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考试作文写作步骤
一、审题。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1)明确题目要写的对象(看清要求就不会离题啦。)
是写人、记事、写物、写景、书信还是想象作文或其它类。
(2)看清题目是否完整?(题目完整了,作文就有方向啦。)
根据具体要求,看清是需要补充的,还是不需要补充的,如果需要补充,则要补充哪些“关键词”。
(3)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中心就抓住了。)
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如:第一次XX )、空间(在家里的、学校里的)、数量(几件事、一个人、一处景)、内容上有哪些限制。
2 / 7
(4)学会比较,抓住不同题目的“题眼”审题。
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
(5)审题的基本要求。
①审清作文的类型。
②看清题外的要求。
二、选材料。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
(1)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
(2)两做到:
①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
3 / 7
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
②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
三、列题纲。
提纲内容要简明,语言要准确。简”,就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明”,就是清楚明了,一看提纲,就了解全文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及详略安排。就像盖房子一样,先立好框架。
尝试:在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后,同学们可以编写提纲,不要求作文。
从四个方面做:一是全文一共准备分为
4 / 7
几大段,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四是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五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实例:
①题目:值得感谢的一个人(写人)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总分总,前后呼应,开头含蓄,结尾点题
一、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有许多值得我感谢的人,他曾经„„曾经„„,今天我要感谢就是周丽。(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周丽
5 / 7
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安排过渡句。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安排过渡句。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②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写我与妈妈怄气开始“绝食”,后来坚持不了决定偷吃,最后明白了自己做的是傻事。
中心思想:从绝食到偷吃,明白了做事情不考虑前因后果是多么的愚蠢。
结构安排:总分总,前后呼应,开头含蓄,结尾点题
开头:昨天中午,我和妈妈闹别扭,一怄气,宣布绝食。(略)
正文:具体记叙“绝食”的过程。(重点段)
1. 开始感到肚饿,思想斗争开始。(次详)安排过渡句。
6 / 7
2. 饥饿的感觉越来越厉害。(次详)
3. 决定“偷吃”,溜下楼去。(详) 结尾:“偷吃”的贼相被妈妈“一览无余”,从而后悔莫及。(略)
写景的作文见全解P39页《七月的天山》。
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3、开头结尾过渡关
好文章需要好开头、好过渡、好结尾。
(1)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其形式主要有:
a. 开门见山。让人一看见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人,什么物,什么事。
b. 提出问题,吸引读者。c. 说明情况,介绍背景。d. 引用故事传说。e. 描写环境,引出人物。
f. 抒发感情,渲染气氛。g. 开头作一题记,以提示全篇内容。h. 交代写作动机。
(2)过渡。一篇作文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要有过渡,否则文章就会割截断裂。其形式主要有:
a. 用词语过渡。b. 用段落过渡。c. 用小标
7 / 7
题过渡。e. 用句子过渡。
(3)结尾。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全文的总结束。好的结尾,不仅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形式主要有:
a. 提出希望。b. 总结全文。c. 点明主题。d. 发出号召。e. 表示祝愿。f. 表明决心。g. 自然结尾。h. 以谚语结尾。i. 以抒情结尾。j. 首尾呼应结尾。k. 借助比喻结尾。
四、修改。
完成作文后要修改。文章不厌千回改,其要点为:
①内容方面:中心明确,前后呼应,感情真挚。
②语言方面:通读流畅、连贯并且无语破
③结构方面:布局合理,段落条理清晰。 ④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都要有
⑤卷面方面:书写规范,标点丰富正确。
1 / 7
考试作文写作步骤
一、审题。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1)明确题目要写的对象(看清要求就不会离题啦。)
是写人、记事、写物、写景、书信还是想象作文或其它类。
(2)看清题目是否完整?(题目完整了,作文就有方向啦。)
根据具体要求,看清是需要补充的,还是不需要补充的,如果需要补充,则要补充哪些“关键词”。
(3)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中心就抓住了。)
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如:第一次XX )、空间(在家里的、学校里的)、数量(几件事、一个人、一处景)、内容上有哪些限制。
2 / 7
(4)学会比较,抓住不同题目的“题眼”审题。
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
(5)审题的基本要求。
①审清作文的类型。
②看清题外的要求。
二、选材料。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
(1)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
(2)两做到:
①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
3 / 7
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
②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
三、列题纲。
提纲内容要简明,语言要准确。简”,就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明”,就是清楚明了,一看提纲,就了解全文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及详略安排。就像盖房子一样,先立好框架。
尝试:在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后,同学们可以编写提纲,不要求作文。
从四个方面做:一是全文一共准备分为
4 / 7
几大段,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四是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五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实例:
①题目:值得感谢的一个人(写人)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总分总,前后呼应,开头含蓄,结尾点题
一、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有许多值得我感谢的人,他曾经„„曾经„„,今天我要感谢就是周丽。(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周丽
5 / 7
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安排过渡句。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安排过渡句。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②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写我与妈妈怄气开始“绝食”,后来坚持不了决定偷吃,最后明白了自己做的是傻事。
中心思想:从绝食到偷吃,明白了做事情不考虑前因后果是多么的愚蠢。
结构安排:总分总,前后呼应,开头含蓄,结尾点题
开头:昨天中午,我和妈妈闹别扭,一怄气,宣布绝食。(略)
正文:具体记叙“绝食”的过程。(重点段)
1. 开始感到肚饿,思想斗争开始。(次详)安排过渡句。
6 / 7
2. 饥饿的感觉越来越厉害。(次详)
3. 决定“偷吃”,溜下楼去。(详) 结尾:“偷吃”的贼相被妈妈“一览无余”,从而后悔莫及。(略)
写景的作文见全解P39页《七月的天山》。
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3、开头结尾过渡关
好文章需要好开头、好过渡、好结尾。
(1)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其形式主要有:
a. 开门见山。让人一看见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人,什么物,什么事。
b. 提出问题,吸引读者。c. 说明情况,介绍背景。d. 引用故事传说。e. 描写环境,引出人物。
f. 抒发感情,渲染气氛。g. 开头作一题记,以提示全篇内容。h. 交代写作动机。
(2)过渡。一篇作文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要有过渡,否则文章就会割截断裂。其形式主要有:
a. 用词语过渡。b. 用段落过渡。c. 用小标
7 / 7
题过渡。e. 用句子过渡。
(3)结尾。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全文的总结束。好的结尾,不仅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形式主要有:
a. 提出希望。b. 总结全文。c. 点明主题。d. 发出号召。e. 表示祝愿。f. 表明决心。g. 自然结尾。h. 以谚语结尾。i. 以抒情结尾。j. 首尾呼应结尾。k. 借助比喻结尾。
四、修改。
完成作文后要修改。文章不厌千回改,其要点为:
①内容方面:中心明确,前后呼应,感情真挚。
②语言方面:通读流畅、连贯并且无语破
③结构方面:布局合理,段落条理清晰。 ④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都要有
⑤卷面方面:书写规范,标点丰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