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作文让孩子更喜欢写作
铜山区实验小学 解 颖
【内容摘要】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社会、亲近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借鉴、不断尝试大自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求作文创作素材。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技艺,创作出大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想像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乐观的心态,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关 键 词】(不少于四个)
袒露童心 回归童趣 释放童真 说真话 说实话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实现“三个”面向;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小学生要写好作文,真切的体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真切的感受来自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却难以察觉到那份可贵的天性。字里行间,你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搜寻不到天真烂漫的童趣,品读不到娇憨逗人的童话,感觉不到纯朴率真的童真。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没有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奇思妙想,没有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可贵童真。只有滿篇的套话、假话和一大堆的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华丽词藻。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足以令我们警觉,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确立了《小学生体验作文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引导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途径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不管是哪种方法,哪种途径,要写出真东西来,仍离不开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感受,作为教师应该为孩子拓宽创造“体验”的方式、方法。充实生活,丰富情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具体落实语文大纲中对作文的要求。需解决的具
体问题如下:①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让童心袒露;②体验各种生活,让童趣回归;③激活儿童的语言,让童真释放。
二、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学生体验作文,意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意识,参加实践活动的意愿、兴趣以及在实践中获得参与实践的能力及掌握实践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初步体验人和事物的真、善、美,发现人和事物的存在规律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多些童趣,少些程式;多些感性;少些理性;多些自主,少些灌输;多些真实,少些虚假。以趣悦已而悦人,以情动已而动人,以真育已而育人。在写作方面,真正达到像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的那样“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的目的。这就是体验作文的魅力所在。
1、体验作文对个性发展的影响。自从实验以来,学生由原来的怕作文,转变为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了。学校文学社的报名人数直线上升。学生不断地将作文“点子”(我们把作文素材和构思成为“点子”)送到语文老师的案头。随着学生作文接二连三地在各级报刊发表,更是激发了学生爱作文、学作文、写作文的积极性。
2、体验作文对学生提高能力的价值。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放《三国演义》。我们布置学生回去看,数天后,我们布置了以“我说《三国》人物”为题的日记。在日记中,学生不满足人们对其中人物的一般评价,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人们一般都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有学生不喜欢诸葛亮,认为他只会用兵,不会打仗,比不上曹操;多数人同情刘备,但也有学生说刘备只会哭(有这样一条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没有其他本领„„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认识,反映了他们独特的自我体验,都体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喜可贺;
3、体验作文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作文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表情达意。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好坏取决于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根本上感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高症”“神秘感”。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上,鼓励他们在习作中述说自己的真感觉,真性情,使每个学生的习作中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辉。
4、体验作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渗透。体验作文与数学科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写数学作文,比如:《数学家的成功之路》、《我身边的数学》、《测一测,量一量》、《我帮你学数学》,学生不仅在作文中认识了数学,培养了数学兴趣,而且还与作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科学科与作文的联系就更多了,学生学叶片,可以写叶子,学《水》我们就可以写水,学习空气,我们就可以调查大气污染。这种学科渗透,使作文课、语文课再也不孤立了。在体验中建立了事物之间是相通相联的意识。
