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永不下岗
在我的心灵深处,珍藏着一个储蓄罐,那是亲情的储蓄罐。虽说无钱无物,但比钱物更贵重。别的什么也许会渐渐淡化,只有亲情永不凋谢,永不下岗。那是我心灵的源泉,是我生活的灯塔。我细细地品味,记忆中,这亲情渐渐清晰了,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意像:怀抱、肩背、脚印„„
奶奶的怀抱
听妈妈说,小时候,抱我最多的人是奶奶。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怀抱最暖和,是我成长的第一个摇篮。
农村妇女生下小孩后,一般是不会留在家里专门带小孩的,田里土里的活儿总得帮忙,带小孩的任务大多落在婆婆头上。
我出生时,奶奶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身子骨倒还硬朗。断奶后,奶奶的怀抱就成了我最妥贴的依靠。白天抱着我,夜里护着我,我想睡觉,是奶奶轻轻地哼着摇篮曲;我饿了,又是奶奶喂牛奶、米粉、粥等食物。
前几年,妈妈为了家计,与爸爸一起赴长沙打工,八九岁的孩子,离开母亲,没有那断线风筝的感觉,心里依然觉得踏实,什么原因呢?还不是因为有了奶奶。
年逾古稀的奶奶,背驼了,腰弯了,活像一架耕耘着的犁。奶奶的怀抱,也许无法再容纳可爱孙女的重量,但我还是想扑向奶奶的怀抱。受了委屈,有奶奶听我哭诉;天气冷了,有奶奶催我添加衣服;生病了,有奶奶督促我吃药、打针„„
别人看来,我的奶奶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农家老妇,可在孙女的眼里,奶奶是我的守护神,是我的“减压舱”,是我最忠实的倾诉对象„„
爸爸的肩背
两三岁起,我就最喜欢和爸爸一起走亲戚。因为只有这时,我才会骑在爸爸的肩上,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的肩与背成了我最安稳的船。
爸爸是个木匠,常年在外做手艺,一年到头难得见上几面。有一段时间,爸爸没有木匠工夫做了,“失业”了,心里够烦的啦,妈妈和奶奶都叫我别去烦他„„
谁知道,爸爸的“失业”,却让我享受到了无限的亲情。山道小路上,一家四口,笑笑呵呵地一同往外婆家去,妈妈提包挎袋,我和姐姐争着要爸爸背。姐姐是争不过我的,谁叫她是姐姐呢?总得让着妹妹吧!我骑在爸爸的肩上,扶着爸爸的额头,爸爸的手攀着我的双脚。兴奋起来,手舞脚蹈,开心极了,我就像一位跨上了战马的将军。
有时爸爸笑着说:“小妞,你可别在爸爸脖子上撒尿哟。”我咯咯地笑了。疯够了,玩累了,从肩上下来,趴在背上,好厚实的背哟。我的双手搂住爸爸的脖子,爸爸的胳膊夹住我的双手,不知不觉,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坐在风平浪静的船上,摇啊,飘啊„„
现在,我已不再依靠爸爸的肩背了,长大了,懂事了,已经是小大人了。但我最温馨的记忆,依然是在爸爸肩背上的快活的岁月。
妈妈的脚印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周日,那样的大雪,在我们南方是极罕见的。我望着这么大的雪,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学校参加晚自习呢?妈妈看出了我的犹豫,对我说:“小妞,走吧,我送你去,学习可不能耽搁啦!”
妈妈送我去?我不敢相信,她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啊。妈妈说:“没事啦,我已经好了。”
娘儿俩走在雪路上。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厚的雪啦,所以没有穿靴子,只穿了一双保暖的运动鞋,走大路倒不觉得怎样,积雪被过路人踏平了。可到了小路就麻烦了,没有人走过,有些地方还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哪是坎。妈妈说:“小妞,我走前面,你顺着我的脚印走。”
雪路上,妈妈走在前面,一步一个脚印,很实在,每走一步,还要住四周拌一拌,以扩大脚印的面积。女儿走在后面,脚脚踩在妈妈的脚印里。
望着妈妈的背影,我挺感动。我的鞋袜一点都没有弄湿,我想:妈妈的鞋子也许进了雪,袜子都湿了吧。
好不容易把我送到了学校,妈妈又顺着来时的脚印走上了回家的路。
老师见了我,问:“这么深的雪,你怎么回来的?没弄湿鞋袜吧?”我说:“我是踩着妈妈的脚印来的呢。”
老师感慨地说:“你妈妈这么关心你,怎么不请她到老师这里来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呢?”
我无言以对,是的,我怎么就没有这样想过呢?
