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启示录
文/酒管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阳
(一)三岁的儿子因为淘气砸碎了漂亮的花瓶,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番,鬼哭狼嚎地大哭一场后,一声不吭地躲在角落里自我反省,眼睛咕噜噜地盯着妈妈看,饭上桌,妈妈说了句,别站着快去吃饭吧,他立马用衣袖扫了扫嘴角的口水,仿佛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大赦一般,眉开眼笑地冲到了饭桌前,捧起碗筷,很幸福地冲着妈妈笑道:“谢谢妈妈,妈妈做的饭真好吃。”貌似刚刚那一段狂风暴雨未曾在他身上洗礼过一般。是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永远是不计前嫌的。
(二)6个兄弟姐妹一直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舍不得花钱为他们买东西,面对孩子们的不理解,父亲也从来不去解释这些孩子们眼中的不公平,直到他去世那天,他们看到父亲藏在枕头下的一封信和存折,存折上是一笔不小的存款,信中的内容更是让人潸然泪下:父亲没有什么能帮到你们的,只能是攒一点点钱给你们几个兄弟姐妹,帮你们稍稍分担一点家庭的经济负担。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不计回报的。
(三)一对贫寒的老夫妇, 在镇上的赶集日那天,想将家中唯一值点钱的马拉到市集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太婆对老头子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快去把马拉到市集上换一点好东西吧!”,就这样老头子带着老太婆的殷殷嘱托上路了。他先用马换得了一头母牛,再用母牛换了一只羊,又用羊换了一只肥鹅,后来用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在每次的交换中,老头子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老伴最需要的,肯定会给老伴一个惊喜。回家的路途上,老头子遇到了两个英国的商人,在得知了老头子居然用一匹马换了一堆烂苹果时,两个英国商人打赌这个老头子回家一定会被痛骂一顿,于是他们幸灾乐祸地跟着老头子回家准备看热闹,让两个英国人目瞪口呆的是:老太婆一直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当听到老头子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用满是钦佩的表情和语气大声地表示肯定。当她得知老头子用马最终换回的是一袋烂苹果时,她还兴高采烈地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谢谢你,我的好丈夫!”。
这个故事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经典名篇,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它时,笑得肚子疼,就觉得这个老头和老太婆怎么那么笨哪?
再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是在我大学时期,我认为老太婆的举动是是非不分和盲从,老头子更是一无是处,还自以为是。
最近一次读到它,是给孩子们临睡前讲安徒生的童话,读着读着,我突然才明白了这个故事蕴含的意味深长的哲理:是的,夫妻之间的爱,永远是互相包容的。
细心看来,安徒生的童话中有很多篇章,不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而是写给成人的读本,它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没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是解读不出里面的含义的。于是,我们发现,越是浅显的道理,但恰恰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爱,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谈论到爱,对伴侣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自己的爱,但是,爱究竟是什么?是戴在脖子上闪烁的钻石项链?是塞给父母厚厚的红包?是买给孩子新颖的玩具,还是为自己添置的华服衣裳?是的,我们一直都觉得:爱,是靠这些物质表达出来的,没有任何物质作为载体的爱,就不算是爱。但是,我们所想的对么?
或许,你的伴侣早已不记得你送给她多少礼物,但是她永远记得你在涌动人潮中蹲下身子给她系过鞋带;或许,你的父母早已不记得你给他们多少钱,但是他们永远记得你陪着他们一起在温暖的午后登上过附近的高山;或许,你的子女早已不记得你买了哪些玩具,但永远记得你把他们高高举过头顶像飞机一样旋转;或许,你自己早已不记得拥有过多少的财富,但永远记得脚踩着绵软白沙,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心里的那片宁静。
其实,爱,不是物质,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它不寄托于任何的载体,它不依附于任何的物体;爱,是从心里自愿而发的,又能让对方从心里能深切感知到的,它,受不得半点虚假,做不得半点糊弄,不会被人为地操控,不能被刻意地临摹。
爱,就是暖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这种温暖,就像是凛冽寒雪中突然递上的一杯热茶、暴雨泥泞中突然撑出的一把大伞,恰如其时、恰到好处。
可是,我们如何去爱?
