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都”——太姥山
宣
传
推
广
策
划
书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目 录
太姥山风景区市场营销策划书 . ...................................................................................................... 2
一、开发背景分析 . .................................................................................................................. 2
二、太姥山风景区环境 . .......................................................................................................... 2
三、太姥山风景区介绍 . .......................................................................................................... 7
1. 景区介绍 . ....................................................................................................................... 7
2. 景点介绍 . ....................................................................................................................... 7
3. 景区评价 5
四、目标客源分析 . .................................................................................................................. 6
1. 现状 . ............................................................................................................................... 6
2. 目标人群: . ................................................................................................................... 6
五、SWOT 分析 ...................................................................................................................... 7
1. 本景点以及竞争对手SWOT 分析............................................................................... 7
2. 竞争对手SWOT 分析 .................................................................................................. 8
3. 优、劣势策划评析 . ....................................................................................................... 8
六、市场营销推广定位 . .......................................................................................................... 9
1. 营销目标 . ....................................................................................................................... 9
2. 营销宗旨 . ....................................................................................................................... 9
3. 产品定位 . ....................................................................................................................... 9
4. 营销市场定位 . ............................................................................................................... 9
七、市场推广策略 . ................................................................................................................ 10
1. 景区科普介绍 . ............................................................................................................. 10
2. 利用报纸营销 . ............................................................................................................. 10
3. 户外广告宣传 . ............................................................................................................. 10
八、经费估计 . ........................................................................................................................ 10
1. 普通媒介营销: . ......................................................................................................... 10
2. 户外广告宣传: . ......................................................................................................... 10
2 太姥山风景区营销策划书
前言
当21世纪的帷幕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制造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百废待兴。而就在过去不久的五一黄金周,旅游业并没有像金融危机中的制造业那样萧条,反而有鹤立鸡群、万花丛中一点红之势。
就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业发展稳中有升,同时,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旅游业具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逐渐加快, 压力也不断地增大,对旅游的需求欲望日益渐增,旅游热不断升温。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金钱,加上国家实行利民的休假制度,使人们有更多休假时间去旅行,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一、策划的必要性与目的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具有“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和“无烟产业”等美称。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发展起来。现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世界三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而闽东位于我国沿海,处于福建东北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点,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临东海,南接福州,西连南平,北通温州,是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纽带。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大自然造就了岩石遗迹、矿物遗迹、构造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遗迹等秀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有被喻为开闽进士第
3 一村的廉村、“中国南方葡萄之乡”的喜糖畲族村落、“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等。其中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于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1日上午,被国家旅游局封为5A 级景区。云雾飘渺、如临仙境,以奇异险趣来形容太姥山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太姥山中的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巍峨秀拔,自然形成的怪异山更是犹如鬼斧神工,个个令人称奇。步移景换,随着游山的位置的改变,看到的景致也随之变化,犹如活石,如此奇景,只叫人不得不感叹“仙都之名,实至名归也。”不仅只有石奇,峰峦险峻,溶洞诡异,水流玄幻,皆是美景。景美,则游之必然。并能从中领略自然风光,放松身心,汲取天地精华,拓展视野,太姥山文化区的碑文还能够加强人文气息的素养。加之,太姥山中品一杯白茶,亦是茶文化的绵延之地。可以促进福鼎白茶的发展,促进福鼎特色小吃的推广,加快福鼎市交通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太姥山周边地域的旅游业发展,宣传并推动化油石、石材、茶叶加工三大福鼎传统产业的发展。
2013年以来,太姥山5A 级景区的创建及9月27日福安白云山召开第三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开园揭碑,进一步扩大了宁德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然而,为打造世界级的旅游观光区,使得太姥山的知名度不仅仅能够吸引内陆游客,还能吸引台湾同胞及外籍游客。太姥山的仍然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
据2005温州新闻网7月3日消息称:到素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旅游的10名游客中, 起码有6名是温州人。也就是说去太姥山游玩的游客有六成是温州人,这也说明了去太姥山游玩的游客大多来自距离太姥山较近的地方,虽然这是较早以前的数据,但是仍然能从某些地方说明太姥山的知名度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大力打造的。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 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逐步凸显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
