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桃花源记
一.填空:
1. 《桃花源记》作者是有 、 等。“记”是古代的一种 。
2. 《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作者用 , 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源中老幼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文中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 2. 鲜美:
3. ..。.
落英: 缤纷: 4. 5. 若:
6. 7. 豁然开朗:
8. 9. 池: 之: 属:
10. 交通:
11.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悉: 12. 黄发垂髫:
13. 怡然: 14. 乃:
16. 要: 17.
18. 讯 19. 妻子: 绝境 20 焉: 21. 乃: 无论:
22. 23 为:
24 扶 向: 25. 志:
26. 如此: 27. 遂:
28. 规: 29. 寻: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繁华初级中学初三语文练习题(004)
2 课题:短文两篇
2016年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馨( ) 儒( ) 牍( )
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 án ( ) yū泥( ) zhuó清涟( ) xiè玩( )
隐y ì( ) xiǎn 有闻( )
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斯是陋室(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⑩宜乎众矣(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香远益清( )
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F.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G、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⑧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5.填空。
①《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文章的主旨句是 。
③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 课题:桃花源记
一.填空:
1. 《桃花源记》作者是有 、 等。“记”是古代的一种 。
2. 《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作者用 , 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源中老幼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文中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 2. 鲜美:
3. ..。.
落英: 缤纷: 4. 5. 若:
6. 7. 豁然开朗:
8. 9. 池: 之: 属:
10. 交通:
11.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悉: 12. 黄发垂髫:
13. 怡然: 14. 乃:
16. 要: 17.
18. 讯 19. 妻子: 绝境 20 焉: 21. 乃: 无论:
22. 23 为:
24 扶 向: 25. 志:
26. 如此: 27. 遂:
28. 规: 29. 寻: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繁华初级中学初三语文练习题(004)
2 课题:短文两篇
2016年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馨( ) 儒( ) 牍( )
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 án ( ) yū泥( ) zhuó清涟( ) xiè玩( )
隐y ì( ) xiǎn 有闻( )
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斯是陋室(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⑩宜乎众矣(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香远益清( )
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F.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G、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⑧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5.填空。
①《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文章的主旨句是 。
③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