5体验作文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改,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真情表达呢?我们的做法是:多元评,自己改,将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因此,我们致力改变“作文评改是教师的专利”的弊端,让学生参与评改、学会评改,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力求尊重学生的原意。如“自己评,自己改”。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评改的意识,我们强调首先自己评,自己改。再如“同学评,自己改”。同学之间,年龄相仿,认识相近,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又如“教师评,自己改”。我们要求教师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或后进学生的习作进行全班或个别点评,不提强制性修改意见,让学生有选择的接受,自由修改。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参与实践的意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实践的意愿,乐于实践,善于实践,能从中得到快乐,从快乐中产生兴趣。
提高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能力,丰富情感。认识事物,从初步感知到理性分析,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在对事物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
2、培养初步的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在联系语文阅读实践中,从作文活动体验的主体需要出发,引导儿童感受、领略、体验事物的存在规律及与人们的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唤起学生的写作情趣,在情感作用下去探索未知领域。
四、研究内容
观察体验:A 、静态观察体验。以静物观察为主,观察实物。形状、颜色、
气味。
B 、动态观察体验。这一阶段以静态为辅动态为主,不仅要观察
体验事物的外形特点,而且要感受其动态变化过程。
行动体验:调查体验、活动体验、跨学科体验等。培养学生对体验作文的
浓厚兴趣与爱好,调动他们学习和创作
生理现象体验:如疲惫、消瘦、困倦、冷热、渴等,指导学生对儿童写作
的方法、技巧、深入进行创作训练,提高学生儿童的体验能力。
生理体验:如害羞、高兴、悲伤、无聊、愤怒、灰心等研究体验对学生心
理、生理的影响。
六、研究方法
调查法: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调查了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学生认为,作文很重要,考试是考的,但自己想写,却不知写什么,有时逼着写出来的东西也干巴巴地,连自己也不想读,别说别人了。了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程度,好多学生认为作文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时能得高分,就是好作文,否则,就不是好作文。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我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到底作文是为了考试,还是有它更深,更广泛的用途。就解决为什么作文的问题。比如说,你在生活中受到了误解,你想把误解说清楚,讲明白,让别人理解自己,除了用口述的方法,还可以用笔述的方法。就是用笔说话。用笔说话,我们就要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就要有条理,就要遵循一定的书面表达规则,这就是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用笔话。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尽量不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神秘感,觉得作文高深莫测。通过调查,学生解除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开始在作文课上放松思维,活跃思维了。
访谈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体验的兴趣和习作基础,并通过观测、访谈对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原本不清楚的认识清楚了,对原本不了解的事物了解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活动体验。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而又积极参与的活动,从参与中获得体验。我们利用儿童节组织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份祝贺自己的礼物;或者为同学好朋友设计一份心爱的礼物;利用教师节和学生一起联欢;家有教师的学生为他们想一个新奇的点子,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利用春节为自己或邻居写一副对联。
(3)跨学科体验。如数学测量、计算、小实验、小制作,听音乐、作画、读书体验等。
高级阶段—生理现象体验(看、听、摸、尝等) ,心理体验(喜怒。如感受眼睛的重要: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在家人的陪伴下,蒙上眼睛活动两个小时,看自己的感受怎样;感受又手的重要:跟其他教师联系好:让学生把自己的又手捆绑起来,上一半天课,看学生有什么体验。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学生就会领会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一定要用好它们,保护好它们。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意境进行体验。如通过描述、看图片展、录音、录像、电视、电影等方式。也可通过学生自身表演进行体验。
通过体验,学生有了生活积累,话也多,思路也开阔和,语言也风趣了,文章也就自然成为文章了。
八、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一是解放心灵,表现自我。在乐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个性作文,改变了小学生的作文封闭不说真话的风气,不再是老师要求写什么,我就得写什么。而是,我想写什么 ,我就写什么,我想说什么,我就说什么。造成了学生习作的开放。因此,上交的作文真心话多了,空话、套话少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多了。如这位毕业班的同学这样写到:“交交交,抄抄抄,天天为作业烦恼。要作业,老师的脸如‘三九寒天下大雪,横眉冷对千夫指’”。“喂,作业为什么还不交,干什么呢?”为配合升学考试,作业多就成为毕业班的第一大苦恼。清晨,大部
分同学早早起床,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好多同学戴上了眼镜。同学们戏称“四只眼”、“酒瓶底”。
