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作文1700字

二年级作文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

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 。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觉得没有

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游山西村》) 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 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 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见) 莫笑农家腊酒浑,(叙事)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明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写景、议论)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

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 。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觉得没有

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游山西村》) 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 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 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见) 莫笑农家腊酒浑,(叙事)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明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写景、议论)


相关作文

  • 静夜思作文2300字
  • 静夜思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 ...

  • 与古诗相伴作文900字
  • 古诗,文学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古诗,我的良师益友.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盛世王朝的广博和豪迈,我感叹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体悟人生的多姿多彩,就这样与唐诗相伴,慢慢的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探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教案作文1600字
  • --"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探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新大纲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 ...

  • 与古诗相伴作文作文1400字
  • 古诗,文学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古诗,我的良师益友.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盛世王朝的广博和豪迈,我感叹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体悟人生的多姿多彩,就这样与唐诗相伴,慢慢的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真挚友情:我懂得 ...

  • 古诗论文作文3300字
  • 情境中感悟 情境中理解 ---小学古诗教学的体会 崇文实验学校 武晓慧 [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美丽的诵读.理解环境,在情景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的物(景).高度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教学应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其面前展现诗文所描绘的各种美好的画面和形象,使他们与诗人在 ...

  • 小学古诗词考级方案作文2500字
  • 诗文飘香 才情流韵 --深圳市南山区大磡小学古诗词考级方案 一.考级背景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是诗的国度,光辉璀璨的诗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浸润在诗的海洋里,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 ...

  • 古诗词伴我成长作文500字
  • 小时侯,当爸爸一本正经地教我读古诗时,我嘴里含着糖,摇头晃脑,语言不清地跟着爸爸"念''.小时侯学古诗,现在的我也离不开古诗 "来,女儿,跟爸爸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记得小时侯有一次爸爸教我读古诗,那时我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正想着午餐有什么好吃的,就 ...

  • 小荷才露尖尖角作文2600字
  • 1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学校园诗教活动阶段性实验报告 建湖县裴刘小学课题组 一.实验缘起 我国历代诗人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皇冠的明珠.开展小学校园诗教活动是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一大举措,是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和汉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诗教,以诗教育人,对促进社 ...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作文3100字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布拖县民族小学 常湘珺 孙洙曾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长时间被诗词熏陶,怎么也会受影响.所谓"读书千篇,其义自见",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 ...

  • 古诗也会变魔术作文3500字
  • 一期<素养作文>标准化教案 四年级 1 第十三讲 古诗也会变魔术 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本内容掌握的基础之上,要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本写作训练课,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