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制作
作者: 丁 喜 云 单位: 濮阳市第三小学
1
我的小制作: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自己做小制作的过程并写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
2、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会按照顺序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并能运用关联词语把制作过程按照顺序写下来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精神。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自己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把说的制作过程按顺序写下来。
课前准备:
1、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制作:(不倒翁;泥塑;折纸;做航模;树叶画) 要求:
2、思考所需要的材料;
3、做之前想想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我们刚刚学过的第四组课文,都有什么呢?对,有《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一次有趣的观察》。这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动手和动脑!昨天同学们都动手做了自己喜欢的小制作,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的小制作”。
二、板书。
三、展示自己做成的小制作
现在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了课堂上,下面请听老师的口令,大家就一起举起自己的作品,好吗?
1、2、3!请展示!
哇,真多呀!郭嘉宝的这个小苹果,跟真的一样!
形容菲做的这个孔雀树叶画多美呀!
刘京这个小猴子多顽皮呀!看来大家都用心做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为你们点赞!
四、激趣说话:
这么精美的作品,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愿意分享一下吗?谁先来?
2 真有勇气!请你。
注意,老师的要求是:说的时候要做到,大胆,大方,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专注,听明白。
好,开始吧!
生谈
师:他给我们介绍的是不倒翁,大家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请你说。
生。
师:老师跟你的想法一样,他基本上能说清楚,我们也听出来是怎么做的。就是用了好几个然后。怎么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朋友写的也是不倒翁。大家看一看,读一读,看看这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步骤要用的是什么连接词?
请你,先给我们读一读这段话。你找到的词语是“先……再……然后……” 师:这个方法多好啊,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我们就能把过程说清楚了。看看下一个小朋友用的又是什么连接词。
生2
师:请你先读一读这段话再说词语。这个小朋友用的词语是“”
同学们这样的词语你们会用了吗?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词语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吧,说的好的同学将在全班进行展示。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五、全班汇报交流:
师:好,同桌交流就到这里,谁先来?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位同学上台展示,
第一位同学上台
师:这位同学大胆又大方。一定能说好!开始吧。
生1:
预设:
师:说的多好啊,他的这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树叶画》。做的怎么样?他是怎么做的?注意他用的关联词语是:
师:首先收集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的树叶,然后根据树叶的形状先拼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再用四片细细的树叶摆成草地,接着用四片半圆的树叶拼成两个蘑菇。最后把他们全部都用固体胶粘住。这样一个漂亮的树叶画就做成了。接下来请第二位同学发言
生2展示
师:他给我们介绍的是《泥塑小老鼠》,谁来评价一下,他说的好在哪里?
3 生评
师:嗯,你可真会倾听。他也非常准确地是用了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但是,有个动作大家来看看该用哪个词语?老师表演搓、切、揉的动作,让同学们说。是呀,我们要用准确地使用动词。再来看一个小朋友的文章,他用了什么动词?出示:范文。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你认为他哪个动词用的好。哪个动作用的不好,应该用什么?
师: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里,下面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的表达方法。要想按照顺序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就要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还要能正确地使用动词。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把自己的小制作写下来。注意写作的格式:
六、展示评价
师:写完的同学请把笔轻轻放下,我们来欣赏几位同学的作品。
陈含你先来,老师的要求是读的同学要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老师这里有几个评分标准。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说一说他能得几颗星?开始吧
生读
师:陈含写的是《折纸飞机》听出来了吗?几颗星?3颗,你真了不起,如果再用上一些好词好句就更棒了!
下一位同学。
刘翔。他写的是《做航模》他能得几颗星?4颗!他用到的词语是“苦思冥想、小心翼翼”用到的好句子是“像箭一样跑过去”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标准自己评一评自己的文章,做到精益求精
七、结束语
这节课,看着孩子们自己做的小制作,听你们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完整有序地说出来写出来,老师觉得很幸福,也再一次领略了我们班的孩子不仅心灵手巧,而且能说会道,还能写一首好文章,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们,谢谢同学们!下课!
