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教案作文1200字

初三作文

1

文学方向专题学习

教学设计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 红

2 《月是故乡明》

季 羡 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3 2.聊作者

季羡林 (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欣赏

联想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开篇点题

月 对故乡与童 离开故乡后 思乡

年的回忆 的生活

照应前文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1

文学方向专题学习

教学设计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 红

2 《月是故乡明》

季 羡 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以点带面,自学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

3.情感目标:本单元学习的专题是“人与月”。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2.在本专题的文章中,家、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赏读研习

(一)自读奠基

3 2.聊作者

季羡林 (1911.8-2009.7)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二)速读抓要

通过写故乡的月亮,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读法指导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 欣赏

联想

(四)精读破难

赏读文中精彩语句,理顺作者写作思路

开篇点题

月 对故乡与童 离开故乡后 思乡

年的回忆 的生活

照应前文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语言质朴,把故乡的一切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更见出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三、总结聚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四、练习拓展

1.用今天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赏读,思考: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月亮的内涵有何不同。

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相关作文

  • 送你一面镜子,照出你脸上的怂耻作文1100字
  • "我常常问自己,是否有必要这样潇洒的还击,但有些人让我想到就恶心,我还是该拿出大哥哥的勇气"--题记. 有人说,人要经常照镜子才能看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有的人又不敢照镜子,害怕镜中的人自己也厌恶得看不过去.于是我隐约的恻隐之心很是为你担心,打算送你一面镜子,好让你明白你脸上 ...

  • 写班里的故事的作文作文800字
  • 写班里的故事的作文 故事发生在我们班 你知道吗?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小武林.当然,我们班也逃不出这个规律--全真教,这可是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门正派啊!没错,他们就是每次考试的暴风骤雨后总能屹立在榜上的前几十名不倒的--"泰山顶上一棵棵松".在山顶自然可以得到白 ...

  • 武林大会作文700字
  • 校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等待我们的将是一次激烈的比武大会. 武林盟主于久莲发出了比赛开始的口令,此时,最有名的医生谭景天也时刻准备着治疗伤员. 巅峰之决 首先,出场的是明教殿弟子与少林寺弟子,明教弟子正颜厉色,正气凛然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少林弟子手里挥舞着禅杖,表现出男子汉的风范,震天动地,&q ...

  • 读[倚天屠龙记]有感作文800字
  •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全书在金庸老先生笔下,把一个元末明初年间武林群雄相互争斗的动荡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读过这本书得人都会知道,本书大致分为流落孤岛诞无忌.父母双亡四处逛.因缘巧合炼绝功.重整明教反朝廷.救得众人齐反元.荒岛归隐了此生这六 ...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作文4300字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高一年级组郑由美 一.[教材分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市海伦·凯勒散文名篇的节选,课文篇幅虽长,但写得生动.流畅.寓意明显.课文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具有相对独立性,作者按照时间叙述之际如果获得三天光明厚的所见.所思.所感.在这三天中,作 ...

  • 20年后的家乡作文作文2300字
  • 20年后的家乡作文(一) 宁静的夜晚,星星在闪耀,月亮婆婆把银光洒向大地,轻柔的夜风,轻轻吹拂着,宛如一首梦幻曲."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让我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青田.是啊,一转眼就已经离开家乡有二十年了,是应该回去看看了! 于是,我便乘坐最高科技 ...

  • 金庸全套人物的名言语录,经典名言大全作文8600字
  • 金庸全套人物的名言语录,经典名言大全 东方不败: 一个男人对女人们过于失望之后,就会寻找别的填补感情空虚的方式. <书剑恩仇录>: 香香公主: 不要过于迷恋任何人.也许你只是他前途的一个砝码. 霍青桐: 世界上第二痛苦的事是拥有一个比自己美丽的妹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自己的情人爱上了自己 ...

  • 第七讲:表达与交流--谈谈小作文作文2300字
  • 北大附中为明教育培训中心 小升初语文 - 1 - 表达与交流 --谈谈小作文 同学们,在小升初的语文学习中,你们常常为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犯难,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写小作文. 1.写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就必须是一篇""短文",须有题目有正文,有开头有结尾,不能当问答题 ...

  • 戏说诸葛小明明作文500字
  • 从小到大,我看过不知多少次<三国演义>,每次都对每人的性格有更深的一成了解,如赵云,如关羽,如周瑜--最大变化的,是诸葛亮. 小时候看,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火烧新野:招东风:平孟获,吓司马,啥计谋都有.当时那个崇拜啊--每次出口就是"诸葛亮好厉害!""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