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 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齐读课题。
2. 课题质疑: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故事中的人们会怎样对待这课路旁的橡树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了解橡树,交流作者资料。(课件二、三)
2. 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
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件四)
3. 按要求自读,画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组织交流。
1. 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2. 认读下列词语:(课件五)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灌木 沉默不语
橡树 粗壮 楔子 挺拨 高尚 延伸 不约而同
3. 提出不懂得词语交流。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
语。
4. 交流思考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
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四、默读课文,质疑:(课件六)
1. 问题预设: (课件七)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
弯曲成马蹄形?
(4)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 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研读课文,朗读理解。
1. 问题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1)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课件七)
(2)从“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体会这棵树以它的挺拔结实使工人们产生怜爱之心。
(3)指导读:注意读好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2. 问题二:叹气不语,深恐伤害。
(1)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课件八)
(2)从“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叹了口气、沉重地叹着气”体会他们对这棵树的重视与顾虑。
(3)指导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 问题三: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1)出示:(课件九)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工程师的话陈述
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
(2)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指导读:体会做出决定后的如释重负。
4. 问题四:
(1)出示:(课件十一)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指导读:读出赞美。
五、感情朗读,总结评价:
1.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2. 怀着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赞赏朗读课文。(课件十三)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件十四)
1. 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 你想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 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齐读课题。
2. 课题质疑: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故事中的人们会怎样对待这课路旁的橡树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了解橡树,交流作者资料。(课件二、三)
2. 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
件事有什么看法? (课件四)
3. 按要求自读,画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组织交流。
1. 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2. 认读下列词语:(课件五)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灌木 沉默不语
橡树 粗壮 楔子 挺拨 高尚 延伸 不约而同
3. 提出不懂得词语交流。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
语。
4. 交流思考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
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四、默读课文,质疑:(课件六)
1. 问题预设: (课件七)
(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
弯曲成马蹄形?
(4)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 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研读课文,朗读理解。
1. 问题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1)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课件七)
(2)从“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体会这棵树以它的挺拔结实使工人们产生怜爱之心。
(3)指导读:注意读好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2. 问题二:叹气不语,深恐伤害。
(1)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课件八)
(2)从“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叹了口气、沉重地叹着气”体会他们对这棵树的重视与顾虑。
(3)指导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 问题三: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1)出示:(课件九)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工程师的话陈述
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
(2)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3)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
(听起来很矛盾,要想把路修得笔直必须要砍掉橡树;要想保住橡树,必需得改变计划。两个“不可以”虽然很矛盾,但是却体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为保护橡树的那种矛盾的心理。)
(4)指导读:体会做出决定后的如释重负。
4. 问题四:
(1)出示:(课件十一)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指导读:读出赞美。
五、感情朗读,总结评价:
1.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2. 怀着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赞赏朗读课文。(课件十三)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件十四)
1. 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 你想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