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雾凇导学案作文5900字

初一作文

1 23雾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划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理解。

3、观看文中雾凇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4、课文第一自然段讲

课文第二自然段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雾( ) 堤( ) 俗( ) 凝( ) 摄( )

氏( ) 幕( ) 零( ) 淹( ) 模( )

2.我读你听。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弥

漫 蒸腾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银

笼罩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 ) ( ) ( ) ( ) ( )

模 结 当 都 禁

( ) ( ) ( ) ( ) ( )

4、我问你解答。

(1)你知道(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2)你还了解(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四、课堂小结

2 本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1、给生字描红。

2、 填空。

( )的霜花 ( )的雾气 ( )的琼枝玉叶

( )的松针 ( )的长堤 ( )的巢

( )的笼子 ( )的垂蔓 ( )的鸣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学习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认真第读每个自然段,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

(2)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3)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二、检查预习:

1、组员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部分内容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

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五、当堂检测

1、挑战朗读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抄写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3

24春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根据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3、搜集一副春联,并说说说你对春联已有了那些了解?

4、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贴( ) 增( ) 添( ) 览( ) 荣( )

颂( ) 辞( ) 律( ) 奥( ) 益( )

2.我读你听。

和睦 奥妙 增添 游览 荣誉 歌颂 推辞 法律 粘贴 揣摩 气氛 祥和 诵读 声律美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欣欣向荣

三、合作探究: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它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

五、当堂检测

1、抄写生字词语。

2、抽选一副春联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春联。

2、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春联具有对仗、音律美的特点,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学习过程

4 一、自主学习:

1、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哪些特点呢?

(1)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

二、检查预习:

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联的特点等。

2、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春联不仅内容(

), 而且是讲究( ),也是讲究( )多诵读春联对我们(

) 五、当堂检测

1、摘抄文中好词以及五副春联。

25古诗两首

(元 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爆( ) 屠( ) 符( ) 孤( )

2、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3、我能熟读古诗。

三、合作探究:

1、古时候过年都有哪些风俗 ,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 五、当堂检测

5 1、分组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背。

第二课时

(江 雪)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2、我能熟读古诗。(教师抽查预习)

三、合作探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流露出诗人( )、幽独的

( )情调。诗中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五、当堂检测

1、指定学生背诵。

2、小组比赛背《江雪》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

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有作文素

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画面,有些让人感到快乐,有些令

人感动,有些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有些让我们触目惊心„„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过呢?

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按顺序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

6 (1)看第一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会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张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画面描述得再详细些?

如果你是那只燕子,又会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着那回头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张照片,互相练说当时的情景,看谁说得最动人、最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谈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无拘无束的习作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组交流。

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上一节课,同学们能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 写一写

1 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评一评

1、小组评析。重点指出病句,可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看看同学写得怎样。

2、集体评议,投影仪出示图片。

四 学生修改作文。

誊写作文。

燕 子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7 狂风过去,耳边依然是“沙沙”的细雨。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一只湿漉漉的燕子。它的双翅紧收,头无力地倒向一边,曾经闪烁着光彩的眼睛此时已耷下了眼皮。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它,残留的阳光为它的羽毛涂上一层幻彩,只是它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的颜色。 我正在为它扼腕,却听“扑楞楞”一阵,路边又降落下一只燕子。它急切地一跳一跳,很快靠近了那已死去的同类。它深情地注视着那逐渐变凉的躯体,在它的周围不停地查看着。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脆而凄凉的燕叫声,叫声直透我的心里,与此同时,那燕子猛然张开双翅急速拍打起来,很快旋起一股风,那风吹起了地上的羽毛!一刹那间,我和那只飞来的燕子都以为:它活了!于是它更起劲了,不停地呼唤着,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那样子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悯:可怜的燕子,它怎会知道,死去的燕子是再也不会复生的。

不多时,又飞来一只燕子。这只燕子对着地上的躯体叫了两声,又转身对着那只燕子叫唤着,似乎在对它说:“走吧,天已经晚了,我们先走吧。”然而,那只燕子却一动不动。 灰蒙蒙的天空依然下着细雨,马路上依旧还是两只燕子,一只躺着,一只站着。它不再激烈地拍打着地上的躯体,也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它的睁眼,等待它的起飞。它静静地望着,身体紧靠着它,也许它还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冰凉。细雨打湿了它的羽毛,马路上两只燕子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的眼前照耀出一片奇异的光圈,那是生命的光圈。

夜幕降临了。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余光。终于,那只燕子绝望了。它耷拉着脑袋,慢慢地离开了死去的燕子。猛然间,它又停住了离开的脚步,回过头,长久地凝望着那失去了光彩的躯体。我不忍再看下去,抬起了眼睛。等我再看时,燕子已不知飞去了何方,眼前依然是那只死去的燕子。

