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以统一使用,并予以推广。这是《新华字典》及时更新的背景条件和社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版《新华字典》将和谐、房奴、学历门、民生、福祉、愿景这些新字词及时编入,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是广大学习者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待。
但作为权威的《新华字典》,不可能把当前社会上使用的所有新字全部收入其中。因为语言是复杂多样的,从而决定了民间使用的字词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使用层次的问题,也有使用频率的问题,当然还有使用是否科学严谨的问题。比如,目前网民中就有大量的新造字词,部分往往只是诙谐好玩,只是原来字词变为幽默的同音字,比如" 童鞋" (同学)、" 筒子" (同志)等,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且使用范围有限,不宜编入字典。因而,《新华字典》不能一味地追求时尚,赶时髦逐潮流。
笔者还认为,《新华字典》也不宜表现得过于喜新厌旧,把一些日常用字用词,轻易从字典中剔除。据说,第11版《新华字典》就把部分" 检索频率较低" ," 煤油" 、" 马达" 、" 手机"" 摩托" 、" 秘书" 、" 合作社" 等词" 请出" 了字典。我觉得这未必合适。这主要得从字典的服务对象来判断。《新华字典》其实是中国人学习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入门工具书,是普及性和启蒙性的,因而对于百姓正在使用而且是十分常用的字词,不应拒绝提供规范解释,毕竟口耳相传的理解未必是严谨准确的。特别是像" 合作社" 这样的词并没有过时,法治社会最需要的是公民自治,而" 合作组织" 则是公民自治的重要组织载体,因而," 合作社" 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自治的深入发扬光大,从字典中删除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新华字典》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它的修订不应只是部分语言文字学家的专利和特权,仅凭个人好恶,闭门造车,特别是那些拟增加的和删减的字词,很有必要通过一定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作为帮助国人学习和掌握汉字最经济实用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理应体现社会进步,反映社会文明,跟上现代节拍,及时充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科技进步的新字词。
《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历经11次修订,每一次修订的背后,其实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在《新华字典》第11版中,最新收入的与民生有关的字词和网络字词引人关注,仔细品味这些字词,无不诠释着" 小字典,大社会" 的独特语言风景。
《新华字典》第11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修订,共有20位专家、学者参与。与过去使用卡片收集新词不同,如今,《新华字典》的修订更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者韩敬体介绍说:" 我们会运用软件系统,从报刊、电视、文学作品等各种语料库中,提取过去没有收入的新词。然后再进行人工干预。"
不过,并不是所有使用频繁的新字词都会收录到这本工具书中。韩敬体解释说:" 《新华字典》是语言规范性很强的辞书,它一直秉承一个原则,收大家普遍使用、有生命力、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用字。"
" 给力" 被拒之门外
网络用语表现出的充分活力在《新华字典》第11版中也得到了尽情体现。比如," 晒" 字,新增了" 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 的义项,例如" 晒工资" 、" 晒隐私" 。又比如" 门" 字,新增的义项为" 多指负面事件" 。如" 学历门" 、" 考试门" 。
但是,这两年使用频率颇高的" 给力" 、" 童鞋" 、" 神马" 、" 杯具" 等网络热词,却并没有被收录其中。韩敬体认为,这些词更多出现在网络中,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如果贸然收入,只会增加语言混乱。
针对目前十分流行的网络热词,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也曾表示,新版《新华字典》不会收录这些词。他认为,《新华字典》具有引导规范和标准的意义,而网络热词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种调侃,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稳定性。" 这些词反映的是一种自我表达或者自我释放,但是并没有反映出社会变化的结果。而且网络热词对于新知识、新科学没有意义,所以
并未收录。"
但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新版中得到了体现。比如在" 装" 的例证中,改变原有的" 装了一架机器" ,而改为" 装了一台电脑" 。" 民" 的字头下,则在原有的" 农民、渔民" 的词汇基础上,新增加" 股民、网民" 新用语。而" 盲" 的字头下,有文盲、色盲、扫盲,首次增加了" 计算机盲" 。
