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作文3900字

初三作文

第二课: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学生主体参与,课后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会健康的生命,成长的生命就是最美丽的。男子汉不是一个性别上的属性,而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体现。 教学重点:“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掌握课文内容及疑难句子,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结构,描写人物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课时:三课时

词语的运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本课几个重点词,能够组词造句,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36个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结合情景运用重点词语:螺旋,馋,业余,淹没,攻击境界,扩大,胆怯,倔强,嘱咐,风靡,得力,狂热,嘹亮,对证恍惚,屈辱等。

难点:掌握同义词、多音字的区别。

预习:

任务:学习掌握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以自学和小组学习为主,把不懂的词语挑出来,分析原因,找到解

决办法。

15、嘱咐:叮嘱,嘱托

16、风靡:风行,盛行,流行

17、荤:有肉的;<反义词> 素

18、得力:<反义词>不力,办事不力

19、狂热:亢奋;<反义词> 理智,冷静

20、嘹亮:响亮

21、对证:对质,当面对质

22、了结:解决,结束,做个了结

23、恍惚:隐约

24、屈辱:耻辱

25、设想:假想,想象。不堪设想 大胆设想 设想一下 难以设想

26、熟练:娴熟,纯熟。操作熟练 业务熟练 动作熟练

27、教训:教导,教育,训诫。 教训孩子 得到教训 深刻的教训

28、何况:况且。“何况”多用于反问句;“况且”多用于陈述句。

29、妨碍:<动>阻碍,影响。——障碍<名>阻碍事情顺利进行的东西。

30、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漫不经心 心神不定 魂不守舍

31、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词语运用过程

一、读拼音写词语。

g ēn běn( )tǎn bái( )píng jià( )yīd ù( )

b āo hán( )zhēng qiú( )shūn ǚ( )zhèn zhèn yǒu cí

( )

二、组成词组。

三、1. 不堪 2.业余 3.熟练 4. 教训

5. 妨碍 6. 设施 7. 倔强 8. 上升

9. 嘹亮 10. 对证 11. 恍惚 12.日益 13. 高涨

三、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教材p16练习一)

作业:1、复习本课所学词语,用重点词语造句。完成课后练习一。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板书重点词汇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并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小男孩身上的男子汉气概和天真

2、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认真观察过你身边的小朋友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呢?仔细读一读本文,与你的观察感受进行比较,看有何不同。

若你的同学们说你是个胆小鬼, 不是个真正的男子汉。难道男子汉就是他们所讲的一起打架的哥们义气,敢站起来和老师顶嘴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男子汉呢?

二、方法和任务:分小组自读并交流感受。

三、人物设计

1. 阅读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层次。

2. 分析语段层次,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预设问题:

1. 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男子汉”的?

(1)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

(2)对父亲很崇拜

(3)处处要求独立

(4)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

(5)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 他吃饭有什么特点?

爽气、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耐心

这一部份表现了什么呢?

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吃,爱玩

3. 他为什么崇拜父亲呢?他崇拜父亲的什么呢?

父母拌嘴的时候,他为什么总是站在妈妈这边呢?

4.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他对独立的要求?

5. 他都面对了哪些生活的挑战?怎么解决的?

三、初步掌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请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 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文章可以划分为七个部分: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3)他对父亲的崇拜

(4)他对独立的要求

(5)他的眼泪

(6)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7)结尾部分

四、小结,布置作业:

1. 课后练习题三、四、五

2. 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a) 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b)他崇拜父亲,认为父亲无所不能; c)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d)他不轻易掉眼泪;

e) 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身上的男子汉气概和天真活泼的性格。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掌握文章结构

由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师生互动,解读文本:

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②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③“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力来得大。

⑤这一段写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作为老师,也应该有一颗不灭的率真的童心。小男孩的很多性格特点是我们许多成年人所没有的高贵品质!

(3)他对父亲的崇拜

①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

②写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支撑的一种想像。

③结尾处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

(4)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④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5)他的眼泪

①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又有别于成年人。

②“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这是他由来信想起了在上海时的生活,到了动情处竭力掩饰自己的泪水,可见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孩子。

③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亦是大丈夫!这一部分表现“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

(6)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①只是觉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

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条男子汉的刚强、成熟。

③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

(7)结尾部分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三、交流及评价

疑难解析,互动探究

1、目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故意留白,培养学生质疑、分析能力,进一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2、方式:采用“学生考老师、老师考学生”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

3、环节:学生质疑——析疑——释疑或教师设疑——点拨——解疑等穿插进行。

四、总结全文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

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五、写作特点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1、选用典型细节 2、细致观察事物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题二。2.练习册。3. 作文4.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学生主体参与,课后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会健康的生命,成长的生命就是最美丽的。男子汉不是一个性别上的属性,而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体现。 教学重点:“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掌握课文内容及疑难句子,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结构,描写人物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课时:三课时

词语的运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本课几个重点词,能够组词造句,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36个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结合情景运用重点词语:螺旋,馋,业余,淹没,攻击境界,扩大,胆怯,倔强,嘱咐,风靡,得力,狂热,嘹亮,对证恍惚,屈辱等。

难点:掌握同义词、多音字的区别。

预习:

任务:学习掌握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以自学和小组学习为主,把不懂的词语挑出来,分析原因,找到解