每个人都是带着上帝的祝福和万千宠爱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人,生来就是会爱的。但是,伴随着成长,我们就越来越丧失了爱的能力。
就像孩子们一样,无论你曾经带着如何狰狞的面孔怒斥过他们,无论你曾经如何借着工作的情绪将自己的不满发泄给他们,他们依旧会在擦干眼泪之后,毫不犹豫地张开双手奔向你,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他们都如获至宝。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计较得失、计算回报、权衡利弊,但是,真正的爱是不计前嫌的。
就像父母一样,无论羽翼渐丰的你如何嘲笑已经步入年迈记忆力渐退的他们,无论工作忙碌的你如何失约于问候他们,他们依旧会在你要回家前,收拾好你的房间,做上满满一桌子的菜,满足地看着你大快朵颐,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他们都倍感开心。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人生的排序中永远是事业家庭朋友排第一、父母的事情排最末,但是,真正的爱是不计回报的。
就像伴侣一样,无论你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过多少次嘴,无论你因为工作的压力发过多少无名火,她依旧会为你在临睡前热好一杯牛奶,为你烫好西装,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她都委屈尽散、倍感幸福。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这种理所应当,总认为这些都是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应当受用的,但是,我们早忘记了爱是互相包容和尊重的。
突然发现,爱是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双刃剑,既可以滋养着心田,也可以蒙蔽我们的双眼。我们,有多少人,是被那么多人爱着,而
自己却不自知、不知足的?
是的,真正的悲哀是:我们被爱着,却不会爱别人;自己被温暖着,却不会温暖别人。 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你老是不笑?”“恩?是吗??”我抬头看了一眼镜子里的我,手里还紧握着手机的我,眉头深锁、不苟言笑,再回头看看趴在一边玩耍的儿子,居然因为吹起了一片地上的碎纸,笑得前仰后合的,笑得那么开怀。突然,我才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那么纯粹地开怀大笑了。为什么新婚燕尔的佳人笑得那么甜?因为他们的心是甜的;为什么纯洁无邪的孩子笑得那么天真?因为心是天真的;为什么有人笑得那么有感染力,因为心是坚定的;为什么有人笑得那么温暖,因为心里是充满着爱的。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蒙上尘土的心,必然会使得眼睛失去明亮;我觉得,笑是爱的窗户,没有心中的爱,笑容也会失去温暖。
在圣经的哥林多前书有记录一段关于爱的箴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这段箴言非常准确地诠释了爱的真谛,唯有包容和尊重、信任和忍耐,爱才会如星星之火,在我们的心田里燎原。
在爱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学习和领悟的还有很多,我们要向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计前嫌、我们要向自己的父母学习不计回报、我们要向自己的伴侣学习宽容和尊重,我们更要学习的是,如何做一个温暖的人。
在每天的清晨,带着心里满满的爱,试着对身边每一位熟悉的、陌生的人们一个温暖的笑容吧,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从此也会如沐春光般地明媚起来!
爱的启示录
文/酒管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阳
(一)三岁的儿子因为淘气砸碎了漂亮的花瓶,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番,鬼哭狼嚎地大哭一场后,一声不吭地躲在角落里自我反省,眼睛咕噜噜地盯着妈妈看,饭上桌,妈妈说了句,别站着快去吃饭吧,他立马用衣袖扫了扫嘴角的口水,仿佛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大赦一般,眉开眼笑地冲到了饭桌前,捧起碗筷,很幸福地冲着妈妈笑道:“谢谢妈妈,妈妈做的饭真好吃。”貌似刚刚那一段狂风暴雨未曾在他身上洗礼过一般。是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永远是不计前嫌的。
(二)6个兄弟姐妹一直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舍不得花钱为他们买东西,面对孩子们的不理解,父亲也从来不去解释这些孩子们眼中的不公平,直到他去世那天,他们看到父亲藏在枕头下的一封信和存折,存折上是一笔不小的存款,信中的内容更是让人潸然泪下:父亲没有什么能帮到你们的,只能是攒一点点钱给你们几个兄弟姐妹,帮你们稍稍分担一点家庭的经济负担。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不计回报的。
(三)一对贫寒的老夫妇, 在镇上的赶集日那天,想将家中唯一值点钱的马拉到市集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太婆对老头子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快去把马拉到市集上换一点好东西吧!”,就这样老头子带着老太婆的殷殷嘱托上路了。他先用马换得了一头母牛,再用母牛换了一只羊,又用羊换了一只肥鹅,后来用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在每次的交换中,老头子都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老伴最需要的,肯定会给老伴一个惊喜。回家的路途上,老头子遇到了两个英国的商人,在得知了老头子居然用一匹马换了一堆烂苹果时,两个英国商人打赌这个老头子回家一定会被痛骂一顿,于是他们幸灾乐祸地跟着老头子回家准备看热闹,让两个英国人目瞪口呆的是:老太婆一直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当听到老头子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用满是钦佩的表情和语气大声地表示肯定。当她得知老头子用马最终换回的是一袋烂苹果时,她还兴高采烈地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谢谢你,我的好丈夫!”。
这个故事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经典名篇,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它时,笑得肚子疼,就觉得这个老头和老太婆怎么那么笨哪?
