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雾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划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理解。
3、观看文中雾凇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4、课文第一自然段讲
课文第二自然段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雾( ) 堤( ) 俗( ) 凝( ) 摄( )
氏( ) 幕( ) 零( ) 淹( ) 模( )
2.我读你听。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弥
漫 蒸腾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银
笼罩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 ) ( ) ( ) ( ) ( )
模 结 当 都 禁
( ) ( ) ( ) ( ) ( )
4、我问你解答。
(1)你知道(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2)你还了解(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四、课堂小结
2 本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1、给生字描红。
2、 填空。
( )的霜花 ( )的雾气 ( )的琼枝玉叶
( )的松针 ( )的长堤 ( )的巢
( )的笼子 ( )的垂蔓 ( )的鸣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学习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认真第读每个自然段,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
(2)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3)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二、检查预习:
1、组员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部分内容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
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五、当堂检测
1、挑战朗读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抄写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3
24春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根据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3、搜集一副春联,并说说说你对春联已有了那些了解?
4、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贴( ) 增( ) 添( ) 览( ) 荣( )
颂( ) 辞( ) 律( ) 奥( ) 益( )
2.我读你听。
和睦 奥妙 增添 游览 荣誉 歌颂 推辞 法律 粘贴 揣摩 气氛 祥和 诵读 声律美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欣欣向荣
三、合作探究: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它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
五、当堂检测
1、抄写生字词语。
2、抽选一副春联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春联。
2、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春联具有对仗、音律美的特点,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学习过程
4 一、自主学习:
1、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哪些特点呢?
(1)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
二、检查预习:
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联的特点等。
2、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春联不仅内容(
), 而且是讲究( ),也是讲究( )多诵读春联对我们(
) 五、当堂检测
1、摘抄文中好词以及五副春联。
25古诗两首
(元 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爆( ) 屠( ) 符( ) 孤( )
2、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3、我能熟读古诗。
三、合作探究:
1、古时候过年都有哪些风俗 ,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 五、当堂检测
5 1、分组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背。
第二课时
(江 雪)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2、我能熟读古诗。(教师抽查预习)
三、合作探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流露出诗人( )、幽独的
( )情调。诗中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五、当堂检测
1、指定学生背诵。
2、小组比赛背《江雪》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
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有作文素
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画面,有些让人感到快乐,有些令
人感动,有些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有些让我们触目惊心„„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过呢?
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按顺序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
6 (1)看第一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会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张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画面描述得再详细些?
如果你是那只燕子,又会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着那回头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张照片,互相练说当时的情景,看谁说得最动人、最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谈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无拘无束的习作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组交流。
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上一节课,同学们能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 写一写
1 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评一评
1、小组评析。重点指出病句,可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看看同学写得怎样。
2、集体评议,投影仪出示图片。
四 学生修改作文。
誊写作文。
燕 子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7 狂风过去,耳边依然是“沙沙”的细雨。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一只湿漉漉的燕子。它的双翅紧收,头无力地倒向一边,曾经闪烁着光彩的眼睛此时已耷下了眼皮。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它,残留的阳光为它的羽毛涂上一层幻彩,只是它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的颜色。 我正在为它扼腕,却听“扑楞楞”一阵,路边又降落下一只燕子。它急切地一跳一跳,很快靠近了那已死去的同类。它深情地注视着那逐渐变凉的躯体,在它的周围不停地查看着。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脆而凄凉的燕叫声,叫声直透我的心里,与此同时,那燕子猛然张开双翅急速拍打起来,很快旋起一股风,那风吹起了地上的羽毛!一刹那间,我和那只飞来的燕子都以为:它活了!于是它更起劲了,不停地呼唤着,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那样子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悯:可怜的燕子,它怎会知道,死去的燕子是再也不会复生的。
不多时,又飞来一只燕子。这只燕子对着地上的躯体叫了两声,又转身对着那只燕子叫唤着,似乎在对它说:“走吧,天已经晚了,我们先走吧。”然而,那只燕子却一动不动。 灰蒙蒙的天空依然下着细雨,马路上依旧还是两只燕子,一只躺着,一只站着。它不再激烈地拍打着地上的躯体,也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它的睁眼,等待它的起飞。它静静地望着,身体紧靠着它,也许它还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冰凉。细雨打湿了它的羽毛,马路上两只燕子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的眼前照耀出一片奇异的光圈,那是生命的光圈。
夜幕降临了。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余光。终于,那只燕子绝望了。它耷拉着脑袋,慢慢地离开了死去的燕子。猛然间,它又停住了离开的脚步,回过头,长久地凝望着那失去了光彩的躯体。我不忍再看下去,抬起了眼睛。等我再看时,燕子已不知飞去了何方,眼前依然是那只死去的燕子。
对于我来说,猜测它们是同伴,是夫妻,还是母子,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那样深厚的感情。燕子虽小,却并非没有感情,某些时候,它们的行为还要使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感到惭愧。小小的燕子和我们相比,简单了许多,却也许更有情。燕子尚且如此,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练习7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 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 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8 3、 学生自由练习。
4、 交流讨论。
5、 照样子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
(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 对对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
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 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 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 (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
9 5.如果不一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1、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2、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用到该用的地方。
六、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七、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1 23雾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划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理解。
3、观看文中雾凇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4、课文第一自然段讲
课文第二自然段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雾( ) 堤( ) 俗( ) 凝( ) 摄( )
氏( ) 幕( ) 零( ) 淹( ) 模( )
2.我读你听。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弥
漫 蒸腾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银
笼罩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 ) ( ) ( ) ( ) ( )
模 结 当 都 禁
( ) ( ) ( ) ( ) ( )
4、我问你解答。
(1)你知道(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2)你还了解(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四、课堂小结
2 本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1、给生字描红。
2、 填空。
( )的霜花 ( )的雾气 ( )的琼枝玉叶
( )的松针 ( )的长堤 ( )的巢
( )的笼子 ( )的垂蔓 ( )的鸣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学习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认真第读每个自然段,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
(2)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3)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二、检查预习:
1、组员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部分内容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
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五、当堂检测
1、挑战朗读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抄写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3
24春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根据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3、搜集一副春联,并说说说你对春联已有了那些了解?
