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故乡 课 题:月之故乡
授课班级:14学前
授课老师:王旭熳
教学内容:
1、发声训练
2、《月之故乡》情感处理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重音
2、学会情景想象处理歌曲情感
3、月亮的启发教育
教学难点:演唱时声音高位置的保持
教学重点:《月之故乡》情感的处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具:钢琴、声乐课本
课时:1
教授新课:
一、发声训练
1、哼鸣 54 32 |1-
哼
训练要求:1、鼻翼张开,闭口从鼻孔出气。
2、保持气息支持。
2、54 32 |1-
Mi
训练要求:1、从哼鸣位置起音,咬字着力上牙关
2、随音阶升高依次向上推动声音
3、保持气息支持
3、发声训练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训练要求:
1、同上
2、同上
3、同上
4、声音连贯,有旋律性
二、汇课《小草》
全体唱一遍《小草》
随机点两组演唱
评分:A70-80,B60-70,C60-70,D 不及格
三、歌曲简介 1、词曲作者:词:彭邦桢 ;谱曲:刘庄,延生
彭邦桢,祖籍湖北黄陂,1919年中秋节生于湖北汉口,幼时曾读三字经、私塾、唐诗
等,并开始写中国古典诗词。 2、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7年的平安夜,当时诗人经过纽约长岛的一个湖边,看到明月高悬,湖面波光荡漾,他忆及自己28年来的浮萍游离,有家难归,故土难回,不禁悲从中来,遂就着这当空的皓月一气呵成了此诗。这是 海峡两岸词曲作家共同创作的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3、歌曲分析
《月之故乡》全曲是 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
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
四、歌曲情感处理
1、复习两遍(稳定技术)
①注意:
②保持高位置演唱,略微吸着唱。
2、朗诵和理解歌词
全部歌词只有两句:
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完全重复两遍)表达了海外同胞血脉相通,心心相印,彼此不可分离的骨肉亲情; 第二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山”。(重复后半部分)进一步表达了思念故乡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3、语言重音与节奏重音
天.上 , 一.个 月.亮 水.
里 天上.的, 在.水里 ;水里.的 ,在.
天上 低头.(语言重音与节奏重音相反),看.水里; 抬头. ,看.
天上 看.月亮 , 思.故乡 ;一.个在 水.里 一.个在 天.
上 4、情景想象处理
设想自己在月圆之夜,走在湖边。看到天空的月亮,低头看湖面的月亮,自己身在学校,心里却想念着家人。想念生我养我的的那片土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记忆力很清晰。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思乡之情,深情演唱《月之故乡》。 唱“天上”时候向上抬头看,唱“水里”看前方看。唱“抬头”就抬起头,唱“低头”就低下头来。在演唱时把方位动作做出来。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分组两组演唱,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月之故乡》的感情处理,感受强烈的思乡之情。月亮与太阳相对,属于阴性,通常比拟为女性。古今中外赞美月亮的艺术形式很多,有表达思乡,还有表达爱情的。我们要学习月亮的优雅和安静,学会抚平自己的内心的冲动和暴躁。
月之故乡 课 题:月之故乡
授课班级:14学前
授课老师:王旭熳
教学内容:
1、发声训练
2、《月之故乡》情感处理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重音
2、学会情景想象处理歌曲情感
3、月亮的启发教育
教学难点:演唱时声音高位置的保持
教学重点:《月之故乡》情感的处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具:钢琴、声乐课本
课时:1
教授新课:
一、发声训练
1、哼鸣 54 32 |1-
哼
训练要求:1、鼻翼张开,闭口从鼻孔出气。
2、保持气息支持。
2、54 32 |1-
Mi
训练要求:1、从哼鸣位置起音,咬字着力上牙关
2、随音阶升高依次向上推动声音
3、保持气息支持
3、发声训练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训练要求:
1、同上
2、同上
3、同上
4、声音连贯,有旋律性
二、汇课《小草》
全体唱一遍《小草》
随机点两组演唱
评分:A70-80,B60-70,C60-70,D 不及格
三、歌曲简介 1、词曲作者:词:彭邦桢 ;谱曲:刘庄,延生
彭邦桢,祖籍湖北黄陂,1919年中秋节生于湖北汉口,幼时曾读三字经、私塾、唐诗
等,并开始写中国古典诗词。 2、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7年的平安夜,当时诗人经过纽约长岛的一个湖边,看到明月高悬,湖面波光荡漾,他忆及自己28年来的浮萍游离,有家难归,故土难回,不禁悲从中来,遂就着这当空的皓月一气呵成了此诗。这是 海峡两岸词曲作家共同创作的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3、歌曲分析
《月之故乡》全曲是 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
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
四、歌曲情感处理
1、复习两遍(稳定技术)
①注意:
②保持高位置演唱,略微吸着唱。
2、朗诵和理解歌词
全部歌词只有两句:
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完全重复两遍)表达了海外同胞血脉相通,心心相印,彼此不可分离的骨肉亲情; 第二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山”。(重复后半部分)进一步表达了思念故乡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3、语言重音与节奏重音
天.上 , 一.个 月.亮 水.
里 天上.的, 在.水里 ;水里.的 ,在.
天上 低头.(语言重音与节奏重音相反),看.水里; 抬头. ,看.
天上 看.月亮 , 思.故乡 ;一.个在 水.里 一.个在 天.
上 4、情景想象处理
设想自己在月圆之夜,走在湖边。看到天空的月亮,低头看湖面的月亮,自己身在学校,心里却想念着家人。想念生我养我的的那片土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记忆力很清晰。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思乡之情,深情演唱《月之故乡》。 唱“天上”时候向上抬头看,唱“水里”看前方看。唱“抬头”就抬起头,唱“低头”就低下头来。在演唱时把方位动作做出来。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分组两组演唱,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月之故乡》的感情处理,感受强烈的思乡之情。月亮与太阳相对,属于阴性,通常比拟为女性。古今中外赞美月亮的艺术形式很多,有表达思乡,还有表达爱情的。我们要学习月亮的优雅和安静,学会抚平自己的内心的冲动和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