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许久未联络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却不知道往哪里寄,好像失去了地址,就失去了时间,我只能隔着这段失去的时间和他遥遥相望。
即使知道地址,写好的信,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寄出去。这么快,夏天就来了,每个人都去掉了身上多余的负担,清清爽爽地沐浴着阳光。我的信里面又要加上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还是这样,给许久未联络的朋友写信,越写越长,等待下一个季节。
我坐在六楼的栏杆上,想起了和你们一起看到的那些鸟,和你们一起放的风筝。对面有两个女孩在弹着琵琶,叮叮咚咚,像时间一点一点沉淀,砸落在我回忆的玉盘里,溅起珍珠似的泪珠。
我一直认为,我是承受得起别离的,可是我承受不起别离的眼泪,眼泪是有透明翅膀的,思念的时候,它就从心底飞出来。
下了一场雨,阳台的门开着,夜晚还是有点冷,我加了件长袖,在这电脑前打字,隔一会就站起来,用双手抱着自己,去阳台上呼吸空气。现在很安静,只剩下微微的寒意。
把灯都关了,一个人在阳台上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平静的诉说,我又想起了我的笔名:呢喃的火花。呢喃的火花,除了微微放大的毛孔,身子是暖的。
在屏幕的白光前看这些没有打完的文字,像一只只排着队的蚂蚁,蚂蚁让我产生了错觉。有一个时间里,我的心痛了一下,时光仿佛倒流,背后的黑暗像一块大布幕,白光里蚂蚁似的文字在那里投影我的似水流年。
时间一点一点沉淀。我用了五年时间,彻彻底底的把以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每天还能开开心心骑脚踏车上学或者逃学出去玩街机在球场上出尽风头的阳光少年给搞丢了,我不再是那个留下一封信偷偷一个人跑去北京发誓一定要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那个小傻瓜了,我只能在玻璃明净的大教室里和无数的人一起坐到屁股生疼,背着包一个人穿梭于这个千疮百孔却熟悉的城市。我戴着耳机,轻音乐,摇滚,歌剧,我什么都听,却什么都听不进去,我的心是空的,只是不停地响着一个回音,是的,我的心太空了,声音在那里无法散去。
即使这样,我仍然逃不过那些铺天盖地的回忆。我身边的人,总是来了又去。
夜里,我抱着枕头睡觉,把耳朵捂紧,但像是所有的声音都杂糅在那里,我的呼吸急促,
只有把耳朵贴在冰冷的墙壁上,冰冷的床架上,我的头脑才肯有片刻的安宁。
我知道我是想哭了。
那年我十三岁,在一座小城的三流学校里念初中,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是个好孩子。
我成天对着窗户外的天空发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天空下有一座山,是小城的第一高度,779米,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发射塔,旁边是电视台。
山脚下有一块草地,是我们上体育课的地方。从我们学校到那草地要过一座小桥,桥下是一条干枯的小河,剩下一塘死水,听说就这塘以前也淹死过人。这桥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是谈恋爱的绝佳场所,空气好,夜色好。靠在桥廊上,能看到山顶灯塔的光和大片大片的甘蔗林,就是换成我,我也是极愿意的。
我常常逃课,顺着那塘死水旁边的一条小道往斜坡上爬。斜坡是用石条砌成的,很高很陡。妈妈说是当年她们念书的时候,用上课的时间完成的,爸爸就是那时候和她认识的。那是那几年他们唯一可做的事。
爬到斜坡一半的时候,可以看到一条渠道,渠道里的水很冰,这里冲下来过几个死人,我跑过去看过一次,已经用草席盖上了,只看到一支像面包一样的手,惨白惨白,上面爬满了白色的虫。后来我好几天吃不下饭,有无数条的虫从我的心窝里往喉咙上钻,呕吐的感觉很厉害。
我的脑中总是会不停的闪着这些死亡的,或者美好的场景。
过了斜坡,一下子就到了一片新的天空下。
天特别蓝,云也特别白。
