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文3900字

高中作文

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 .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ΔH>0,吸热时ΔH<0 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解析:焓变是指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没有直接关系,ΔH<0,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 答案:D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 .固体NaOH B.生石灰 C .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解析:初中阶段已知NaOH 固体、浓H2SO4溶于水会放热,生石灰加入水中发生反应:CaO +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会吸热,乙醇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显著变化。 答案:A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的蒸发,NaOH(s)溶于水,两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但前者吸热,后者放热,A 不正确;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也不一定不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 不正确,C 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D 不正确。 答案:C

5.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 和B +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 .A―→B+C 是放热反应

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

D .A―→B+C 是吸热反应,B +C―→A是放热反应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 +C 的能量高于A 的能量,则反应B +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 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答案:D

6.(2011•临沂高二检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B .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C .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D .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 解析: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 不正确。酒精之所以能作燃料,就是因为它燃烧放热,B 正确。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但反应一旦开始,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是放热的,C 错,D 正确。 答案:BD

7.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 .56 g CO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 .12 g C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和CO 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B 、C 两项的说法正确。12 g C并不是全部的反应物,所以A 项说法不正确。由于C――→O2 CO 放热,CO――→O2 CO2放热,所以C――→O2 CO2比C――→O2 CO 放出的热量多,即D 项说法也正确。故选A 。 答案:A

8.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H2O(g)===H2O(l) ΔH=-44.0 kJ/mol B .2HI(g)===H2(g)+I2(g) ΔH=+14.9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解析:A 项,只是水的状态变化,属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B 项,ΔH>0,为吸热反应;C 项,若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862 kJ时,反应吸热;D 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 答案: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 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 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y) 之间的关系为①x >y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 <y ,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y。 答案:AC

1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的变化 吸收 放出 ΔH kJ/mol ΔH的正负号 能力提升

11.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Mg 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受热发生一系列变化,证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2H +===Mg2++H2↑ (4)小于

(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加快 碳酸饮料中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

1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H2 B .Cl2 C .Br2 D .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3)X2+H2===2HX(X代表Cl 、Br 、I)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 、Br 、I)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4)吗?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能量越低,反之分子越不稳定,能量越高。 (3)可以根据键能数据计算。

(4)可以根据X2+H2===2HX进行计算判断。

(5)生成物越稳定,即生成物键能越大时,放出热量越多。

答案:(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 中HCl 最稳定

13.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 途径Ⅰ:直接燃烧:

C(s)+O2(g)=====点燃 CO2(g) (放热Q1 kJ)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 C(s)+H2O(g)===CO(g)+H2(g) (吸热Q2 kJ)

(共放热Q3 kJ) )g (=====点燃 2H2O )g (+O2)g (2H2)g (=====点燃 2CO2)g (+O2)g (2C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途径Ⅰ放出的总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总热量。 (2)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其反应的条件为__________。

(3)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

解析: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仅与反应物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变化过程无关。所以,炭虽变为水煤气以及水煤气燃烧又变为CO2,其实质就相当于炭燃烧生成CO2的一步反应,故放出热量相同。

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 .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ΔH>0,吸热时ΔH<0 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解析:焓变是指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没有直接关系,ΔH<0,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 答案:D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 .固体NaOH B.生石灰 C .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解析:初中阶段已知NaOH 固体、浓H2SO4溶于水会放热,生石灰加入水中发生反应:CaO +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会吸热,乙醇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显著变化。 答案:A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的蒸发,NaOH(s)溶于水,两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但前者吸热,后者放热,A 不正确;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也不一定不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 不正确,C 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D 不正确。 答案:C

5.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 和B +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 .A―→B+C 是放热反应

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

D .A―→B+C 是吸热反应,B +C―→A是放热反应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 +C 的能量高于A 的能量,则反应B +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 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答案:D

6.(2011•临沂高二检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B .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C .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D .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 解析: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 不正确。酒精之所以能作燃料,就是因为它燃烧放热,B 正确。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但反应一旦开始,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是放热的,C 错,D 正确。 答案:BD

7.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 .56 g CO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 .12 g C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和CO 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B 、C 两项的说法正确。12 g C并不是全部的反应物,所以A 项说法不正确。由于C――→O2 CO 放热,CO――→O2 CO2放热,所以C――→O2 CO2比C――→O2 CO 放出的热量多,即D 项说法也正确。故选A 。 答案:A

