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年间, 江西南康府辖地金沙山突然出现了一队匪盗, 他们占山为王, 打劫富人的钱财, 令当地的官吏和财主胆战心惊。据说这队匪盗的头目竟是一个女子, 绰号一枝寒梅, 生得花容月貌, 明眸皓齿, 令男人一见销魂。虽然她手下的男人个个虎背熊腰武艺高强, 但都甘心被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指挥。他们屡屡击败南康府的武装征剿, 令南康府伤透了脑筋。 这年, 新上任的南康知府刘新世贴出招贤榜, 称如有能人收剿一枝寒梅者, 赏黄金千两; 打败一枝寒梅者, 赏白银千两; 有出谋划策者, 被采纳且达到效果者, 将招进府衙为公差等等。此榜一出, 全城哗然。每天都有许多人围观谈论, 酒肆茶房也一时热闹起来。
令刘知府意想不到的是, 应征者却寥寥无几, 偶有一些人来, 但在刘知府亲自面试时, 皆被他赶出府门。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些无业混混, 想来碰碰运气而已。而征剿山匪, 岂是这等轻率之徒能办到的事? 所以, 榜发出快一个月了, 也没有什么好效果。
这天, 一辆马车停在了衙门前, 从车上下来一个高个男子, 声言他是前来应征的, 叫堂前衙役速速带他去见刘知府。一看来人气势, 衙役们不敢怠慢, 立即进去禀报。不一会儿, 男子就被带到刘知府面前。
刘知府一见此人, 果然与众不同, 无论眉宇还是身手, 与前些应征者不可同日而语, 心头欣喜, 但表面还是不动声色地与他交谈起来。
此人自称叫李先锋, 不是本地人, 常年在外做生意, 倒也见多识广。只因最近生意亏了本, 路过此地时正好看到招贤榜, 就来试一试。刘知府见他谈吐不俗, 越发认真对待。当刘知府向他请教剿匪之计时, 没想到李先锋呵呵一笑, 道:“刘大人为什么总要剿匪, 而不想到招安呢? ”刘知府惊讶地问:“招安? 这种匪徒肯归顺吗? 再说, 一枝寒梅作恶多端, 朝廷怎能放过她? ”
李先锋却摇了摇头道:“不瞒刘大人, 小的一路走来, 曾听到过民间一些传言, 都是给一枝寒梅说好话, 说她劫富济贫, 惩毙贪官, 做下了许多叫百姓解恨的好事。”
听过此话, 刘知府心里在发火, 一个外来之人, 岂能在知府面前公开称赞盗贼? 可想想, 他还是忍住了。现在正是用人之时, 招安也罢, 剿灭也好, 反正能平定这些山匪是当前头等大事。因为前任知府大人就是在剿匪不力上挨了朝廷的严斥而被降职, 这次上任之前, 自己可是立下军令状的。
当下刘知府只好放下架子, 与李先锋商讨招安之事。李先锋要刘知府给他交个底, 招顺之后, 会不会对一枝寒梅下毒手。刘知府嘿嘿一笑道:“你说呢? ”李先锋却正色地告之刘知府, 一定要先写下保证书自己才去做这件事, 否则, 今后他枉在世上为人了。刘知府无奈, 只好亲笔给李先锋写了个保证书, 李先锋揣在怀里, 这才告诉刘知府, 明天自己一人先去山寨探听一枝寒梅的口气, 然后再见机行事。
次日一早, 刘知府亲自送李先锋出行。单人匹马去山寨, 本是十分危险的事, 刘知府要李先锋带几个人同去, 也好有个照应。可李先锋却说, 这不是去打仗, 多一个人反而使对方生疑, 一人更安全。
