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 学会诚信
庄雪敏
活动目的:
1、认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2、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对造成的后果勇于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游戏、调查、采访、阅读小故事等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关于“知错就改,学会诚信”的资料文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主持人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故事,将军廉颇的什么品质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负荆请罪,知错就改)是啊,曾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在知道自己的浅薄之后,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如初,共同辅佐赵王。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非但没有被蔺相如讥讽,被大嘲家笑,反而成就了一段刎颈之交的美谈,千古传诵。可见敢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是中华民族所颂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崇高荣誉。
今天我们队会主题是――知错就改 学会诚信)
二、联系生活,认识责任
甲:1、人的一生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可是,要做到像廉颇那样可真不容易,下面进入我们的情景园,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请看(出示幻灯片)
乙:情景一:两个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烂班里窗户的玻璃,一人说:不关我事,是他把球踢到窗上的。另一人说:要不是你把球踢到窗边,我怎么会踢到到这个窗呢?
情景二:孩子不小心弄烂父亲心爱的花瓶,却告诉父亲是家里的小猫弄的,结果猫被爸爸狠狠踢了几下。
情景三:班里几个孩子打了起来,在班主任面前很不服气地在七嘴八舌说个不停,都说是别人先打到自己的,自己才还手的。
甲: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引导:不对,这些同学们在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都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却先将责任推给别人。
乙:是啊,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请看(出示幻灯片)
“这不是我的错。”――全盘否认。
“我不是故意的。”――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 ――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甲:这些同学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曾经也这样做过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小结: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我们都很清楚,犯错误要受到指责,而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当人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我该如何隐瞒错误或推卸责任,而不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将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但这并不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长期这样,将会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
三、小小故事会
1、阅读小故事
乙:刚刚我们看到许多同学都曾有过面对错误,而推卸责任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行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让我们走进几位同龄人的世界,看看他们曾经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幻灯片)
内容简介:
故事一:《华盛顿和樱桃树》华盛顿因为误砍了父亲果园的樱桃树,经过思想斗争后勇敢向父亲承认错误,得到父亲的赞许。
故事二:《卢梭的忏悔》卢梭小时候因生活贫困,在有钱人家打工,因偷偷拿了这家小姐的一条绣带并诬陷是厨娘马里翁偷的,最终两人都被主人辞退,因为诬陷了善良无辜的马里翁,卢梭的一生都受到了来自良心的强烈谴责。 故事三:《一块碎玻璃》美国总统里根因为打破商店老板的玻璃利用假期的时间打工,自己赚钱赔偿,承担责任。
故事四:《关门》7岁的埃迪因刮风而去关门,结果差点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原以为父亲会责备他,父亲却说是自己把手放在门框上,错误在自己,不是儿子的错。
2小组讨论 分享收获
甲:A 故事中人物都犯过错误,他们是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的?
小结学生的发言:
对比:华盛顿、里根:勇于承担责任――受益终生
卢梭:逃避责任,将错误推给别人―――忏悔终身
B 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像华盛顿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应负的责任;也有很多人像卢梭一样选择了逃避过错,推卸责任。同学们,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其实是对自己一种修正。而推卸责任,只是一种逃避,不肯正视问题的存在。所以,大家要养成先承认错误的习惯──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必先检讨自已错的那一部分。唯有这种态度,你才会时时刻刻要求你自已很努力地把你自已该做的事情做好。
四、分享收获
乙: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
五、总结
辅导员: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改正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事实上,错误对我们来讲不再是负担,而是财富。通过这次队活动课,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能勇敢地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让责任永驻你的心灵吧!
知错就改 学会诚信
庄雪敏
活动目的:
1、认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2、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对造成的后果勇于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游戏、调查、采访、阅读小故事等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关于“知错就改,学会诚信”的资料文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主持人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故事,将军廉颇的什么品质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负荆请罪,知错就改)是啊,曾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在知道自己的浅薄之后,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如初,共同辅佐赵王。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非但没有被蔺相如讥讽,被大嘲家笑,反而成就了一段刎颈之交的美谈,千古传诵。可见敢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是中华民族所颂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崇高荣誉。
今天我们队会主题是――知错就改 学会诚信)
二、联系生活,认识责任
甲:1、人的一生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可是,要做到像廉颇那样可真不容易,下面进入我们的情景园,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请看(出示幻灯片)
乙:情景一:两个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烂班里窗户的玻璃,一人说:不关我事,是他把球踢到窗上的。另一人说:要不是你把球踢到窗边,我怎么会踢到到这个窗呢?
情景二:孩子不小心弄烂父亲心爱的花瓶,却告诉父亲是家里的小猫弄的,结果猫被爸爸狠狠踢了几下。
情景三:班里几个孩子打了起来,在班主任面前很不服气地在七嘴八舌说个不停,都说是别人先打到自己的,自己才还手的。
甲: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引导:不对,这些同学们在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都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却先将责任推给别人。
乙:是啊,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请看(出示幻灯片)
“这不是我的错。”――全盘否认。
“我不是故意的。”――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 ――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甲:这些同学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曾经也这样做过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小结: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我们都很清楚,犯错误要受到指责,而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当人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我该如何隐瞒错误或推卸责任,而不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将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但这并不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长期这样,将会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
三、小小故事会
1、阅读小故事
乙:刚刚我们看到许多同学都曾有过面对错误,而推卸责任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行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让我们走进几位同龄人的世界,看看他们曾经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幻灯片)
内容简介:
故事一:《华盛顿和樱桃树》华盛顿因为误砍了父亲果园的樱桃树,经过思想斗争后勇敢向父亲承认错误,得到父亲的赞许。
故事二:《卢梭的忏悔》卢梭小时候因生活贫困,在有钱人家打工,因偷偷拿了这家小姐的一条绣带并诬陷是厨娘马里翁偷的,最终两人都被主人辞退,因为诬陷了善良无辜的马里翁,卢梭的一生都受到了来自良心的强烈谴责。 故事三:《一块碎玻璃》美国总统里根因为打破商店老板的玻璃利用假期的时间打工,自己赚钱赔偿,承担责任。
故事四:《关门》7岁的埃迪因刮风而去关门,结果差点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原以为父亲会责备他,父亲却说是自己把手放在门框上,错误在自己,不是儿子的错。
2小组讨论 分享收获
甲:A 故事中人物都犯过错误,他们是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的?
小结学生的发言:
对比:华盛顿、里根:勇于承担责任――受益终生
卢梭:逃避责任,将错误推给别人―――忏悔终身
B 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像华盛顿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应负的责任;也有很多人像卢梭一样选择了逃避过错,推卸责任。同学们,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其实是对自己一种修正。而推卸责任,只是一种逃避,不肯正视问题的存在。所以,大家要养成先承认错误的习惯──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必先检讨自已错的那一部分。唯有这种态度,你才会时时刻刻要求你自已很努力地把你自已该做的事情做好。
四、分享收获
乙: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
五、总结
辅导员: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改正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事实上,错误对我们来讲不再是负担,而是财富。通过这次队活动课,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能勇敢地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让责任永驻你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