从1953年至今,58年来《新华字典》发行逾4亿册,还不包括盗版。有人甚至比喻说,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面、影响程度,还是读者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新华字典》堪称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字典。据了解,第10版《新华字典》首印时印刷100万册,也使《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突破4亿册。
《咬文嚼字》杂志社副主编王敏说,字典是否应该收入新的字词关键要看它们是否具备繁盛的生命力,如果没有经过语言、生活的选择和时间的检验,一般就不宜录入。他举例说,在上一次《辞海》修订时,就有很多方面建议将" 超女" 收进字典,最终《辞海》收录了" 海选" 而没收" 超女" 。因为判断一个字词或词义是否应该收录时,要看到一个词语的稳固性,不会轻易变化。" 超女" 这几年已经不是普遍用语了,因此就不宜收入。" 网络时代出现了很多流行的新字新词,我认为,当某个新字新词到了生活中已经回避不了的情况时,才应该被收入字典当中,比如说' 下载' 、' 上传' 以及新进刚刚出现的' 秒杀' ,这些词汇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分不开,这些词语或词义应该被收入。" 王敏说。" 大众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使用频率高的字词,就该收入字典。" 王敏认为,对于当下网络中非常流行的" 神马" 和" 浮云" 这样的词," 生命力" 还有待检验,未必要先被收入到字典当中。像现在的网络热词" 给力" 等,我觉得暂时还不能进入《新华字典》,字典要跟上时代,但也不能超前,一些新的字词还需要经过相关的考证与研究。
曹先擢:荀子说过,"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对于有些渐渐变成约定俗成的东西《新华字典》也要随之进行一些变化。不要局限在古代的一些用法,应该允许词汇的变迁。像" 掩耳盗铃" 最早其实是" 掩耳盗钟" ,但现在大家都只用" 掩耳盗铃" 了,《新华字典》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时作出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年10月初版
1954年第2版
商务印书馆
1957年6月商务新1版
1959年5月第2版
1962年7月第3版
1965年第4版
1971年6月修订第1版(版权页即这样标注, 这一版没有按版次顺序称为第5版,而是单独称为修订第一版,通称1971年修订重排本)
1979年12月第5版
1987年12月第6版
1990年2月第7版
1992年7月第8版
1998年5月第9版
2004年1月第10版
2011年6月第11版(最新版)
对此,程荣回应说," 新华字典的定位是一本字典,而不是' 词典' ,要平衡内容容量以及页码
数量,其规模最好保持在60到70万字,第10版是66万字,现在的11版是72万字。所以,从精选的角度说,不删除旧的,新词就进不来。" 她解释道,删掉" 手机" ,是因为大家都在用,不要需要什么解释;再如" 煤油" ,已经是一个" 旧词"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的频率已经非常少了。至于" 囧" 等网友自造字及" 童鞋" 、" 神马" 等热词并未被收录,程荣说,自造字还需假以时日,如能经受时间考验或许能被收入。而" 神马" 、" 浮云" 不是字,没有收录进字典不足为奇。 程荣,第11版《新华字典》主持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副主任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辞书编纂家陈琦,曾参与编纂《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他认为,字典、词典性质不同,收录的标准就不相同。例如" 新语辞典" ,出现的新词新语照单全收,而《新华字典》是权威规范的词典,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已经进入到现实生活语言系统中的字词,才适合收入。新版《新华字典》此番大胆收录网络新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但对于记者追问的" 沉淀多久才算合适" ,陈琦表示," 这很难掌握。" 王波则建议," 工具书的编纂工作肯定是追求准确严谨的,它不能与网络比拼速度,可以在现行编纂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增订,比如《新华字典》每十年大修一次,但每三年可以增订一次,增加一些新词语。"
正因为汉语处在大变动、大发展时期,语言工作者才更要明确自己身上的文化担当。要关注研究,也要尊重词汇变迁的时间规律,让它慢慢沉淀。王希杰教授称,学者不能闭门造车,他并不反对字典、词典收录新词,但同时强调,字典,就是字的典范,要与时俱进,更要典范稳重,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权威。
在中国人人皆知的字典《新华字典》昨天变脸。最新的第11版《新华字典》将" 房奴" 、" 晒工资" 、" 秀场" 、" 学历门" 等新词收入。小小一本《新华字典》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其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对此,许多读者反映,一味求时髦,博人眼球,只会使得字典丧失权威性。
