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 暗香的魅力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当真情绽放在风起雨潇,魅力依旧。
——题记
医院冷寂的空气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玻璃罩,病患和家属被牢牢地罩在里面,几近于窒息和绝望。我竭力想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却又忍不住焦躁……
三天前,妈妈突发病住院。
爸爸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但从舅舅那里得知,在妈妈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爸爸大声喊叫着妈妈的名字,那声音足以将这冷寂的空气戳出个大洞。
望着爸爸那张紧绷的脸,上面写满了紧张和担忧,我的心头掠过一丝疑惑。平日我似乎觉得他们之间早已没有了爱情。爸爸忙着一家的生计,早出晚归;妈妈操劳着家庭琐事,也是从早到晚。生活中他们的语言交流很少,即使是夫妻之间那种温柔的眼神也很少看到,有的恐怕只是他们之间——我的存在吧!因此,有时我有些恨爸爸,恨他对妈妈的冷漠。
但是,这次一看到妈妈忽然晕倒、脸色惨白的样子,我心理刚燃起指责爸爸的怒气,便如一条还未穿过针眼便已蔫垂了下来的线头。 “爸爸,怎么办?” 担忧伴随着巨大的恐惧,使我六神无主。爸爸转过身,焦灼的眼神中立即蓄满怜爱,用宽大而有力的臂膀告诉我:“妈妈不会有事的,别担心。”
我的手被爸爸的大手握着,我无言,只有泪水不停地往下流。爸爸握紧了我的手,安慰说:“因为你和妈妈是我最重要的人,因为妈妈是我们的牵挂,所以妈妈肯定会醒来,肯定会好起来的……”
我扭头直视着爸爸的瞳孔,问了一句:“你真的还爱着妈妈吗?”爸爸似乎看出了什么,说:“傻孩子!快打120!”
以前,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这样的场景:清溪岸边,阳光明媚、绿树掩映、百鸟啁啾,女儿的小手一边牵着妈妈,一边牵着爸爸,一起走在野外、公园、旅游胜地……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快乐。以为这才是幸福。但是,经过这件事,我顿时彻悟:爱是不需要说出口的,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共同扛起生活的责任才是爱的真谛!真正的爱太沉重,言语无法承载。爱就是生活,爱就是彼此,爱就是责任。真正的爱就如同花开过后的生活,虽平淡却真切,虽无言却爱在其中。
后记:
康复后的妈妈仍然一天到晚操劳着,沉默的爸爸依旧从早到晚奔波着,我心疼着妈妈,更读懂了爸爸。
我的世界升起了太阳,不再有阴冷、孤独的雨。感受着生活的幸福,不再羡慕别人的幸福。因为爸爸的爱有暗香的魅力。我懂得了你。
点评:
这是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虽然是旧题材,但是,视角独特。文章通过记叙一件妈妈生病住院的事,将爸爸平时对妈妈的态度与这次的反映进行对照,表现了父爱的深沉。文章的布局也很有特色,倒叙的设计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层次感。加之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灵动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真挚的感悟,使这篇文章能在众多的应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二胡的魅力
总喜欢在一个雨夜里,操一把二胡,独坐窗前,抚摸那光滑的胡干,深嗅那弥漫在鼻尖的松香。雨声,撩拨着我的心弦,似乎邀我合奏。于是,我操起琴弓,四指按住琴弦,轻揉慢压,融入这夜的乐曲里。
窗外的雨是我的知音,我是这夜雨粉丝。当我的琴声激昂而铿锵,头随着节奏不经意的摇晃,四指快而有节奏的翻飞时,窗外风雨大作,雨点噼里啪啦的往窗户上砸,好似被我琴
第 2 页 共 3 页 音强大的气场所折服,掌声雷动。当窗外的雨势转小,又似轻声呜咽时,我的琴音也随之婉转而温柔,如泣如诉。
就这么闭着眼,我独享着雨的魅力,二胡的魅力!