二是打开心扉,说出真感觉。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敢想敢说,可在作文时,却表现为思路狭窄,作“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啐铅笔头”状。即使写出来,往往也是如出一辙,千人一面,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让学生走出“与众不同会遭人讥笑”的心理误区,容纳学生的奇谈怪想、异想天开,不能对他们某些超出常情、有违现实的前卫想法一概否定,视为异端,从而一棍子打死,我们应积极肯定、接纳并加以引导。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走出人为的误区,摒弃那些陈词滥调,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以下是王林同学写的《说说咱们的头号特色菜》中的一个片段:说起咱们班,值得骄傲的就是头号特色菜—“螃蟹”。“螃蟹”的大名叫彭琪,这只“螃蟹”走路虽不“横行霸道”,但两脚八字成80度行走,旁人很难模仿,颇有“螃蟹”很怪,这是大家公认的。他的自创防盗笔盒里有许多收藏品;羽毛笔、空毛笔„„应有尽有。但是收藏最多的还是螃蟹的小图片。笔盒上、本子上、书的封面上,“爬”滿了螃蟹。只要他人有螃蟹图片,他就使尽浑身解数,“软硬兼施”,非把“战利品”搞到手不可。他对螃蟹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要是有十三肖的话,我想他肯定改属螃蟹了。
三是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1)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素材。春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缤纷,都可以变成美丽的文字。(2)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3)学生尽情地游戏。喜欢参加游戏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的内容,学生在游戏中相当放松,能够“想人之所未言”,这样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别具一格。
(二)方法
一是观察体验, 走近生活在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因此,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对写作的对象不熟悉,写作时无话可说,根本谈不上语言的生动丰富了。我在安排学生作文时,一定先安排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例如:写《放风筝》,先带学生一起放一次风筝,感受风筝放起来的艰难,放上后的快乐,或是放不起来的不快;再观察风筝在空中的样子,有的“优哉游哉”,有的则一起一伏,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逐渐下坠„„这样有所观察,有所感受,作文时的语言就富有个性了。
二是阅读积累,为习作积淀语言。美国著名文学家. 伦敦曾把继母骂他的话收成一本《后母娘的词典》;前苏联戏剧家曾根据收集到的小故事,写出了久演不衰的喜剧《钦差大臣》;我国明朝大画家石涛也曾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看来积累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了。多读名著,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录下来,整理积累,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或者讨论、争论的原话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话,写出不同的人物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命题自主给学生松绑,营造宽松的作文氛围。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扬弃作文的“八股遗风”和必须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席勒化倾向”;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的命题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命题材要多留空白点越多,约束就越少,给学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如《20年后的我》这样命题,像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命题,都是只作一点提示,而留大片空白。为想象力的自由腾越提供一个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天地。别外,像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续写作文等用上所给的几个词语写一作文等命题形式,都不同程度地留有较多的空白,有利于想象发挥。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出具体题目,只是确定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己拟题,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受兴趣的内容写。这样不但便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保证抒发真情实感,使文章内容充实,
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怵头作文”和“移植作文”的现象。
四是利用谈话,表达真情。要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就应引导学生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闲聊,毫无顾虑的说笑,经常会显示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敏感的、最有兴趣的事。从他们的谈话中,能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这时,教师若能精于点拨、指导,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获取作文材料,往往这类作文的内容最富有生活气息,最具有个性特点。
五是训练表达,一气呵成。小学生作文在表达形式上往往碰到许多认为的壁垒。比如,要怎样开头结尾,要注意前后照应等。这本来是没错的,但如果时时受到限制,学生想的东西势必受到影响,且会造成无从下笔的局面,最终放弃了想表达的意思,想表达的思想。因而在作文中,我们尽管让学生自由表达。《拥挤的校门口》、《春的发现》、《我和小猫对话》、《给妈妈洗脚》、《外婆学跳舞》等。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气呵成的效果。
九、思考与建议
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社会、亲近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借鉴、不断尝试大自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求作文创作素材。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技艺,创作出大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想像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乐观的心态,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是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把学生引进生活,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
