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课[藤野先生]教案讲义作文1600字

初二作文

1 1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初中阶段学习过的鲁迅的有关作品及其作品集导入。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 检测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合作探究,共同研讨

(一)速读课文,思考: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 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 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

3. 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线:回忆藤野先生。(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相识相处、离别与怀念。) 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思想感情的变化)

4.朗读32—35段,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5. 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6. 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二)细读课文,研讨:

1.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描写?

第6自然段) “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

2 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2. 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并说说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在课本上做批注)。

藤野先生品质: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

小结: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几点: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三)品味语言

从文中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批注在课本上。然后交流。

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是“漂亮”之意,这时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讽刺一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2.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讽刺了一些“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四、小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却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

从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可以看出: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 文章主题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3.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五、达标检测

六、作业

课下阅读《野草》,体会鲁迅散文的特点。

1 1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初中阶段学习过的鲁迅的有关作品及其作品集导入。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 检测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合作探究,共同研讨

(一)速读课文,思考: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 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 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

3. 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线:回忆藤野先生。(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相识相处、离别与怀念。) 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思想感情的变化)

4.朗读32—35段,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5. 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6. 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二)细读课文,研讨:

1.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描写?

第6自然段) “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

2 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2. 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并说说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在课本上做批注)。

藤野先生品质: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

小结: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几点: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三)品味语言

从文中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批注在课本上。然后交流。

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1.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是“漂亮”之意,这时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讽刺一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2.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讽刺了一些“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四、小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却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

从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可以看出: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 文章主题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3.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五、达标检测

六、作业

课下阅读《野草》,体会鲁迅散文的特点。


相关作文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 冀教版作文4300字
  • 1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 ...

  •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作文700字
  •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 默写词语,并注音 2.解释重点词语 3.口述(或默写)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揆情度理,采英撷华 1.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是如何贯穿全文的?(通读全文,从文中勾画具体句子,抓住关键词,认真品读,体会作者的爱国情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1教案作文1000字
  • 习 作 一 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能力. 训练学生学会写作简单的记叙文. 教学重难点 启迪思维. 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训练目标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饭呢?我们写作,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没有好的素材,如何写得出感 ...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作文1800字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向别人说说心里话,根据不同的对象,说话的内容也要有差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2.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3.让学生学会自拟题目,自定体裁的文章的写法. ...

  • 贵州省凤冈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 语文版作文1000字
  • 1 蟋蟀在时报广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分析文中艺术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目标1.2 2. ...

  • 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石缝间的生命]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作文1300字
  • 1 2.<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清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 ⑵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2.情感与价值: ⑴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昂的生命力的礼赞.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交流与诵读的方法,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 ...

  • 课文教案作文700字
  • 1 第(八) 单元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四篇课文.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议议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本单元结束后,同样对本 ...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作文2600字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写一写保护环境 结合"综合性学习"了解家乡的环境,写一写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 事先收集家乡环境的资料,选择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 ...

  • 六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第课[汤姆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精作文1000字
  • 1 17汤姆 索亚历险记(1)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一. 填空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原名( ),是19世纪( )国( )的代表,他一生撰写了10多部长篇小说 与作品集.长篇小说< >揭露了美国政府机关贪污盗窃和收受贿赂的现象:< >.<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