累积已发行4亿册的《新华字典》,毫无争议成为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如此之高的发行量说明了《新华字典》在新中国普及文化知识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个贡献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担当。所以,《新华字典》能否与时俱进,能否查漏补缺,能否保持足够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是摆在《新华字典》编辑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但是,不是所有流行的词汇都是经典,每一种语言形态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才慢慢发展丰富然后继续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走向成熟的。《新华字典》要保持所收录词汇与时俱进固然没有错,但是,如何甄别流行词汇中的精华与糟粕、经典与流行、永恒与临时,确实是一项相当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第11版《新华字典》的收录情况而言,《新华字典》编辑人员所持有的" 穿鞋的紧追光脚的" 的思维还是应当值得称赞的。
不是所有的网络热词都能入选《新华字典》,只有那些确实能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特点的语汇才可能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也才应该被收录进《新华字典》。《新华字典》选词的标准也正在于准确地拿捏住了这一点。看一看这一次新选录的词汇就不难发现这一特征,在" 房奴" 、" 晒工资" 、" 秀场" 、" 学历门" 这些词汇中,有民生难以承受之重如" 房奴" 和" 晒工资" ,也有促进社会改变的一些时髦用语" 秀场" ,更有改变了汉语用意的新词汇" 门" 。虽然这些词汇及用法,在现在的价值观念之下仍然争议很大,但至少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除了与网络拼速度,新版《新华字典》还注意和一些用法不当的" 火星文" 保持距离。如" 神马" 、" 小盆友" 、" 筒子们" 这些在网络上使用范围很广,但确有语法错误并有" 别字" 之嫌的词汇,也没有进入到新版《新华字典》之中。当然,如" 给力" 等国家主流媒介都使用过的词被《新华字典》放弃,也算一种遗憾。但是,坦白讲,《新华字典》还是收录了大部分该收录的、剔除了那些不该收录的。
收录那些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词汇,体现了工具书本身应该有的社会责任感。至少,无视这些
词的存在,属于典型的掩耳盗铃。而那些" 名垂千古" 的词汇,也都是从当时的历史现实中跳出来的。比如," 无立锥之地" 反映了那个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时代的百姓生活;" 道路以目" 反映了莫谈国事的言论环境...... 没有词汇的更新,我们的用语必然十分贫乏。
《新华字典》作为一国最受欢迎的普及性工具书,承担起了它本身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感,也承担起了对于流行文化的基本甄别责任,而不是一味封杀或敌视。这不单单是指《新华字典》,其他文化书籍、工具书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精彩2010什么最流行 看年度时尚词汇
精彩的2010,终于走到了尾声。回顾这一年,在我们的欢笑玩乐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频繁更换的QQ 、MSN 签名中,哪些流行话语最潮最容易被" 撞词" ;提到哪些词,又最能让我们回忆起今年发生过的种种。
在此次年度时尚词汇评选中,网民无穷的智慧再次得到验证。被大家集中推选的词语中,几乎都与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有的源于网络,比如在"3Q 大战" 中,腾讯发表了" 致广大QQ 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这一说法出炉后迅速被网友恶搞,掀起"QQ 体" 的创作热潮。它们有的在网络上走红,比如神马都是浮云,神马本来不过是网民中流行的" 什么" 的另一种说法,而在" 小月月" 帖楼主的笔下,神马都是浮云被应用到了极致。今年网络中最流行的微博,也成为本报读者推荐的热点,由微博演绎而来的" 织围脖" 也成为当仁不让的时尚词汇。
年度时尚词汇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年物价的节节上涨也点燃了大家的创造力,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等一系列形象生动的词语,蒜你狠系列也在很多人的2010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十大年度时尚词汇
NO 1:给力( awesome, cool)
最初是北方的土话,后来被延用开来。" 给力" 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支持率:91.67%
流行理由:无孔不入,无需解释。
NO 2:神马都是浮云
" 什么都是浮云" 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everything is nothing;All things are of no consequence just like floating clouds 神马都是浮云,网络流行语,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
支持率:83.33%
流行理由: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活用网络用语也是一种很好的压力宣泄方式。 NO 3:你懂的