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第二天一早, 李先锋安全下山, 给刘知府带来了好消息, 说经过他一夜舌战, 终于说服了女首领, 愿意归顺。不过, 她有个条件, 必须刘大人亲自去山口迎接。刘知府一听归顺二字, 不由大喜, 后来见说出要自己亲自去山口迎接, 心有不愿。李先锋劝道:“刘大人, 说句你不高兴的话, 你去山口迎接, 并不低下啊, 人家毕竟也是一寨之王嘛。”刘知府只好点头答应。为免夜长梦多, 归顺的日期定在了第二天上午, 到时刘知府亲自迎接并摆酒接风, 以释前嫌。
第二天, 李先锋陪着刘知府来到山口, 早见一支队伍由山道下来, 为首的正是一个女人。刘知府一见, 不由呆住了, 几乎口水都流了出来。可以说, 他也见过许多女人, 却没有见过这么漂亮高雅的女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他心头的计划更加坚定了。
街上百姓早闻女匪的容貌, 都挤着瞧热闹, 一睹一枝寒梅的真面目, 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到达衙门, 已是午餐时分, 刘知府早准备好了三桌酒菜, 他把一枝寒梅手下十几人安排在前院
的两桌就座, 而把一枝寒梅安排在后院, 由他亲自相陪。本来他把李先锋也安排在前院, 可李先锋说什么也要跟着一枝寒梅, 说他要亲自跟她喝两杯。刘知府无奈, 只好让他坐在了一枝寒梅的旁边。
酒宴开始, 猜拳行令, 热闹非凡。可是, 不一会儿, 前院的热闹却一下子冷静下来。一枝寒梅问刘知府是怎么回事, 刘知府派出身边的人过去看后回报道:“他们都已醉了。”刘知府轻松一笑道:“今天是好日子, 不醉不休, 来, 我们也喝个痛快。”这时, 李先锋举起酒杯对刘知府说:“来, 我们干! ”话未说完, 人却扑地一下倒在地上。刘知府哈哈大笑起来:“醉了, 又醉倒了一个。”这个时候, 刘知府色迷迷地望着一枝寒梅, 大胆地靠近她身边, 要与她干个交杯酒。一枝寒梅却不买他的账, 正色道:“刘知府, 你可是朝廷命官, 调戏民女可是一罪啊。”刘知府早已忍耐不住欲望, 索性过去抱住她强行乱吻。正要得逞之时, 忽觉脚下被人一扫, 人一下子跌坐在地。是哪个这么大胆败坏了他的兴致? 刘知府正要大怒, 没想到却见刚刚已醉倒的李先锋已站了起来, 正怒目圆睁着吼道:“好你个狗官, 真是瞎了狗眼, 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知道她是谁吗, 说出来吓你个半死, 还不快快给夫人赔礼。”刘知府被李先锋骂懵了, 几乎与此同时, 前院已醉倒的十几人闯进后院来, 刘知府吓得面无血色, 疑惑地问:“你们怎么就醒了呢? ”
李先锋鄙视地看着刘知府道:“你以为我们都不知道你这个狗官在我们的酒里面下了蒙汗药吗? 我们早就防着哩。你当我们是什么人, 平西王知道吧, 你竟敢调戏平西王的夫人, 你的脑袋还想不想挂在脖子上了? ”
闻听此言, 刘知府吓得不住叩头求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枝寒梅难道真的是吴三桂的夫人陈圆圆? 她不是远在云南, 怎么跑到南康府地带做起了强盗?
