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盼望已久的暑假生活悄然间已过一半,悠闲自在中似乎多了几分落寞,就像院前那棵葡萄树,在和风细雨中漫无目的地往上爬。一天中午睡至自然醒,随手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读便再也难以释怀。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首先,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童心理解童心,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只有我们时常保持一颗童心,我们才会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师生间那种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其次,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催人泪下,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用真心爱学生,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发自真心的去关爱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用真心去爱每一名学生。
再次,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责任心。李老师所谓的责任心,不是单纯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提高学生成绩,考上好的学校。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班主任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别人的孩子,这是教育人的一种境界,更是教育者的一种至高的追求。
2014年,我担任八年级十三班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八年级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不是很了解。可能由于年轻气盛,对学生管理非常苛刻,自以为平日里对他们严格管理,为了今后他们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后来发现,有时候老师的严厉,学生当时是很难理解的。
我班有个学生,成绩很是不理想,而且总是惹事生非,在他身上没有少下功夫,可是很长时间他的行为习惯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直到那一次---
他又惹事了,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再一次把他揪出教室,对他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训。调皮捣蛋的他第一次留下委屈的泪水。我的心蓦地被触痛了。他含着泪水哽咽地说:“我在你们心里就是坏孩子,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可是你们听我说过自己内心的想法么?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么?难道我不想做好么?”
我的心很痛,是啊,我真的了解孩子么?我用心去关心过他么?平时对他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他只要老老实实待在那里,这就是我对他最起码的要求。我从来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记得有人曾说过,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秘密花园,只要用心,你肯定能走进孩子内心的花园,那里面有不一样的风景。那一次,我蹲下了身子,心平气和地跟他沟通,让他明白我对他严厉是为他好,并不是挑他的刺。我用爱心打开了他久闭的心扉,耐心地听他讲他的故事。那一次,我走进了他的秘密花园。我看到花园里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还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从那之后,一个活泼向上、积极乐观的阳光男孩诞生了。我深知这是用爱心换来的。
今天,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再一次为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地渗到我的灵魂里。在以后的教育旅程中,我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做教育,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呵护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静待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用心做教育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盼望已久的暑假生活悄然间已过一半,悠闲自在中似乎多了几分落寞,就像院前那棵葡萄树,在和风细雨中漫无目的地往上爬。一天中午睡至自然醒,随手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读便再也难以释怀。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首先,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童心理解童心,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只有我们时常保持一颗童心,我们才会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师生间那种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其次,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催人泪下,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用真心爱学生,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发自真心的去关爱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用真心去爱每一名学生。
再次,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责任心。李老师所谓的责任心,不是单纯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提高学生成绩,考上好的学校。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班主任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别人的孩子,这是教育人的一种境界,更是教育者的一种至高的追求。
2014年,我担任八年级十三班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八年级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不是很了解。可能由于年轻气盛,对学生管理非常苛刻,自以为平日里对他们严格管理,为了今后他们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后来发现,有时候老师的严厉,学生当时是很难理解的。
我班有个学生,成绩很是不理想,而且总是惹事生非,在他身上没有少下功夫,可是很长时间他的行为习惯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直到那一次---
他又惹事了,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再一次把他揪出教室,对他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训。调皮捣蛋的他第一次留下委屈的泪水。我的心蓦地被触痛了。他含着泪水哽咽地说:“我在你们心里就是坏孩子,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可是你们听我说过自己内心的想法么?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么?难道我不想做好么?”
我的心很痛,是啊,我真的了解孩子么?我用心去关心过他么?平时对他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他只要老老实实待在那里,这就是我对他最起码的要求。我从来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记得有人曾说过,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秘密花园,只要用心,你肯定能走进孩子内心的花园,那里面有不一样的风景。那一次,我蹲下了身子,心平气和地跟他沟通,让他明白我对他严厉是为他好,并不是挑他的刺。我用爱心打开了他久闭的心扉,耐心地听他讲他的故事。那一次,我走进了他的秘密花园。我看到花园里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还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从那之后,一个活泼向上、积极乐观的阳光男孩诞生了。我深知这是用爱心换来的。
今天,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再一次为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地渗到我的灵魂里。在以后的教育旅程中,我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做教育,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呵护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静待每一朵花蕾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