老外说不清楚时常说"you know",译成中文就是" 你懂的" ,意思是大家心里都清楚。 支持率:66.67%
流行理由:一切尽在你懂的。
NO 4:羡慕妒忌恨
" 羡慕妒忌恨" 要的就是一种气势,用有层次的表达传递出心中的不满。千万不要把它分开,否则会大大削弱它的表达效果,使之韵味尽失。
支持率:58.33%
流行理由:短短五个字蕴含丰富--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NO 5:非常艰难的决定(a very difficult decision, a hard decision, a very tough decision)
来自著名的"3Q 大战" 。腾讯发表了" 致广大QQ 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
常艰难的决定" ,迅速被网友恶搞,掀起"QQ 体" 的创作热潮。
支持率:50%
流行理由:杯具,谁让咱离不开那只企鹅呢。
NO 6:蒜你狠系列
物价飞涨成就了从" 蒜你狠" 到" 姜你军" ,再从" 糖高宗" 到" 油你涨" 一系列热词。
支持率:41.67%
流行理由: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NO 7:杯具 (tragedy, disaster, calamity)
走红在去年,今年的流行度仍然不减。" 杯具" 表示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满。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它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流行并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
NO 8:鸭梨( pressure) 关于反映压力的图片
" 压力" 的谐音,虽然与压力同一个意思,但在调侃中却仿佛有着减压的作用。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人人都想压力同鸭梨一样简单。
NO 9:织围脖(microblog )
微博的谐音," 织围脖" 也就是发微博啦。大小恋浮出水面、周立波被重新定位,都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同样的爱好:织围脖。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什么,你还没开始织围脖,你OUT 了。
NO 10:油菜花(cole flower)talent, brilliance
" 有才华" 的谐音,可以表达对一个人的肯定,也可以带有调侃的意味。
支持率:25%
流行理由:在大家都" 鸭梨山大" 的时候,不要吝啬对别人进行赞美,这会是一个好习惯。
秒杀 second kill
潮流单品 trendy items
哈伦裤 Harem trousers
T 台 catwalk
连体裤 jumpsuits
角斗士凉鞋 Gladiator sandals
拜金女 material girls
钟摆族 pendulum clan地球成为村落的当下,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模式也被打破。一些人开始像坐公交车一样乘火车上下班,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做钟摆运动。他们被称为" 钟摆族" 。他们中大部分是迫于就业或住房压力做此选择,然而不少人也学会从容接受、甘之如饴。 暴跌 nose dive(Today the stock market took a nose dive.)
伪娘cross-dressing male
预约券 reservation ticket
下午茶 high tea
铁公鸡,小气鬼 cheapskate
宿醉 hangover
微博 Microblog
裸婚 naked wedding
亚健康 sub-health
平角裤 boxers
愤青 young cynic
网络钓鱼 phishing
跑腿 run errands
恩爱夫妻 Darby and Joan
急性子 shortfuse
第二把手 play the second fiddle
恶搞 spoof
相亲 blind date
No.11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出处:如果你使用有自动更新功能的输入法便会发现,作为时下最热门" 群体" 之一," 西毕生(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学生)"3个字已被列为常用词条。这是网友针对方舟子揭秘唐骏学历造假系列事件创造出来的流行语,泛指从类似美国西太平洋大学这样资质存疑的国外" 名校" 获得学位的学历掺水的人。同样理由,"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这句话也在此事件后大亮。 造句:如上。 点评:遥望方鸿渐的克莱登,西毕生笑而不语。
NO.17 你知道的太多了
此流行语源于一个网络笑话:
有一个神经病,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把手枪,他走在一条小黑色胡同里。突然遇上一个年轻人,神经病二话不说将其按在地上用枪指着他的头!问道:"1+1=几?" 年轻人吓坏了!沉思了许久,战战兢兢的回答:" 等于2...... ?" 神经病毫不犹豫的开枪杀了他!然后把枪拽在怀里,冷冷地说了一句:" 你知道得太多了。 "
那些新兴的网络词汇,怎么看都不伦不类!
我觉得,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字,都是精华,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后人去尊重和维护
很明显,我是反方,我接受不了什么=神马 哎呦=矮油之类的,娱乐可以,但是,终究上不了台面!