独享是幸福的,也是苦恼的
为此,我时常在课余向同学们讲述二胡的魅力。我讲得神情生动,心潮澎湃,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却换来了同学们那复杂的眼神和一瓶矿泉水。我强灌一口,决心要让他们领略二胡的魅力。于是,操琴演奏。我的琴音干净无暇,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手腕与琴弓的美妙结合,构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画面。但回报我的只是应付的掌声,礼貌的喝彩。我知道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二胡的魅力,心中莫名地涌上一股酸楚。
我不明白同学们为何这样崇洋媚外?在西洋音乐会上正襟危坐,侧耳倾听,就算台上的钢琴弹奏的是一首再简单不过的曲子,他们都会起身站立,手掌拍到发麻,满眼崇拜地看着台上的庞然大物。而若在街上看到一位行乞老人拉着一把饱经风霜的二胡时,他们都会将目光锁在我身上,眼神中充满着不屑、怜悯、嘲讽……
也许是我辱没了这先贤发明?于是我发疯似的苦练,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报名参加各种比赛。直到我觉得自己的水平有些火候时,我强拉着他们一起去观看我的比赛。演奏的前一刻,我看到他们旁若无人的闲聊,我确实很生气,但我有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二胡的魅力。轮我上场时,我深吸几口气,平静一下心绪,运弓拉起了名曲《赛马》。蒙古的豪放与琴声的悠扬回荡在舞台上方,乐曲那恢宏阔大的气势与我纯熟的技巧使评委们刮目相看,台下观众和我的同学也深受感染。最后一声马鸣扯得激越高亢、震人心魂!一曲终了,收弓舒弦,平复心情,接着起身,深深的鞠躬,然后在他们目瞪口呆下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走下舞台,这时他们才回过神来,掌声四起,经久不息。我感受到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共鸣。
我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感受到了二胡的魅力!感谢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点评: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会被作者这份执着的追求所折服,同时,也会被作者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折服。文章以让同学认同二胡的魅力为线索,记叙了自己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执着与艰辛。文中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二胡极具有张力的魅力。特别是开头两段,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意境尺幅千里。行文腾挪跌宕,几多变幻。情到激昂处文势亦陡起,让读者也随之动容。
刀削面的魅力
“师傅,一碗刀削面。”
“好嘞!”
家乡的刀削面是闻名全国的,小时候的我经常在一家面馆里吃刀削面,可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去了异乡求学,家也搬到那里去住,从此,家乡的刀削面便变成了奢侈品。尽管那里也有很多的刀削面馆,却全然没有家乡的刀削面那样美味,那样口感醇正。
今年的二月份,是姥姥去世一年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乡去给姥姥上坟。时隔六年,家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处都是高楼耸立。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踏着故乡的土地,感到无比亲切。我突然想到了家乡的刀削面,想到了那一家我经常去的刀削面馆。我努力回忆着它的地址,加快了步伐。
推门而入,一股面香扑面而来。我浑身打了一个颤。对,对,就是这儿!环顾四周,店里的陈设还是老样子,尽管墙皮已经剥落,桌子也掉了漆,我还是感到无比的欢欣和亲切。我的目光落在角落的一张桌子上,那是我小时候姥姥带我来吃刀削面时必坐的位子。我走上前去,坐了下来……