三是学生难以选准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很难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取生活的实质,更难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有意识的生活,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指导学生体验生活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到生活中支寻找生活:比如,新区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做妈妈的特别爱,打扮,妈妈的生活就会我们学生要寻找的内容——调查妈妈的化妆品(产品的牌子,产地,功效,商标图案等),通过化妆这一侧面来了解妈妈的情况。其它像鞋子、衣服等等。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来了解爸爸或其他人。这项活力,不必担心学生无话可说,不光有话,而且都是真话实话。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研究课题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占用早自习,有时占用语文课时间,另外,周六、周日的时间的大量时间也被占用。教师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语文的基础知识相比较就比同年级的弱些。
二是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所冲突,学校要求,每学期8篇大作文,另外写日记。我们把日记、作文全部放在了一起,有时给学校的常规业务检查相矛盾。 三是学生思维活跃了是好事,但也得看到,学生有思想了,有很多时候与学校的常规发生冲突时,个人行为不能服从集体。孩子们总是认为学校的有些规定,这不合理,那不合理。如何在学生的思维活跃的同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这也是实验后留给我们的新课题。例如:学校规定在校内不准玩纸制玩具,怕影响环境卫生。好多孩子就不明白:认为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_____“书,本子都是纸做的,干脆这些也别让带,卫生就能干净了!”你看这不抬上杠了吗?
四是在体验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用成人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作品,用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象,在训练中任意拔高学生,拔高要求。小学生习作不叫小学生习作,改叫中学生作文更贴切。我们在实验中也常听教师们议论:咱这一批学生到中学老师可省事了,几乎不用教了,咱孩子现在的作文都赶上初三学生了。我们把别人的活给干了,别人该干吗去呢?在体验作文教学如何把握好分寸、尺度让小学生体验作文就姓“小”,而不是姓“中”,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科研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铜陵市长江路小学 陆常波)中国基础教育网 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3、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行)
4、 王桂芹 《优化习作教学,提高表达素质》互联网资料 山东文登市实小
体验作文让孩子更喜欢写作
铜山区实验小学 解 颖
【内容摘要】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社会、亲近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借鉴、不断尝试大自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求作文创作素材。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技艺,创作出大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想像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乐观的心态,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关 键 词】(不少于四个)
袒露童心 回归童趣 释放童真 说真话 说实话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实现“三个”面向;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小学生要写好作文,真切的体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真切的感受来自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却难以察觉到那份可贵的天性。字里行间,你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搜寻不到天真烂漫的童趣,品读不到娇憨逗人的童话,感觉不到纯朴率真的童真。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没有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奇思妙想,没有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可贵童真。只有滿篇的套话、假话和一大堆的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华丽词藻。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足以令我们警觉,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确立了《小学生体验作文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引导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途径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不管是哪种方法,哪种途径,要写出真东西来,仍离不开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感受,作为教师应该为孩子拓宽创造“体验”的方式、方法。充实生活,丰富情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具体落实语文大纲中对作文的要求。需解决的具
体问题如下:①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让童心袒露;②体验各种生活,让童趣回归;③激活儿童的语言,让童真释放。