我追出校门,妈妈已经走远了,只有那两行深深的脚印越来越清晰„„
奶奶的情,爸爸的情,妈妈的情,都是割不断的亲情,都是永不下岗的亲情,所有的亲情,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的储蓄罐。
他们为了后代,付出了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大约中国的长辈都是如此的。
湖南省安化县思游中学136班 刘淑婷 指导老师 胡献平
亲情永不下岗
在我的心灵深处,珍藏着一个储蓄罐,那是亲情的储蓄罐。虽说无钱无物,但比钱物更贵重。别的什么也许会渐渐淡化,只有亲情永不凋谢,永不下岗。那是我心灵的源泉,是我生活的灯塔。我细细地品味,记忆中,这亲情渐渐清晰了,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意像:怀抱、肩背、脚印„„
奶奶的怀抱
听妈妈说,小时候,抱我最多的人是奶奶。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怀抱最暖和,是我成长的第一个摇篮。
农村妇女生下小孩后,一般是不会留在家里专门带小孩的,田里土里的活儿总得帮忙,带小孩的任务大多落在婆婆头上。
我出生时,奶奶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身子骨倒还硬朗。断奶后,奶奶的怀抱就成了我最妥贴的依靠。白天抱着我,夜里护着我,我想睡觉,是奶奶轻轻地哼着摇篮曲;我饿了,又是奶奶喂牛奶、米粉、粥等食物。
前几年,妈妈为了家计,与爸爸一起赴长沙打工,八九岁的孩子,离开母亲,没有那断线风筝的感觉,心里依然觉得踏实,什么原因呢?还不是因为有了奶奶。
年逾古稀的奶奶,背驼了,腰弯了,活像一架耕耘着的犁。奶奶的怀抱,也许无法再容纳可爱孙女的重量,但我还是想扑向奶奶的怀抱。受了委屈,有奶奶听我哭诉;天气冷了,有奶奶催我添加衣服;生病了,有奶奶督促我吃药、打针„„
别人看来,我的奶奶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农家老妇,可在孙女的眼里,奶奶是我的守护神,是我的“减压舱”,是我最忠实的倾诉对象„„
爸爸的肩背
两三岁起,我就最喜欢和爸爸一起走亲戚。因为只有这时,我才会骑在爸爸的肩上,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的肩与背成了我最安稳的船。
爸爸是个木匠,常年在外做手艺,一年到头难得见上几面。有一段时间,爸爸没有木匠工夫做了,“失业”了,心里够烦的啦,妈妈和奶奶都叫我别去烦他„„
谁知道,爸爸的“失业”,却让我享受到了无限的亲情。山道小路上,一家四口,笑笑呵呵地一同往外婆家去,妈妈提包挎袋,我和姐姐争着要爸爸背。姐姐是争不过我的,谁叫她是姐姐呢?总得让着妹妹吧!我骑在爸爸的肩上,扶着爸爸的额头,爸爸的手攀着我的双脚。兴奋起来,手舞脚蹈,开心极了,我就像一位跨上了战马的将军。
有时爸爸笑着说:“小妞,你可别在爸爸脖子上撒尿哟。”我咯咯地笑了。疯够了,玩累了,从肩上下来,趴在背上,好厚实的背哟。我的双手搂住爸爸的脖子,爸爸的胳膊夹住我的双手,不知不觉,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坐在风平浪静的船上,摇啊,飘啊„„
现在,我已不再依靠爸爸的肩背了,长大了,懂事了,已经是小大人了。但我最温馨的记忆,依然是在爸爸肩背上的快活的岁月。
妈妈的脚印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周日,那样的大雪,在我们南方是极罕见的。我望着这么大的雪,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学校参加晚自习呢?妈妈看出了我的犹豫,对我说:“小妞,走吧,我送你去,学习可不能耽搁啦!”
妈妈送我去?我不敢相信,她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啊。妈妈说:“没事啦,我已经好了。”
娘儿俩走在雪路上。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厚的雪啦,所以没有穿靴子,只穿了一双保暖的运动鞋,走大路倒不觉得怎样,积雪被过路人踏平了。可到了小路就麻烦了,没有人走过,有些地方还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哪是坎。妈妈说:“小妞,我走前面,你顺着我的脚印走。”
雪路上,妈妈走在前面,一步一个脚印,很实在,每走一步,还要住四周拌一拌,以扩大脚印的面积。女儿走在后面,脚脚踩在妈妈的脚印里。
望着妈妈的背影,我挺感动。我的鞋袜一点都没有弄湿,我想:妈妈的鞋子也许进了雪,袜子都湿了吧。
好不容易把我送到了学校,妈妈又顺着来时的脚印走上了回家的路。
老师见了我,问:“这么深的雪,你怎么回来的?没弄湿鞋袜吧?”我说:“我是踩着妈妈的脚印来的呢。”
老师感慨地说:“你妈妈这么关心你,怎么不请她到老师这里来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呢?”
我无言以对,是的,我怎么就没有这样想过呢?
我追出校门,妈妈已经走远了,只有那两行深深的脚印越来越清晰„„
奶奶的情,爸爸的情,妈妈的情,都是割不断的亲情,都是永不下岗的亲情,所有的亲情,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的储蓄罐。
他们为了后代,付出了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大约中国的长辈都是如此的。
湖南省安化县思游中学136班 刘淑婷 指导老师 胡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