4 展中的战略优势。在我国“结构创新、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更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有效支点。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05 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 5285.86 亿元,到 2009 年的短短四年内,即实现近翻番,达到 10183.69 亿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09 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内政府旅游部门进一步在观念转变、立法保障、建立健全机制、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旅游业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全国已有 27 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领头产业,列于“十二五”规划预案中。
2011 年 10 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高度关注现代文化产业。专家认为,这在带来文化产业振兴的同时,亦势必引发与文化产业休戚相关的旅游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激活推进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经济环境
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为国民旅游休闲大发展带来契机。按全球休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 GDP 达到 3000-5000 美元时,就将进入休闲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十一五”期末人均GDP 达到4283美元,已具备休闲消费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重点引导休闲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城镇,培育一批休闲精品,壮大一批创新型休闲企业。国民休闲意识也日益普及,城镇居民和各年龄层的休闲理念明显增强,休闲需求不断分化。国民休闲大发展已具备经济基础、政策保障、民众意识等必要条件。
(三)技术环境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随之发展起来了,如动车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旅游者的外出了才有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快捷的条件。通过生物技术保护濒危动物,通过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如主题公园,游乐场等。应用高新技术使得许多文物古迹得以保存并发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
(四)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旅游业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时候,对于青年学生群体可以宣传鼓励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美化和维护,拓展知识,起到一定意义上的教育作用。而对于中老年群体,则更注重于修身养性,从自然的领略心旷神怡的状态。对于单位群体,旅游则可以调试紧张的心情,融入自然风光,放空身心,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效用。
三、微观环境分析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 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四、发展历史 太姥山开发历史悠久,据《太姥山志》引《力牧录》载,早在黄帝时,容成子曾在太姥山练丹。至今还留有当年炼丹用的石井、石器、石鼎等。
汉代,武帝派东方朔为天下名山授封,太姥山被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并在悬崖上题刻“天下第一山”。
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唐玄宗赐题“尧封太姥舍利塔”,唐明皇李隆基敕建兴国寺,以及白云寺、岩洞庵、玉湖庵、灵峰寺等的兴建,逐渐成为道教、佛教的
6 活动中心之一。唐代诗人李白还曾以其山为景写了一首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代,成为授学传知的圣地。山中有宋、元、明时的摩崖石刻。
民国21年(1932年) ,福鼎县第一支赤卫队在太姥山建立,翌年在此成立中共福鼎县第一届县委,是闽东革命根据地之一。
70年代,成立太姥山风景区筹建处。80年代改为太姥山风景区管理处,后又改为管理区,直属福鼎县政府。
1985年,由南京大学地理系完成《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福建省地质学校完成《太姥山地质地貌勘察论证》。9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性质为:以太姥山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岛) 、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1988年4月总体规划正式通过鉴定,经省政府转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对景区进行建设,主要是修建、拓建道路,便利交通,促进开发。
1980年,投资37万元,修建秦屿至太姥山简易公路,长13公里。1986年,省交通厅、省旅游局、宁德地区行署投资38万元,对简易公路进行改建,
7 比简易公路增长1公里,并对景区黄泥路面的步行游览道进行整修拓建。
1987年对公路口至蝙蝠洞,番山寺、仙都桥至白云寺岭计5公里长的黄泥道拓宽改建为1.6×0.6×0.8米的石阶道路。并在仙桥危险地段装配100米长安全扶栏。
1987年、1988年整修葫芦洞、一线天洞、白马洞的游览道以及6公里长的游览区主干道拓宽改建。同年,省建委拨款25万元,在龙珠岗和卧龙岗分别建设一、二号观日台,用花岗石砌筑,与周围峰岩协调。
1988年,省建委拨款1万元,补助管理区整修将军十八洞至葫芦洞通道,长1700米,改善原来崎岖、积水的路。此外还修建观景台、观海台,修复唐代建的楞伽宝塔,架设12公里高压电线路。建成库容6万立方米的香山水库及葫芦洞景区引水工程,解决了风景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新建太姥宾馆及太姥山庄、梅岩山庄和停车场等。制止了在“七星绕月”景点开山取石建楼。在景区内建立森林防火带,护林防火瞭望台,绿色长廊,山岳游览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占宜林地的95%以上。
五、主要荣誉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日23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组建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1日上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会议授予福鼎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六、太姥山风景区介绍
(一)景区介绍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
8
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伽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下的秦屿镇,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阵地之一。有“万古雄镇”之称。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山岳游览区
太姥山大盘石
包括兴国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景区,计360景,面积24.6平方公里。这个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这里峰峦险峻,怪石嵯峨,岩洞幽致,云雾缭绕,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等著称于世。山峰多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站在主高峰巅眺望东海,星罗棋布的岛屿,风光绮丽的海湾,万顷碧波,千点白帆,组成一幅“山海大观图”。 九鲤溪瀑景区
九鲤溪瀑景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
9 九鲤溪又名赤溪,发源于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荣东山埂三座大高山,汇集13条支流,流长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县境内杨家溪,注入东海。溪流弯曲,两岸青山夹峙,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由龙亭南兜乘竹筏,顺水漂流而下,直至渡头村,途径7曲16滩,全程11.5公里,需2个小时。沿溪可领略两岸唐僧西拜、仙女下凡、达摩面壁、雄狮下山、金龟戏鳖等72处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溪流时缓时急。平缓处,如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处,飞筏似箭,有惊无险。到了下坪洋,水面宽达100多米,水流平稳,溪河开阔,可容数十竹筏,并排竞渡,并驾齐驱。在漂流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林边河滩上夹有面积百佟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尽染,红遍山种;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在两片枫树林的间隔地带,有17株树龄为800年~1500年不等的古榕树林,虽历尽沧桑,仍生机盎然,天空枝叶交错,地面虬根盘绕,如孔雀开屏,似青龙探江,各显姿态。据专家考证,这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树林。
位于龙亭村的古庙观音亭南400米处。瀑布落差136米,瀑布下方有一块可容200人观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个10米见方的龙潭。仰观瀑布,飞流直下,犹如白练悬空,烟雾飘渺,声势逼人,凉风习习。瀑布周围有拔地而起数十米的岩峰“将军印”."文笔架" 等几十处岩石景观。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建于1745年(清乾隆10年),距今有250多年的历史,具有华厦古建筑“活化石”之美誉。其观赏性、艺术性、历史性可与永定土楼相毗美,是华厦传统民居的瑰宝。翠郊古民居地处国家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下白琳镇,距市区37公里,现有公路直达古民居景点。