对于我来说,猜测它们是同伴,是夫妻,还是母子,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那样深厚的感情。燕子虽小,却并非没有感情,某些时候,它们的行为还要使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感到惭愧。小小的燕子和我们相比,简单了许多,却也许更有情。燕子尚且如此,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练习7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 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 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8 3、 学生自由练习。

4、 交流讨论。

5、 照样子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

(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 对对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

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 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 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 (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

9 5.如果不一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1、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2、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用到该用的地方。

六、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七、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1 23雾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划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理解。

3、观看文中雾凇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4、课文第一自然段讲

课文第二自然段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雾( ) 堤( ) 俗( ) 凝( ) 摄( )

氏( ) 幕( ) 零( ) 淹( ) 模( )

2.我读你听。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弥

漫 蒸腾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银

笼罩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 ) ( ) ( ) ( ) ( )

模 结 当 都 禁

( ) ( ) ( ) ( ) ( )

4、我问你解答。

(1)你知道(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2)你还了解( )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四、课堂小结

2 本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当堂检测

1、给生字描红。

2、 填空。

( )的霜花 ( )的雾气 ( )的琼枝玉叶

( )的松针 ( )的长堤 ( )的巢

( )的笼子 ( )的垂蔓 ( )的鸣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学习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认真第读每个自然段,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

(2)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3)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二、检查预习:

1、组员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部分内容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

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五、当堂检测

1、挑战朗读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抄写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3

24春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读二类字,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

2、根据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文中部分词语意思。

3、搜集一副春联,并说说说你对春联已有了那些了解?

4、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贴( ) 增( ) 添( ) 览( ) 荣( )

颂( ) 辞( ) 律( ) 奥( ) 益( )

2.我读你听。

和睦 奥妙 增添 游览 荣誉 歌颂 推辞 法律 粘贴 揣摩 气氛 祥和 诵读 声律美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欣欣向荣

三、合作探究: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它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

五、当堂检测

1、抄写生字词语。

2、抽选一副春联进行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春联。

2、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春联具有对仗、音律美的特点,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学习过程

4 一、自主学习:

1、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哪些特点呢?

(1)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

二、检查预习:

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挑选喜欢的一副春联进行诵读,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联的特点等。

2、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春联不仅内容(

), 而且是讲究( ),也是讲究( )多诵读春联对我们(

) 五、当堂检测

1、摘抄文中好词以及五副春联。

25古诗两首

(元 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爆( ) 屠( ) 符( ) 孤( )

2、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3、我能熟读古诗。

三、合作探究:

1、古时候过年都有哪些风俗 ,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 五、当堂检测

5 1、分组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背。

第二课时

(江 雪)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3、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有什么内容?

4、自由读诗句。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我能理解诗中有的字、词的意思。

2、我能熟读古诗。(教师抽查预习)

三、合作探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流露出诗人( )、幽独的

( )情调。诗中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五、当堂检测

1、指定学生背诵。

2、小组比赛背《江雪》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

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有作文素

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画面,有些让人感到快乐,有些令

人感动,有些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有些让我们触目惊心„„

那么,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过呢?

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按顺序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

6 (1)看第一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那只倒地的燕子,你可能会想些什么?

(2)看第二张照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把画面描述得再详细些?

如果你是那只燕子,又会想些什么?

(3)再看照片,看着那回头的燕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张照片,互相练说当时的情景,看谁说得最动人、最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谈话,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无拘无束的习作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组交流。

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上一节课,同学们能把你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要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 写一写

1 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评一评

1、小组评析。重点指出病句,可引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看看同学写得怎样。

2、集体评议,投影仪出示图片。

四 学生修改作文。

誊写作文。

燕 子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7 狂风过去,耳边依然是“沙沙”的细雨。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一只湿漉漉的燕子。它的双翅紧收,头无力地倒向一边,曾经闪烁着光彩的眼睛此时已耷下了眼皮。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它,残留的阳光为它的羽毛涂上一层幻彩,只是它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的颜色。 我正在为它扼腕,却听“扑楞楞”一阵,路边又降落下一只燕子。它急切地一跳一跳,很快靠近了那已死去的同类。它深情地注视着那逐渐变凉的躯体,在它的周围不停地查看着。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脆而凄凉的燕叫声,叫声直透我的心里,与此同时,那燕子猛然张开双翅急速拍打起来,很快旋起一股风,那风吹起了地上的羽毛!一刹那间,我和那只飞来的燕子都以为:它活了!于是它更起劲了,不停地呼唤着,翅膀不停地拍打着,那样子仿佛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我们走吧,我们走吧!”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悯:可怜的燕子,它怎会知道,死去的燕子是再也不会复生的。