不该收录,时尚就是一个现象,没有长期发展的可能。
《新华字典》并非越时尚越好,并非收录的新字词越多越好,更不能鼓励大范围和高频率地辞旧迎新,否则,可能会有割断历史联系、加速国人数典忘祖的危险。
" 新华字典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要是孩子在上面接触到什么门、房奴、车奴这些词语,会让孩子过早的了解社会,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小小年纪跟小大人似的。"
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小孩接受知识的面很广,即便字典上不出现这些网络流行词,他们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这些词语的,要学传统汉语可以看古汉语字典、看古典书籍。而也有人认为字典上要是也出现网络流行语的话,会误导孩子网络流行语是规范语言,以后会滥用网络流行语
王希杰教授称,许多所谓流行语和热词具有很大的玩笑性,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能产生影响、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些还未及进入大范围人群交流就已消逝。有的造词造句方式在短时间内就被过度" 消费" ,极易形成审美疲劳,甚至令人生厌。而今,不仅大众乐于跟
风,一些官员学者也频频在公开发言中互飙热词,似乎标榜着自己与潮流的贴近,却忽略了言论本该有的思想内涵,沦为" 俗" 文化的践行者,这体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浮躁。 这么急躁地将还未进行足够时间检验锤炼的语言收进去,是很不应该的
1
典以统一使用,并予以推广。这是《新华字典》及时更新的背景条件和社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版《新华字典》将和谐、房奴、学历门、民生、福祉、愿景这些新字词及时编入,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是广大学习者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待。
但作为权威的《新华字典》,不可能把当前社会上使用的所有新字全部收入其中。因为语言是复杂多样的,从而决定了民间使用的字词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使用层次的问题,也有使用频率的问题,当然还有使用是否科学严谨的问题。比如,目前网民中就有大量的新造字词,部分往往只是诙谐好玩,只是原来字词变为幽默的同音字,比如" 童鞋" (同学)、" 筒子" (同志)等,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且使用范围有限,不宜编入字典。因而,《新华字典》不能一味地追求时尚,赶时髦逐潮流。
笔者还认为,《新华字典》也不宜表现得过于喜新厌旧,把一些日常用字用词,轻易从字典中剔除。据说,第11版《新华字典》就把部分" 检索频率较低" ," 煤油" 、" 马达" 、" 手机"" 摩托" 、" 秘书" 、" 合作社" 等词" 请出" 了字典。我觉得这未必合适。这主要得从字典的服务对象来判断。《新华字典》其实是中国人学习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入门工具书,是普及性和启蒙性的,因而对于百姓正在使用而且是十分常用的字词,不应拒绝提供规范解释,毕竟口耳相传的理解未必是严谨准确的。特别是像" 合作社" 这样的词并没有过时,法治社会最需要的是公民自治,而" 合作组织" 则是公民自治的重要组织载体,因而," 合作社" 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自治的深入发扬光大,从字典中删除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新华字典》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它的修订不应只是部分语言文字学家的专利和特权,仅凭个人好恶,闭门造车,特别是那些拟增加的和删减的字词,很有必要通过一定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作为帮助国人学习和掌握汉字最经济实用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理应体现社会进步,反映社会文明,跟上现代节拍,及时充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科技进步的新字词。
《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历经11次修订,每一次修订的背后,其实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在《新华字典》第11版中,最新收入的与民生有关的字词和网络字词引人关注,仔细品味这些字词,无不诠释着" 小字典,大社会" 的独特语言风景。
《新华字典》第11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修订,共有20位专家、学者参与。与过去使用卡片收集新词不同,如今,《新华字典》的修订更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者韩敬体介绍说:" 我们会运用软件系统,从报刊、电视、文学作品等各种语料库中,提取过去没有收入的新词。然后再进行人工干预。"
不过,并不是所有使用频繁的新字词都会收录到这本工具书中。韩敬体解释说:" 《新华字典》是语言规范性很强的辞书,它一直秉承一个原则,收大家普遍使用、有生命力、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用字。"
" 给力" 被拒之门外
网络用语表现出的充分活力在《新华字典》第11版中也得到了尽情体现。比如," 晒" 字,新增了" 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 的义项,例如" 晒工资" 、" 晒隐私" 。又比如" 门" 字,新增的义项为" 多指负面事件" 。如" 学历门" 、" 考试门" 。
但是,这两年使用频率颇高的" 给力" 、" 童鞋" 、" 神马" 、" 杯具" 等网络热词,却并没有被收录其中。韩敬体认为,这些词更多出现在网络中,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如果贸然收入,只会增加语言混乱。
