何的伤情诉说吧!
——李益
乡愁这个词,很伤感,亦很无奈。无论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抑或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解不开的乡愁终究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愈拉愈远,愈远愈浓。
或许乡愁就是这么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故土之思、桑梓之情。乡愁,绿叶对根的思念,飞鸟对天空的眷恋。携几分伤怀,几丝心动,让我们去寻找乡愁的足迹。
——张书流
思乡之情,亘古不变。
李白一生游览无数名川大山,活得潇潇洒洒,可他在夜深人静时,也不免发出思乡的感叹。那个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豪迈词人苏轼在面对那轮圆月时,也有些埋怨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王维这个独在异乡的孤客,也在九九重阳日,对他的兄弟遥寄漂泊的苦楚„„
泰戈尔有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如今我想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而是明知彼此思念却依旧无法相见。”至于我说这句话的原因,在学习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后大家就会了解了。
——孙卉
编后记
我们从一月份的随笔中选取了数则较为优秀的习作,编辑成《小荷尖尖》这个小集子,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本集分设同题练笔、观书有感、我亦为师三个板块。
从编选的过程看,大部分同学对文字的把握是不容乐观的,这源于文字的积累,当然也有关阅读的态度。我们提倡“亲近阅读”,以一种虔诚的姿度走近母语。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古训也有言:“善读可医愚。”
我们希望接受了九年教育或者会更久的你们来说,能够多读一点有益的书。在人格与修养形成的初中阶段,好读书,读好书,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情操,这不是一句空话。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希望同学们也多“吃”一点文字,做一头勤勤恳恳的“牛”。
是为后记。
初三年级语文组
2007年1月28日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