“怎么能这样吃呢?”姥姥责怪我道,“应该这样吃。”姥姥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在我碗里,然后再搅碎一颗鸡蛋,和在面里,又夹来一条豆腐干,最后点几滴陈醋,搅匀。“给,吃
第 3 页 共 3 页 吧”,姥姥说“怎么样,好吃吗?”“好,好吃,咳咳咳……”我回答道。“哎呦,慢点吃,别呛着了,哈哈哈……”姥姥笑弯了腰,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不知什么时候,老板已经端上来一碗刀削面。大大的陶瓷碗里盛着满满的面,一条条晶莹剔透,像柳叶一样的婀娜。咸菜,鸡蛋,豆腐干,陈醋,一一添加好了之后,我把它们调匀。一碗令人胃口大开的刀削面,就在我面前。我狠狠的吃了一大口,老板在一旁问:“怎么样,小伙子,好吃吗?”操着一口家乡话。我点点头,说:“好,好吃!”“哈哈哈,慢点吃,别呛着!”老板在一旁大声地笑。
我仰起头,尽情地让再也抑制不住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地滴在大地上……
魅力河捞面
一直使我庆幸的是,我是一个老西儿。顾名思义,我是一个山西人。
从小就生活在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旁,灶台前。心中久久充斥着升腾不掉的热烈。
一口火苗舔着的大锅,锅中冒着滚滚的气泡,这场面是多么热闹啊!只见爷爷顺势将一个长条状板凳似的的铁家伙架在大锅上。爷爷麻利地将盆中和好的面拉出一块,用两只粗糙的大手来回搓动,将面团搓成一个圆柱体。那圆柱体上的手印是爷爷的大手刻印出来的,真漂亮!爷爷又将那圆柱体的面插入塞筒,并用那大指头按瓷实。这才反应过来,这原来就是我们家乡那香喷喷的河捞面!我在一旁热切地张望着热闹的场景。
这时,爷爷左臂抬起那铁家伙上的铁杆杆,把杆杆上的塞子对准塞筒,双手紧握铁杆,双脚稳扎在地,咬紧牙关一阵猛压,筒子里的细面缓缓进入滚滚沸水中,那热气升腾在爷爷的脸上,多慈祥的一个老人啊!
爷爷大叫一声:“孙儿,过来压面!”我迅速冲到灶台前,像一只小老虎似的,使出全身蛮劲儿,双手抱住铁杆又一阵猛压,压到底了!爷爷抓起围裙擦擦脸上的汗,用筷子将筒上的面顺势拨入锅中。真是一段利落的场面啊!
一碗热腾腾的河捞面汇聚着我们爷孙俩之间浓浓的爱意。望着爷爷慈祥的脸庞,我笑了,他也笑了,笑得那么欢快和热烈。
出门在外,总能想起河捞面,想起爷爷灿烂的笑。魅力河捞面,它没有太多的光辉,它朴实的只是一碗面,是身处黄土高原的爷爷的会心的笑。凝聚着亲情,凝聚着爱。
我爱河捞面!
第 1 页 共 3 页 暗香的魅力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当真情绽放在风起雨潇,魅力依旧。
——题记
医院冷寂的空气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玻璃罩,病患和家属被牢牢地罩在里面,几近于窒息和绝望。我竭力想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却又忍不住焦躁……
三天前,妈妈突发病住院。
爸爸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但从舅舅那里得知,在妈妈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爸爸大声喊叫着妈妈的名字,那声音足以将这冷寂的空气戳出个大洞。
望着爸爸那张紧绷的脸,上面写满了紧张和担忧,我的心头掠过一丝疑惑。平日我似乎觉得他们之间早已没有了爱情。爸爸忙着一家的生计,早出晚归;妈妈操劳着家庭琐事,也是从早到晚。生活中他们的语言交流很少,即使是夫妻之间那种温柔的眼神也很少看到,有的恐怕只是他们之间——我的存在吧!因此,有时我有些恨爸爸,恨他对妈妈的冷漠。
但是,这次一看到妈妈忽然晕倒、脸色惨白的样子,我心理刚燃起指责爸爸的怒气,便如一条还未穿过针眼便已蔫垂了下来的线头。 “爸爸,怎么办?” 担忧伴随着巨大的恐惧,使我六神无主。爸爸转过身,焦灼的眼神中立即蓄满怜爱,用宽大而有力的臂膀告诉我:“妈妈不会有事的,别担心。”
我的手被爸爸的大手握着,我无言,只有泪水不停地往下流。爸爸握紧了我的手,安慰说:“因为你和妈妈是我最重要的人,因为妈妈是我们的牵挂,所以妈妈肯定会醒来,肯定会好起来的……”
我扭头直视着爸爸的瞳孔,问了一句:“你真的还爱着妈妈吗?”爸爸似乎看出了什么,说:“傻孩子!快打120!”
