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写作比做生孩子。有人比作排便。有人比作做爱。不一而足。
但除非最后一种有点乐趣,其余都是痛苦的,甚至是残忍的。
70岁的张贤亮说他正在慢慢的写,享受其中的乐趣。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发表欲望、没有催稿的电话铃声,那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当然是幸福的、自由的、快乐的,可以慢慢享受。 但大部分人在写作的过程中是相当痛苦的,自杀一样的痛苦。只有作品全部完成之后,人才有一种成功的乐趣。这一点与做爱又不相同,高潮之后,多的是虚无和疲惫,幸福感已经消退了。
过程的痛苦与幸福是否决定了作品的力度呢?蘸着血泪完成的作品大多是苦涩的,而在咖啡间里完成的作品似乎有奶样的香甜。苦涩的作品,甜是品出来的。奶香作品中的苦涩,却是冷酷的。
我个人的写作是痛苦的、煎熬的,写完之后是掏空似的虚无,丧失了激情。但那个过程之后,还是有一种农夫收获后的幸福。
当然,我也特别向往“小资”那种完全自我的写作方式,可是现实却不允许。但经过多少甚至长达一生的磨砺、真正把握了写作的规律、写作变成一种生活经验之后,写作也许就变成了享受。
写作是一种拒绝遗忘的方式,也是与时间抗衡的方式,变相的延长了生命。 我喜欢,所以会不停地写下去!
有人把写作比做生孩子。有人比作排便。有人比作做爱。不一而足。
但除非最后一种有点乐趣,其余都是痛苦的,甚至是残忍的。
70岁的张贤亮说他正在慢慢的写,享受其中的乐趣。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发表欲望、没有催稿的电话铃声,那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当然是幸福的、自由的、快乐的,可以慢慢享受。 但大部分人在写作的过程中是相当痛苦的,自杀一样的痛苦。只有作品全部完成之后,人才有一种成功的乐趣。这一点与做爱又不相同,高潮之后,多的是虚无和疲惫,幸福感已经消退了。
过程的痛苦与幸福是否决定了作品的力度呢?蘸着血泪完成的作品大多是苦涩的,而在咖啡间里完成的作品似乎有奶样的香甜。苦涩的作品,甜是品出来的。奶香作品中的苦涩,却是冷酷的。
我个人的写作是痛苦的、煎熬的,写完之后是掏空似的虚无,丧失了激情。但那个过程之后,还是有一种农夫收获后的幸福。
当然,我也特别向往“小资”那种完全自我的写作方式,可是现实却不允许。但经过多少甚至长达一生的磨砺、真正把握了写作的规律、写作变成一种生活经验之后,写作也许就变成了享受。
写作是一种拒绝遗忘的方式,也是与时间抗衡的方式,变相的延长了生命。 我喜欢,所以会不停地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