针对目前十分流行的网络热词,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也曾表示,新版《新华字典》不会收录这些词。他认为,《新华字典》具有引导规范和标准的意义,而网络热词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种调侃,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稳定性。" 这些词反映的是一种自我表达或者自我释放,但是并没有反映出社会变化的结果。而且网络热词对于新知识、新科学没有意义,所以
并未收录。"
但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新版中得到了体现。比如在" 装" 的例证中,改变原有的" 装了一架机器" ,而改为" 装了一台电脑" 。" 民" 的字头下,则在原有的" 农民、渔民" 的词汇基础上,新增加" 股民、网民" 新用语。而" 盲" 的字头下,有文盲、色盲、扫盲,首次增加了" 计算机盲" 。
从1953年至今,58年来《新华字典》发行逾4亿册,还不包括盗版。有人甚至比喻说,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面、影响程度,还是读者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新华字典》堪称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字典。据了解,第10版《新华字典》首印时印刷100万册,也使《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突破4亿册。
《咬文嚼字》杂志社副主编王敏说,字典是否应该收入新的字词关键要看它们是否具备繁盛的生命力,如果没有经过语言、生活的选择和时间的检验,一般就不宜录入。他举例说,在上一次《辞海》修订时,就有很多方面建议将" 超女" 收进字典,最终《辞海》收录了" 海选" 而没收" 超女" 。因为判断一个字词或词义是否应该收录时,要看到一个词语的稳固性,不会轻易变化。" 超女" 这几年已经不是普遍用语了,因此就不宜收入。" 网络时代出现了很多流行的新字新词,我认为,当某个新字新词到了生活中已经回避不了的情况时,才应该被收入字典当中,比如说' 下载' 、' 上传' 以及新进刚刚出现的' 秒杀' ,这些词汇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分不开,这些词语或词义应该被收入。" 王敏说。" 大众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使用频率高的字词,就该收入字典。" 王敏认为,对于当下网络中非常流行的" 神马" 和" 浮云" 这样的词," 生命力" 还有待检验,未必要先被收入到字典当中。像现在的网络热词" 给力" 等,我觉得暂时还不能进入《新华字典》,字典要跟上时代,但也不能超前,一些新的字词还需要经过相关的考证与研究。
曹先擢:荀子说过,"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对于有些渐渐变成约定俗成的东西《新华字典》也要随之进行一些变化。不要局限在古代的一些用法,应该允许词汇的变迁。像" 掩耳盗铃" 最早其实是" 掩耳盗钟" ,但现在大家都只用" 掩耳盗铃" 了,《新华字典》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时作出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年10月初版
1954年第2版
商务印书馆
1957年6月商务新1版
1959年5月第2版
1962年7月第3版
1965年第4版
1971年6月修订第1版(版权页即这样标注, 这一版没有按版次顺序称为第5版,而是单独称为修订第一版,通称1971年修订重排本)
1979年12月第5版
1987年12月第6版
1990年2月第7版
1992年7月第8版
1998年5月第9版
2004年1月第10版
2011年6月第11版(最新版)
对此,程荣回应说," 新华字典的定位是一本字典,而不是' 词典' ,要平衡内容容量以及页码
数量,其规模最好保持在60到70万字,第10版是66万字,现在的11版是72万字。所以,从精选的角度说,不删除旧的,新词就进不来。" 她解释道,删掉" 手机" ,是因为大家都在用,不要需要什么解释;再如" 煤油" ,已经是一个" 旧词"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的频率已经非常少了。至于" 囧" 等网友自造字及" 童鞋" 、" 神马" 等热词并未被收录,程荣说,自造字还需假以时日,如能经受时间考验或许能被收入。而" 神马" 、" 浮云" 不是字,没有收录进字典不足为奇。 程荣,第11版《新华字典》主持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副主任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辞书编纂家陈琦,曾参与编纂《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他认为,字典、词典性质不同,收录的标准就不相同。例如" 新语辞典" ,出现的新词新语照单全收,而《新华字典》是权威规范的词典,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已经进入到现实生活语言系统中的字词,才适合收入。新版《新华字典》此番大胆收录网络新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但对于记者追问的" 沉淀多久才算合适" ,陈琦表示," 这很难掌握。" 王波则建议," 工具书的编纂工作肯定是追求准确严谨的,它不能与网络比拼速度,可以在现行编纂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增订,比如《新华字典》每十年大修一次,但每三年可以增订一次,增加一些新词语。"
正因为汉语处在大变动、大发展时期,语言工作者才更要明确自己身上的文化担当。要关注研究,也要尊重词汇变迁的时间规律,让它慢慢沉淀。王希杰教授称,学者不能闭门造车,他并不反对字典、词典收录新词,但同时强调,字典,就是字的典范,要与时俱进,更要典范稳重,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权威。
在中国人人皆知的字典《新华字典》昨天变脸。最新的第11版《新华字典》将" 房奴" 、" 晒工资" 、" 秀场" 、" 学历门" 等新词收入。小小一本《新华字典》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其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对此,许多读者反映,一味求时髦,博人眼球,只会使得字典丧失权威性。