没错, 一枝寒梅真的就是那个倾国倾城的陈圆圆, 她的夫君就是平西王吴三桂。虽然吴三桂在云南是个土皇帝, 陈圆圆跟着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陈圆圆的心里总是不愉快, 特别是后来吴三桂不听她的劝说绞杀了南明的永乐帝, 她的心情更不好了。她向吴三桂提出想到老家去看看, 其实是想到外面去散散心。吴三桂想想也好, 整天在家愁眉苦脸的也让他有些厌倦了, 便答应了她的要求, 派出精兵十几人, 装扮成生意之人, 护卫着陈圆圆的安全。没想到他们一行途经江西南康府地带时, 忽遇一小吏强抢一女子, 光天化日之下, 岂容这等事情发生, 她的手下一出手, 便把小吏给打死了。惹下祸端, 正好附近有座山林, 他们便进去躲避。没想到陈圆圆一时兴起, 在此做起了山寨大王, 干些劫富济贫的善事, 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陈圆圆走后不久, 吴三桂又有些放心不下, 派出手下李先锋密探夫人的消息, 李先锋来到江西一带正好看到了南康府的招贤榜, 才知他们已落草在金沙山。
那天李先锋上山一见陈圆圆, 便劝她回去。可陈圆圆却嘻嘻笑起来说:“你看我在这儿多开心, 正兴头上呢, 怎么就回去呢? 你去跟老爷说, 就说过些日子我再回去。”李先锋正色道:“如今夫人把事情闹大了, 官府要派兵来剿灭, 再这样下去, 如有什么闪失, 小人也无法向王爷交代呀。”之后李先锋便把南康府派他来招安的事情告之陈圆圆, 说正好就此下台, 免得事情弄得太大了, 还真不好收场。毕竟吴三桂远在云南, 有什么闪失, 远水救不了近火。
下山后, 李先锋早就窥透了刘知府的色心, 他叫手下人把混有迷药的酒倒掉, 故意猜拳行令, 然后装醉倒, 看看刘知府如何表演。刘知府原本还有一条计划, 那就是假招安, 真捉拿, 怎么能放过盗贼?
刘知府早在外院布置好的伏兵不知里面发生的一切, 一见陈圆圆走出来, 立马冲出几个人, 上前来抓捕她。哪料到身后早有刀枪刺来, 一时间, 打杀一片, 不到一刻钟, 那些伏兵都被一一制服, 李先锋问陈圆圆怎样处置他们, 陈圆圆摇了摇头道:“把他们放了吧。”
这样大闹一场南康府, 陈圆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搜出府内的银两, 尽数散与街上乞丐和穷人, 然后飘然而去。
据说, 陈圆圆回云南后, 没有向吴三桂透露此事, 并且叮嘱部下也不准透露半句。所以, 历史上
也没有记录下这样一段传奇般的故事, 只是在南康的民间流传至今, 是真是假, 终究难辨。 落寇南康, 是陈圆圆那段空虚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 后来她遁入空门, 与青灯古佛为伴, 不知是否与此段经历有关?
清朝顺治年间, 江西南康府辖地金沙山突然出现了一队匪盗, 他们占山为王, 打劫富人的钱财, 令当地的官吏和财主胆战心惊。据说这队匪盗的头目竟是一个女子, 绰号一枝寒梅, 生得花容月貌, 明眸皓齿, 令男人一见销魂。虽然她手下的男人个个虎背熊腰武艺高强, 但都甘心被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指挥。他们屡屡击败南康府的武装征剿, 令南康府伤透了脑筋。 这年, 新上任的南康知府刘新世贴出招贤榜, 称如有能人收剿一枝寒梅者, 赏黄金千两; 打败一枝寒梅者, 赏白银千两; 有出谋划策者, 被采纳且达到效果者, 将招进府衙为公差等等。此榜一出, 全城哗然。每天都有许多人围观谈论, 酒肆茶房也一时热闹起来。
令刘知府意想不到的是, 应征者却寥寥无几, 偶有一些人来, 但在刘知府亲自面试时, 皆被他赶出府门。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些无业混混, 想来碰碰运气而已。而征剿山匪, 岂是这等轻率之徒能办到的事? 所以, 榜发出快一个月了, 也没有什么好效果。
这天, 一辆马车停在了衙门前, 从车上下来一个高个男子, 声言他是前来应征的, 叫堂前衙役速速带他去见刘知府。一看来人气势, 衙役们不敢怠慢, 立即进去禀报。不一会儿, 男子就被带到刘知府面前。
刘知府一见此人, 果然与众不同, 无论眉宇还是身手, 与前些应征者不可同日而语, 心头欣喜, 但表面还是不动声色地与他交谈起来。
此人自称叫李先锋, 不是本地人, 常年在外做生意, 倒也见多识广。只因最近生意亏了本, 路过此地时正好看到招贤榜, 就来试一试。刘知府见他谈吐不俗, 越发认真对待。当刘知府向他请教剿匪之计时, 没想到李先锋呵呵一笑, 道:“刘大人为什么总要剿匪, 而不想到招安呢? ”刘知府惊讶地问:“招安? 这种匪徒肯归顺吗? 再说, 一枝寒梅作恶多端, 朝廷怎能放过她? ”