晴川海滨景区
晴川海滨景区,位于太姥山麓,由分布在晴川湾海域、跳尾湾海域的沙滩和岛屿组成,海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海上波光粼粼,渔帆片片、鸥鸟点点,姆屿、日屿、跳尾、七星等岛屿,如裴翠镶嵌在蓝缎般的海面上。在长达3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散布着大小员当,大小蒙湾等众多细软洁净的滩滩,其中长122米、宽600多米,以“滩平、沙软”著称的大员当海滨浴场;以奇特的海蚀礁石地貌景观见长的牛郎岗沙滩最负盛名。这里海水湛蓝,沙
10 质细软,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是开展帆板、游泳、赛艇、垂钓等活动的理想场所,又是踏沙、戏浪、拾贝的海滨旅游好去处。在此,可领略海上的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以及风、雨、晨、昏、晴、雾,与天光、海色变幻之美。 福瑶列岛景区
福瑶列岛景区,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鸟屿、观音礁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适宜,风景秀丽,昔称福瑶列岛,喻为美玉福地。
大嵛山岛,直径约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4米,为闽东第一大岛。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天山、海角晴空等胜景。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海拔2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称。湖周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可泛舟畅游;小天湖200多亩。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水清如镜。因日而耀,因风而皱,时有白鸥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缓,形成天山万亩草场,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天湖:天湖位于大嵛山岛红纪山上, 海拔200米, 有大、小两面个湖泊, 湖周围群峰环拱, 其状似盂。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小天湖面积为200多亩。 大小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清澈见底,幽蓝、凝碧的湖水十分诱人。湖泮常有野生乌龟出没。
嵛山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银屿、鸟屿等十一个岛屿和九个礁石组成,面积2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在海拔二百米高的岛顶,有常年不竭,水淡且洁的“海上天湖”,岛 还有万亩天然草场,在烟波浩渺的东海上,体会“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意境。
(二)景点介绍
太姥石景
11 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岩洞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古籍为岩溶洞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马洞、鸿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韦陀洞、莲花洞、龙潭洞等等。大都岩洞都有天光泻漏、明蝉相间之景。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葫芦洞和将军洞在葫芦洞景区,葫芦洞形似葫芦,洞室宽大,可容千人,面积2000平方米,有“世外桃源”之誉。宋代曾建有楼阁,今已无存。洞中生长着空谷兰、凤兰等名花,暗香浮动,满穴馥郁。将军洞因其顶有三石似将军的鞋、帽、剑而得名,由十几个洞穴相连组成,人称“将军十八洞”。长977米,有四个洞口。洞内有七个厅堂,十三个天井,还有“三线天”、“回音洞”、“洞中听泉”等胜景。“三线天”是两块巨石压顶,似坠未坠,惊险万状,顶部一条裂隙,形成三线蓝天,阳光照人,满穴生辉。“回音洞”是一条狭窄暗道,迂回曲折,上下盘旋,人行洞内,前后不见,但能相互呼应,虽相隔几十米,其声犹似近在耳边。这是由于洞壁回音传声所致,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洞中听泉”长160米,地下泉水淙淙,声如佩玉,故古人称为漱玉洞。若遇大雨过后,泉水如瀑,轰鸣激荡,令人心悸。穿过“洞中听泉”,进入 “流水湾”,长130米,游人可借助洞顶透光,看到泉水流动,可以解渴。将军洞内还生长着木荷、红楠、栲树、翠竹、红白杜鹃等花木,以及千年古藤蔓。其东面有一线天,也是个奇妙的岩洞,长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顶开一线。洞内道路高低
12 宽狭,曲折盘旋。
九鲤溪
太姥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鲤溪风景更佳,现单独辟为“九鲤溪瀑”游览区。九鲤溪又名赤溪,源出柘荣县东山绠,长25.86公里,有十三条支流潆洄于太姥山岭之间。沿岩分布着二十多个景点。溪流两岸青山逶迤,绿树葱茏,怪石林立。中间碧水澄澈,峰峦倒映,水波涟漪。在浅滩处河底卵石纷陈,游鱼可数,周围还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观音坐莲”等美景,环境优美,犹如一个“童话世界”。从上游九鲤村至下游渡头村共有浅滩十六处,在深浅滩底交接处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过此,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轻舟已过
万重山”的意境。九鲤溪上有两处瀑布,一在上游蒋阳村前,名溪口瀑,瀑水从60米高的崖头上下跌,声闻灵敏里,人若站在瀑水下定局的高岩上往下看,只见水流在半圆形峭壁上“跌打翻滚”,犹如困兽搏斗,令人胆颤心惊,不敢久视。由瀑水溅泼的水珠弥漫溪上,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长虹,光彩夺目。另一瀑布在连花峰下,名龙亭瀑,落差达120米,分成两束,吾“人”字形,人在筏上仰视,如白练凌空,银河下泻,声如惊雷,气势磅礴。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今遗址尚存。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灵峰寺
13 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
摩尼宫
太姥山摩尼宫,位于福鼎市太姥山白云寺。宫建于唐代,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整修。光绪三十年(1904),僧一果增建梦台。该宫坐东南向西北,石构,建筑面积13.3平方米,内供石佛一尊。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雪景
太姥山的风景很美,而太姥山的雪景更是引人入胜,每逢冬天最冷的时候,满山遍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吸引游人前往赏雪、摄影。
(三)景区评价 当游人进入太姥山,就象进入当代世界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数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 ”、“玉猴照镜”、“九鲤朝天”、“二佛谈经”、“金龟爬壁”、“韦陀把天门”......等三百六十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
特别是“九鲤朝天”、“二佛谈经”这组景观尤为奇绝,“九鲤朝天”石酷似九条鲤鱼跃向太空,“和尚讲经”石活象一个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经坛上捧着经书面对东海说法。这组景观绵亘千余米,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实为壮观。若是一阵雷雨之后,江山如洗,水光潋滟,波平如镜的大海托出这一组深沉垂直的群峰,一明一暗,对比强烈。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起伏绵延的山峦和变化多姿富有韵律的梯田,增强了悬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山海大观”图,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刻。 “夫妻峰”在不同角度看起来不一样!因众峰迭立,群石矗峙,登高一呼,山回谷应,故有“回音谷”、“三声应”、“七声应”等奇景,给游人增添了无穷兴味。太姥由于特殊的地理,不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经有关部门普查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
14 个。
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时二十八天,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附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终年滴水,曰“滴水洞”;有乱石垒叠,洞顶崛岩高低,游人进入需弓腰折背而过,曰“三折腰”;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洞中可观日,洞内可望海,洞穴存井,洞里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千人,可以建楼、台、亭、阁。每逢夏日洞中空谷兰盛,暗香浮动,时有时无,令人心醉神怡。如将军十八洞,是十多个洞组成的洞群,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洞中可望海、观日,怪石似骆驼、似玉笋,千姿百态,有的似螺旋向下旋转,有的夹壁直立,石径遥通,不但有“一线天”,还有“三线天”,暗泉多处,清澈见底,水声潺潺,每当阳光射入水中,反射于洞壁,就象流霞在飞舞,奇妙的光与色将游人带入幻觉世界。由于气流的活动有的洞寒风习习,有的却暖气融融,奇妙的是站立一处,伸开两手,冷暖感觉不同。有的地方,更有太古藤蔓为争阳光,争雨露,争生存,顽强地盘旋曲折,沿着洞壁延伸,编织着富有生命力的“赞歌”。这个“将军十八洞”,一进一出需花二个小时,游人要以各种动作行走,时蹲、时爬、时蹑、时侧,有人将这些动作喻为“太姥健身操”,姿态各异,一路欢声笑语,乐在其中。
“云横断壁千层险”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笔架峰、仙药峰、莲花峰等四十五峰,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间。尤其上天门岭过牛背石,上陀九岭过天桥更是奇险,有些人非摸爬而过不可,有些人却偏要在这险处探胜。过了险峰,极目千里,气象万千,确有无限风光之感。覆鼎峰因状如覆鼎故名,福鼎县名也由此而来。晴朗之日登上峰顶,东望海天茫茫,无边无际,大小岛屿,历历在目。 新月峰又名观日峰,晨可观日,暮可赏月,是观赏月上日升的好所在。“披衣起看扶桑影,日观天门未足云”,在太姥山上观日可见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地从海中三跃而升的奇景,这是其他风景区观日所少有的,陈仲溱太姥山记:“尝看日于泰山日观台华顶,所见各异,而遥天旷海,此为第一”。夜间赏月,山色朦胧千岩黑,又是另有一番情趣.
游太姥的人常说太姥缺水景,其实不然,太姥山,山衬海,海托山,素称“海