二、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学生体验作文,意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意识,参加实践活动的意愿、兴趣以及在实践中获得参与实践的能力及掌握实践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初步体验人和事物的真、善、美,发现人和事物的存在规律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多些童趣,少些程式;多些感性;少些理性;多些自主,少些灌输;多些真实,少些虚假。以趣悦已而悦人,以情动已而动人,以真育已而育人。在写作方面,真正达到像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的那样“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的目的。这就是体验作文的魅力所在。
1、体验作文对个性发展的影响。自从实验以来,学生由原来的怕作文,转变为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了。学校文学社的报名人数直线上升。学生不断地将作文“点子”(我们把作文素材和构思成为“点子”)送到语文老师的案头。随着学生作文接二连三地在各级报刊发表,更是激发了学生爱作文、学作文、写作文的积极性。
2、体验作文对学生提高能力的价值。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放《三国演义》。我们布置学生回去看,数天后,我们布置了以“我说《三国》人物”为题的日记。在日记中,学生不满足人们对其中人物的一般评价,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人们一般都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有学生不喜欢诸葛亮,认为他只会用兵,不会打仗,比不上曹操;多数人同情刘备,但也有学生说刘备只会哭(有这样一条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没有其他本领„„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认识,反映了他们独特的自我体验,都体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喜可贺;
3、体验作文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作文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表情达意。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好坏取决于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根本上感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高症”“神秘感”。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上,鼓励他们在习作中述说自己的真感觉,真性情,使每个学生的习作中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辉。
4、体验作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渗透。体验作文与数学科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写数学作文,比如:《数学家的成功之路》、《我身边的数学》、《测一测,量一量》、《我帮你学数学》,学生不仅在作文中认识了数学,培养了数学兴趣,而且还与作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科学科与作文的联系就更多了,学生学叶片,可以写叶子,学《水》我们就可以写水,学习空气,我们就可以调查大气污染。这种学科渗透,使作文课、语文课再也不孤立了。在体验中建立了事物之间是相通相联的意识。
5体验作文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改,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真情表达呢?我们的做法是:多元评,自己改,将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因此,我们致力改变“作文评改是教师的专利”的弊端,让学生参与评改、学会评改,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力求尊重学生的原意。如“自己评,自己改”。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评改的意识,我们强调首先自己评,自己改。再如“同学评,自己改”。同学之间,年龄相仿,认识相近,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又如“教师评,自己改”。我们要求教师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或后进学生的习作进行全班或个别点评,不提强制性修改意见,让学生有选择的接受,自由修改。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参与实践的意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实践的意愿,乐于实践,善于实践,能从中得到快乐,从快乐中产生兴趣。
提高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能力,丰富情感。认识事物,从初步感知到理性分析,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在对事物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
2、培养初步的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在联系语文阅读实践中,从作文活动体验的主体需要出发,引导儿童感受、领略、体验事物的存在规律及与人们的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唤起学生的写作情趣,在情感作用下去探索未知领域。
四、研究内容
观察体验:A 、静态观察体验。以静物观察为主,观察实物。形状、颜色、
气味。
B 、动态观察体验。这一阶段以静态为辅动态为主,不仅要观察
体验事物的外形特点,而且要感受其动态变化过程。
行动体验:调查体验、活动体验、跨学科体验等。培养学生对体验作文的
浓厚兴趣与爱好,调动他们学习和创作
生理现象体验:如疲惫、消瘦、困倦、冷热、渴等,指导学生对儿童写作
的方法、技巧、深入进行创作训练,提高学生儿童的体验能力。
生理体验:如害羞、高兴、悲伤、无聊、愤怒、灰心等研究体验对学生心
理、生理的影响。
六、研究方法
调查法: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调查了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学生认为,作文很重要,考试是考的,但自己想写,却不知写什么,有时逼着写出来的东西也干巴巴地,连自己也不想读,别说别人了。了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程度,好多学生认为作文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时能得高分,就是好作文,否则,就不是好作文。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我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到底作文是为了考试,还是有它更深,更广泛的用途。就解决为什么作文的问题。比如说,你在生活中受到了误解,你想把误解说清楚,讲明白,让别人理解自己,除了用口述的方法,还可以用笔述的方法。就是用笔说话。用笔说话,我们就要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就要有条理,就要遵循一定的书面表达规则,这就是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用笔话。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尽量不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神秘感,觉得作文高深莫测。通过调查,学生解除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开始在作文课上放松思维,活跃思维了。
