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沈下贤]作文1400字

初二作文

沈下贤

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珮月如襟。

这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任湖州刺史时,追思凭吊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的诗作。亚之字下贤,吴兴(即湖州)人,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工诗能文,善作传奇小说。他的《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等传奇,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李贺、杜牧、李商隐对他都很推重。杜牧这首极富风调美的绝句,表达了他对亚之的仰慕。

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灵夭矫之笔咏叹而起。斯人,指题中的沈下贤。清唱,指沈的诗歌,着一“清”字,其诗作意境的清迥拔俗与文辞的清新秀朗一齐写出。全句亦赞亦叹,既盛赞下贤诗歌的格清调逸,举世无与比肩;又深慨其不为流俗所重,并世难觅同调。

沈下贤一生沉沦下僚,落拓不遇。其生平事迹,早就不为人知。当杜牧来到下贤家乡吴兴的时候,其旧日的遗迹已不复存留。“草径苔芜不可寻”,这位“吴兴才人”的旧居早已青苔遍地,杂草满径,淹没在一片荒凉之中了。生前既如此落寞,身后又如此凄清,这实在是才士最大的悲哀,也是社会对他们最大的冷落。“清唱”既无人和,遗迹又不可寻,诗人的凭吊悲慨之意,景仰同情之感,已经相当充分地表达出来,三、四两句,就从“不可寻”进一步引发出“一夕小敷山下梦” 来。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贤旧居所在地。旧居遗迹虽“草径苔芜不可寻”,但诗人的怀想追慕之情却悠悠不尽,难以抑止,于是便引出 “梦寻”来──“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珮月如襟。”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在梦境中浮现的,只有鸣声琤琮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这梦境清寥高洁,极富象征色彩。“水如环珮”,是从声音上设喻,柳宗元《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月下闻水之清音,可以想见其清莹澄澈。“月如襟”,是从颜色上设喻,足见月色的清明皎洁。这清流与明月,似乎是这位前辈才人修洁的衣饰,令人宛见其清寥的身影;又象是他那清丽文采和清迥诗境的外化,令人宛闻其高唱的清音孤韵;更象是他那高洁襟怀品格的象征,令人宛见其孤高寂寞的诗魂。“襟”,古代指衣的交领,引申不襟怀。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云:“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光洁的水色可揽以贮怀,如水的月光自然也可作为高洁襟怀的象征了。所以,这“月如襟”,既是形况月色皎洁如襟,又是象征襟怀皎洁如月。这样地回环设喻,彼此相映,融比兴象征为一体,在艺术上确是一种创造。李贺的《苏小小墓》诗,借“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 的想象,画出了一个美丽深情的芳魂,杜牧的这句诗,则画出了一个高洁的诗魂。如果说前者更多地注重形象的描绘,那么后者则更多地侧重于意境与神韵,对象不同,笔意也就有别。

这是交织着深情仰慕和深沉悲慨的追思凭吊之作。它表现了沈下贤的生前寂寞、身后凄清的境遇,也表现了他的诗格与人格。但通篇不涉及沈下贤的生平行事,也不作任何具体的评赞,而是借助于咏叹、想象、幻梦和比兴象征,构成空灵蕴藉的诗境,让读者通过这种境界,在自己心中想象出沈下贤的高标逸韵。全篇集中笔墨反复渲染一个“清”字:从“清唱何人和”的寂寞到“草径苔芜”的凄清,到“水如环珮月如襟”的清寥梦境,一意贯串,笔无旁鹜。这样把避实就虚和集中渲染结合起来,才显得虚而传神。

(刘学锴)

沈下贤

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珮月如襟。

这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任湖州刺史时,追思凭吊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的诗作。亚之字下贤,吴兴(即湖州)人,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工诗能文,善作传奇小说。他的《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等传奇,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李贺、杜牧、李商隐对他都很推重。杜牧这首极富风调美的绝句,表达了他对亚之的仰慕。

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灵夭矫之笔咏叹而起。斯人,指题中的沈下贤。清唱,指沈的诗歌,着一“清”字,其诗作意境的清迥拔俗与文辞的清新秀朗一齐写出。全句亦赞亦叹,既盛赞下贤诗歌的格清调逸,举世无与比肩;又深慨其不为流俗所重,并世难觅同调。