15 上仙都”,既看山,又观海,互相映衬,蔚为壮观。太姥山多狭谷、山洞,地面积水少,一场大雨后,约二个小时,地表水就流入洞中,汇成各种暗泉和飞瀑,流水潺潺,滴水叮当,如琵琶慢拔,如古筝轻弹,游人可在洞中默听泉声,欣赏水趣,兴味无穷。山涧暗泉多处,由于洞中回音作用,游客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水声,有的沙沙作响,有的哗哗作唱,妙不可言,它可洗去你胸中一切烦愁。还有东折瀑、西折瀑、九鲤溪等水景分布太姥两侧,国兴寺后龙潭洞处已建成龙潭湖,“九鲤朝天”、“十八罗汉岩”映入水中,湖光山色,供人尽情游赏。有几外从花岗岩缝隙或泉眼中涌出的矿泉水,甘洌爽口,因此说,太姥并非无水,洞中之水比地面之水更为奇妙。太姥临海多雾,一年三百六十天,雾季达一百多天,古人赞美太姥山:“云雾多变尽奇观”。山有云雾便有灵气,太姥山石奇、峰险、洞异、水玄,又时有轻云薄雾,这就使太姥群峰更富于神秘感;有时碧纱披体,更添秀丽;有时深存于云雾之中,呼之欲出;有时大雾弥天,唯闻白云深处钟磬声,使人如入仙境..... 春夏之交或雨后初晴,山岚弥漫四合,汇成茫茫云海,直展天际,眼下群峰出没于万顶波涛之中,时隐时现,时浮时沉,恰似凌波踏浪。尤其春冬两季,海雾一来,更像波涛奔腾,激浪滚滚,一时整个山峰都隐沉于云雾之中。秋日天高气爽,晨昏几片薄雾笼罩山巅,或有几缕山岚旋绕峰峦,阳光穿过薄雾,明亮和谐,美妙非常。
七、市场状况分析
(一)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进步,收入有了显著地增长,加上人们观念的进步,从而使得旅游消费成为了大众消费。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速,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增大,其中,以大学生和老年者居多,而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也会在放假期间四处游玩以放松身心。
16
(二)目标人群:
1. 家庭群体
随着市场主流的发展,对旅游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对追求旅游的完美也不断的升级。家庭的旅游消费观念也不断的变化。每年的消费群体中以本地人居多, 占了总旅游人数的65—75%。家庭消费也成了本地市民的消费主流。
2. 青年(情侣)群体
现在年轻人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追求浪漫的恋爱方式,追求大自然的生态景观。对爱情的思想观念也注重了培养,有时间就去放松一下身心的健康,对旅游的观念的变化,有一种环游世界的想法。所以对旅游的景区要求也很高,以及要对大型主题活动进行创新。
3. 旅行社及单位群体
旅行社对景区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要求的利润空间比较大,但是他们所开发的客源丰富,对景区的宣传力度大,有助与景区知名度的壮大,给景区带来丰厚的利润。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发展和壮大其他的项目。单位群体由于工作压力的原因,对旅游的需求很大。既可调节单位企业员工的心情,又可给企业带来和谐的气氛。
4. 学生及旅游摄影、登山爱好者
学生群体对旅游的观念不是很强,但有一颗好奇的心。
只要有一定的宣传力
17 就可以很容易的打动他们想消费的心。还有出于对知识面的拓展,增加自身的阅
历外,还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达到双重的目的。不但可以放纵一下自己心
情,回归大自然理想的境界,还可以增加自己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5. 中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的群体由于退休后,不用在去工作。为了达到锻炼的效果和保护身心
健康的想法,出门去旅游舒适一下紧凑的心。吸收大自然的空气,安乐的度过余
年的时间。由于在家里寂寞无人,出去接触人群来调节情绪和解闷。对娱乐和健
身的项目需求大,以及对人文景观欣赏也有特别的爱好。
6. 台湾同胞及外籍人员
八、SWOT 分析
(一)本景点SWOT 分析
优势
A. 位于珠、长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异
B. 石奇,峰险,洞异,水玄,奇异险峻,景色秀美
C. 国家AAAAA 级旅游风景区
D. 景区集群度高
E .拥有美丽的民间传说,文化底蕴深厚
F .交通便利
G .福鼎白茶的渲染
劣势
A. 很多著名风景区在人们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
B. 缺少娱乐设施
C. 旅游污染严重
D. 旅游周期性超载,存在安全隐患
E .未开发的景区较多
F .旅游产品较为单一
18 机会
A. 我国人口众多,每逢重大节日旅游景区总是人满为患,供不应求
B. 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公司众多
C. 国家旅游局的扶持
D .借鉴其他山景的发展经验
威胁
A. 著名的山景太多,名气还不够大
B. 现代人文娱乐性旅游兴起,带走大量潜在消费者
C .游客的重游率不高
(二)竞争对手SWOT 分析
优势
A. 著名景区存在历史悠久,其形象深入人心
B. 拥有大量的旅游经营经验
劣势
A. 市场竞争激烈
B. 存在已久,大量的游客已经旅游过,吸引力下降
C. 名气过盛使得每有节日总是人山人海的游客,使一些要求较高的游客望而却步
机会
A. 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有着话语权
B. 收入增长,带动旅游消费的增加
威胁
A. 新兴旅游景区的出现对市场份额产生威胁
(三)优、劣势策划评析
通过优劣势的对比可以得出,我们要尽力发挥景区的优势,不能让优势卖点给淡化。对于景区的不足,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完美和整合改正,从而使景区的劣势逐渐变成景区的优势,从而增强了景区的竞争力。太姥
19 山景区可开发的空间非常大,市场运作可以更好地掌控。要针对景区的优势与劣势,重新对景区进行市场的定位,对他们进行了新的策划,从而增强了景区的竞争力。弥补现有的资源空情。
九、竞争对手分析
主要竞争者:武夷山,雁荡山
竞争状况分析:
太姥山
品牌资源:素以“山海大观”著称。又有“海上仙都”之美名。营造神圣的文化氛围,引发神奇话题的传播
“海上天湖——嵛山岛”、“古代人影出民居——翠郊古民居”、“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太姥山、国兴寺”、“7000里奇缘的500罗汉”、“冷城古堡的千古谜题”、“海盗的密语”吸引游客关注,从而推动景区品牌传播,提升景区人气,通过受众消费行为转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武夷山:福建第一名山
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地,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人与生物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雁荡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山水美学、历史文化、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华夏名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天游峰有“天下第一险峰”之称。
六、市场营销推广定位
(一)营销目标
通过推广活动,提高太姥山风景区的国内知名度,尤其在中部地区的知名度,逐渐产生影响力,扩大国内旅游人次,为打造国内外知名是生态旅游度假区做基础。
20 (二)营销宗旨
应用知名度原理及系统性、整合性原理等用广告策划来是策划用最少的费用达到良好效果。
(三)产品定位
(1)景区定位:虽然人文景观的存在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冲击,但目前旅游消费市场中自然景观仍然占据主导。
(2)景观特点定位:将历史文化和淳朴民风融汇于自然生态风情之中,造就新颖的旅游环境。
(3)形象定位:以建立长期良好品牌和口碑为主要目标。
(四)营销市场定位
(1)在广告的塑造上,应该短时间建立景区知名度,特别要利用好重大节日之前的时间进行宣传,并加强景区口碑的宣传。
(2)营销目标主要为提高客流量,除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以确保景区形象外,并逐步提高景区口碑,此时营销利润并非主要的追求目标。
七、市场推广策略
(一)景区科普介绍
邀请地方广播电台及中央广播电台等进行太姥山风景的科普介绍。科普介绍要邀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详细解说,有说服力,进行系列报道,持续进行。
通过这些介绍,来提太姥山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前往。既可作为休闲之地,游客作为知识学习之地。
(二)利用报纸营销
在中国旅游报、等报纸媒体做专栏介绍。介绍要分为几个部分,包括景区整
21 体简单介绍,吸引眼球;其次重点介绍部分景点,并附以图片;然后突出介绍其休闲、生态、绿色等特点;最后提出景点长远规划及期望。
(三)户外广告宣传
比如在乡村城镇是允许的,除此之外在火车站出站口、两侧灯箱等;还可以做车体广告。除外,还可以和饭店、酒店合作,制作杂志、塑料袋、餐巾纸等,上面印有太姥山景区字样及地址。
太姥山的传说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世界第一部文化著作《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又“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传说中的神农氏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采集狩猎生活向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渡的时期,说明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了茶的发现、利用,并作为治病之神药。 在闽东福鼎太姥山间也流传着一个同样古老的传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种蓝为业,乐善好施,手植“绿雪芽”茶治愈许多患麻疹的病童。人们感念其恩德,称其为太姥娘娘,奉为神明,春秋二祭。太姥传说流传很广,《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混沌初开,有神曰圣姥(太姥) ,母子两人居此山(太姥山) 。”从以上传说和文载,说明在上古母系氏族时代闽东先民已能利用茶叶去毒治病,也表明闽东是茶的古产地。 走进山奇石幻的太姥山,山间有一“鸿雪洞”,传说就是太姥娘娘当时居住之处。洞顶有一株“绿雪芽”古茶树,高近二丈,枝干虬曲盘横,顶部绿翠如雪,叶子如旗,芽尖似针。传说此树即为太姥娘娘手植之“绿雪芽”繁衍,其旁有一碑记:“绿雪芽,仙茶也,相传太姥娘娘手植,为福鼎大白茶始祖”。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土孚。”至今,福鼎大白茶仍然品质上乘,享誉海内外,是全国绿茶茶树鉴定的对照品种,号称“中华一号”品种。
太姥山logo
八、经费估计
(一)普通媒介营销:预计费用10万元。
(二)户外广告宣传:预计费用5万元。
22
“海上仙都”——太姥山
宣
传
推
广
策
划
书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目 录
太姥山风景区市场营销策划书 . ...................................................................................................... 2
一、开发背景分析 . .................................................................................................................. 2