4、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贴( ) 增( ) 添( ) 览( ) 荣( )
颂( ) 辞( ) 律( ) 奥( ) 益( )
2.我读你听。
和睦 奥妙 增添 游览 荣誉 歌颂 推辞 法律 粘贴 揣摩 气氛 祥和 诵读 声律美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欣欣向荣
三、合作探究: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它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
五、当堂检测
1、抄写生字词语。
2、抽选一副春联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春联。
2、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春联具有对仗、音律美的特点,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学习过程
4 一、自主学习:
1、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哪些特点呢?
(1)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
二、检查预习:
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联的特点等。
2、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春联不仅内容(
), 而且是讲究( ),也是讲究( )多诵读春联对我们(
) 五、当堂检测
1、摘抄文中好词以及五副春联。
25古诗两首
(元 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爆( ) 屠( ) 符( ) 孤( )
2、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3、我能熟读古诗。
三、合作探究:
1、古时候过年都有哪些风俗 ,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 五、当堂检测
5 1、分组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背。
第二课时
(江 雪)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2、我能熟读古诗。(教师抽查预习)
三、合作探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流露出诗人( )、幽独的
( )情调。诗中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五、当堂检测
1、指定学生背诵。
2、小组比赛背《江雪》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
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有作文素
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画面,有些让人感到快乐,有些令
人感动,有些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有些让我们触目惊心„„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过呢?
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按顺序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
6 (1)看第一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会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张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画面描述得再详细些?
如果你是那只燕子,又会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着那回头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张照片,互相练说当时的情景,看谁说得最动人、最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谈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无拘无束的习作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组交流。
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上一节课,同学们能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 写一写
1 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评一评
1、小组评析。重点指出病句,可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看看同学写得怎样。
2、集体评议,投影仪出示图片。
四 学生修改作文。
誊写作文。
燕 子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7 狂风过去,耳边依然是“沙沙”的细雨。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一只湿漉漉的燕子。它的双翅紧收,头无力地倒向一边,曾经闪烁着光彩的眼睛此时已耷下了眼皮。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它,残留的阳光为它的羽毛涂上一层幻彩,只是它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的颜色。 我正在为它扼腕,却听“扑楞楞”一阵,路边又降落下一只燕子。它急切地一跳一跳,很快靠近了那已死去的同类。它深情地注视着那逐渐变凉的躯体,在它的周围不停地查看着。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脆而凄凉的燕叫声,叫声直透我的心里,与此同时,那燕子猛然张开双翅急速拍打起来,很快旋起一股风,那风吹起了地上的羽毛!一刹那间,我和那只飞来的燕子都以为:它活了!于是它更起劲了,不停地呼唤着,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那样子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悯:可怜的燕子,它怎会知道,死去的燕子是再也不会复生的。
不多时,又飞来一只燕子。这只燕子对着地上的躯体叫了两声,又转身对着那只燕子叫唤着,似乎在对它说:“走吧,天已经晚了,我们先走吧。”然而,那只燕子却一动不动。 灰蒙蒙的天空依然下着细雨,马路上依旧还是两只燕子,一只躺着,一只站着。它不再激烈地拍打着地上的躯体,也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它的睁眼,等待它的起飞。它静静地望着,身体紧靠着它,也许它还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冰凉。细雨打湿了它的羽毛,马路上两只燕子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的眼前照耀出一片奇异的光圈,那是生命的光圈。
夜幕降临了。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余光。终于,那只燕子绝望了。它耷拉着脑袋,慢慢地离开了死去的燕子。猛然间,它又停住了离开的脚步,回过头,长久地凝望着那失去了光彩的躯体。我不忍再看下去,抬起了眼睛。等我再看时,燕子已不知飞去了何方,眼前依然是那只死去的燕子。
对于我来说,猜测它们是同伴,是夫妻,还是母子,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那样深厚的感情。燕子虽小,却并非没有感情,某些时候,它们的行为还要使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感到惭愧。小小的燕子和我们相比,简单了许多,却也许更有情。燕子尚且如此,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练习7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 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 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8 3、 学生自由练习。
4、 交流讨论。
5、 照样子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
(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 对对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
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 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 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 (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
9 5.如果不一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1、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2、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用到该用的地方。
六、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七、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