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声词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学准备:课件、声音文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象声词,揭示课题。
1、世间万物是那样五彩缤纷,又是那样美妙神奇。草长莺飞,花开花谢,潮涨潮落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声音。大自然就是一位娴熟的钢琴家,时刻都在弹奏这动听的乐章。下面呀,老师要来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播放录音)
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鸟叫、流水、刮风、下雨、打雷……) 生:小鸟的叫声。
师:你的耳朵就是灵敏。
生:刮风。
师:还听到什么声音?
生:下雨。
生:打雷。
……
师: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声音外,生活中你们还听到那些声音呢? 生:狗叫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还有那些声音?
生:猫叫……
师:大自然仿佛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充满着各种美妙的声音,风吹过树林,发出——,
小溪在山间流淌,传来——,
工厂里的机器不时发出——,
即使教室里这么安静,同学们写作业,笔尖发出“沙沙”的写字声,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你还会听到爸爸的呼噜声。
师:说说你爸爸是怎样打呼噜的?
……
2、师小结:像打雷时的隆隆声,刮风时发出的呼呼,小青蛙的叫声呱呱,妈妈的炒菜声嗞嗞,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象声词”。(板书:象声词)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笔画笔顺。
3、师:象声词其实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课件出示)这是在《鲁班和鲁板》这篇课文里的一句话。
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师:读一读,找出这句话中藏着的象声词。
生自读,找象声词。
生:嘎嘎和扑通扑通。
师:你真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这里的“嘎嘎”和“扑通扑通”都是象声词,我们读了就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4、小结,揭示课题
师:今天的这一节习作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使用象声词。(板书:学用)
二、初识象声词
1、出示课本中的四幅插图。
师: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每幅图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想一想,说一说!
第一幅图:
生:呼呼(师板书)
师:就这幅图你还能听出什么声音?
生:风刮得树叶“沙沙”响。
师:刮风了,还把树叶刮得沙沙响了,接着还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生:打雷?
师:什么声音?
生:轰隆隆
生:下起雨来了,哗啦啦
生:大家关窗户了,噼里啪啦……
生:雨打在窗玻璃上发出,噼啪劈啪
……
第二幅图:
飞机:嗡嗡
火车:隆隆
第三幅图:
踢球:嘭
第四幅图:
炒菜:嗞嗞
锅铲:当当
2、你还想到了什么事或场景?
生:……
(相机板书象声词)
三、尝试运用象声词。
1、师:如果在说话和写作文时也能恰当的运用拟声词,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习作,(出示课件)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一是找出其中的象声词,体会其妙处;二是从整体上把握例文,说说有何可取之处。)
夏日的雨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柏油路上冒着热气,上面镶嵌着一双双人们的脚印。知了在低垂的柳条上拼了命似的叫着热,“知了知了”,真惹人烦燥……
突然,天空阴云密布。一阵狂风刮来,树叶“沙沙”作响。渐渐的,天变黑了,白云像打翻的墨汁,黑乎乎一片。小雨“淅淅沥沥”地下,闪电却感到不满意,拿出它那宝剑,“嗖——”地一声,宝剑飞了出去,“轰隆隆”一声巨响,“哗哗啦啦”,雨下得更欢了。雨点儿落在屋檐上,“滴答滴答”。雨点儿打在窗户上,“啪啦啪啦”,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汪汪汪”,看,流浪的小狗无家可归,它那悲惨的叫声听了真让人心痛。小鸟“扑啦啦”一下飞走了,边飞还边叫着,仿佛在说:“兄弟姐妹们,下雨了,赶快回家躲雨吧!”。人们在家中急着收晾晒的衣物,边收边埋怨着什么。
莽撞的风雨雷电们终于看到了这一幕,红着脸偷偷地走了。太阳公公出来了,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睡意朦胧中对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在小溪边,彩虹姐姐也赶来了,她那五颜六色的裙子,看着真让人羡慕。
就这样,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生读例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象声词都用上了引号。
师: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词,所以一般都要用上引号。
师:用上这些象声词妙在哪里?
……
师:同学们对象声词的体会越来越深刻,你们想的、说的比老师可好多了!再看看,这篇习作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小结:
2、师:你也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恰当的使用象声词,把一件事和一个场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具体。选择四幅图同的一个场景或者其他的一件事和一个场景试着跟同桌说说。
生练说。
(相机指导学法)恰当使用象声词,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具体
四、自由习作,品味赏读
1、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这么多事情和场景要说,想不想写下来?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下来,恰当地用上几个象声词。因为时间关系,我想提一个小建议,开头、结尾先不要写,抓住重点部分,写一个片断。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书写姿势)
3、师:同学们,停一停,你们真了不起,短短的十分钟时间,都写了不少了,而且还很精彩,想欣赏欣赏吗?(指名交流)大家要学会倾听。要知道,欣赏别人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待会儿听听老师是怎么评的。
五、小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在说话和作文中,只要准确、自然地使用象声词,我们的语言会更加有声有色,文章会更加生动传神。
2、布置作业:
①给你的作文加上开头和结尾,起个题目,认真修改。
②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再改一改。
象声词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学准备:课件、声音文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象声词,揭示课题。
1、世间万物是那样五彩缤纷,又是那样美妙神奇。草长莺飞,花开花谢,潮涨潮落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声音。大自然就是一位娴熟的钢琴家,时刻都在弹奏这动听的乐章。下面呀,老师要来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播放录音)
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鸟叫、流水、刮风、下雨、打雷……) 生:小鸟的叫声。
师:你的耳朵就是灵敏。
生:刮风。
师:还听到什么声音?
