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已露尖
尖角
——三年级上期回顾
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
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我接任了三年级3班,整整一周我在摸索、
观察中度过。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如何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变为主动热爱学习?
要知道,每个学生希望好好学习的愿望,是因为他乐于感知这个
世界,渴望寻求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孩子们希望
认识周围的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而我们似乎惟独卡断了知识与实
践之间联系的绳索,所以学生不愿意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自
我意思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一点一点的消弱。于是孩子们那曾
经渴望背起小书包进入学校学习的强烈愿望渐渐的消磨了、不见了。
所以,当儿童跨进校门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与书本的框框里,
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
奥秘中包含着思维与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
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要所以,我想一定要想出办法让学生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我的品行大家关注”
于是开学初,我制定了“我的品行大家关注”的评定制度。解释说明一下就是学生操行评定记录本,由孩子们自己选出的诚信记录最高的孩子负责此本的记录。“品行记录”分为诚信、尊师、团结、感恩、作业、阅读、劳动七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分数积累最高的学生可在学期末依据分数高低得到相应的奖励,例如:喜报、阳光好少年等。
二、“蒲公英读书会”
在孩子们的心中“我的品行大家关注“的评定制度活动,犹如在学生们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班级中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关注的学习氛围。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孩子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利用书籍充实他们的生活。设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快乐,那就很难会有完美的教育。所以我又建立了“蒲公英读书会”我首先向学生推荐了“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少儿版本读物,我运用饱含感情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滔滔不绝的讲述了书中的大概内容。我深深地明白,一本好书中在赞赏英雄人物以及道德美的同时,读者总会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而这一切正式我渴望学生阅读的目的所在啊。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自行
购买了20余本儿童书籍,在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惟独读书才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课本上的东西活起来。因为我班几乎所有家长都是来郑外来务工人员,想要说通他们给孩子们进行智力投资的确很难,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有些家长因为家庭比较困难,给孩子购买书籍比较困难,所以,我又让孩子们每人拿来一本好书,放在本班的图书角内,由班上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本学期结束后在分别还给每个孩子。点滴之水、汇聚成河,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书可读的困难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绿太阳”冉冉升起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希望画一个绿色的太阳。
绿太阳代表着梦想与追求,
绿太阳代表着童年与欢乐,
绿太阳代表着友谊与童真,
绿太阳代表着成长与期盼,
这份小报会伴随大家成长,
见证绿意葱茏的纯真年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三(3)中队的〈〈绿太阳〉〉小报正式创刊了!这份班级小报将记录了我们班级发生的点滴事情。现热招班级小记者,班级小记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记录、善于创作。小记者所采集的内容将发表在我们〈〈绿太阳〉〉小报的以下版块中,例如“新闻袋袋裤”—记录校内校外发生的新闻。“文明礼仪榜”—用一双慧眼发现我们身边的文明榜样吧!“我想对您说”—你对老师或班级有什么建议或心里话都可以尽情述说。“蒲公英读书会”—你又读了哪本好书令你激动不已,快介绍出来吧!“优秀作文选登”—小作家们,快来发表你们的大作吧!“经典诗歌欣赏”—收集国内外优秀诗歌作品。“手拉手”—每月表扬三对互助朋友,快来推荐吧。“钢笔字作品展示”—展示你漂亮的钢笔字作品。以上所有版块现全面招收班级小记者,如果你的稿件被采纳,将获得10—100分不等的班级积分,发稿次数多的小记者,将成为本学习优秀明星学员,还等什么呢?快行动起来吧!