以前,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这样的场景:清溪岸边,阳光明媚、绿树掩映、百鸟啁啾,女儿的小手一边牵着妈妈,一边牵着爸爸,一起走在野外、公园、旅游胜地……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快乐。以为这才是幸福。但是,经过这件事,我顿时彻悟:爱是不需要说出口的,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共同扛起生活的责任才是爱的真谛!真正的爱太沉重,言语无法承载。爱就是生活,爱就是彼此,爱就是责任。真正的爱就如同花开过后的生活,虽平淡却真切,虽无言却爱在其中。
后记:
康复后的妈妈仍然一天到晚操劳着,沉默的爸爸依旧从早到晚奔波着,我心疼着妈妈,更读懂了爸爸。
我的世界升起了太阳,不再有阴冷、孤独的雨。感受着生活的幸福,不再羡慕别人的幸福。因为爸爸的爱有暗香的魅力。我懂得了你。
点评:
这是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虽然是旧题材,但是,视角独特。文章通过记叙一件妈妈生病住院的事,将爸爸平时对妈妈的态度与这次的反映进行对照,表现了父爱的深沉。文章的布局也很有特色,倒叙的设计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层次感。加之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灵动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真挚的感悟,使这篇文章能在众多的应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二胡的魅力
总喜欢在一个雨夜里,操一把二胡,独坐窗前,抚摸那光滑的胡干,深嗅那弥漫在鼻尖的松香。雨声,撩拨着我的心弦,似乎邀我合奏。于是,我操起琴弓,四指按住琴弦,轻揉慢压,融入这夜的乐曲里。
窗外的雨是我的知音,我是这夜雨粉丝。当我的琴声激昂而铿锵,头随着节奏不经意的摇晃,四指快而有节奏的翻飞时,窗外风雨大作,雨点噼里啪啦的往窗户上砸,好似被我琴
第 2 页 共 3 页 音强大的气场所折服,掌声雷动。当窗外的雨势转小,又似轻声呜咽时,我的琴音也随之婉转而温柔,如泣如诉。
就这么闭着眼,我独享着雨的魅力,二胡的魅力!
独享是幸福的,也是苦恼的
为此,我时常在课余向同学们讲述二胡的魅力。我讲得神情生动,心潮澎湃,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却换来了同学们那复杂的眼神和一瓶矿泉水。我强灌一口,决心要让他们领略二胡的魅力。于是,操琴演奏。我的琴音干净无暇,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手腕与琴弓的美妙结合,构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画面。但回报我的只是应付的掌声,礼貌的喝彩。我知道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二胡的魅力,心中莫名地涌上一股酸楚。
我不明白同学们为何这样崇洋媚外?在西洋音乐会上正襟危坐,侧耳倾听,就算台上的钢琴弹奏的是一首再简单不过的曲子,他们都会起身站立,手掌拍到发麻,满眼崇拜地看着台上的庞然大物。而若在街上看到一位行乞老人拉着一把饱经风霜的二胡时,他们都会将目光锁在我身上,眼神中充满着不屑、怜悯、嘲讽……
也许是我辱没了这先贤发明?于是我发疯似的苦练,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报名参加各种比赛。直到我觉得自己的水平有些火候时,我强拉着他们一起去观看我的比赛。演奏的前一刻,我看到他们旁若无人的闲聊,我确实很生气,但我有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二胡的魅力。轮我上场时,我深吸几口气,平静一下心绪,运弓拉起了名曲《赛马》。蒙古的豪放与琴声的悠扬回荡在舞台上方,乐曲那恢宏阔大的气势与我纯熟的技巧使评委们刮目相看,台下观众和我的同学也深受感染。最后一声马鸣扯得激越高亢、震人心魂!一曲终了,收弓舒弦,平复心情,接着起身,深深的鞠躬,然后在他们目瞪口呆下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走下舞台,这时他们才回过神来,掌声四起,经久不息。我感受到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共鸣。
我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感受到了二胡的魅力!感谢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点评: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会被作者这份执着的追求所折服,同时,也会被作者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折服。文章以让同学认同二胡的魅力为线索,记叙了自己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执着与艰辛。文中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二胡极具有张力的魅力。特别是开头两段,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意境尺幅千里。行文腾挪跌宕,几多变幻。情到激昂处文势亦陡起,让读者也随之动容。
刀削面的魅力
“师傅,一碗刀削面。”
“好嘞!”