8.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H2O(g)===H2O(l) ΔH=-44.0 kJ/mol B .2HI(g)===H2(g)+I2(g) ΔH=+14.9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解析:A 项,只是水的状态变化,属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B 项,ΔH>0,为吸热反应;C 项,若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862 kJ时,反应吸热;D 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 答案: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 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 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y) 之间的关系为①x >y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 <y ,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y。 答案:AC

1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的变化 吸收 放出 ΔH kJ/mol ΔH的正负号 能力提升

11.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Mg 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受热发生一系列变化,证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2H +===Mg2++H2↑ (4)小于

(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加快 碳酸饮料中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

1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H2 B .Cl2 C .Br2 D .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3)X2+H2===2HX(X代表Cl 、Br 、I)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 、Br 、I)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4)吗?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能量越低,反之分子越不稳定,能量越高。 (3)可以根据键能数据计算。

(4)可以根据X2+H2===2HX进行计算判断。

(5)生成物越稳定,即生成物键能越大时,放出热量越多。

答案:(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 中HCl 最稳定

13.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 途径Ⅰ:直接燃烧:

C(s)+O2(g)=====点燃 CO2(g) (放热Q1 kJ)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 C(s)+H2O(g)===CO(g)+H2(g) (吸热Q2 kJ)

(共放热Q3 kJ) )g (=====点燃 2H2O )g (+O2)g (2H2)g (=====点燃 2CO2)g (+O2)g (2C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途径Ⅰ放出的总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总热量。 (2)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其反应的条件为__________。

(3)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

解析: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仅与反应物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变化过程无关。所以,炭虽变为水煤气以及水煤气燃烧又变为CO2,其实质就相当于炭燃烧生成CO2的一步反应,故放出热量相同。


相关作文

  • 天空之城读后感作文800字
  • 天空之城读后感 在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听,叫<天空之城>.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大卫 卡莱尔,序幕给我介绍了天空之城--一个在2078年地球分解后在空中形成的陆地,因为地球已不复存在,并且出现了两个种族,塞津族和京塞族,京塞族是类似地球人的人种,但身上有一种臭味:塞津族 ...

  • 等待作文800字
  • 亲爱的14岁时的我: 你好.这封信来自2078年.这时的你,也就是我,已经80岁高龄了.我这次用时光机给你写信,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人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待长大,等待升学,等待工作.可是你知道吗?地球,也在等待.他在等待人类的进步.不出所望,人类成功了.但是人类成功的代价却是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

  • 五年级作文 飞向太空五年级作文(5篇)作文3000字
  • 五年级作文 飞向太空五年级作文(5篇) 第一篇:飞向太空 有一天,我正在外面玩的时候.突然,从天上飘落下来一个五颜六色的热气球,上面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和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他们热情地对我说:你好!你想去太空旅游吗?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早就盼着去太空了,我和你们一起去.我就赶紧上了热气球. 热气球开始 ...

  • 作文:收藏作文4000字
  • 作文"收藏_______"指导与评讲 一.作文指导 [审题]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充出"收藏"的宾语.收藏在此处是一个动词,搭配宾语构成动宾短语,不能把题目写成"收藏的东西"."收藏家"等偏正短语. 收藏是一个动作 ...

  • 电子琴设计作文8200字
  • 1 / 17 设计题目:电子琴设计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陶龙,周伟,陈佳丽,杨宇辰,王博 班级:214341 指导教师:金长江 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2 / 17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 17 4 / 17 5 / 17 1. 设计背景 1.1 目的和意义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 ...

  • 游泰山攻略作文9500字
  • 游泰山攻略 "五岳之首"泰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头一件大事就是来朝拜 ...

  • 跳绳比赛作文17300字
  • 1 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一.竞赛日期: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各个项目竞赛日期详见单项规程. 二.竞赛地点: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三.竞赛项目:2010年:篮球.足球(男子).跳绳(甲.乙.丙组).脚斗士(丁组). 2011年:田径.游泳.武术.健美操(含啦啦操) 四. ...

  • 步行上泰山导游词作文14000字
  • 1 步行上泰山导游词 这里是步行上山路的起点,这里有个"0"的标志碑,从这里一直到南天门有6666级台阶,这个数字非常吉利,意思是预祝登山的朋友一切顺利.这条路大约有10公里的路程,从这里登到南天门大多需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里就是关帝庙,里面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明清的时候山 ...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2012作文23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