以上是这学期我们班所设计制作的“绿太阳”小报,因为本身我有自己的电子博客地址,所以每办一期我就将小报上的内容发布在自己的教学博客上不少家长和孩子看到后,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这个点子又一次的极大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为了
能登上报刊看到自己的作品与照片出现,孩子们可做出了不少努力。
四、博客联系你我他
阅读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自上班起就是一名语文老师,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
远比“语文”
更宽阔的人文
视野。所以我
更加投入到我
所热爱的阅读
世界中。这些
阅读的过程不
仅仅赋予我独
立思考的信
念,而且让我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这些阅读和语文教学或远或近的关联,使我的语文课堂变得丰满起来。
这里,我把本学期阅读过的部分书籍进行归纳介绍。
古典类:《百家讲坛之于丹心语》、《论语》、《老子》、《庄子》 文学类:《百年孤独》、《静静的顿河》、《狼图腾》
教育类:《做最好的教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做最好的家长》、《智慧成长故事. 完美人格系列》、《教育心理学上、下》、《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杂志类:《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读者》、《青年文摘》《格言》
在阅读的同时,我同样伴随着写作。种种教学感悟与思考让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与家长以及网络各个热爱教育的朋友进行交流的博客平台便诞生了。 (凉风有爱
的教学博客)
这是我
的教学博客
地址,几十篇教学随笔虽没有太深的思想内涵,但是汹涌的写作欲望,让我情不自禁的些了一篇又一篇。记得有这么一篇文章写道: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课,听课的老师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记录。课后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节课而言,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对每一位教师而言,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然而成为一名教师后,每日繁重的工作与琐碎的杂事,曾一度让书在我的生活中遥远了尘封在了记忆里。而一个个灵动的文字,一篇篇神奇的文章充满着一股诱惑的力
量,我蓦然发现,在我忙碌的时候,书就像个恬静的孩子,在我生活的远处等着我,一声不吭。于是当我再次捧起它,那份温馨和感动扑面而来,那份美好和充实又从心底涌起。如今我已离不开书:工作中,课本,教参,大纲是我的良伴;闲暇时小说、散文、诗歌是我的朋友。书就像是天边神奇的星辰,永远值得我不懈地追求和细细地品味。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阅读带给我的快乐。读书、读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精神大餐。
五、 一张喜报暖万家
学习好,发奖状,这种沿袭多年的奖励方式,我决定要变一变。孩子学习好,老师送喜报,家长表现好,也能得奖状。为此我专门她
设计了一份醒目的红色喜报,以
改变以往的奖励方式。除此以外,
我还给学生家长送去奖状。我校
周围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
生活压力太大,他们很少有心去
关心孩子的成长,这学期我设计
了“最佳家长”这个奖状。奖状
不是孩子学习好不好,而是看家长是否关心学生。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经常和她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教育,让孩子进步很块,我认为这样的家长也应该鼓励,就给这些家长发了“最佳家长”奖。
喜报张贴在了社区门口、张贴在了孩子父母的店铺门前,家长
看着自豪、邻居看着羡慕、孩子看着高兴、老师看着欣慰,如此一来,不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吗?一张喜报真是暖万家啊。
六、 教育为了培养真正的人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
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
无任优秀还是贫庸,无任安静
听话还是调皮捣蛋。都十分需
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
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
光。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
并为知识所引导。因此,我在点滴的小事中关爱着他们,在细节中注视矫正他们,一个眼色、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传递着我对孩子们的爱,我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受到我的影响,使孩子们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我,喜欢我,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
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是幸福的。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亲手搀扶着幼小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能在班级的管理中设计自己的“家”;
能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大家庭”中学会宽容、分享、共处,这胜过了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孩子们和我而言,都是幸福的。
本学期,我伸出温柔的双手,拥抱40位孩子,他们无论是从富裕的物质生活来说,还是从多彩的精神生活来说,他们都是幸福的、优越的,而引领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成长,让每个稚嫩的生命体亮丽,就成了我肩上的责任。 半年过去了,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收获幸福、快乐,由当初的陌生,到现在和谐的相处,都缘由于我对他们的爱,都有一根红线贯穿-------以爱心感染每一颗童心。小荷已露尖尖角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将在不远处等着我。
小荷已露尖
尖角
——三年级上期回顾
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
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我接任了三年级3班,整整一周我在摸索、
观察中度过。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如何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变为主动热爱学习?