李先锋却摇了摇头道:“不瞒刘大人, 小的一路走来, 曾听到过民间一些传言, 都是给一枝寒梅说好话, 说她劫富济贫, 惩毙贪官, 做下了许多叫百姓解恨的好事。”
听过此话, 刘知府心里在发火, 一个外来之人, 岂能在知府面前公开称赞盗贼? 可想想, 他还是忍住了。现在正是用人之时, 招安也罢, 剿灭也好, 反正能平定这些山匪是当前头等大事。因为前任知府大人就是在剿匪不力上挨了朝廷的严斥而被降职, 这次上任之前, 自己可是立下军令状的。
当下刘知府只好放下架子, 与李先锋商讨招安之事。李先锋要刘知府给他交个底, 招顺之后, 会不会对一枝寒梅下毒手。刘知府嘿嘿一笑道:“你说呢? ”李先锋却正色地告之刘知府, 一定要先写下保证书自己才去做这件事, 否则, 今后他枉在世上为人了。刘知府无奈, 只好亲笔给李先锋写了个保证书, 李先锋揣在怀里, 这才告诉刘知府, 明天自己一人先去山寨探听一枝寒梅的口气, 然后再见机行事。
次日一早, 刘知府亲自送李先锋出行。单人匹马去山寨, 本是十分危险的事, 刘知府要李先锋带几个人同去, 也好有个照应。可李先锋却说, 这不是去打仗, 多一个人反而使对方生疑, 一人更安全。
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第二天一早, 李先锋安全下山, 给刘知府带来了好消息, 说经过他一夜舌战, 终于说服了女首领, 愿意归顺。不过, 她有个条件, 必须刘大人亲自去山口迎接。刘知府一听归顺二字, 不由大喜, 后来见说出要自己亲自去山口迎接, 心有不愿。李先锋劝道:“刘大人, 说句你不高兴的话, 你去山口迎接, 并不低下啊, 人家毕竟也是一寨之王嘛。”刘知府只好点头答应。为免夜长梦多, 归顺的日期定在了第二天上午, 到时刘知府亲自迎接并摆酒接风, 以释前嫌。
第二天, 李先锋陪着刘知府来到山口, 早见一支队伍由山道下来, 为首的正是一个女人。刘知府一见, 不由呆住了, 几乎口水都流了出来。可以说, 他也见过许多女人, 却没有见过这么漂亮高雅的女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他心头的计划更加坚定了。
街上百姓早闻女匪的容貌, 都挤着瞧热闹, 一睹一枝寒梅的真面目, 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到达衙门, 已是午餐时分, 刘知府早准备好了三桌酒菜, 他把一枝寒梅手下十几人安排在前院
的两桌就座, 而把一枝寒梅安排在后院, 由他亲自相陪。本来他把李先锋也安排在前院, 可李先锋说什么也要跟着一枝寒梅, 说他要亲自跟她喝两杯。刘知府无奈, 只好让他坐在了一枝寒梅的旁边。
酒宴开始, 猜拳行令, 热闹非凡。可是, 不一会儿, 前院的热闹却一下子冷静下来。一枝寒梅问刘知府是怎么回事, 刘知府派出身边的人过去看后回报道:“他们都已醉了。”刘知府轻松一笑道:“今天是好日子, 不醉不休, 来, 我们也喝个痛快。”这时, 李先锋举起酒杯对刘知府说:“来, 我们干! ”话未说完, 人却扑地一下倒在地上。刘知府哈哈大笑起来:“醉了, 又醉倒了一个。”这个时候, 刘知府色迷迷地望着一枝寒梅, 大胆地靠近她身边, 要与她干个交杯酒。一枝寒梅却不买他的账, 正色道:“刘知府, 你可是朝廷命官, 调戏民女可是一罪啊。”刘知府早已忍耐不住欲望, 索性过去抱住她强行乱吻。正要得逞之时, 忽觉脚下被人一扫, 人一下子跌坐在地。是哪个这么大胆败坏了他的兴致? 刘知府正要大怒, 没想到却见刚刚已醉倒的李先锋已站了起来, 正怒目圆睁着吼道:“好你个狗官, 真是瞎了狗眼, 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知道她是谁吗, 说出来吓你个半死, 还不快快给夫人赔礼。”刘知府被李先锋骂懵了, 几乎与此同时, 前院已醉倒的十几人闯进后院来, 刘知府吓得面无血色, 疑惑地问:“你们怎么就醒了呢? ”
李先锋鄙视地看着刘知府道:“你以为我们都不知道你这个狗官在我们的酒里面下了蒙汗药吗? 我们早就防着哩。你当我们是什么人, 平西王知道吧, 你竟敢调戏平西王的夫人, 你的脑袋还想不想挂在脖子上了? ”
闻听此言, 刘知府吓得不住叩头求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枝寒梅难道真的是吴三桂的夫人陈圆圆? 她不是远在云南, 怎么跑到南康府地带做起了强盗?