累积已发行4亿册的《新华字典》,毫无争议成为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如此之高的发行量说明了《新华字典》在新中国普及文化知识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个贡献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担当。所以,《新华字典》能否与时俱进,能否查漏补缺,能否保持足够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是摆在《新华字典》编辑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但是,不是所有流行的词汇都是经典,每一种语言形态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才慢慢发展丰富然后继续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走向成熟的。《新华字典》要保持所收录词汇与时俱进固然没有错,但是,如何甄别流行词汇中的精华与糟粕、经典与流行、永恒与临时,确实是一项相当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第11版《新华字典》的收录情况而言,《新华字典》编辑人员所持有的" 穿鞋的紧追光脚的" 的思维还是应当值得称赞的。
不是所有的网络热词都能入选《新华字典》,只有那些确实能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特点的语汇才可能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也才应该被收录进《新华字典》。《新华字典》选词的标准也正在于准确地拿捏住了这一点。看一看这一次新选录的词汇就不难发现这一特征,在" 房奴" 、" 晒工资" 、" 秀场" 、" 学历门" 这些词汇中,有民生难以承受之重如" 房奴" 和" 晒工资" ,也有促进社会改变的一些时髦用语" 秀场" ,更有改变了汉语用意的新词汇" 门" 。虽然这些词汇及用法,在现在的价值观念之下仍然争议很大,但至少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除了与网络拼速度,新版《新华字典》还注意和一些用法不当的" 火星文" 保持距离。如" 神马" 、" 小盆友" 、" 筒子们" 这些在网络上使用范围很广,但确有语法错误并有" 别字" 之嫌的词汇,也没有进入到新版《新华字典》之中。当然,如" 给力" 等国家主流媒介都使用过的词被《新华字典》放弃,也算一种遗憾。但是,坦白讲,《新华字典》还是收录了大部分该收录的、剔除了那些不该收录的。
收录那些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词汇,体现了工具书本身应该有的社会责任感。至少,无视这些
词的存在,属于典型的掩耳盗铃。而那些" 名垂千古" 的词汇,也都是从当时的历史现实中跳出来的。比如," 无立锥之地" 反映了那个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时代的百姓生活;" 道路以目" 反映了莫谈国事的言论环境...... 没有词汇的更新,我们的用语必然十分贫乏。
《新华字典》作为一国最受欢迎的普及性工具书,承担起了它本身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感,也承担起了对于流行文化的基本甄别责任,而不是一味封杀或敌视。这不单单是指《新华字典》,其他文化书籍、工具书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精彩2010什么最流行 看年度时尚词汇
精彩的2010,终于走到了尾声。回顾这一年,在我们的欢笑玩乐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频繁更换的QQ 、MSN 签名中,哪些流行话语最潮最容易被" 撞词" ;提到哪些词,又最能让我们回忆起今年发生过的种种。
在此次年度时尚词汇评选中,网民无穷的智慧再次得到验证。被大家集中推选的词语中,几乎都与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有的源于网络,比如在"3Q 大战" 中,腾讯发表了" 致广大QQ 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这一说法出炉后迅速被网友恶搞,掀起"QQ 体" 的创作热潮。它们有的在网络上走红,比如神马都是浮云,神马本来不过是网民中流行的" 什么" 的另一种说法,而在" 小月月" 帖楼主的笔下,神马都是浮云被应用到了极致。今年网络中最流行的微博,也成为本报读者推荐的热点,由微博演绎而来的" 织围脖" 也成为当仁不让的时尚词汇。
年度时尚词汇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年物价的节节上涨也点燃了大家的创造力,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等一系列形象生动的词语,蒜你狠系列也在很多人的2010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十大年度时尚词汇
NO 1:给力( awesome, cool)
最初是北方的土话,后来被延用开来。" 给力" 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支持率:91.67%
流行理由:无孔不入,无需解释。
NO 2:神马都是浮云
" 什么都是浮云" 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everything is nothing;All things are of no consequence just like floating clouds 神马都是浮云,网络流行语,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
支持率:83.33%
流行理由: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活用网络用语也是一种很好的压力宣泄方式。 NO 3:你懂的
老外说不清楚时常说"you know",译成中文就是" 你懂的" ,意思是大家心里都清楚。 支持率:66.67%
流行理由:一切尽在你懂的。
NO 4:羡慕妒忌恨
" 羡慕妒忌恨" 要的就是一种气势,用有层次的表达传递出心中的不满。千万不要把它分开,否则会大大削弱它的表达效果,使之韵味尽失。
支持率:58.33%
流行理由:短短五个字蕴含丰富--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NO 5:非常艰难的决定(a very difficult decision, a hard decision, a very tough decision)
来自著名的"3Q 大战" 。腾讯发表了" 致广大QQ 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称"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
常艰难的决定" ,迅速被网友恶搞,掀起"QQ 体" 的创作热潮。