二、太姥山风景区环境 . .......................................................................................................... 2
三、太姥山风景区介绍 . .......................................................................................................... 7
1. 景区介绍 . ....................................................................................................................... 7
2. 景点介绍 . ....................................................................................................................... 7
3. 景区评价 5
四、目标客源分析 . .................................................................................................................. 6
1. 现状 . ............................................................................................................................... 6
2. 目标人群: . ................................................................................................................... 6
五、SWOT 分析 ...................................................................................................................... 7
1. 本景点以及竞争对手SWOT 分析............................................................................... 7
2. 竞争对手SWOT 分析 .................................................................................................. 8
3. 优、劣势策划评析 . ....................................................................................................... 8
六、市场营销推广定位 . .......................................................................................................... 9
1. 营销目标 . ....................................................................................................................... 9
2. 营销宗旨 . ....................................................................................................................... 9
3. 产品定位 . ....................................................................................................................... 9
4. 营销市场定位 . ............................................................................................................... 9
七、市场推广策略 . ................................................................................................................ 10
1. 景区科普介绍 . ............................................................................................................. 10
2. 利用报纸营销 . ............................................................................................................. 10
3. 户外广告宣传 . ............................................................................................................. 10
八、经费估计 . ........................................................................................................................ 10
1. 普通媒介营销: . ......................................................................................................... 10
2. 户外广告宣传: . ......................................................................................................... 10
2 太姥山风景区营销策划书
前言
当21世纪的帷幕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制造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百废待兴。而就在过去不久的五一黄金周,旅游业并没有像金融危机中的制造业那样萧条,反而有鹤立鸡群、万花丛中一点红之势。
就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业发展稳中有升,同时,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旅游业具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逐渐加快, 压力也不断地增大,对旅游的需求欲望日益渐增,旅游热不断升温。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金钱,加上国家实行利民的休假制度,使人们有更多休假时间去旅行,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一、策划的必要性与目的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具有“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和“无烟产业”等美称。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发展起来。现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世界三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而闽东位于我国沿海,处于福建东北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点,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临东海,南接福州,西连南平,北通温州,是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纽带。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大自然造就了岩石遗迹、矿物遗迹、构造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遗迹等秀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有被喻为开闽进士第
3 一村的廉村、“中国南方葡萄之乡”的喜糖畲族村落、“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等。其中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于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1日上午,被国家旅游局封为5A 级景区。云雾飘渺、如临仙境,以奇异险趣来形容太姥山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太姥山中的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巍峨秀拔,自然形成的怪异山更是犹如鬼斧神工,个个令人称奇。步移景换,随着游山的位置的改变,看到的景致也随之变化,犹如活石,如此奇景,只叫人不得不感叹“仙都之名,实至名归也。”不仅只有石奇,峰峦险峻,溶洞诡异,水流玄幻,皆是美景。景美,则游之必然。并能从中领略自然风光,放松身心,汲取天地精华,拓展视野,太姥山文化区的碑文还能够加强人文气息的素养。加之,太姥山中品一杯白茶,亦是茶文化的绵延之地。可以促进福鼎白茶的发展,促进福鼎特色小吃的推广,加快福鼎市交通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太姥山周边地域的旅游业发展,宣传并推动化油石、石材、茶叶加工三大福鼎传统产业的发展。
2013年以来,太姥山5A 级景区的创建及9月27日福安白云山召开第三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开园揭碑,进一步扩大了宁德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然而,为打造世界级的旅游观光区,使得太姥山的知名度不仅仅能够吸引内陆游客,还能吸引台湾同胞及外籍游客。太姥山的仍然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
据2005温州新闻网7月3日消息称:到素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旅游的10名游客中, 起码有6名是温州人。也就是说去太姥山游玩的游客有六成是温州人,这也说明了去太姥山游玩的游客大多来自距离太姥山较近的地方,虽然这是较早以前的数据,但是仍然能从某些地方说明太姥山的知名度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大力打造的。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 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逐步凸显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
4 展中的战略优势。在我国“结构创新、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更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有效支点。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05 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 5285.86 亿元,到 2009 年的短短四年内,即实现近翻番,达到 10183.69 亿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09 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内政府旅游部门进一步在观念转变、立法保障、建立健全机制、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旅游业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全国已有 27 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领头产业,列于“十二五”规划预案中。