决办法。

15、嘱咐:叮嘱,嘱托

16、风靡:风行,盛行,流行

17、荤:有肉的;<反义词> 素

18、得力:<反义词>不力,办事不力

19、狂热:亢奋;<反义词> 理智,冷静

20、嘹亮:响亮

21、对证:对质,当面对质

22、了结:解决,结束,做个了结

23、恍惚:隐约

24、屈辱:耻辱

25、设想:假想,想象。不堪设想 大胆设想 设想一下 难以设想

26、熟练:娴熟,纯熟。操作熟练 业务熟练 动作熟练

27、教训:教导,教育,训诫。 教训孩子 得到教训 深刻的教训

28、何况:况且。“何况”多用于反问句;“况且”多用于陈述句。

29、妨碍:<动>阻碍,影响。——障碍<名>阻碍事情顺利进行的东西。

30、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漫不经心 心神不定 魂不守舍

31、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词语运用过程

一、读拼音写词语。

g ēn běn( )tǎn bái( )píng jià( )yīd ù( )

b āo hán( )zhēng qiú( )shūn ǚ( )zhèn zhèn yǒu cí

( )

二、组成词组。

三、1. 不堪 2.业余 3.熟练 4. 教训

5. 妨碍 6. 设施 7. 倔强 8. 上升

9. 嘹亮 10. 对证 11. 恍惚 12.日益 13. 高涨

三、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教材p16练习一)

作业:1、复习本课所学词语,用重点词语造句。完成课后练习一。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板书重点词汇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并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小男孩身上的男子汉气概和天真

2、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认真观察过你身边的小朋友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呢?仔细读一读本文,与你的观察感受进行比较,看有何不同。

若你的同学们说你是个胆小鬼, 不是个真正的男子汉。难道男子汉就是他们所讲的一起打架的哥们义气,敢站起来和老师顶嘴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男子汉呢?

二、方法和任务:分小组自读并交流感受。

三、人物设计

1. 阅读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层次。

2. 分析语段层次,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预设问题:

1. 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男子汉”的?

(1)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

(2)对父亲很崇拜

(3)处处要求独立

(4)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

(5)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 他吃饭有什么特点?

爽气、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耐心

这一部份表现了什么呢?

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吃,爱玩

3. 他为什么崇拜父亲呢?他崇拜父亲的什么呢?

父母拌嘴的时候,他为什么总是站在妈妈这边呢?

4.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他对独立的要求?

5. 他都面对了哪些生活的挑战?怎么解决的?

三、初步掌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请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 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文章可以划分为七个部分: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3)他对父亲的崇拜

(4)他对独立的要求

(5)他的眼泪

(6)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7)结尾部分

四、小结,布置作业:

1. 课后练习题三、四、五

2. 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a) 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b)他崇拜父亲,认为父亲无所不能; c)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d)他不轻易掉眼泪;

e) 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身上的男子汉气概和天真活泼的性格。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掌握文章结构

由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师生互动,解读文本:

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②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③“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力来得大。

⑤这一段写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作为老师,也应该有一颗不灭的率真的童心。小男孩的很多性格特点是我们许多成年人所没有的高贵品质!

(3)他对父亲的崇拜

①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

②写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支撑的一种想像。

③结尾处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

(4)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④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5)他的眼泪

①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又有别于成年人。

②“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这是他由来信想起了在上海时的生活,到了动情处竭力掩饰自己的泪水,可见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孩子。

③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亦是大丈夫!这一部分表现“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

(6)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①只是觉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

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条男子汉的刚强、成熟。

③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

(7)结尾部分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三、交流及评价

疑难解析,互动探究

1、目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故意留白,培养学生质疑、分析能力,进一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2、方式:采用“学生考老师、老师考学生”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

3、环节:学生质疑——析疑——释疑或教师设疑——点拨——解疑等穿插进行。

四、总结全文

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

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

五、写作特点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1、选用典型细节 2、细致观察事物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题二。2.练习册。3. 作文4.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反思


相关作文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作文500字
  •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正是男子汉的成长过程.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征来组织安排材料,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徜徉幽默风趣的语言中 ,感受这么一个男孩的男子汉魅力. 教学目标: 1.感受"男子汉"独立.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 ...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作文1100字
  • 常州朝阳中学 吴国旺 本节课研究重点: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文中颇有哲理的语句. 2. 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3. 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 ...

  • 体验民族风格的音乐教案:小小男子汉(音乐)作文500字
  •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风格. 2.鼓励幼儿和着音乐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体验击鼓的欢快情感.二.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三. 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四.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 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 ...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_评优课作文初三
  • 1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快速浏览课文 ,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作文1700字
  • 常州朝阳中学 徐岸慧 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清楚地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说出"男子汉"的含义. 4.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片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说说 ...

  • 九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案作文2800字
  • 九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 2.感受"男子汉"自主自立.刚强坦城的精神品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那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提问学生)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整体感知: 1. ...

  • 假文盲作文教案作文2400字
  • 育才苑唐山世博校区辅导教案 辅导教师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教务审核 辅导时间 漫画作文<假文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展开合理的想像,把所看,所想,所感具体.有序地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漫画,了解漫 ...

  • 军神 教案作文3000字
  • 5.军 神 1.这节课我们学习选读课文第5课--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再读一次.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军神就是--(刘伯承) 3.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手指在桌子上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三个字,注意:字要写得工整.端正,尤其是这个"承"字,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竖钩,是两笔,不要写 ...

  • [感动]作文教案作文800字
  • 1 话题作文训练<感动>作文教案 授课教师:邓存利 授课班级:9.5班 授课时间2014.3.11 一. 故事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段颁奖词,猜猜他是谁: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 ...

  • 初中作文教案作文900字
  • 作文练习一 ·写人记事类 一.行文过程. 1. 审题. 2. 立意. 3. 结构. 4. 作文. 二.优秀范文. 成长路上, 有你真好 杂着栀子花香的味道„„永远的记忆里, 蒲公英的笑靥依旧荡漾在蓝蓝的天空里, 这一路的成长, 因为有你, 永远都充满阳光般的微笑. 6岁时, 早已在你们温暖的怀抱中享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