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作文:诉衷情·离别咏(150字) 作文 羌管悠悠,寒蝉情切。夕阳独倚西楼,惆怅此情难寄。暮霭沉沉,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遥寄浓浓友情。 山花海树,赤日苍穹。萧瑟秋风,互诉离别情;青春白昼,古柏苍松。归燕呢喃,蛙蝉共鸣。林荫道上,落红吹满头;无寻处,唯有知己心。六年级:慕容心凌
篇一:诉衷情
诉衷情 离歌
文/梦语千寻
独立桥头,月明星稀。忽闻岸上一曲离歌,心感伤,念他乡故人。翌日,觉醒又思之,胡乱填词,聊以解怀。
愁眠酒宿晓东窗 对镜懒梳妆 欢爱梦断何处 君在远山长
心又痛
忆流光
泪成行
离歌一曲 吹与谁人 此恨茫茫
篇二:作文 文档
(2)
中国古代牌匾上那些“恰到好处”的错字
中国许多著名景区的牌匾上,都看到过「错别字」,但是这些字的背后都有其历史典故,错得恰到好处,反成一段佳话。
1. 天下
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7.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地点:西安碑林 错字:碑林的「碑」字少一撇
典故: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林则徐赴伊犁时途经西安,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渍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认为
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8.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报恩院的「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当年清朝咸丰皇帝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写错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文化,一种是太有文化。在我国许多著名景区的牌匾上都看到过“错别字”。但是这样的字背后都有它的历史典故,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话。
天下
地点:山东曲阜孔府
错字: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
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 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最神话的错字 地点:济南趵突泉 错字: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典故:在济南府“趵
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古典诗词鉴赏韵语口诀
其一
诗歌鉴赏步骤歌 细读考题明暗示,关注题目析内容。 把握诗作何题材,分清风格和流派。 表达技巧概念清,明辨修辞手法巧。 运用联想和想象,语言风格细品味。 抓“眼”析“象”明意境,诗歌鉴赏不费劲。 注:抓“眼”析“象”:眼,诗眼;象,意象
其二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
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下页篇三: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
一.考点扫描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以简答题为主,分值6分。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三.常见题型:
1. 寻找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向,化客观事物为意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象、事物、人物等意象。实际上是考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提问方式:诗中写到了雨中(雪中、春天等)的哪些景物?
2. 描绘画面:是考察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要求展开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某句诗的画面。
3. 理解意境(把握主旨):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作者借对某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理想?
4. 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
认为它好在哪里?或:某句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字应该重读?为什么?
5. 句子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6. 写作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四、知识梳理与归纳
(一)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蝉——高洁
莲花——清纯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远大志向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达离愁别绪。
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二)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①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③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④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李白的诗歌雄奇夸张,愤世嫉俗,乐观自信;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王维超凡脱俗、恬淡悠闲;苏轼旷达豪放,意境超脱;辛弃疾悲壮豪迈,意境开阔;李清照细腻深情,婉约凄切;陶渊明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2、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唐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贺《雁门太守行》等。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诗人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诉衷情》等。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复杂的情感。如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感时、恨别、思亲的复杂情感;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无罪而被贬的愤慨,有为国除弊的义无反顾的决心,有思念家人、伤怀国事的悲凉,有交代后事的凄楚。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的风格之外的创作。
(四)古典诗歌的分类及赏析要点
1、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2、咏物诗:
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1)写的是什么物,有什么特征。(2)寄托什么志。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内容范围: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
融情人景。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基本主题:①建立功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山河沦丧的痛苦;④久居边关的乡愁;⑤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⑥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是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 基本主题: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写作手法: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下页篇四:古代悲伤离别的诗句
古代悲伤离别的诗句
情绪莫名的低 落,呵呵,永远成熟不起来,自已都要笑话自己了
不管那么多,先伤感完这一回,再谈成熟的事
一边搜寻,一边想起一首歌: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可惜偶是新手,还没学会链歌,汗。。。。。。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 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元稹 离思五首其
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先
黄景仁
李商隐
李商隐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纳兰性德
李商隐
元好问
李商隐
张可久
徐再思
李冠
苏轼
佚名
白居易
白居易
李商隐
况周颐
欧阳修
佚名
柳永
说。
李之仪
摊破浣溪沙 锦瑟 摸鱼儿二首其一 无题 塞鸿秋 折桂令 蝶恋花 江城子 诗经·唐风·绸缪长恨歌 长恨歌 无题 减字浣溪沙 玉楼春 诗经·周南·关雎雨霖铃 卜算子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临江仙二首其
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温庭筠 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贺铸 张泌 刘禹锡 晏殊 范仲淹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陈叔达
苏武
陈蓬姐
朱彝尊
韦庄
佚名
秦观
晏几道
柳永