生:下雨。
生:打雷。
……
师: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声音外,生活中你们还听到那些声音呢? 生:狗叫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还有那些声音?
生:猫叫……
师:大自然仿佛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充满着各种美妙的声音,风吹过树林,发出——,
小溪在山间流淌,传来——,
工厂里的机器不时发出——,
即使教室里这么安静,同学们写作业,笔尖发出“沙沙”的写字声,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你还会听到爸爸的呼噜声。
师:说说你爸爸是怎样打呼噜的?
……
2、师小结:像打雷时的隆隆声,刮风时发出的呼呼,小青蛙的叫声呱呱,妈妈的炒菜声嗞嗞,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象声词”。(板书:象声词)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笔画笔顺。
3、师:象声词其实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课件出示)这是在《鲁班和鲁板》这篇课文里的一句话。
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师:读一读,找出这句话中藏着的象声词。
生自读,找象声词。
生:嘎嘎和扑通扑通。
师:你真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这里的“嘎嘎”和“扑通扑通”都是象声词,我们读了就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4、小结,揭示课题
师:今天的这一节习作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使用象声词。(板书:学用)
二、初识象声词
1、出示课本中的四幅插图。
师: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每幅图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想一想,说一说!
第一幅图:
生:呼呼(师板书)
师:就这幅图你还能听出什么声音?
生:风刮得树叶“沙沙”响。
师:刮风了,还把树叶刮得沙沙响了,接着还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生:打雷?
师:什么声音?
生:轰隆隆
生:下起雨来了,哗啦啦
生:大家关窗户了,噼里啪啦……
生:雨打在窗玻璃上发出,噼啪劈啪
……
第二幅图:
飞机:嗡嗡
火车:隆隆
第三幅图:
踢球:嘭
第四幅图:
炒菜:嗞嗞
锅铲:当当
2、你还想到了什么事或场景?
生:……
(相机板书象声词)
三、尝试运用象声词。
1、师:如果在说话和写作文时也能恰当的运用拟声词,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了。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习作,(出示课件)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一是找出其中的象声词,体会其妙处;二是从整体上把握例文,说说有何可取之处。)
夏日的雨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柏油路上冒着热气,上面镶嵌着一双双人们的脚印。知了在低垂的柳条上拼了命似的叫着热,“知了知了”,真惹人烦燥……
突然,天空阴云密布。一阵狂风刮来,树叶“沙沙”作响。渐渐的,天变黑了,白云像打翻的墨汁,黑乎乎一片。小雨“淅淅沥沥”地下,闪电却感到不满意,拿出它那宝剑,“嗖——”地一声,宝剑飞了出去,“轰隆隆”一声巨响,“哗哗啦啦”,雨下得更欢了。雨点儿落在屋檐上,“滴答滴答”。雨点儿打在窗户上,“啪啦啪啦”,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汪汪汪”,看,流浪的小狗无家可归,它那悲惨的叫声听了真让人心痛。小鸟“扑啦啦”一下飞走了,边飞还边叫着,仿佛在说:“兄弟姐妹们,下雨了,赶快回家躲雨吧!”。人们在家中急着收晾晒的衣物,边收边埋怨着什么。
莽撞的风雨雷电们终于看到了这一幕,红着脸偷偷地走了。太阳公公出来了,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睡意朦胧中对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在小溪边,彩虹姐姐也赶来了,她那五颜六色的裙子,看着真让人羡慕。
就这样,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生读例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象声词都用上了引号。
师: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词,所以一般都要用上引号。
师:用上这些象声词妙在哪里?
……
师:同学们对象声词的体会越来越深刻,你们想的、说的比老师可好多了!再看看,这篇习作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小结:
2、师:你也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恰当的使用象声词,把一件事和一个场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具体。选择四幅图同的一个场景或者其他的一件事和一个场景试着跟同桌说说。
生练说。
(相机指导学法)恰当使用象声词,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具体
四、自由习作,品味赏读
1、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这么多事情和场景要说,想不想写下来?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下来,恰当地用上几个象声词。因为时间关系,我想提一个小建议,开头、结尾先不要写,抓住重点部分,写一个片断。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书写姿势)
3、师:同学们,停一停,你们真了不起,短短的十分钟时间,都写了不少了,而且还很精彩,想欣赏欣赏吗?(指名交流)大家要学会倾听。要知道,欣赏别人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待会儿听听老师是怎么评的。
五、小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在说话和作文中,只要准确、自然地使用象声词,我们的语言会更加有声有色,文章会更加生动传神。
2、布置作业:
①给你的作文加上开头和结尾,起个题目,认真修改。
②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再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