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个人备课作文1800字

初一作文

1山中访友

马风雄

一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 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他山中的朋友。大家齐读课题。

2预习检查

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做了预习,那位同学有勇气接受这些词语朗读的检查。 那么,在预习当中你对这些词语是如何理解的呢?

在预习当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呢?

很好,能够提出疑问,这是认真预习的良好表现,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在如诗如画的文笔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3初读课文。

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那些朋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 4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1)1、2自然段

探亲访友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那么作者李汉荣先生的心情如何呢? (出示1、2两段课文)(随机点几个学生回答)

你是从那些字眼看出来的呢?

你能把你的这份理解融入你的朗读当中吗?

(2)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了那座古桥,(出示图片)

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了些什么呢?那位同学知道?你能朗读一下吗?

在作者内心深处,老桥就如同一位?(引读)(朗读之后出示此段文字) 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老桥的什么品质?(古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你从文中那些文字读出来的?

教师: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用我们的朗读表达我们的赞美和敬佩吧!

(3)第4自然段

踏着山间小路,作者又走进了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出示图片)

大家齐读此段课文,走进这片树林,起!

鸟儿的啼鸣是在呼唤我的名字,早晨阳光下闪亮的露珠是在与我交换眼神,可见,作者与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走进了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棵树(出示此段文字)齐读,起!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经融为了一体。大自然与人实现了物我相融。

(4)第5自然段

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出示相关图片)

你想跟谁打打招呼?(指导朗读)

这一组句子,内容一致,结构相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组句子,采用第二人称,就像和老朋友面对面的互诉心声,是那么的亲切,是那么的热情,充分说明了我和山中朋友感情的--(引领)深厚!

在山中,你还会看到那些朋友呢?你会怎样和他们打招呼呢?(出示幻灯片)

(5)第6自然段

热情的和山中的好朋友们打完了招呼,我又沉浸在对时间,对生命深深地思索当中,捡起一朵落花(出示幻灯片)

拾一片落叶(出示幻灯片)

捧起一块石头(出示幻灯片)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在用心的体会。

(6)第7自然段

山中有四季,雨雪本无常。就在我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山中美景当中的时候,忽然,雷阵雨出来(出示幻灯片)

作者是如何描写雷阵雨的呢?(出示文字)

雷阵雨的声音是(引领)

声音虽大,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引领)有节奏的,就像有节奏的诵读诗文。

山中赏景,突遇大雨,在平常人看来,这是一件倒霉的事,可是在作者看来,却是(出示幻灯片)

(7)第8自然段

雨停了,我该回家了。(引读)

作者在山中呆了多长时间?

你是从文章中那里读出来的?

早晨出门作者的心情怎样?

访友归来作者心情怎样?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作者好心情,这是首尾呼应。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学习这种写法。

5学习写法,学以致用

李汉荣先生的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想象丰富,就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律。并且用到了许多修辞手法,你能从文章中找到吗?

6拓展阅读

出示幻灯片,介绍李汉荣先生:

7作业:熟练背诵全文

1山中访友

马风雄

一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 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他山中的朋友。大家齐读课题。

2预习检查

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做了预习,那位同学有勇气接受这些词语朗读的检查。 那么,在预习当中你对这些词语是如何理解的呢?

在预习当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呢?

很好,能够提出疑问,这是认真预习的良好表现,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在如诗如画的文笔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3初读课文。

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那些朋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 4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1)1、2自然段

探亲访友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那么作者李汉荣先生的心情如何呢? (出示1、2两段课文)(随机点几个学生回答)

你是从那些字眼看出来的呢?

你能把你的这份理解融入你的朗读当中吗?

(2)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了那座古桥,(出示图片)

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了些什么呢?那位同学知道?你能朗读一下吗?

在作者内心深处,老桥就如同一位?(引读)(朗读之后出示此段文字) 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老桥的什么品质?(古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你从文中那些文字读出来的?

教师: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用我们的朗读表达我们的赞美和敬佩吧!

(3)第4自然段

踏着山间小路,作者又走进了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出示图片)

大家齐读此段课文,走进这片树林,起!

鸟儿的啼鸣是在呼唤我的名字,早晨阳光下闪亮的露珠是在与我交换眼神,可见,作者与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走进了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棵树(出示此段文字)齐读,起!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经融为了一体。大自然与人实现了物我相融。

(4)第5自然段

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出示相关图片)

你想跟谁打打招呼?(指导朗读)

这一组句子,内容一致,结构相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组句子,采用第二人称,就像和老朋友面对面的互诉心声,是那么的亲切,是那么的热情,充分说明了我和山中朋友感情的--(引领)深厚!

在山中,你还会看到那些朋友呢?你会怎样和他们打招呼呢?(出示幻灯片)

(5)第6自然段

热情的和山中的好朋友们打完了招呼,我又沉浸在对时间,对生命深深地思索当中,捡起一朵落花(出示幻灯片)

拾一片落叶(出示幻灯片)

捧起一块石头(出示幻灯片)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在用心的体会。

(6)第7自然段

山中有四季,雨雪本无常。就在我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山中美景当中的时候,忽然,雷阵雨出来(出示幻灯片)

作者是如何描写雷阵雨的呢?(出示文字)

雷阵雨的声音是(引领)

声音虽大,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引领)有节奏的,就像有节奏的诵读诗文。

山中赏景,突遇大雨,在平常人看来,这是一件倒霉的事,可是在作者看来,却是(出示幻灯片)

(7)第8自然段

雨停了,我该回家了。(引读)

作者在山中呆了多长时间?

你是从文章中那里读出来的?

早晨出门作者的心情怎样?

访友归来作者心情怎样?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作者好心情,这是首尾呼应。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学习这种写法。

5学习写法,学以致用

李汉荣先生的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想象丰富,就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律。并且用到了许多修辞手法,你能从文章中找到吗?

6拓展阅读

出示幻灯片,介绍李汉荣先生:

7作业:熟练背诵全文


相关作文

  • 记叙文阅读作文2300字
  • 课题<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7月1 备课时间: 6.25 第1课时 授课类型:复习 教师:曹军华 教学目标: 能明确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具体要求,探索试题的呈现方式:并通过本文的解读,提高答题 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中考记叙文阅读考什么? 一.根据阅读分析06.07年的试题(& ...

  • 山中访友作文8100字
  • <山中访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短文.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 ...

  •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作文900字
  •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还记得开学时,大家在"请你认识我"那节课上的说的最多的结束语是什么吗? 生:(很整齐)记得,希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师:记得真清楚.那这一个多月,你找到朋友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是谁,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你为什么和他 ...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作文3100字
  • 选自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全南实验小学 郭海连(13677970220) [文章内容简析] <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 ...

  • 山中访友作文600字
  •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路垫屁股,终于来到了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下车我就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后山! 大地啊,你是我要拜访的第一好朋友.许久了,你到这睡了几百年了吧!虽然你不能动,但我想你的心还是愉快的吧,因为是你让许多人走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山中的山泉你还好吗?这么多年不见,你想我了吧!你把"照 ...

  • 南海教师:[山中访友]说课稿作文2100字
  • <山中访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首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山中访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 ...

  • 山中访友 教案作文1200字
  • 1. 山中访友 仁冲完小 唐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吟诵. ...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及反思作文1800字
  •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 ...

  • 读[山中访友]有感作文500字
  • 读<山中访友>有感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真谛.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带着愉快的心情探访山中"好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草,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好朋友,都是富有生命的人.从而营造了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