2011 年 10 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高度关注现代文化产业。专家认为,这在带来文化产业振兴的同时,亦势必引发与文化产业休戚相关的旅游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激活推进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经济环境
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为国民旅游休闲大发展带来契机。按全球休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 GDP 达到 3000-5000 美元时,就将进入休闲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十一五”期末人均GDP 达到4283美元,已具备休闲消费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重点引导休闲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城镇,培育一批休闲精品,壮大一批创新型休闲企业。国民休闲意识也日益普及,城镇居民和各年龄层的休闲理念明显增强,休闲需求不断分化。国民休闲大发展已具备经济基础、政策保障、民众意识等必要条件。
(三)技术环境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随之发展起来了,如动车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旅游者的外出了才有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快捷的条件。通过生物技术保护濒危动物,通过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如主题公园,游乐场等。应用高新技术使得许多文物古迹得以保存并发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
(四)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旅游业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时候,对于青年学生群体可以宣传鼓励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美化和维护,拓展知识,起到一定意义上的教育作用。而对于中老年群体,则更注重于修身养性,从自然的领略心旷神怡的状态。对于单位群体,旅游则可以调试紧张的心情,融入自然风光,放空身心,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效用。
三、微观环境分析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 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四、发展历史 太姥山开发历史悠久,据《太姥山志》引《力牧录》载,早在黄帝时,容成子曾在太姥山练丹。至今还留有当年炼丹用的石井、石器、石鼎等。
汉代,武帝派东方朔为天下名山授封,太姥山被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并在悬崖上题刻“天下第一山”。
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唐玄宗赐题“尧封太姥舍利塔”,唐明皇李隆基敕建兴国寺,以及白云寺、岩洞庵、玉湖庵、灵峰寺等的兴建,逐渐成为道教、佛教的
6 活动中心之一。唐代诗人李白还曾以其山为景写了一首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代,成为授学传知的圣地。山中有宋、元、明时的摩崖石刻。
民国21年(1932年) ,福鼎县第一支赤卫队在太姥山建立,翌年在此成立中共福鼎县第一届县委,是闽东革命根据地之一。
70年代,成立太姥山风景区筹建处。80年代改为太姥山风景区管理处,后又改为管理区,直属福鼎县政府。
1985年,由南京大学地理系完成《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福建省地质学校完成《太姥山地质地貌勘察论证》。9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性质为:以太姥山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岛) 、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1988年4月总体规划正式通过鉴定,经省政府转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对景区进行建设,主要是修建、拓建道路,便利交通,促进开发。
1980年,投资37万元,修建秦屿至太姥山简易公路,长13公里。1986年,省交通厅、省旅游局、宁德地区行署投资38万元,对简易公路进行改建,
7 比简易公路增长1公里,并对景区黄泥路面的步行游览道进行整修拓建。
1987年对公路口至蝙蝠洞,番山寺、仙都桥至白云寺岭计5公里长的黄泥道拓宽改建为1.6×0.6×0.8米的石阶道路。并在仙桥危险地段装配100米长安全扶栏。
1987年、1988年整修葫芦洞、一线天洞、白马洞的游览道以及6公里长的游览区主干道拓宽改建。同年,省建委拨款25万元,在龙珠岗和卧龙岗分别建设一、二号观日台,用花岗石砌筑,与周围峰岩协调。
1988年,省建委拨款1万元,补助管理区整修将军十八洞至葫芦洞通道,长1700米,改善原来崎岖、积水的路。此外还修建观景台、观海台,修复唐代建的楞伽宝塔,架设12公里高压电线路。建成库容6万立方米的香山水库及葫芦洞景区引水工程,解决了风景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新建太姥宾馆及太姥山庄、梅岩山庄和停车场等。制止了在“七星绕月”景点开山取石建楼。在景区内建立森林防火带,护林防火瞭望台,绿色长廊,山岳游览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占宜林地的95%以上。
五、主要荣誉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日23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组建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1日上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会议授予福鼎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六、太姥山风景区介绍
(一)景区介绍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
8
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伽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下的秦屿镇,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阵地之一。有“万古雄镇”之称。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山岳游览区
太姥山大盘石
包括兴国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景区,计360景,面积24.6平方公里。这个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这里峰峦险峻,怪石嵯峨,岩洞幽致,云雾缭绕,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等著称于世。山峰多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站在主高峰巅眺望东海,星罗棋布的岛屿,风光绮丽的海湾,万顷碧波,千点白帆,组成一幅“山海大观图”。 九鲤溪瀑景区
九鲤溪瀑景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
9 九鲤溪又名赤溪,发源于福鼎太姥山、霞浦目海尖和柘荣东山埂三座大高山,汇集13条支流,流长25.86公里,下游延伸至霞浦县境内杨家溪,注入东海。溪流弯曲,两岸青山夹峙,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由龙亭南兜乘竹筏,顺水漂流而下,直至渡头村,途径7曲16滩,全程11.5公里,需2个小时。沿溪可领略两岸唐僧西拜、仙女下凡、达摩面壁、雄狮下山、金龟戏鳖等72处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溪流时缓时急。平缓处,如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处,飞筏似箭,有惊无险。到了下坪洋,水面宽达100多米,水流平稳,溪河开阔,可容数十竹筏,并排竞渡,并驾齐驱。在漂流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林边河滩上夹有面积百佟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尽染,红遍山种;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在两片枫树林的间隔地带,有17株树龄为800年~1500年不等的古榕树林,虽历尽沧桑,仍生机盎然,天空枝叶交错,地面虬根盘绕,如孔雀开屏,似青龙探江,各显姿态。据专家考证,这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树林。
位于龙亭村的古庙观音亭南400米处。瀑布落差136米,瀑布下方有一块可容200人观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个10米见方的龙潭。仰观瀑布,飞流直下,犹如白练悬空,烟雾飘渺,声势逼人,凉风习习。瀑布周围有拔地而起数十米的岩峰“将军印”."文笔架" 等几十处岩石景观。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建于1745年(清乾隆10年),距今有250多年的历史,具有华厦古建筑“活化石”之美誉。其观赏性、艺术性、历史性可与永定土楼相毗美,是华厦传统民居的瑰宝。翠郊古民居地处国家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下白琳镇,距市区37公里,现有公路直达古民居景点。
晴川海滨景区
晴川海滨景区,位于太姥山麓,由分布在晴川湾海域、跳尾湾海域的沙滩和岛屿组成,海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海上波光粼粼,渔帆片片、鸥鸟点点,姆屿、日屿、跳尾、七星等岛屿,如裴翠镶嵌在蓝缎般的海面上。在长达3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散布着大小员当,大小蒙湾等众多细软洁净的滩滩,其中长122米、宽600多米,以“滩平、沙软”著称的大员当海滨浴场;以奇特的海蚀礁石地貌景观见长的牛郎岗沙滩最负盛名。这里海水湛蓝,沙
10 质细软,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是开展帆板、游泳、赛艇、垂钓等活动的理想场所,又是踏沙、戏浪、拾贝的海滨旅游好去处。在此,可领略海上的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以及风、雨、晨、昏、晴、雾,与天光、海色变幻之美。 福瑶列岛景区