访谈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体验的兴趣和习作基础,并通过观测、访谈对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原本不清楚的认识清楚了,对原本不了解的事物了解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活动体验。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而又积极参与的活动,从参与中获得体验。我们利用儿童节组织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份祝贺自己的礼物;或者为同学好朋友设计一份心爱的礼物;利用教师节和学生一起联欢;家有教师的学生为他们想一个新奇的点子,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利用春节为自己或邻居写一副对联。
(3)跨学科体验。如数学测量、计算、小实验、小制作,听音乐、作画、读书体验等。
高级阶段—生理现象体验(看、听、摸、尝等) ,心理体验(喜怒。如感受眼睛的重要: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在家人的陪伴下,蒙上眼睛活动两个小时,看自己的感受怎样;感受又手的重要:跟其他教师联系好:让学生把自己的又手捆绑起来,上一半天课,看学生有什么体验。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学生就会领会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一定要用好它们,保护好它们。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意境进行体验。如通过描述、看图片展、录音、录像、电视、电影等方式。也可通过学生自身表演进行体验。
通过体验,学生有了生活积累,话也多,思路也开阔和,语言也风趣了,文章也就自然成为文章了。
八、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一是解放心灵,表现自我。在乐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个性作文,改变了小学生的作文封闭不说真话的风气,不再是老师要求写什么,我就得写什么。而是,我想写什么 ,我就写什么,我想说什么,我就说什么。造成了学生习作的开放。因此,上交的作文真心话多了,空话、套话少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多了。如这位毕业班的同学这样写到:“交交交,抄抄抄,天天为作业烦恼。要作业,老师的脸如‘三九寒天下大雪,横眉冷对千夫指’”。“喂,作业为什么还不交,干什么呢?”为配合升学考试,作业多就成为毕业班的第一大苦恼。清晨,大部
分同学早早起床,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好多同学戴上了眼镜。同学们戏称“四只眼”、“酒瓶底”。
二是打开心扉,说出真感觉。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敢想敢说,可在作文时,却表现为思路狭窄,作“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啐铅笔头”状。即使写出来,往往也是如出一辙,千人一面,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让学生走出“与众不同会遭人讥笑”的心理误区,容纳学生的奇谈怪想、异想天开,不能对他们某些超出常情、有违现实的前卫想法一概否定,视为异端,从而一棍子打死,我们应积极肯定、接纳并加以引导。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走出人为的误区,摒弃那些陈词滥调,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以下是王林同学写的《说说咱们的头号特色菜》中的一个片段:说起咱们班,值得骄傲的就是头号特色菜—“螃蟹”。“螃蟹”的大名叫彭琪,这只“螃蟹”走路虽不“横行霸道”,但两脚八字成80度行走,旁人很难模仿,颇有“螃蟹”很怪,这是大家公认的。他的自创防盗笔盒里有许多收藏品;羽毛笔、空毛笔„„应有尽有。但是收藏最多的还是螃蟹的小图片。笔盒上、本子上、书的封面上,“爬”滿了螃蟹。只要他人有螃蟹图片,他就使尽浑身解数,“软硬兼施”,非把“战利品”搞到手不可。他对螃蟹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要是有十三肖的话,我想他肯定改属螃蟹了。
三是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1)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素材。春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缤纷,都可以变成美丽的文字。(2)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3)学生尽情地游戏。喜欢参加游戏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的内容,学生在游戏中相当放松,能够“想人之所未言”,这样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别具一格。
(二)方法
一是观察体验, 走近生活在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因此,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对写作的对象不熟悉,写作时无话可说,根本谈不上语言的生动丰富了。我在安排学生作文时,一定先安排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例如:写《放风筝》,先带学生一起放一次风筝,感受风筝放起来的艰难,放上后的快乐,或是放不起来的不快;再观察风筝在空中的样子,有的“优哉游哉”,有的则一起一伏,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逐渐下坠„„这样有所观察,有所感受,作文时的语言就富有个性了。
二是阅读积累,为习作积淀语言。美国著名文学家. 伦敦曾把继母骂他的话收成一本《后母娘的词典》;前苏联戏剧家曾根据收集到的小故事,写出了久演不衰的喜剧《钦差大臣》;我国明朝大画家石涛也曾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看来积累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了。多读名著,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录下来,整理积累,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或者讨论、争论的原话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话,写出不同的人物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命题自主给学生松绑,营造宽松的作文氛围。