我的小制作
作者: 丁 喜 云 单位: 濮阳市第三小学
1
我的小制作: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自己做小制作的过程并写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
2、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会按照顺序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并能运用关联词语把制作过程按照顺序写下来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精神。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自己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把说的制作过程按顺序写下来。
课前准备:
1、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制作:(不倒翁;泥塑;折纸;做航模;树叶画) 要求:
2、思考所需要的材料;
3、做之前想想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我们刚刚学过的第四组课文,都有什么呢?对,有《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一次有趣的观察》。这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动手和动脑!昨天同学们都动手做了自己喜欢的小制作,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的小制作”。
二、板书。
三、展示自己做成的小制作
现在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了课堂上,下面请听老师的口令,大家就一起举起自己的作品,好吗?
1、2、3!请展示!
哇,真多呀!郭嘉宝的这个小苹果,跟真的一样!
形容菲做的这个孔雀树叶画多美呀!
刘京这个小猴子多顽皮呀!看来大家都用心做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为你们点赞!
四、激趣说话:
这么精美的作品,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愿意分享一下吗?谁先来?
2 真有勇气!请你。
注意,老师的要求是:说的时候要做到,大胆,大方,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专注,听明白。
好,开始吧!
生谈
师:他给我们介绍的是不倒翁,大家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请你说。
生。
师:老师跟你的想法一样,他基本上能说清楚,我们也听出来是怎么做的。就是用了好几个然后。怎么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朋友写的也是不倒翁。大家看一看,读一读,看看这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步骤要用的是什么连接词?
请你,先给我们读一读这段话。你找到的词语是“先……再……然后……” 师:这个方法多好啊,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我们就能把过程说清楚了。看看下一个小朋友用的又是什么连接词。
生2
师:请你先读一读这段话再说词语。这个小朋友用的词语是“”
同学们这样的词语你们会用了吗?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词语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吧,说的好的同学将在全班进行展示。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五、全班汇报交流:
师:好,同桌交流就到这里,谁先来?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位同学上台展示,
第一位同学上台
师:这位同学大胆又大方。一定能说好!开始吧。
生1:
预设:
师:说的多好啊,他的这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树叶画》。做的怎么样?他是怎么做的?注意他用的关联词语是:
师:首先收集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的树叶,然后根据树叶的形状先拼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再用四片细细的树叶摆成草地,接着用四片半圆的树叶拼成两个蘑菇。最后把他们全部都用固体胶粘住。这样一个漂亮的树叶画就做成了。接下来请第二位同学发言
生2展示
师:他给我们介绍的是《泥塑小老鼠》,谁来评价一下,他说的好在哪里?
3 生评
师:嗯,你可真会倾听。他也非常准确地是用了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但是,有个动作大家来看看该用哪个词语?老师表演搓、切、揉的动作,让同学们说。是呀,我们要用准确地使用动词。再来看一个小朋友的文章,他用了什么动词?出示:范文。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你认为他哪个动词用的好。哪个动作用的不好,应该用什么?
师: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里,下面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的表达方法。要想按照顺序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就要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还要能正确地使用动词。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把自己的小制作写下来。注意写作的格式:
六、展示评价
师:写完的同学请把笔轻轻放下,我们来欣赏几位同学的作品。
陈含你先来,老师的要求是读的同学要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老师这里有几个评分标准。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说一说他能得几颗星?开始吧
生读
师:陈含写的是《折纸飞机》听出来了吗?几颗星?3颗,你真了不起,如果再用上一些好词好句就更棒了!
下一位同学。
刘翔。他写的是《做航模》他能得几颗星?4颗!他用到的词语是“苦思冥想、小心翼翼”用到的好句子是“像箭一样跑过去”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标准自己评一评自己的文章,做到精益求精
七、结束语
这节课,看着孩子们自己做的小制作,听你们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完整有序地说出来写出来,老师觉得很幸福,也再一次领略了我们班的孩子不仅心灵手巧,而且能说会道,还能写一首好文章,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们,谢谢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