再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是在我大学时期,我认为老太婆的举动是是非不分和盲从,老头子更是一无是处,还自以为是。
最近一次读到它,是给孩子们临睡前讲安徒生的童话,读着读着,我突然才明白了这个故事蕴含的意味深长的哲理:是的,夫妻之间的爱,永远是互相包容的。
细心看来,安徒生的童话中有很多篇章,不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而是写给成人的读本,它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没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是解读不出里面的含义的。于是,我们发现,越是浅显的道理,但恰恰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爱,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谈论到爱,对伴侣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自己的爱,但是,爱究竟是什么?是戴在脖子上闪烁的钻石项链?是塞给父母厚厚的红包?是买给孩子新颖的玩具,还是为自己添置的华服衣裳?是的,我们一直都觉得:爱,是靠这些物质表达出来的,没有任何物质作为载体的爱,就不算是爱。但是,我们所想的对么?
或许,你的伴侣早已不记得你送给她多少礼物,但是她永远记得你在涌动人潮中蹲下身子给她系过鞋带;或许,你的父母早已不记得你给他们多少钱,但是他们永远记得你陪着他们一起在温暖的午后登上过附近的高山;或许,你的子女早已不记得你买了哪些玩具,但永远记得你把他们高高举过头顶像飞机一样旋转;或许,你自己早已不记得拥有过多少的财富,但永远记得脚踩着绵软白沙,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心里的那片宁静。
其实,爱,不是物质,它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它不寄托于任何的载体,它不依附于任何的物体;爱,是从心里自愿而发的,又能让对方从心里能深切感知到的,它,受不得半点虚假,做不得半点糊弄,不会被人为地操控,不能被刻意地临摹。
爱,就是暖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这种温暖,就像是凛冽寒雪中突然递上的一杯热茶、暴雨泥泞中突然撑出的一把大伞,恰如其时、恰到好处。
可是,我们如何去爱?
每个人都是带着上帝的祝福和万千宠爱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人,生来就是会爱的。但是,伴随着成长,我们就越来越丧失了爱的能力。
就像孩子们一样,无论你曾经带着如何狰狞的面孔怒斥过他们,无论你曾经如何借着工作的情绪将自己的不满发泄给他们,他们依旧会在擦干眼泪之后,毫不犹豫地张开双手奔向你,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他们都如获至宝。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计较得失、计算回报、权衡利弊,但是,真正的爱是不计前嫌的。
就像父母一样,无论羽翼渐丰的你如何嘲笑已经步入年迈记忆力渐退的他们,无论工作忙碌的你如何失约于问候他们,他们依旧会在你要回家前,收拾好你的房间,做上满满一桌子的菜,满足地看着你大快朵颐,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他们都倍感开心。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人生的排序中永远是事业家庭朋友排第一、父母的事情排最末,但是,真正的爱是不计回报的。
就像伴侣一样,无论你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过多少次嘴,无论你因为工作的压力发过多少无名火,她依旧会为你在临睡前热好一杯牛奶,为你烫好西装,如果你能挤出哪怕一点点微笑,她都委屈尽散、倍感幸福。我们,能做到这样么?很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这种理所应当,总认为这些都是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应当受用的,但是,我们早忘记了爱是互相包容和尊重的。
突然发现,爱是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双刃剑,既可以滋养着心田,也可以蒙蔽我们的双眼。我们,有多少人,是被那么多人爱着,而
自己却不自知、不知足的?
是的,真正的悲哀是:我们被爱着,却不会爱别人;自己被温暖着,却不会温暖别人。 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你老是不笑?”“恩?是吗??”我抬头看了一眼镜子里的我,手里还紧握着手机的我,眉头深锁、不苟言笑,再回头看看趴在一边玩耍的儿子,居然因为吹起了一片地上的碎纸,笑得前仰后合的,笑得那么开怀。突然,我才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那么纯粹地开怀大笑了。为什么新婚燕尔的佳人笑得那么甜?因为他们的心是甜的;为什么纯洁无邪的孩子笑得那么天真?因为心是天真的;为什么有人笑得那么有感染力,因为心是坚定的;为什么有人笑得那么温暖,因为心里是充满着爱的。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蒙上尘土的心,必然会使得眼睛失去明亮;我觉得,笑是爱的窗户,没有心中的爱,笑容也会失去温暖。
在圣经的哥林多前书有记录一段关于爱的箴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这段箴言非常准确地诠释了爱的真谛,唯有包容和尊重、信任和忍耐,爱才会如星星之火,在我们的心田里燎原。
在爱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学习和领悟的还有很多,我们要向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计前嫌、我们要向自己的父母学习不计回报、我们要向自己的伴侣学习宽容和尊重,我们更要学习的是,如何做一个温暖的人。
在每天的清晨,带着心里满满的爱,试着对身边每一位熟悉的、陌生的人们一个温暖的笑容吧,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从此也会如沐春光般地明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