要知道,每个学生希望好好学习的愿望,是因为他乐于感知这个
世界,渴望寻求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孩子们希望
认识周围的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而我们似乎惟独卡断了知识与实
践之间联系的绳索,所以学生不愿意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自
我意思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一点一点的消弱。于是孩子们那曾
经渴望背起小书包进入学校学习的强烈愿望渐渐的消磨了、不见了。
所以,当儿童跨进校门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与书本的框框里,
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
奥秘中包含着思维与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
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要所以,我想一定要想出办法让学生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我的品行大家关注”
于是开学初,我制定了“我的品行大家关注”的评定制度。解释说明一下就是学生操行评定记录本,由孩子们自己选出的诚信记录最高的孩子负责此本的记录。“品行记录”分为诚信、尊师、团结、感恩、作业、阅读、劳动七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分数积累最高的学生可在学期末依据分数高低得到相应的奖励,例如:喜报、阳光好少年等。
二、“蒲公英读书会”
在孩子们的心中“我的品行大家关注“的评定制度活动,犹如在学生们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班级中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关注的学习氛围。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孩子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利用书籍充实他们的生活。设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快乐,那就很难会有完美的教育。所以我又建立了“蒲公英读书会”我首先向学生推荐了“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少儿版本读物,我运用饱含感情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滔滔不绝的讲述了书中的大概内容。我深深地明白,一本好书中在赞赏英雄人物以及道德美的同时,读者总会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而这一切正式我渴望学生阅读的目的所在啊。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自行
购买了20余本儿童书籍,在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惟独读书才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课本上的东西活起来。因为我班几乎所有家长都是来郑外来务工人员,想要说通他们给孩子们进行智力投资的确很难,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有些家长因为家庭比较困难,给孩子购买书籍比较困难,所以,我又让孩子们每人拿来一本好书,放在本班的图书角内,由班上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本学期结束后在分别还给每个孩子。点滴之水、汇聚成河,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书可读的困难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绿太阳”冉冉升起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希望画一个绿色的太阳。
绿太阳代表着梦想与追求,
绿太阳代表着童年与欢乐,
绿太阳代表着友谊与童真,
绿太阳代表着成长与期盼,
这份小报会伴随大家成长,
见证绿意葱茏的纯真年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三(3)中队的〈〈绿太阳〉〉小报正式创刊了!这份班级小报将记录了我们班级发生的点滴事情。现热招班级小记者,班级小记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记录、善于创作。小记者所采集的内容将发表在我们〈〈绿太阳〉〉小报的以下版块中,例如“新闻袋袋裤”—记录校内校外发生的新闻。“文明礼仪榜”—用一双慧眼发现我们身边的文明榜样吧!“我想对您说”—你对老师或班级有什么建议或心里话都可以尽情述说。“蒲公英读书会”—你又读了哪本好书令你激动不已,快介绍出来吧!“优秀作文选登”—小作家们,快来发表你们的大作吧!“经典诗歌欣赏”—收集国内外优秀诗歌作品。“手拉手”—每月表扬三对互助朋友,快来推荐吧。“钢笔字作品展示”—展示你漂亮的钢笔字作品。以上所有版块现全面招收班级小记者,如果你的稿件被采纳,将获得10—100分不等的班级积分,发稿次数多的小记者,将成为本学习优秀明星学员,还等什么呢?快行动起来吧!