福瑶列岛景区,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鸟屿、观音礁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适宜,风景秀丽,昔称福瑶列岛,喻为美玉福地。
大嵛山岛,直径约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4米,为闽东第一大岛。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天山、海角晴空等胜景。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海拔2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称。湖周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可泛舟畅游;小天湖200多亩。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水清如镜。因日而耀,因风而皱,时有白鸥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缓,形成天山万亩草场,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天湖:天湖位于大嵛山岛红纪山上, 海拔200米, 有大、小两面个湖泊, 湖周围群峰环拱, 其状似盂。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小天湖面积为200多亩。 大小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清澈见底,幽蓝、凝碧的湖水十分诱人。湖泮常有野生乌龟出没。
嵛山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银屿、鸟屿等十一个岛屿和九个礁石组成,面积2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在海拔二百米高的岛顶,有常年不竭,水淡且洁的“海上天湖”,岛 还有万亩天然草场,在烟波浩渺的东海上,体会“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意境。
(二)景点介绍
太姥石景
11 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感触树、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更为山景增色不少。而东望大海,蓝天与碧海共妍,岛礁同港湾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山增海阔,海添山雄”的意境。
岩洞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古籍为岩溶洞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马洞、鸿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韦陀洞、莲花洞、龙潭洞等等。大都岩洞都有天光泻漏、明蝉相间之景。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葫芦洞和将军洞在葫芦洞景区,葫芦洞形似葫芦,洞室宽大,可容千人,面积2000平方米,有“世外桃源”之誉。宋代曾建有楼阁,今已无存。洞中生长着空谷兰、凤兰等名花,暗香浮动,满穴馥郁。将军洞因其顶有三石似将军的鞋、帽、剑而得名,由十几个洞穴相连组成,人称“将军十八洞”。长977米,有四个洞口。洞内有七个厅堂,十三个天井,还有“三线天”、“回音洞”、“洞中听泉”等胜景。“三线天”是两块巨石压顶,似坠未坠,惊险万状,顶部一条裂隙,形成三线蓝天,阳光照人,满穴生辉。“回音洞”是一条狭窄暗道,迂回曲折,上下盘旋,人行洞内,前后不见,但能相互呼应,虽相隔几十米,其声犹似近在耳边。这是由于洞壁回音传声所致,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洞中听泉”长160米,地下泉水淙淙,声如佩玉,故古人称为漱玉洞。若遇大雨过后,泉水如瀑,轰鸣激荡,令人心悸。穿过“洞中听泉”,进入 “流水湾”,长130米,游人可借助洞顶透光,看到泉水流动,可以解渴。将军洞内还生长着木荷、红楠、栲树、翠竹、红白杜鹃等花木,以及千年古藤蔓。其东面有一线天,也是个奇妙的岩洞,长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顶开一线。洞内道路高低
12 宽狭,曲折盘旋。
九鲤溪
太姥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鲤溪风景更佳,现单独辟为“九鲤溪瀑”游览区。九鲤溪又名赤溪,源出柘荣县东山绠,长25.86公里,有十三条支流潆洄于太姥山岭之间。沿岩分布着二十多个景点。溪流两岸青山逶迤,绿树葱茏,怪石林立。中间碧水澄澈,峰峦倒映,水波涟漪。在浅滩处河底卵石纷陈,游鱼可数,周围还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观音坐莲”等美景,环境优美,犹如一个“童话世界”。从上游九鲤村至下游渡头村共有浅滩十六处,在深浅滩底交接处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过此,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轻舟已过
万重山”的意境。九鲤溪上有两处瀑布,一在上游蒋阳村前,名溪口瀑,瀑水从60米高的崖头上下跌,声闻灵敏里,人若站在瀑水下定局的高岩上往下看,只见水流在半圆形峭壁上“跌打翻滚”,犹如困兽搏斗,令人胆颤心惊,不敢久视。由瀑水溅泼的水珠弥漫溪上,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长虹,光彩夺目。另一瀑布在连花峰下,名龙亭瀑,落差达120米,分成两束,吾“人”字形,人在筏上仰视,如白练凌空,银河下泻,声如惊雷,气势磅礴。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东麓,系一山间村寨,自明喜靖年间起,当地人民为防御倭寇侵扰,筑有城堡一座,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南、西三门,北依崖壁。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一条,卵石铺路,傍依清溪。街道两侧民居和小巷参差排列,建筑古雅,乡风淳朴。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访古采风的良好去处,游太姥者大都要来此一游。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宋代石屋位于东门内,其须弥座上雕有人物、鸟兽图案,造型古朴,形态生动。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理学家朱熹都曾在此聚众讲学,设帐授徒。朱熹还在此创办过“石湖书院”(原名石湖观),并自撰门联“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今遗址尚存。其高足杨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灵峰寺
13 峰寺在冷城西侧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远年(公元860年),宋时称“兰溪寺”,又名“小灵峰”。经历代整修扩建,颇具规模。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斋堂、花圃等建筑。
摩尼宫
太姥山摩尼宫,位于福鼎市太姥山白云寺。宫建于唐代,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整修。光绪三十年(1904),僧一果增建梦台。该宫坐东南向西北,石构,建筑面积13.3平方米,内供石佛一尊。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雪景
太姥山的风景很美,而太姥山的雪景更是引人入胜,每逢冬天最冷的时候,满山遍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吸引游人前往赏雪、摄影。
(三)景区评价 当游人进入太姥山,就象进入当代世界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数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 ”、“玉猴照镜”、“九鲤朝天”、“二佛谈经”、“金龟爬壁”、“韦陀把天门”......等三百六十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
特别是“九鲤朝天”、“二佛谈经”这组景观尤为奇绝,“九鲤朝天”石酷似九条鲤鱼跃向太空,“和尚讲经”石活象一个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经坛上捧着经书面对东海说法。这组景观绵亘千余米,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实为壮观。若是一阵雷雨之后,江山如洗,水光潋滟,波平如镜的大海托出这一组深沉垂直的群峰,一明一暗,对比强烈。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起伏绵延的山峦和变化多姿富有韵律的梯田,增强了悬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山海大观”图,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刻。 “夫妻峰”在不同角度看起来不一样!因众峰迭立,群石矗峙,登高一呼,山回谷应,故有“回音谷”、“三声应”、“七声应”等奇景,给游人增添了无穷兴味。太姥由于特殊的地理,不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经有关部门普查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
14 个。
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时二十八天,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附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终年滴水,曰“滴水洞”;有乱石垒叠,洞顶崛岩高低,游人进入需弓腰折背而过,曰“三折腰”;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洞中可观日,洞内可望海,洞穴存井,洞里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千人,可以建楼、台、亭、阁。每逢夏日洞中空谷兰盛,暗香浮动,时有时无,令人心醉神怡。如将军十八洞,是十多个洞组成的洞群,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洞中可望海、观日,怪石似骆驼、似玉笋,千姿百态,有的似螺旋向下旋转,有的夹壁直立,石径遥通,不但有“一线天”,还有“三线天”,暗泉多处,清澈见底,水声潺潺,每当阳光射入水中,反射于洞壁,就象流霞在飞舞,奇妙的光与色将游人带入幻觉世界。由于气流的活动有的洞寒风习习,有的却暖气融融,奇妙的是站立一处,伸开两手,冷暖感觉不同。有的地方,更有太古藤蔓为争阳光,争雨露,争生存,顽强地盘旋曲折,沿着洞壁延伸,编织着富有生命力的“赞歌”。这个“将军十八洞”,一进一出需花二个小时,游人要以各种动作行走,时蹲、时爬、时蹑、时侧,有人将这些动作喻为“太姥健身操”,姿态各异,一路欢声笑语,乐在其中。
