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诗]唐诗赏析作文1400字

初二作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 “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沈熙乾)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 “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沈熙乾)


相关作文

  • [滕王阁序]教案作文11100字
  •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 (2)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3)安排课前预习,试着披文入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 舞动青春作文900字
  • 舞动青春,放飞梦想 团陂中学九(五)班 海涅说:"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有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年少的我们应该趁青春这大好的年华,去拼搏,去奋斗,给所有的梦想一个实现的机会. 如果说青春是刚刚起航的征帆,那么梦想就是那指引方向的罗盘:如果说青春是生命的早晨,那么梦 ...

  • 王勃[咏风]作文800字
  •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 ...

  • 美丽的误会作文2900字
  • 美丽的误会 --古典诗词舛误摭谈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韩忠彧 语言是流动的历史,看着经典中的某些字,顿生穿越之感.油然升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思古幽情. 古代人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人有复印机,有照相机,能Copy/Paste,复制一段信息基本能 ...

  • 暑假作业(语文)作文900字
  • 8班暑假作业(语文): 一.世界名画赏析: 1. 梵高<星空> 2. 伊里亚. 叶菲莫维奇.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 雅克. 路易. 大卫<马拉之死> 4. 奥纳多.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5. 梵高<鸢尾花> 6. 约翰. 埃 ...

  • 秀作文作文700字
  • 秀出自己,成就精彩人生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留名于青史的人无不是敢于秀出自己的才华,这也恰是他们与那些富贵而名磨灭的人的不同之处.秀出自己,成就精彩人生. 一篇<滕王阁序>,一首<滕王阁>诗,让王勃的身影在历史中熠熠生辉.正是因为他敢于秀出 ...

  • 滕王阁的泪作文1300字
  •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 ...

  • 假如我遇见了王勃250字作文作文800字
  • 假如我遇见了王勃250字作文 我站在滕王阁里, 七月的南昌竟下起了雨, 阁外的长江和着雨声, 如唱, 如泣, 如吟? 那雨声缠绵着我的思绪, 那思绪里有着千古才子王勃的身影, 更夹杂着我的爱惜.惋惜和遗憾.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顺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 一路 ...

  • 独语·江南700字作文作文800字
  • [独语·江南700字作文] 轻轻地走过了春与夏,迎来了寒风瑟瑟的秋,独语·江南700字作文.江畔的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的一览无余,视野中却再也找不到那期待的身影.倚在滕王阁的搂栏上,独念王勃.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里的风景依旧,只可惜物是人非.当年那个青衣飘飘,才华横溢的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