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单选 )
A 动力机制
B 协调机制
C 约束机制
D 补充机制
2. ()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单选 )
A 工业固体废弃物
B 矿业废弃物
C 放射性废弃物
D 危险固体废弃物
3. 水体废弃物按()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单选 )
A 污染成因
B 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
C 分布和排放特性
D 以上都是
4. ()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单选 )
A 专业监督部门
B 综合协调部门
C 资源管理部门
D 科技创新部门
5. 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等。(多选
)
A 排污收费
B 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
C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D 排污权收费
6.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多选
)
A 认识
B 政策
C 能力
D 体制
7. 生态保护要积极探索()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多选
)
A 代价小
B 效益好
C 排放低
D 可持续
8.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一切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判断 )
正确 错误
9.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好和坏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保障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简答 )
13. (填空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填空 )
15. 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
1. “美丽中国”首重()。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单选 )
A 自然美
B 生活美
C 艺术美
D 人民美
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6月1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单选 )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北京
D 上海
3. 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单选 )
A 优质性
B 高效性
C 持续性
D 先进性
4. ()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单选 )
A 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
C 无公害农产品
D 传统农产品
5. 生物有机体包括()。(多选
)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大气圈
6.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多选
)
A 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 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7. 随着(),使得悬浮细颗粒物PM2.5和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增加。(多选
)
A 城市人口增长
B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C 能源消费
D 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8.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判断 )
正确 错误
9. 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地区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对本区域破坏环境的状况视而不见,有法不依,从而束缚了公民参与原则作用的发挥。(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简答 )
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填空 )
14. 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
1.0km 的天气现象,记
为“≡”。(填空 )
1. ()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单选 )
A 动力机制
B 协调机制
C 约束机制
D 补充机制
2. ()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单选 )
A 工业固体废弃物
B 矿业废弃物
C 放射性废弃物
D 危险固体废弃物
3. 水体废弃物按()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单选 )
A 污染成因
B 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
C 分布和排放特性
D 以上都是
4. ()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单选 )
A 专业监督部门
B 综合协调部门
C 资源管理部门
D 科技创新部门
5. 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等。(多选
)
A 排污收费
B 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
C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D 排污权收费
6.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多选
)
A 认识
B 政策
C 能力
D 体制
7. 生态保护要积极探索()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多选
)
A 代价小
B 效益好
C 排放低
D 可持续
8.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一切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判断 )
正确 错误
9.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好和坏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保障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简答 )
13. (填空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填空 )
15. 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
1. “美丽中国”首重()。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单选 )
A 自然美
B 生活美
C 艺术美
D 人民美
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6月1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单选 )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北京
D 上海
3. 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单选 )
A 优质性
B 高效性
C 持续性
D 先进性
4. ()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单选 )
A 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
C 无公害农产品
D 传统农产品
5. 生物有机体包括()。(多选
)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大气圈
6.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多选
)
A 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 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7. 随着(),使得悬浮细颗粒物PM2.5和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增加。(多选
)
A 城市人口增长
B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C 能源消费
D 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8.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判断 )
正确 错误
9. 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地区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对本区域破坏环境的状况视而不见,有法不依,从而束缚了公民参与原则作用的发挥。(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简答 )
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填空 )
14. 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
1.0km 的天气现象,记
为“≡”。(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