面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库,水里倒映着山的影子,一片青绿。水面上飘着一座木头房子,靠轮胎和海绵浮着。养鱼人外号叫秤砣,他和他儿子住在那木头房里,他儿子比我低两届,放学后就驶着那只小木船,有时候我会让他过来接我上船,和他一起去放渔网,收渔网,在他的木房子里睡上一觉。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再往上爬一点,躺在水坝上,嘴里叼一根狗尾巴草,有时候还可以摘到一些有刺的小草莓,放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看着天空,感觉到地球在慢慢的转动。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这样问我。他站在我身边,我闻到
他那狐臭夹杂着浓重烟味的奇怪气味,我皱起鼻子,然后听到了他喘气和一声叹息。当时我想,他的叹息肯定是与我无关的。
关于这个老师,有很多传闻,有人说他有过两个老婆,有人说他进过精神病院,不过我相信他以前是骑三轮车载客的,他竟然神奇到可以用我们这边的方言教我们英语,至今我还能想起他在教我们念英语单词时拉的长长的厚重的鼻腔音。还有那用汉字标注的发音,当时是佩服过他的,能找出这么有意思的词来,当时还想,中国的字到底还是最厉害的,那么,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我在想什么呢?这也是我在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重要,或许我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想的。
我哥比我高三届,念高中,他是我佩服过的,念小学时是一直跳着念,后来保送去了城里的重点中学,但高中的时候又考回这小县来了,爸爸说他是“出口退”。他十六岁的时候,武侠小说看得太多了,偷了我妈妈保险柜里的一千块钱,还留了一张纸条,很多话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句不能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的话,后来我爸在河南少林寺旁边的一家小武馆里找到了他,用老家的莆仙话在外面喊他的名字,他哭着跑了出来。他在那里天天在搬砖头来着。爸爸带他绕了很多城市,西藏,黄河,长江,然后回家。那前前后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爷爷和双胞胎哥哥先后去世,爸爸的生意砸了,欠了很多钱,家道就落了。
哥哥是学校“四人班”的成员,而在我们学校,那是与“散打队”一样厉害的角色。因此,虽然那时学校很乱,我是从来不怕被人欺负的。
我相信那时我是快乐的,虽然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在想什么,但我认为那是不重要的,那便不重要了。上学放学,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去抢占乒乓球桌,也可以逃课去玩玩街机,一个币玩到让老板心痛为止,没钱的时候去坝上晒晒太阳吹吹风,日子过的逍遥,无忧无虑。
我一米五,坐第二排,比我高的人都已经发育成熟,他们是不屑和我玩的,跟女孩子在一起总比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有意思的多。我偶尔也会玩玩前面女生的头发,那是件有趣的事,那个女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和我一起同班念书了,因此,她并不介意。
但是佳却介意,初三的后面一段时间,为了升学考试,我住在佳的家里,他的书念的很好。我认为他是我的朋友,可是后来他却突然和我翻脸,不理我了,是那么的莫名其妙。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佳是那么的喜欢那个女孩,甚至连我玩她的头发,他也是不能容忍的。
我从他家里搬了出去。
很快,初中毕业了,一切都是那么湖里糊涂,三年的时间只留下了一张发黄的照片。
我认为我是上不了高中的,暑假的时候我躲到了邻城的阿姨家,那确实是躲。后来我爸来接我回去,说我考上本来的学校,多了一分。来的时候爸爸提着一袋地瓜粉,那时家里正在发大水。
我想,上天是在补偿我的吧。小学升初中时,我是可以升入重点中学的。考数学的时候,本来我都已经做好了,数学老师从外面传来了最后两题的公式和答案。可是,他错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我那倒数第二题是正确的,答案是1000,他给我的答案是2000。那一题六分,刚好是我差的分数。
那应该是命运的一种,我对数学失去了任何的兴趣。
然后,我就知道,做事,首先要相信自己。