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扬弃作文的“八股遗风”和必须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席勒化倾向”;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的命题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命题材要多留空白点越多,约束就越少,给学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如《20年后的我》这样命题,像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命题,都是只作一点提示,而留大片空白。为想象力的自由腾越提供一个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天地。别外,像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续写作文等用上所给的几个词语写一作文等命题形式,都不同程度地留有较多的空白,有利于想象发挥。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出具体题目,只是确定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己拟题,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受兴趣的内容写。这样不但便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保证抒发真情实感,使文章内容充实,
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怵头作文”和“移植作文”的现象。
四是利用谈话,表达真情。要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就应引导学生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闲聊,毫无顾虑的说笑,经常会显示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敏感的、最有兴趣的事。从他们的谈话中,能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这时,教师若能精于点拨、指导,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获取作文材料,往往这类作文的内容最富有生活气息,最具有个性特点。
五是训练表达,一气呵成。小学生作文在表达形式上往往碰到许多认为的壁垒。比如,要怎样开头结尾,要注意前后照应等。这本来是没错的,但如果时时受到限制,学生想的东西势必受到影响,且会造成无从下笔的局面,最终放弃了想表达的意思,想表达的思想。因而在作文中,我们尽管让学生自由表达。《拥挤的校门口》、《春的发现》、《我和小猫对话》、《给妈妈洗脚》、《外婆学跳舞》等。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气呵成的效果。
九、思考与建议
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社会、亲近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借鉴、不断尝试大自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求作文创作素材。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技艺,创作出大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想像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乐观的心态,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是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把学生引进生活,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
三是学生难以选准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很难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取生活的实质,更难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有意识的生活,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指导学生体验生活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到生活中支寻找生活:比如,新区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做妈妈的特别爱,打扮,妈妈的生活就会我们学生要寻找的内容——调查妈妈的化妆品(产品的牌子,产地,功效,商标图案等),通过化妆这一侧面来了解妈妈的情况。其它像鞋子、衣服等等。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来了解爸爸或其他人。这项活力,不必担心学生无话可说,不光有话,而且都是真话实话。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研究课题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占用早自习,有时占用语文课时间,另外,周六、周日的时间的大量时间也被占用。教师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语文的基础知识相比较就比同年级的弱些。
二是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所冲突,学校要求,每学期8篇大作文,另外写日记。我们把日记、作文全部放在了一起,有时给学校的常规业务检查相矛盾。 三是学生思维活跃了是好事,但也得看到,学生有思想了,有很多时候与学校的常规发生冲突时,个人行为不能服从集体。孩子们总是认为学校的有些规定,这不合理,那不合理。如何在学生的思维活跃的同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这也是实验后留给我们的新课题。例如:学校规定在校内不准玩纸制玩具,怕影响环境卫生。好多孩子就不明白:认为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_____“书,本子都是纸做的,干脆这些也别让带,卫生就能干净了!”你看这不抬上杠了吗?
四是在体验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用成人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作品,用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象,在训练中任意拔高学生,拔高要求。小学生习作不叫小学生习作,改叫中学生作文更贴切。我们在实验中也常听教师们议论:咱这一批学生到中学老师可省事了,几乎不用教了,咱孩子现在的作文都赶上初三学生了。我们把别人的活给干了,别人该干吗去呢?在体验作文教学如何把握好分寸、尺度让小学生体验作文就姓“小”,而不是姓“中”,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科研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铜陵市长江路小学 陆常波)中国基础教育网 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3、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行)
4、 王桂芹 《优化习作教学,提高表达素质》互联网资料 山东文登市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