支持率:50%
流行理由:杯具,谁让咱离不开那只企鹅呢。
NO 6:蒜你狠系列
物价飞涨成就了从" 蒜你狠" 到" 姜你军" ,再从" 糖高宗" 到" 油你涨" 一系列热词。
支持率:41.67%
流行理由: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NO 7:杯具 (tragedy, disaster, calamity)
走红在去年,今年的流行度仍然不减。" 杯具" 表示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满。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它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流行并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
NO 8:鸭梨( pressure) 关于反映压力的图片
" 压力" 的谐音,虽然与压力同一个意思,但在调侃中却仿佛有着减压的作用。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人人都想压力同鸭梨一样简单。
NO 9:织围脖(microblog )
微博的谐音," 织围脖" 也就是发微博啦。大小恋浮出水面、周立波被重新定位,都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同样的爱好:织围脖。
支持率:33.33%
流行理由:什么,你还没开始织围脖,你OUT 了。
NO 10:油菜花(cole flower)talent, brilliance
" 有才华" 的谐音,可以表达对一个人的肯定,也可以带有调侃的意味。
支持率:25%
流行理由:在大家都" 鸭梨山大" 的时候,不要吝啬对别人进行赞美,这会是一个好习惯。
秒杀 second kill
潮流单品 trendy items
哈伦裤 Harem trousers
T 台 catwalk
连体裤 jumpsuits
角斗士凉鞋 Gladiator sandals
拜金女 material girls
钟摆族 pendulum clan地球成为村落的当下,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模式也被打破。一些人开始像坐公交车一样乘火车上下班,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做钟摆运动。他们被称为" 钟摆族" 。他们中大部分是迫于就业或住房压力做此选择,然而不少人也学会从容接受、甘之如饴。 暴跌 nose dive(Today the stock market took a nose dive.)
伪娘cross-dressing male
预约券 reservation ticket
下午茶 high tea
铁公鸡,小气鬼 cheapskate
宿醉 hangover
微博 Microblog
裸婚 naked wedding
亚健康 sub-health
平角裤 boxers
愤青 young cynic
网络钓鱼 phishing
跑腿 run errands
恩爱夫妻 Darby and Joan
急性子 shortfuse
第二把手 play the second fiddle
恶搞 spoof
相亲 blind date
No.11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出处:如果你使用有自动更新功能的输入法便会发现,作为时下最热门" 群体" 之一," 西毕生(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学生)"3个字已被列为常用词条。这是网友针对方舟子揭秘唐骏学历造假系列事件创造出来的流行语,泛指从类似美国西太平洋大学这样资质存疑的国外" 名校" 获得学位的学历掺水的人。同样理由,"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这句话也在此事件后大亮。 造句:如上。 点评:遥望方鸿渐的克莱登,西毕生笑而不语。
NO.17 你知道的太多了
此流行语源于一个网络笑话:
有一个神经病,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把手枪,他走在一条小黑色胡同里。突然遇上一个年轻人,神经病二话不说将其按在地上用枪指着他的头!问道:"1+1=几?" 年轻人吓坏了!沉思了许久,战战兢兢的回答:" 等于2...... ?" 神经病毫不犹豫的开枪杀了他!然后把枪拽在怀里,冷冷地说了一句:" 你知道得太多了。 "
那些新兴的网络词汇,怎么看都不伦不类!
我觉得,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字,都是精华,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后人去尊重和维护
很明显,我是反方,我接受不了什么=神马 哎呦=矮油之类的,娱乐可以,但是,终究上不了台面!
不该收录,时尚就是一个现象,没有长期发展的可能。
《新华字典》并非越时尚越好,并非收录的新字词越多越好,更不能鼓励大范围和高频率地辞旧迎新,否则,可能会有割断历史联系、加速国人数典忘祖的危险。
" 新华字典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要是孩子在上面接触到什么门、房奴、车奴这些词语,会让孩子过早的了解社会,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小小年纪跟小大人似的。"
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小孩接受知识的面很广,即便字典上不出现这些网络流行词,他们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这些词语的,要学传统汉语可以看古汉语字典、看古典书籍。而也有人认为字典上要是也出现网络流行语的话,会误导孩子网络流行语是规范语言,以后会滥用网络流行语
王希杰教授称,许多所谓流行语和热词具有很大的玩笑性,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能产生影响、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些还未及进入大范围人群交流就已消逝。有的造词造句方式在短时间内就被过度" 消费" ,极易形成审美疲劳,甚至令人生厌。而今,不仅大众乐于跟
风,一些官员学者也频频在公开发言中互飙热词,似乎标榜着自己与潮流的贴近,却忽略了言论本该有的思想内涵,沦为" 俗" 文化的践行者,这体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浮躁。 这么急躁地将还未进行足够时间检验锤炼的语言收进去,是很不应该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