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季)初中组参赛题目(共16题)
一、命题作文
1. 我为自己点个赞
2. 值
3. 说“萌”
4. 风筝与线
二、半命题作文
5. 我咋这么 呢!
6. 运动带给我
7. 与 一起走过的日子
8. 清点
三、话题与材料作文
9. 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请以“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0.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1. 在湖北恩施有个大沙河渡口,那里有一位名叫万其珍的摆渡人。从清末民初开始,万家祖上便承诺,万家子孙要在这个渡口义务为来往的行人摆渡,先祖千金一诺,后人世代践行。从此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万家的渡船便摆个不停,如今到了万其珍老人这一辈,已是第四代了。一百年风雨,四代人兼程,在这个渡口义务为人摆渡。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和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2. 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最要紧的是系好第一颗纽扣。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你对此有什么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3. 作家伊迪丝·索德格朗的名作《星星》这样写道:“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诗中有美丽的记忆,有幻想的童年,有生活的追求,有心情的声音„„这一切都源于星星那美丽的碎片。请以“心与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4. 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淘气的同桌,接受不喜欢的老师,接受父母安排的“培优”,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请以“接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5. 两只小木桶在井边对话。第一只小木桶说:“我们的生活多没有意思,不管从井里打了多少水上来,到后来,我们总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得到。”第二只小木桶说:“我想的跟你不一样。虽然我们下井时是空空的,但上来时是满满的。我们得到了很多。”请就两只小木桶的对话和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作文。
16. 作家周国平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作优秀的副产品。”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特别提示: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请紧紧围绕“我的未来我的路”这一大赛主题写作,字数不限,但不得少于600。
第1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季)高中组参赛题目(共15题)
一、命题作文
1. 路与行
2. 答自己问
3. 生命因你而美丽
4. 冷与热
二、半命题作文
5. 与 对话
6. 走过
7. 的味道
8. 必
三、话题与材料作文
9. 有人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10.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作文。
11.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2. 《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则故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后人对殷浩的这句话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只要不与人比,自己就赢了;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13. “请为站在你身边的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请不要随地吐痰!”“小草也有生命,请不要践踏草坪!”“请上车排队,不要插队!”“病区重地,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不要在文物上乱刻乱画!”„„有人觉得这样的提示很有必要,也有人觉得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14.1814年,一支考古队进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大沙漠。沿途看到许多骸骨。队长领大家掩埋它们,并竖起简陋的墓碑。有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收尸的。”队长说:“每一堆白骨都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后来,他们突遭风暴,沙尘漫天,连指南针也失灵了。危难时刻,他们来时构筑的一座座墓碑引导他们走出了死亡之海。队员们感慨地说:“这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啊!”请以“路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 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我们享受“群”的欢乐,“群”的浇灌,承受“群”的挤压,“群”的干扰„„请就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
特别提示: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请紧紧围绕“我的未来我的路”这一大赛主题写作,字数不限,但不得少于800。
第1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季)初中组参赛题目(共16题)
一、命题作文
1. 我为自己点个赞
2. 值
3. 说“萌”
4. 风筝与线
二、半命题作文
5. 我咋这么 呢!
6. 运动带给我
7. 与 一起走过的日子
8. 清点
三、话题与材料作文
9. 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请以“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0.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1. 在湖北恩施有个大沙河渡口,那里有一位名叫万其珍的摆渡人。从清末民初开始,万家祖上便承诺,万家子孙要在这个渡口义务为来往的行人摆渡,先祖千金一诺,后人世代践行。从此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万家的渡船便摆个不停,如今到了万其珍老人这一辈,已是第四代了。一百年风雨,四代人兼程,在这个渡口义务为人摆渡。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和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2. 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最要紧的是系好第一颗纽扣。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你对此有什么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作文。
13. 作家伊迪丝·索德格朗的名作《星星》这样写道:“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诗中有美丽的记忆,有幻想的童年,有生活的追求,有心情的声音„„这一切都源于星星那美丽的碎片。请以“心与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4. 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淘气的同桌,接受不喜欢的老师,接受父母安排的“培优”,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请以“接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5. 两只小木桶在井边对话。第一只小木桶说:“我们的生活多没有意思,不管从井里打了多少水上来,到后来,我们总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得到。”第二只小木桶说:“我想的跟你不一样。虽然我们下井时是空空的,但上来时是满满的。我们得到了很多。”请就两只小木桶的对话和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作文。
16. 作家周国平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作优秀的副产品。”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特别提示: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请紧紧围绕“我的未来我的路”这一大赛主题写作,字数不限,但不得少于600。
第1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季)高中组参赛题目(共15题)
一、命题作文
1. 路与行
2. 答自己问
3. 生命因你而美丽
4. 冷与热
二、半命题作文
5. 与 对话
6. 走过
7. 的味道
8. 必
三、话题与材料作文
9. 有人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10.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作文。
11.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2. 《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则故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后人对殷浩的这句话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只要不与人比,自己就赢了;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13. “请为站在你身边的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请不要随地吐痰!”“小草也有生命,请不要践踏草坪!”“请上车排队,不要插队!”“病区重地,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不要在文物上乱刻乱画!”„„有人觉得这样的提示很有必要,也有人觉得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14.1814年,一支考古队进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大沙漠。沿途看到许多骸骨。队长领大家掩埋它们,并竖起简陋的墓碑。有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收尸的。”队长说:“每一堆白骨都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后来,他们突遭风暴,沙尘漫天,连指南针也失灵了。危难时刻,他们来时构筑的一座座墓碑引导他们走出了死亡之海。队员们感慨地说:“这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啊!”请以“路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 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我们享受“群”的欢乐,“群”的浇灌,承受“群”的挤压,“群”的干扰„„请就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
特别提示: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请紧紧围绕“我的未来我的路”这一大赛主题写作,字数不限,但不得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