自君之出矣 结发为夫妻 寄外二首其二 鸳鸯湖棹歌 女冠子二首其一 涉江采芙蓉 八六子 鹧鸪天三首其一 雨霖铃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精选作文:诉衷情·离别咏(150字) 作文 羌管悠悠,寒蝉情切。夕阳独倚西楼,惆怅此情难寄。暮霭沉沉,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遥寄浓浓友情。 山花海树,赤日苍穹。萧瑟秋风,互诉离别情;青春白昼,古柏苍松。归燕呢喃,蛙蝉共鸣。林荫道上,落红吹满头;无寻处,唯有知己心。六年级:慕容心凌
篇一:诉衷情
诉衷情 离歌
文/梦语千寻
独立桥头,月明星稀。忽闻岸上一曲离歌,心感伤,念他乡故人。翌日,觉醒又思之,胡乱填词,聊以解怀。
愁眠酒宿晓东窗 对镜懒梳妆 欢爱梦断何处 君在远山长
心又痛
忆流光
泪成行
离歌一曲 吹与谁人 此恨茫茫
篇二:作文 文档
(2)
中国古代牌匾上那些“恰到好处”的错字
中国许多著名景区的牌匾上,都看到过「错别字」,但是这些字的背后都有其历史典故,错得恰到好处,反成一段佳话。
1. 天下
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7.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地点:西安碑林 错字:碑林的「碑」字少一撇
典故: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林则徐赴伊犁时途经西安,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渍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认为
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8.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报恩院的「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当年清朝咸丰皇帝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写错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文化,一种是太有文化。在我国许多著名景区的牌匾上都看到过“错别字”。但是这样的字背后都有它的历史典故,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话。
天下
地点:山东曲阜孔府
错字: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
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 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最神话的错字 地点:济南趵突泉 错字: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典故:在济南府“趵
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古典诗词鉴赏韵语口诀
其一
诗歌鉴赏步骤歌 细读考题明暗示,关注题目析内容。 把握诗作何题材,分清风格和流派。 表达技巧概念清,明辨修辞手法巧。 运用联想和想象,语言风格细品味。 抓“眼”析“象”明意境,诗歌鉴赏不费劲。 注:抓“眼”析“象”:眼,诗眼;象,意象
其二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
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下页篇三: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
一.考点扫描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以简答题为主,分值6分。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三.常见题型:
1. 寻找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向,化客观事物为意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象、事物、人物等意象。实际上是考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提问方式:诗中写到了雨中(雪中、春天等)的哪些景物?
2. 描绘画面:是考察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要求展开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某句诗的画面。
3. 理解意境(把握主旨):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作者借对某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理想?
4. 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
认为它好在哪里?或:某句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字应该重读?为什么?
5. 句子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6. 写作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四、知识梳理与归纳
(一)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蝉——高洁
莲花——清纯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远大志向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达离愁别绪。
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二)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①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③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④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李白的诗歌雄奇夸张,愤世嫉俗,乐观自信;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王维超凡脱俗、恬淡悠闲;苏轼旷达豪放,意境超脱;辛弃疾悲壮豪迈,意境开阔;李清照细腻深情,婉约凄切;陶渊明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2、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唐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贺《雁门太守行》等。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诗人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诉衷情》等。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复杂的情感。如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感时、恨别、思亲的复杂情感;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无罪而被贬的愤慨,有为国除弊的义无反顾的决心,有思念家人、伤怀国事的悲凉,有交代后事的凄楚。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的风格之外的创作。
(四)古典诗歌的分类及赏析要点
1、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2、咏物诗:
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1)写的是什么物,有什么特征。(2)寄托什么志。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内容范围: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
融情人景。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基本主题:①建立功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山河沦丧的痛苦;④久居边关的乡愁;⑤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⑥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是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 基本主题: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写作手法: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下页篇四:古代悲伤离别的诗句
古代悲伤离别的诗句
情绪莫名的低 落,呵呵,永远成熟不起来,自已都要笑话自己了
不管那么多,先伤感完这一回,再谈成熟的事
一边搜寻,一边想起一首歌: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可惜偶是新手,还没学会链歌,汗。。。。。。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 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元稹 离思五首其
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先
黄景仁
李商隐
李商隐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纳兰性德
李商隐
元好问
李商隐
张可久
徐再思
李冠
苏轼
佚名
白居易
白居易
李商隐
况周颐
欧阳修
佚名
柳永
说。
李之仪
摊破浣溪沙 锦瑟 摸鱼儿二首其一 无题 塞鸿秋 折桂令 蝶恋花 江城子 诗经·唐风·绸缪长恨歌 长恨歌 无题 减字浣溪沙 玉楼春 诗经·周南·关雎雨霖铃 卜算子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临江仙二首其
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温庭筠 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贺铸 张泌 刘禹锡 晏殊 范仲淹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陈叔达
苏武
陈蓬姐
朱彝尊
韦庄
佚名
秦观
晏几道
柳永
自君之出矣 结发为夫妻 寄外二首其二 鸳鸯湖棹歌 女冠子二首其一 涉江采芙蓉 八六子 鹧鸪天三首其一 雨霖铃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