“云横断壁千层险”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笔架峰、仙药峰、莲花峰等四十五峰,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间。尤其上天门岭过牛背石,上陀九岭过天桥更是奇险,有些人非摸爬而过不可,有些人却偏要在这险处探胜。过了险峰,极目千里,气象万千,确有无限风光之感。覆鼎峰因状如覆鼎故名,福鼎县名也由此而来。晴朗之日登上峰顶,东望海天茫茫,无边无际,大小岛屿,历历在目。 新月峰又名观日峰,晨可观日,暮可赏月,是观赏月上日升的好所在。“披衣起看扶桑影,日观天门未足云”,在太姥山上观日可见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地从海中三跃而升的奇景,这是其他风景区观日所少有的,陈仲溱太姥山记:“尝看日于泰山日观台华顶,所见各异,而遥天旷海,此为第一”。夜间赏月,山色朦胧千岩黑,又是另有一番情趣.
游太姥的人常说太姥缺水景,其实不然,太姥山,山衬海,海托山,素称“海
15 上仙都”,既看山,又观海,互相映衬,蔚为壮观。太姥山多狭谷、山洞,地面积水少,一场大雨后,约二个小时,地表水就流入洞中,汇成各种暗泉和飞瀑,流水潺潺,滴水叮当,如琵琶慢拔,如古筝轻弹,游人可在洞中默听泉声,欣赏水趣,兴味无穷。山涧暗泉多处,由于洞中回音作用,游客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水声,有的沙沙作响,有的哗哗作唱,妙不可言,它可洗去你胸中一切烦愁。还有东折瀑、西折瀑、九鲤溪等水景分布太姥两侧,国兴寺后龙潭洞处已建成龙潭湖,“九鲤朝天”、“十八罗汉岩”映入水中,湖光山色,供人尽情游赏。有几外从花岗岩缝隙或泉眼中涌出的矿泉水,甘洌爽口,因此说,太姥并非无水,洞中之水比地面之水更为奇妙。太姥临海多雾,一年三百六十天,雾季达一百多天,古人赞美太姥山:“云雾多变尽奇观”。山有云雾便有灵气,太姥山石奇、峰险、洞异、水玄,又时有轻云薄雾,这就使太姥群峰更富于神秘感;有时碧纱披体,更添秀丽;有时深存于云雾之中,呼之欲出;有时大雾弥天,唯闻白云深处钟磬声,使人如入仙境..... 春夏之交或雨后初晴,山岚弥漫四合,汇成茫茫云海,直展天际,眼下群峰出没于万顶波涛之中,时隐时现,时浮时沉,恰似凌波踏浪。尤其春冬两季,海雾一来,更像波涛奔腾,激浪滚滚,一时整个山峰都隐沉于云雾之中。秋日天高气爽,晨昏几片薄雾笼罩山巅,或有几缕山岚旋绕峰峦,阳光穿过薄雾,明亮和谐,美妙非常。
七、市场状况分析
(一)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进步,收入有了显著地增长,加上人们观念的进步,从而使得旅游消费成为了大众消费。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速,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增大,其中,以大学生和老年者居多,而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也会在放假期间四处游玩以放松身心。
16
(二)目标人群:
1. 家庭群体
随着市场主流的发展,对旅游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对追求旅游的完美也不断的升级。家庭的旅游消费观念也不断的变化。每年的消费群体中以本地人居多, 占了总旅游人数的65—75%。家庭消费也成了本地市民的消费主流。
2. 青年(情侣)群体
现在年轻人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追求浪漫的恋爱方式,追求大自然的生态景观。对爱情的思想观念也注重了培养,有时间就去放松一下身心的健康,对旅游的观念的变化,有一种环游世界的想法。所以对旅游的景区要求也很高,以及要对大型主题活动进行创新。
3. 旅行社及单位群体
旅行社对景区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要求的利润空间比较大,但是他们所开发的客源丰富,对景区的宣传力度大,有助与景区知名度的壮大,给景区带来丰厚的利润。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发展和壮大其他的项目。单位群体由于工作压力的原因,对旅游的需求很大。既可调节单位企业员工的心情,又可给企业带来和谐的气氛。
4. 学生及旅游摄影、登山爱好者
学生群体对旅游的观念不是很强,但有一颗好奇的心。
只要有一定的宣传力
17 就可以很容易的打动他们想消费的心。还有出于对知识面的拓展,增加自身的阅
历外,还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达到双重的目的。不但可以放纵一下自己心
情,回归大自然理想的境界,还可以增加自己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5. 中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的群体由于退休后,不用在去工作。为了达到锻炼的效果和保护身心
健康的想法,出门去旅游舒适一下紧凑的心。吸收大自然的空气,安乐的度过余
年的时间。由于在家里寂寞无人,出去接触人群来调节情绪和解闷。对娱乐和健
身的项目需求大,以及对人文景观欣赏也有特别的爱好。
6. 台湾同胞及外籍人员
八、SWOT 分析
(一)本景点SWOT 分析
优势
A. 位于珠、长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异
B. 石奇,峰险,洞异,水玄,奇异险峻,景色秀美
C. 国家AAAAA 级旅游风景区
D. 景区集群度高
E .拥有美丽的民间传说,文化底蕴深厚
F .交通便利
G .福鼎白茶的渲染
劣势
A. 很多著名风景区在人们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
B. 缺少娱乐设施
C. 旅游污染严重
D. 旅游周期性超载,存在安全隐患
E .未开发的景区较多
F .旅游产品较为单一
18 机会
A. 我国人口众多,每逢重大节日旅游景区总是人满为患,供不应求
B. 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公司众多
C. 国家旅游局的扶持
D .借鉴其他山景的发展经验
威胁
A. 著名的山景太多,名气还不够大
B. 现代人文娱乐性旅游兴起,带走大量潜在消费者
C .游客的重游率不高
(二)竞争对手SWOT 分析
优势
A. 著名景区存在历史悠久,其形象深入人心
B. 拥有大量的旅游经营经验
劣势
A. 市场竞争激烈
B. 存在已久,大量的游客已经旅游过,吸引力下降
C. 名气过盛使得每有节日总是人山人海的游客,使一些要求较高的游客望而却步
机会
A. 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有着话语权
B. 收入增长,带动旅游消费的增加
威胁
A. 新兴旅游景区的出现对市场份额产生威胁
(三)优、劣势策划评析
通过优劣势的对比可以得出,我们要尽力发挥景区的优势,不能让优势卖点给淡化。对于景区的不足,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完美和整合改正,从而使景区的劣势逐渐变成景区的优势,从而增强了景区的竞争力。太姥
19 山景区可开发的空间非常大,市场运作可以更好地掌控。要针对景区的优势与劣势,重新对景区进行市场的定位,对他们进行了新的策划,从而增强了景区的竞争力。弥补现有的资源空情。
九、竞争对手分析
主要竞争者:武夷山,雁荡山
竞争状况分析:
太姥山
品牌资源:素以“山海大观”著称。又有“海上仙都”之美名。营造神圣的文化氛围,引发神奇话题的传播
“海上天湖——嵛山岛”、“古代人影出民居——翠郊古民居”、“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太姥山、国兴寺”、“7000里奇缘的500罗汉”、“冷城古堡的千古谜题”、“海盗的密语”吸引游客关注,从而推动景区品牌传播,提升景区人气,通过受众消费行为转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武夷山:福建第一名山
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地,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人与生物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雁荡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山水美学、历史文化、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华夏名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天游峰有“天下第一险峰”之称。
六、市场营销推广定位
(一)营销目标
通过推广活动,提高太姥山风景区的国内知名度,尤其在中部地区的知名度,逐渐产生影响力,扩大国内旅游人次,为打造国内外知名是生态旅游度假区做基础。
20 (二)营销宗旨
应用知名度原理及系统性、整合性原理等用广告策划来是策划用最少的费用达到良好效果。
(三)产品定位
(1)景区定位:虽然人文景观的存在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冲击,但目前旅游消费市场中自然景观仍然占据主导。
(2)景观特点定位:将历史文化和淳朴民风融汇于自然生态风情之中,造就新颖的旅游环境。
(3)形象定位:以建立长期良好品牌和口碑为主要目标。
(四)营销市场定位
(1)在广告的塑造上,应该短时间建立景区知名度,特别要利用好重大节日之前的时间进行宣传,并加强景区口碑的宣传。
(2)营销目标主要为提高客流量,除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以确保景区形象外,并逐步提高景区口碑,此时营销利润并非主要的追求目标。
七、市场推广策略
(一)景区科普介绍
邀请地方广播电台及中央广播电台等进行太姥山风景的科普介绍。科普介绍要邀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详细解说,有说服力,进行系列报道,持续进行。
通过这些介绍,来提太姥山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前往。既可作为休闲之地,游客作为知识学习之地。
(二)利用报纸营销
在中国旅游报、等报纸媒体做专栏介绍。介绍要分为几个部分,包括景区整
21 体简单介绍,吸引眼球;其次重点介绍部分景点,并附以图片;然后突出介绍其休闲、生态、绿色等特点;最后提出景点长远规划及期望。
(三)户外广告宣传
比如在乡村城镇是允许的,除此之外在火车站出站口、两侧灯箱等;还可以做车体广告。除外,还可以和饭店、酒店合作,制作杂志、塑料袋、餐巾纸等,上面印有太姥山景区字样及地址。
太姥山的传说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世界第一部文化著作《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又“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传说中的神农氏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采集狩猎生活向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渡的时期,说明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了茶的发现、利用,并作为治病之神药。 在闽东福鼎太姥山间也流传着一个同样古老的传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种蓝为业,乐善好施,手植“绿雪芽”茶治愈许多患麻疹的病童。人们感念其恩德,称其为太姥娘娘,奉为神明,春秋二祭。太姥传说流传很广,《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混沌初开,有神曰圣姥(太姥) ,母子两人居此山(太姥山) 。”从以上传说和文载,说明在上古母系氏族时代闽东先民已能利用茶叶去毒治病,也表明闽东是茶的古产地。 走进山奇石幻的太姥山,山间有一“鸿雪洞”,传说就是太姥娘娘当时居住之处。洞顶有一株“绿雪芽”古茶树,高近二丈,枝干虬曲盘横,顶部绿翠如雪,叶子如旗,芽尖似针。传说此树即为太姥娘娘手植之“绿雪芽”繁衍,其旁有一碑记:“绿雪芽,仙茶也,相传太姥娘娘手植,为福鼎大白茶始祖”。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土孚。”至今,福鼎大白茶仍然品质上乘,享誉海内外,是全国绿茶茶树鉴定的对照品种,号称“中华一号”品种。
太姥山logo
八、经费估计
(一)普通媒介营销:预计费用10万元。
(二)户外广告宣传:预计费用5万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