家乡的刀削面是闻名全国的,小时候的我经常在一家面馆里吃刀削面,可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去了异乡求学,家也搬到那里去住,从此,家乡的刀削面便变成了奢侈品。尽管那里也有很多的刀削面馆,却全然没有家乡的刀削面那样美味,那样口感醇正。
今年的二月份,是姥姥去世一年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乡去给姥姥上坟。时隔六年,家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处都是高楼耸立。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踏着故乡的土地,感到无比亲切。我突然想到了家乡的刀削面,想到了那一家我经常去的刀削面馆。我努力回忆着它的地址,加快了步伐。
推门而入,一股面香扑面而来。我浑身打了一个颤。对,对,就是这儿!环顾四周,店里的陈设还是老样子,尽管墙皮已经剥落,桌子也掉了漆,我还是感到无比的欢欣和亲切。我的目光落在角落的一张桌子上,那是我小时候姥姥带我来吃刀削面时必坐的位子。我走上前去,坐了下来……
“怎么能这样吃呢?”姥姥责怪我道,“应该这样吃。”姥姥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在我碗里,然后再搅碎一颗鸡蛋,和在面里,又夹来一条豆腐干,最后点几滴陈醋,搅匀。“给,吃
第 3 页 共 3 页 吧”,姥姥说“怎么样,好吃吗?”“好,好吃,咳咳咳……”我回答道。“哎呦,慢点吃,别呛着了,哈哈哈……”姥姥笑弯了腰,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不知什么时候,老板已经端上来一碗刀削面。大大的陶瓷碗里盛着满满的面,一条条晶莹剔透,像柳叶一样的婀娜。咸菜,鸡蛋,豆腐干,陈醋,一一添加好了之后,我把它们调匀。一碗令人胃口大开的刀削面,就在我面前。我狠狠的吃了一大口,老板在一旁问:“怎么样,小伙子,好吃吗?”操着一口家乡话。我点点头,说:“好,好吃!”“哈哈哈,慢点吃,别呛着!”老板在一旁大声地笑。
我仰起头,尽情地让再也抑制不住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地滴在大地上……
魅力河捞面
一直使我庆幸的是,我是一个老西儿。顾名思义,我是一个山西人。
从小就生活在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旁,灶台前。心中久久充斥着升腾不掉的热烈。
一口火苗舔着的大锅,锅中冒着滚滚的气泡,这场面是多么热闹啊!只见爷爷顺势将一个长条状板凳似的的铁家伙架在大锅上。爷爷麻利地将盆中和好的面拉出一块,用两只粗糙的大手来回搓动,将面团搓成一个圆柱体。那圆柱体上的手印是爷爷的大手刻印出来的,真漂亮!爷爷又将那圆柱体的面插入塞筒,并用那大指头按瓷实。这才反应过来,这原来就是我们家乡那香喷喷的河捞面!我在一旁热切地张望着热闹的场景。
这时,爷爷左臂抬起那铁家伙上的铁杆杆,把杆杆上的塞子对准塞筒,双手紧握铁杆,双脚稳扎在地,咬紧牙关一阵猛压,筒子里的细面缓缓进入滚滚沸水中,那热气升腾在爷爷的脸上,多慈祥的一个老人啊!
爷爷大叫一声:“孙儿,过来压面!”我迅速冲到灶台前,像一只小老虎似的,使出全身蛮劲儿,双手抱住铁杆又一阵猛压,压到底了!爷爷抓起围裙擦擦脸上的汗,用筷子将筒上的面顺势拨入锅中。真是一段利落的场面啊!
一碗热腾腾的河捞面汇聚着我们爷孙俩之间浓浓的爱意。望着爷爷慈祥的脸庞,我笑了,他也笑了,笑得那么欢快和热烈。
出门在外,总能想起河捞面,想起爷爷灿烂的笑。魅力河捞面,它没有太多的光辉,它朴实的只是一碗面,是身处黄土高原的爷爷的会心的笑。凝聚着亲情,凝聚着爱。
我爱河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