给许久未联络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却不知道往哪里寄,好像失去了地址,就失去了时间,我只能隔着这段失去的时间和他遥遥相望。
即使知道地址,写好的信,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寄出去。这么快,夏天就来了,每个人都去掉了身上多余的负担,清清爽爽地沐浴着阳光。我的信里面又要加上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还是这样,给许久未联络的朋友写信,越写越长,等待下一个季节。
我坐在六楼的栏杆上,想起了和你们一起看到的那些鸟,和你们一起放的风筝。对面有两个女孩在弹着琵琶,叮叮咚咚,像时间一点一点沉淀,砸落在我回忆的玉盘里,溅起珍珠似的泪珠。
我一直认为,我是承受得起别离的,可是我承受不起别离的眼泪,眼泪是有透明翅膀的,思念的时候,它就从心底飞出来。
下了一场雨,阳台的门开着,夜晚还是有点冷,我加了件长袖,在这电脑前打字,隔一会就站起来,用双手抱着自己,去阳台上呼吸空气。现在很安静,只剩下微微的寒意。
把灯都关了,一个人在阳台上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平静的诉说,我又想起了我的笔名:呢喃的火花。呢喃的火花,除了微微放大的毛孔,身子是暖的。
在屏幕的白光前看这些没有打完的文字,像一只只排着队的蚂蚁,蚂蚁让我产生了错觉。有一个时间里,我的心痛了一下,时光仿佛倒流,背后的黑暗像一块大布幕,白光里蚂蚁似的文字在那里投影我的似水流年。
时间一点一点沉淀。我用了五年时间,彻彻底底的把以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每天还能开开心心骑脚踏车上学或者逃学出去玩街机在球场上出尽风头的阳光少年给搞丢了,我不再是那个留下一封信偷偷一个人跑去北京发誓一定要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那个小傻瓜了,我只能在玻璃明净的大教室里和无数的人一起坐到屁股生疼,背着包一个人穿梭于这个千疮百孔却熟悉的城市。我戴着耳机,轻音乐,摇滚,歌剧,我什么都听,却什么都听不进去,我的心是空的,只是不停地响着一个回音,是的,我的心太空了,声音在那里无法散去。
即使这样,我仍然逃不过那些铺天盖地的回忆。我身边的人,总是来了又去。
夜里,我抱着枕头睡觉,把耳朵捂紧,但像是所有的声音都杂糅在那里,我的呼吸急促,
只有把耳朵贴在冰冷的墙壁上,冰冷的床架上,我的头脑才肯有片刻的安宁。
我知道我是想哭了。
那年我十三岁,在一座小城的三流学校里念初中,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是个好孩子。
我成天对着窗户外的天空发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天空下有一座山,是小城的第一高度,779米,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发射塔,旁边是电视台。
山脚下有一块草地,是我们上体育课的地方。从我们学校到那草地要过一座小桥,桥下是一条干枯的小河,剩下一塘死水,听说就这塘以前也淹死过人。这桥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是谈恋爱的绝佳场所,空气好,夜色好。靠在桥廊上,能看到山顶灯塔的光和大片大片的甘蔗林,就是换成我,我也是极愿意的。
我常常逃课,顺着那塘死水旁边的一条小道往斜坡上爬。斜坡是用石条砌成的,很高很陡。妈妈说是当年她们念书的时候,用上课的时间完成的,爸爸就是那时候和她认识的。那是那几年他们唯一可做的事。
爬到斜坡一半的时候,可以看到一条渠道,渠道里的水很冰,这里冲下来过几个死人,我跑过去看过一次,已经用草席盖上了,只看到一支像面包一样的手,惨白惨白,上面爬满了白色的虫。后来我好几天吃不下饭,有无数条的虫从我的心窝里往喉咙上钻,呕吐的感觉很厉害。
我的脑中总是会不停的闪着这些死亡的,或者美好的场景。
过了斜坡,一下子就到了一片新的天空下。
天特别蓝,云也特别白。
