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 受 宽 容
——读《夏山学校》有感
暑假看了英国尼尔著的《夏山学校》。喜欢他那平白的直叙,喜欢他用自己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把教育的疑问、对比和思考,娓娓道来。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一本教育著作竟能如此的通俗易懂。
当我用心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尼尔的享受宽容。当他花了好几个星期种土豆,六月有八颗土豆被连根拔起时,他十分气恼,却有别于专制者的气恼。他只是为了土豆本身而气恼,而不像专制者那样认为是一个涉及是非的道德问题,他只表示“我的土豆”不该被人侵犯。就是这样的宽容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我知道有这样的宽容那是因为教育者心中有爱,他在爱的基础上对孩子实现宽容。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映射出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映出一个美丽的天堂。”我想如果将这缕阳光投在一个曾经灰暗的心灵里,折射出的将是无比绚丽的光芒。
也有人这样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果把孩子比为花朵,老师就是园丁;若把教学比为劳作,培优辅差则与浇水、施肥无异。
有的园丁喜欢将花朵进行欣赏、比较、评判,而后进行美化、矫正、修剪。我却喜欢倾听花开的声音。
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都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孩子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让我们享受宽容,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宽容无价!
方笑静
享 受 宽 容
——读《夏山学校》有感
暑假看了英国尼尔著的《夏山学校》。喜欢他那平白的直叙,喜欢他用自己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把教育的疑问、对比和思考,娓娓道来。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一本教育著作竟能如此的通俗易懂。
当我用心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尼尔的享受宽容。当他花了好几个星期种土豆,六月有八颗土豆被连根拔起时,他十分气恼,却有别于专制者的气恼。他只是为了土豆本身而气恼,而不像专制者那样认为是一个涉及是非的道德问题,他只表示“我的土豆”不该被人侵犯。就是这样的宽容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我知道有这样的宽容那是因为教育者心中有爱,他在爱的基础上对孩子实现宽容。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映射出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映出一个美丽的天堂。”我想如果将这缕阳光投在一个曾经灰暗的心灵里,折射出的将是无比绚丽的光芒。
也有人这样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果把孩子比为花朵,老师就是园丁;若把教学比为劳作,培优辅差则与浇水、施肥无异。
有的园丁喜欢将花朵进行欣赏、比较、评判,而后进行美化、矫正、修剪。我却喜欢倾听花开的声音。
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都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孩子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让我们享受宽容,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宽容无价!
方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