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 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愿望。它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男孩,他叫瑞恩。正是因为他的一个梦想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感受瑞恩----《梦想的力量》。(白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寻找“梦想”
3、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使用白板的注解、书写、回放等功能形象地识记生字词,书写生字词。)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写了瑞恩的梦想,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教师小结:我把最有代表性的两句放在这,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非洲的“孩子”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
5、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
6、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白板出示一组非洲缺水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水对非洲人们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到瑞恩梦想的力量之巨大。)
7、你觉得非洲的孩子们生活得怎么样?
8、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实现了,17自然段)齐读最后一段。
9、短短两年时间,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实现他的梦想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的3--17自然的,找出关键词,做上记号。(筹齐70元,筹齐2000元,买钻井机,打第一口井,打30口井)
10、从最初的挖一口井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灵。看到这些,我们都会由衷的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板书:巨大)
三、感悟梦想
11、请大家再次快速地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出示课文的第6段)
(1)、瑞恩做了哪几件事?
(2)、只做了这几件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他可能还做过哪些事?
(4)瑞恩一共做了多少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利用白板的注解功能圈点和划出词组,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更容易把握,从而体会瑞恩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12、为了这70元,瑞恩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瑞恩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瑞恩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玩耍的机会,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六自然段,拿起书---(板书:激励自己)
13、梦想不但能激励自己,还会感动他人!再看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梦想可以“感动他人”?
(1)感动了哪些人?
(2)、得到了哪些帮助?(出示资料,一个女孩被瑞恩感动了,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寄来了25美元的支票。)
师小结:《孝经》里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女孩却为了帮助瑞恩实现梦想,卖掉了头发。虽然只是改变了发型,但她的这一举动却感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了解这一资料后,我在心底不停地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板书:感动他人)
14、“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还有第三个原因。请同学们快速读14—16自然段。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出来后,为非洲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呢?(使用白板的播放功能,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有了水以后,非洲人们生活的改变,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梦想力量之大。)
小结: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它可以拯救生命,带去希望。(板书:带去幸福)
15、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好了,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人们的疾病得到了控制,他们的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所以,我们说——(白板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当一个梦想,成为千万千万人们的共同愿望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说——“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不流泪呢?”
四、升华主题
16、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瑞恩被评为了“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他还做客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在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17、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瑞恩梦想的力量,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8、瑞恩的梦想,不仅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同时也为加非人民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指课题)
19、心有多宽,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精彩!同学们,像瑞恩一样,大胆地去追求你们的梦想吧!
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 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愿望。它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男孩,他叫瑞恩。正是因为他的一个梦想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感受瑞恩----《梦想的力量》。(白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寻找“梦想”
3、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使用白板的注解、书写、回放等功能形象地识记生字词,书写生字词。)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写了瑞恩的梦想,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教师小结:我把最有代表性的两句放在这,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非洲的“孩子”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
5、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
6、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白板出示一组非洲缺水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水对非洲人们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到瑞恩梦想的力量之巨大。)
7、你觉得非洲的孩子们生活得怎么样?
8、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实现了,17自然段)齐读最后一段。
9、短短两年时间,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实现他的梦想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的3--17自然的,找出关键词,做上记号。(筹齐70元,筹齐2000元,买钻井机,打第一口井,打30口井)
10、从最初的挖一口井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灵。看到这些,我们都会由衷的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板书:巨大)
三、感悟梦想
11、请大家再次快速地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出示课文的第6段)
(1)、瑞恩做了哪几件事?
(2)、只做了这几件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他可能还做过哪些事?
(4)瑞恩一共做了多少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利用白板的注解功能圈点和划出词组,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更容易把握,从而体会瑞恩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12、为了这70元,瑞恩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瑞恩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瑞恩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玩耍的机会,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六自然段,拿起书---(板书:激励自己)
13、梦想不但能激励自己,还会感动他人!再看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梦想可以“感动他人”?
(1)感动了哪些人?
(2)、得到了哪些帮助?(出示资料,一个女孩被瑞恩感动了,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寄来了25美元的支票。)
师小结:《孝经》里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女孩却为了帮助瑞恩实现梦想,卖掉了头发。虽然只是改变了发型,但她的这一举动却感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了解这一资料后,我在心底不停地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板书:感动他人)
14、“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还有第三个原因。请同学们快速读14—16自然段。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出来后,为非洲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呢?(使用白板的播放功能,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有了水以后,非洲人们生活的改变,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梦想力量之大。)
小结: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它可以拯救生命,带去希望。(板书:带去幸福)
15、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好了,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人们的疾病得到了控制,他们的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所以,我们说——(白板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当一个梦想,成为千万千万人们的共同愿望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说——“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不流泪呢?”
四、升华主题
16、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瑞恩被评为了“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他还做客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在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17、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瑞恩梦想的力量,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8、瑞恩的梦想,不仅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同时也为加非人民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指课题)
19、心有多宽,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精彩!同学们,像瑞恩一样,大胆地去追求你们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