不多时,又飞来一只燕子。这只燕子对着地上的躯体叫了两声,又转身对着那只燕子叫唤着,似乎在对它说:“走吧,天已经晚了,我们先走吧。”然而,那只燕子却一动不动。 灰蒙蒙的天空依然下着细雨,马路上依旧还是两只燕子,一只躺着,一只站着。它不再激烈地拍打着地上的躯体,也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它的睁眼,等待它的起飞。它静静地望着,身体紧靠着它,也许它还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冰凉。细雨打湿了它的羽毛,马路上两只燕子的光芒交相辉映,我的眼前照耀出一片奇异的光圈,那是生命的光圈。

夜幕降临了。太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余光。终于,那只燕子绝望了。它耷拉着脑袋,慢慢地离开了死去的燕子。猛然间,它又停住了离开的脚步,回过头,长久地凝望着那失去了光彩的躯体。我不忍再看下去,抬起了眼睛。等我再看时,燕子已不知飞去了何方,眼前依然是那只死去的燕子。

对于我来说,猜测它们是同伴,是夫妻,还是母子,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那样深厚的感情。燕子虽小,却并非没有感情,某些时候,它们的行为还要使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感到惭愧。小小的燕子和我们相比,简单了许多,却也许更有情。燕子尚且如此,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练习7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 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 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8 3、 学生自由练习。

4、 交流讨论。

5、 照样子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

(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 对对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

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 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 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 (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

9 5.如果不一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1、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2、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用到该用的地方。

六、小组准备短剧。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七、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相关作文

  • 最新版吉林雾凇导游词Word 文档作文1600字
  • 吉林雾凇 [问候语]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欢迎.今天我将荣幸的作为导游带领各位去参观吉林雾凇. [四大自然奇观] 隆冬时节,北国大地千里冰封,白雪皑皑,但是在吉林市,人们通常会邂逅童话般的美景.那就是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成为中国四大自然奇景的吉林雾凇(一说版本是桂 ...

  • 吉林雾凇.docx作业作文2300字
  • 2 / 5 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吉林市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之句.1998年他又 ...

  • 描写雾凇的句子作文2400字
  • 1.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吉林雾凇奇观. 2.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 ...

  • 安琪儿的礼物作文900字
  • 如银针般,像玉屑般,似绒毛般,悄然而至.它,就是雾凇. 早晨,天与地连为一体,到处一片白茫茫,仿佛是织女织的洁白的绸缎飘落下来.太阳如同玉盘般挂在天上,颜色淡淡的,浅浅的.走在小路旁,突然发现身上洒了许多犹如绣花针的东西,这,不就是雾凇吗? 站在树边看树上的雾凇,我一直在想一个奇妙的问题:它到底是雪 ...

  • 雾凇精品课例作文6700字
  • - 1 - 23.<雾凇>精品课例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费海燕 许佳龙 教材解读: <雾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 ...

  • 吉林雾凇作文1000字
  •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千里冰封,的时候,走进吉林市,沿着松花江的PAN畔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垂柳青枝变成了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淞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十分壮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雾凇"的奇观.. 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 ...

  • 吉林雾凇岛攻略作文1200字
  • 吉林雾凇岛攻略 去雾凇岛的路线和交通:从吉林去雾凇岛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土城子方向,是沿松花江西岸向北走.在吉林市长途汽车站(名叫岔路乡,距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坐车,全程37公里,行程一个多小时,汽车票价5元.车况为普通村路车,没有空调.这一路车有的车到土城子停,可花5元钱打车到曾通村渡口:有的车 ...

  • 我爱家乡的雾凇作文600字
  • 我喜欢青山秀水.万紫千红的自然风光,也喜欢繁华喧闹.富丽堂皇的都市景观.但我更喜欢我家乡吉林市那名扬四海的天下奇景--雾凇. 雾凇是中国奇观之一,是家乡的"特产",每逢严寒的冬季来临时,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电站泄洪,形成了很大的雾气,雾气升到了空中遇冷,凝结了无数的小冰晶,小冰晶挂 ...

  • 雾凇作文500字
  • 我喜欢山清水秀万紫千红的自然风光:也喜欢繁华喧闹富丽堂皇的都市景观:但我更喜欢家乡那名扬四海的天下奇景--雾凇. 雾凇俗名树挂.是寒冷的天气里雾凝在树枝上形成的白色冰晶.吉林雾凇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山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同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江潮涌并称为& ...

  • 吉林雾凇作文400字
  •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进冬天时,世界便被那纯洁.晶莹的雪花覆盖.这时,你可千万别忘了来吉林看雾凇.这可是中国四大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它一定会让你留连忘返. 严冬时节,家乡独特的美景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了."雾凇仙子"好像知道它应该闪亮登场了,她带着银装素裹来到了美丽的江城大地.她走到青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