没错, 一枝寒梅真的就是那个倾国倾城的陈圆圆, 她的夫君就是平西王吴三桂。虽然吴三桂在云南是个土皇帝, 陈圆圆跟着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陈圆圆的心里总是不愉快, 特别是后来吴三桂不听她的劝说绞杀了南明的永乐帝, 她的心情更不好了。她向吴三桂提出想到老家去看看, 其实是想到外面去散散心。吴三桂想想也好, 整天在家愁眉苦脸的也让他有些厌倦了, 便答应了她的要求, 派出精兵十几人, 装扮成生意之人, 护卫着陈圆圆的安全。没想到他们一行途经江西南康府地带时, 忽遇一小吏强抢一女子, 光天化日之下, 岂容这等事情发生, 她的手下一出手, 便把小吏给打死了。惹下祸端, 正好附近有座山林, 他们便进去躲避。没想到陈圆圆一时兴起, 在此做起了山寨大王, 干些劫富济贫的善事, 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陈圆圆走后不久, 吴三桂又有些放心不下, 派出手下李先锋密探夫人的消息, 李先锋来到江西一带正好看到了南康府的招贤榜, 才知他们已落草在金沙山。
那天李先锋上山一见陈圆圆, 便劝她回去。可陈圆圆却嘻嘻笑起来说:“你看我在这儿多开心, 正兴头上呢, 怎么就回去呢? 你去跟老爷说, 就说过些日子我再回去。”李先锋正色道:“如今夫人把事情闹大了, 官府要派兵来剿灭, 再这样下去, 如有什么闪失, 小人也无法向王爷交代呀。”之后李先锋便把南康府派他来招安的事情告之陈圆圆, 说正好就此下台, 免得事情弄得太大了, 还真不好收场。毕竟吴三桂远在云南, 有什么闪失, 远水救不了近火。
下山后, 李先锋早就窥透了刘知府的色心, 他叫手下人把混有迷药的酒倒掉, 故意猜拳行令, 然后装醉倒, 看看刘知府如何表演。刘知府原本还有一条计划, 那就是假招安, 真捉拿, 怎么能放过盗贼?
刘知府早在外院布置好的伏兵不知里面发生的一切, 一见陈圆圆走出来, 立马冲出几个人, 上前来抓捕她。哪料到身后早有刀枪刺来, 一时间, 打杀一片, 不到一刻钟, 那些伏兵都被一一制服, 李先锋问陈圆圆怎样处置他们, 陈圆圆摇了摇头道:“把他们放了吧。”
这样大闹一场南康府, 陈圆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搜出府内的银两, 尽数散与街上乞丐和穷人, 然后飘然而去。
据说, 陈圆圆回云南后, 没有向吴三桂透露此事, 并且叮嘱部下也不准透露半句。所以, 历史上
也没有记录下这样一段传奇般的故事, 只是在南康的民间流传至今, 是真是假, 终究难辨。 落寇南康, 是陈圆圆那段空虚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 后来她遁入空门, 与青灯古佛为伴, 不知是否与此段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