面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库,水里倒映着山的影子,一片青绿。水面上飘着一座木头房子,靠轮胎和海绵浮着。养鱼人外号叫秤砣,他和他儿子住在那木头房里,他儿子比我低两届,放学后就驶着那只小木船,有时候我会让他过来接我上船,和他一起去放渔网,收渔网,在他的木房子里睡上一觉。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再往上爬一点,躺在水坝上,嘴里叼一根狗尾巴草,有时候还可以摘到一些有刺的小草莓,放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看着天空,感觉到地球在慢慢的转动。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这样问我。他站在我身边,我闻到
他那狐臭夹杂着浓重烟味的奇怪气味,我皱起鼻子,然后听到了他喘气和一声叹息。当时我想,他的叹息肯定是与我无关的。
关于这个老师,有很多传闻,有人说他有过两个老婆,有人说他进过精神病院,不过我相信他以前是骑三轮车载客的,他竟然神奇到可以用我们这边的方言教我们英语,至今我还能想起他在教我们念英语单词时拉的长长的厚重的鼻腔音。还有那用汉字标注的发音,当时是佩服过他的,能找出这么有意思的词来,当时还想,中国的字到底还是最厉害的,那么,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我在想什么呢?这也是我在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重要,或许我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想的。
我哥比我高三届,念高中,他是我佩服过的,念小学时是一直跳着念,后来保送去了城里的重点中学,但高中的时候又考回这小县来了,爸爸说他是“出口退”。他十六岁的时候,武侠小说看得太多了,偷了我妈妈保险柜里的一千块钱,还留了一张纸条,很多话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句不能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的话,后来我爸在河南少林寺旁边的一家小武馆里找到了他,用老家的莆仙话在外面喊他的名字,他哭着跑了出来。他在那里天天在搬砖头来着。爸爸带他绕了很多城市,西藏,黄河,长江,然后回家。那前前后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爷爷和双胞胎哥哥先后去世,爸爸的生意砸了,欠了很多钱,家道就落了。
哥哥是学校“四人班”的成员,而在我们学校,那是与“散打队”一样厉害的角色。因此,虽然那时学校很乱,我是从来不怕被人欺负的。
我相信那时我是快乐的,虽然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在想什么,但我认为那是不重要的,那便不重要了。上学放学,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去抢占乒乓球桌,也可以逃课去玩玩街机,一个币玩到让老板心痛为止,没钱的时候去坝上晒晒太阳吹吹风,日子过的逍遥,无忧无虑。
我一米五,坐第二排,比我高的人都已经发育成熟,他们是不屑和我玩的,跟女孩子在一起总比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有意思的多。我偶尔也会玩玩前面女生的头发,那是件有趣的事,那个女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和我一起同班念书了,因此,她并不介意。
但是佳却介意,初三的后面一段时间,为了升学考试,我住在佳的家里,他的书念的很好。我认为他是我的朋友,可是后来他却突然和我翻脸,不理我了,是那么的莫名其妙。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佳是那么的喜欢那个女孩,甚至连我玩她的头发,他也是不能容忍的。
我从他家里搬了出去。
很快,初中毕业了,一切都是那么湖里糊涂,三年的时间只留下了一张发黄的照片。
我认为我是上不了高中的,暑假的时候我躲到了邻城的阿姨家,那确实是躲。后来我爸来接我回去,说我考上本来的学校,多了一分。来的时候爸爸提着一袋地瓜粉,那时家里正在发大水。
我想,上天是在补偿我的吧。小学升初中时,我是可以升入重点中学的。考数学的时候,本来我都已经做好了,数学老师从外面传来了最后两题的公式和答案。可是,他错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我那倒数第二题是正确的,答案是1000,他给我的答案是2000。那一题六分,刚好是我差的分数。
那应该是命运的一种,我对数学失去了任何的兴趣。
然后,我就知道,做事,首先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