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作文2100字

初一作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 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齐读课题。

2. 课题质疑: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故事中的人们会怎样对待这课路旁的橡树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了解橡树,交流作者资料。(课件二、三)

2. 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

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件四)

3. 按要求自读,画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组织交流。

1. 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2. 认读下列词语:(课件五)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灌木 沉默不语

橡树 粗壮 楔子 挺拨 高尚 延伸 不约而同

3. 提出不懂得词语交流。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

语。

4. 交流思考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

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四、默读课文,质疑:(课件六)

1. 问题预设: (课件七)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

弯曲成马蹄形?

(4)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 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研读课文,朗读理解。

1. 问题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1)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课件七)

(2)从“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体会这棵树以它的挺拔结实使工人们产生怜爱之心。

(3)指导读:注意读好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2. 问题二:叹气不语,深恐伤害。

(1)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课件八)

(2)从“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叹了口气、沉重地叹着气”体会他们对这棵树的重视与顾虑。

(3)指导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 问题三: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1)出示:(课件九)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工程师的话陈述

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

(2)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指导读:体会做出决定后的如释重负。

4. 问题四:

(1)出示:(课件十一)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指导读:读出赞美。

五、感情朗读,总结评价:

1.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2. 怀着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赞赏朗读课文。(课件十三)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件十四)

1. 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 你想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 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齐读课题。

2. 课题质疑: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故事中的人们会怎样对待这课路旁的橡树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了解橡树,交流作者资料。(课件二、三)

2. 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

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件四)

3. 按要求自读,画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组织交流。

1. 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2. 认读下列词语:(课件五)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灌木 沉默不语

橡树 粗壮 楔子 挺拨 高尚 延伸 不约而同

3. 提出不懂得词语交流。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

语。

4. 交流思考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

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四、默读课文,质疑:(课件六)

1. 问题预设: (课件七)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

弯曲成马蹄形?

(4)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 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研读课文,朗读理解。

1. 问题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1)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课件七)

(2)从“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体会这棵树以它的挺拔结实使工人们产生怜爱之心。

(3)指导读:注意读好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2. 问题二:叹气不语,深恐伤害。

(1)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课件八)

(2)从“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叹了口气、沉重地叹着气”体会他们对这棵树的重视与顾虑。

(3)指导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 问题三: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1)出示:(课件九)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工程师的话陈述

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

(2)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指导读:体会做出决定后的如释重负。

4. 问题四:

(1)出示:(课件十一)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指导读:读出赞美。

五、感情朗读,总结评价:

1.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2. 怀着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赞赏朗读课文。(课件十三)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件十四)

1. 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 你想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相关作文

  • [路旁的橡树]教案作文2800字
  • <8.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和字典,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 ...

  • 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作文3600字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

  • 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3作文800字
  • <路旁的橡树>教案3 耿根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 ...

  • [8路旁的橡树](张建杰)[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作文2000字
  •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含义, 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不多, 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 教师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给他们纠正一下读音便可.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可以让学 ...

  • 路旁的橡树作文3200字
  • 1 一,板书:橡树 小村庄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滥砍滥伐最终毁灭了自己,今天,咱们再去读一个关于人与树木的故事. 看图:欣赏橡树,看书上的插图,说说自己的印象: 示例 生:这棵橡树很高,很粗壮(相机指导写好"壮") 生:这棵橡树是挺拔的,(相机说,老师这样战可以成为 挺拔吗?生大笑. ...

  • 路旁的橡树教案作文0字
  • 1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小溪塔二小 2 3

  • 8.路旁的橡树(导学案)作文600字
  • 8*路旁的橡树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卖木柴,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 ...

  • 8 [路旁的橡树]练习题作文700字
  • 1 8 路旁的橡树 姓名 一.给多音字组词. hu à( ) p ū( ) zh òng ( ) 划 铺 重 hu á( ) p ù( ) zh óng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公路 ( )的橡树 ( )的心灵 ( )地看着 ( )地叹气 ( )地赞叹 三.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

  • .路旁的橡树同步练习题作文600字
  • 8*.路旁的橡树 一.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 ( ) ( )的公路 ( ) 的橡树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埋( ) 廷( ) 拔( )喘( ) 理( ) 延( ) 拨( )瑞( ) 壮( ) 转( ) 漂( )载( ) 状( ) 传( ) 飘( )栽( ) 三.想一想,填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