以上是这学期我们班所设计制作的“绿太阳”小报,因为本身我有自己的电子博客地址,所以每办一期我就将小报上的内容发布在自己的教学博客上不少家长和孩子看到后,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这个点子又一次的极大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为了
能登上报刊看到自己的作品与照片出现,孩子们可做出了不少努力。
四、博客联系你我他
阅读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自上班起就是一名语文老师,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
远比“语文”
更宽阔的人文
视野。所以我
更加投入到我
所热爱的阅读
世界中。这些
阅读的过程不
仅仅赋予我独
立思考的信
念,而且让我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这些阅读和语文教学或远或近的关联,使我的语文课堂变得丰满起来。
这里,我把本学期阅读过的部分书籍进行归纳介绍。
古典类:《百家讲坛之于丹心语》、《论语》、《老子》、《庄子》 文学类:《百年孤独》、《静静的顿河》、《狼图腾》
教育类:《做最好的教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做最好的家长》、《智慧成长故事. 完美人格系列》、《教育心理学上、下》、《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杂志类:《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读者》、《青年文摘》《格言》
在阅读的同时,我同样伴随着写作。种种教学感悟与思考让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与家长以及网络各个热爱教育的朋友进行交流的博客平台便诞生了。 (凉风有爱
的教学博客)
这是我
的教学博客
地址,几十篇教学随笔虽没有太深的思想内涵,但是汹涌的写作欲望,让我情不自禁的些了一篇又一篇。记得有这么一篇文章写道: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课,听课的老师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记录。课后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节课而言,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对每一位教师而言,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然而成为一名教师后,每日繁重的工作与琐碎的杂事,曾一度让书在我的生活中遥远了尘封在了记忆里。而一个个灵动的文字,一篇篇神奇的文章充满着一股诱惑的力
量,我蓦然发现,在我忙碌的时候,书就像个恬静的孩子,在我生活的远处等着我,一声不吭。于是当我再次捧起它,那份温馨和感动扑面而来,那份美好和充实又从心底涌起。如今我已离不开书:工作中,课本,教参,大纲是我的良伴;闲暇时小说、散文、诗歌是我的朋友。书就像是天边神奇的星辰,永远值得我不懈地追求和细细地品味。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阅读带给我的快乐。读书、读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精神大餐。
五、 一张喜报暖万家
学习好,发奖状,这种沿袭多年的奖励方式,我决定要变一变。孩子学习好,老师送喜报,家长表现好,也能得奖状。为此我专门她
设计了一份醒目的红色喜报,以
改变以往的奖励方式。除此以外,
我还给学生家长送去奖状。我校
周围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
生活压力太大,他们很少有心去
关心孩子的成长,这学期我设计
了“最佳家长”这个奖状。奖状
不是孩子学习好不好,而是看家长是否关心学生。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经常和她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教育,让孩子进步很块,我认为这样的家长也应该鼓励,就给这些家长发了“最佳家长”奖。
喜报张贴在了社区门口、张贴在了孩子父母的店铺门前,家长
看着自豪、邻居看着羡慕、孩子看着高兴、老师看着欣慰,如此一来,不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吗?一张喜报真是暖万家啊。
六、 教育为了培养真正的人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
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
无任优秀还是贫庸,无任安静
听话还是调皮捣蛋。都十分需
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
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
光。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
并为知识所引导。因此,我在点滴的小事中关爱着他们,在细节中注视矫正他们,一个眼色、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传递着我对孩子们的爱,我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受到我的影响,使孩子们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我,喜欢我,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
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是幸福的。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亲手搀扶着幼小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能在班级的管理中设计自己的“家”;
能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大家庭”中学会宽容、分享、共处,这胜过了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孩子们和我而言,都是幸福的。
本学期,我伸出温柔的双手,拥抱40位孩子,他们无论是从富裕的物质生活来说,还是从多彩的精神生活来说,他们都是幸福的、优越的,而引领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成长,让每个稚嫩的生命体亮丽,就成了我肩上的责任。 半年过去了,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收获幸福、快乐,由当初的陌生,到现在和谐的相处,都缘由于我对他们的爱,都有一根红线贯穿-------以爱心感染每一颗童心。小荷已露尖尖角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将在不远处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