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说课稿作文1700字

六年级作文

6、《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的姿势》,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一种英雄的爱―爱他人舍自己。课文讲述了爱与责任的人生哲理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文章不仅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还为塑造学生的人格提供了感人的文本素材。

二、说学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学生们只是略有耳闻,对于其中的英雄人物也只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他们脑海中,或许只有个模糊的影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了谭千秋老师的精神。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对文本情感的深入品读有一定难度;学生对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没有接触,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可通过仿写感悟环境侧面描写的妙处。

所以应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观看5.12大地震视频资料,再现当时情景的基础上再次走进文本,诵读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准备在教授一课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表演增加对谭老师所受痛苦及其体现其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含义,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1. 以读激情结合表演,品味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

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自由阅读表演等。

在本课中,谭老师在地震中张开手臂舍生救学生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授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在教学第二段中,联系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感悟谭老师平凡中的大爱与责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中感悟体验。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拿好笔进行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从对词语的品悟上升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阅读感悟表演为主体,攻破本课重难点。另外,画出本段中的环境描写,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交流理解了人物的形象品质,体会谭老师的大爱与责任、舍己救人的品质之后再进行个别读,集体读等。让学生的情更深、读更美。

2. 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我一直认为,上好一堂课,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才能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在教授本课时,我预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读的练习:正如上面所说,采用不同形式的多样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读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2)说的练习:在教学课文第三段侧面描写时,让学生说说把这一段侧面描写去掉行吗?引导学生理解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以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真实的画面。

(3)写的练习。如在感悟品读最后姿势的时候,抓住关键词进行练笔,由“撑在”到“趴在”,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在播放课件《地震中的英雄老师》后请同学们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学会感恩该从那些小事做起?

(4)课题质疑:在理解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理解了“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意思后引导学生把目光回到课题上,孩子们,这样的姿势在你们眼中还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姿势吗?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你觉得这又是什么样的姿势?以这样一个问题巩固文章中心,升华主题。

(5)说说假如你是被救的孩子会怎样做。

6、《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的姿势》,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一种英雄的爱―爱他人舍自己。课文讲述了爱与责任的人生哲理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文章不仅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还为塑造学生的人格提供了感人的文本素材。

二、说学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学生们只是略有耳闻,对于其中的英雄人物也只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他们脑海中,或许只有个模糊的影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了谭千秋老师的精神。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对文本情感的深入品读有一定难度;学生对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没有接触,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可通过仿写感悟环境侧面描写的妙处。

所以应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观看5.12大地震视频资料,再现当时情景的基础上再次走进文本,诵读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准备在教授一课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表演增加对谭老师所受痛苦及其体现其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含义,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1. 以读激情结合表演,品味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

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自由阅读表演等。

在本课中,谭老师在地震中张开手臂舍生救学生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授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在教学第二段中,联系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感悟谭老师平凡中的大爱与责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中感悟体验。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拿好笔进行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从对词语的品悟上升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阅读感悟表演为主体,攻破本课重难点。另外,画出本段中的环境描写,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交流理解了人物的形象品质,体会谭老师的大爱与责任、舍己救人的品质之后再进行个别读,集体读等。让学生的情更深、读更美。

2. 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我一直认为,上好一堂课,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才能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在教授本课时,我预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读的练习:正如上面所说,采用不同形式的多样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读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2)说的练习:在教学课文第三段侧面描写时,让学生说说把这一段侧面描写去掉行吗?引导学生理解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以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真实的画面。

(3)写的练习。如在感悟品读最后姿势的时候,抓住关键词进行练笔,由“撑在”到“趴在”,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在播放课件《地震中的英雄老师》后请同学们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学会感恩该从那些小事做起?

(4)课题质疑:在理解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理解了“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意思后引导学生把目光回到课题上,孩子们,这样的姿势在你们眼中还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姿势吗?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你觉得这又是什么样的姿势?以这样一个问题巩固文章中心,升华主题。

(5)说说假如你是被救的孩子会怎样做。


相关作文

  • 最后的姿势作文2500字
  • 1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这一课记叙的是去年的5.12地震中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感人事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挖掘出情的根源.本文的教学设计,我紧扣文章的主旨&q ...

  • 最后的姿势作文3900字
  • 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4.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

  • 最后的姿势作文2900字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思. 4 ...

  • 最后的姿势作文1500字
  • 六年级语文学科 教学内容: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 5.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 ...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作文2200字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课<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最后的姿势>是新选入本册课本的一篇课文,是根据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 ...

  • 6[最后的姿势]导学案作文900字
  • 6.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熊远健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感受人物品质. 2.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自主学习 1. 品味词句,走近谭老师.大声朗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画出描写 ...

  • [最后的姿势]教案设计作文1700字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后的姿势>教案设计 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 ...

  • 6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作文600字
  •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这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课中能够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 ...

  • 最后的姿势作文1900字
  • 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授课人:山中丽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指导学生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体验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3.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在大难 ...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作文2600字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