沈下贤一生沉沦下僚,落拓不遇。其生平事迹,早就不为人知。当杜牧来到下贤家乡吴兴的时候,其旧日的遗迹已不复存留。“草径苔芜不可寻”,这位“吴兴才人”的旧居早已青苔遍地,杂草满径,淹没在一片荒凉之中了。生前既如此落寞,身后又如此凄清,这实在是才士最大的悲哀,也是社会对他们最大的冷落。“清唱”既无人和,遗迹又不可寻,诗人的凭吊悲慨之意,景仰同情之感,已经相当充分地表达出来,三、四两句,就从“不可寻”进一步引发出“一夕小敷山下梦” 来。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贤旧居所在地。旧居遗迹虽“草径苔芜不可寻”,但诗人的怀想追慕之情却悠悠不尽,难以抑止,于是便引出 “梦寻”来──“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珮月如襟。”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在梦境中浮现的,只有鸣声琤琮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这梦境清寥高洁,极富象征色彩。“水如环珮”,是从声音上设喻,柳宗元《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月下闻水之清音,可以想见其清莹澄澈。“月如襟”,是从颜色上设喻,足见月色的清明皎洁。这清流与明月,似乎是这位前辈才人修洁的衣饰,令人宛见其清寥的身影;又象是他那清丽文采和清迥诗境的外化,令人宛闻其高唱的清音孤韵;更象是他那高洁襟怀品格的象征,令人宛见其孤高寂寞的诗魂。“襟”,古代指衣的交领,引申不襟怀。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云:“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光洁的水色可揽以贮怀,如水的月光自然也可作为高洁襟怀的象征了。所以,这“月如襟”,既是形况月色皎洁如襟,又是象征襟怀皎洁如月。这样地回环设喻,彼此相映,融比兴象征为一体,在艺术上确是一种创造。李贺的《苏小小墓》诗,借“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 的想象,画出了一个美丽深情的芳魂,杜牧的这句诗,则画出了一个高洁的诗魂。如果说前者更多地注重形象的描绘,那么后者则更多地侧重于意境与神韵,对象不同,笔意也就有别。

这是交织着深情仰慕和深沉悲慨的追思凭吊之作。它表现了沈下贤的生前寂寞、身后凄清的境遇,也表现了他的诗格与人格。但通篇不涉及沈下贤的生平行事,也不作任何具体的评赞,而是借助于咏叹、想象、幻梦和比兴象征,构成空灵蕴藉的诗境,让读者通过这种境界,在自己心中想象出沈下贤的高标逸韵。全篇集中笔墨反复渲染一个“清”字:从“清唱何人和”的寂寞到“草径苔芜”的凄清,到“水如环珮月如襟”的清寥梦境,一意贯串,笔无旁鹜。这样把避实就虚和集中渲染结合起来,才显得虚而传神。

(刘学锴)


相关作文

  • 山行--改编作文500字
  • 今天,杜牧计划想去一座深山走走.因为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杜牧到马店租了一辆马车赶路. 深秋的田野里,麦子已经割完了.深秋的树上连几只小鸟都很难看到,树上的叶子全脱落了.路上人烟稀少,杜牧走在街道上,一阵微风吹来,使杜牧感到一丝的凉意. 经过一小时,马儿把杜牧带到了通向深山脚下的石头小路.路很平,但 ...

  • 41小儿垂钓作文1200字
  • 41.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2.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3.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4.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 ...

  • 杜牧[屏风绝句]作文1200字
  • 屏风绝句 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 拂尘犹自妒娇娆.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 ...

  • 杜牧[赤壁]唐诗赏析作文1800字
  •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 ...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唐诗赏析作文800字
  •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杜?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 ...

  • 杜牧[河湟]作文1000字
  • 河 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 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 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 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 流传天下乐闲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 ...

  • 杜牧[江南春]赏析作文1500字
  •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 作品赏析 [注释](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 ...

  • 杜牧江南春原文及注释解析作文2000字
  • 江南春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类型:山水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 ...

  • 杜牧[金谷园]作文1000字
  •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