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作文课堂
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 张跃跃
2016年6月25日
浅谈我的作文课堂
人是需要故事的,故事是需要谜的,谜是需要悬念的。同样,我的孩子们更需要故事,更需要谜,更需要悬念。现在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开心,眼睛发亮,我知道,他们喜欢上我的作文了。下面就不妨看看我的作文课堂。
提起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家长怕辅导,这个“怕”字似乎始终与我关系不大。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也遇到了令我不解的“麻烦”。具体是:
1、看到题目,无从下笔入手,没什么可写。
2、标点符号老是加不准确。
3、阅读有缺陷,句子没有条理。
4、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乐观。
5、个别学生的作文篇幅较长,但是,内容不够具体、生动,意思重复较多。
6、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够,生活素材有限,立意档次欠佳。 综上所述,现在浅谈我的作文训练:
首先,在我的课堂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一是所有学生必须做到每天坚持写一篇观察日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坚持每篇亲手修改,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生活状况,目的在于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二是课堂作文竞赛,每个一堂课我们都要用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的时间开展一场气氛热烈、场面紧张的现场作文竞赛,同学们提起笔,就不得停笔,一气呵成,谁停谁就被淘
汰。在课堂要么出口成章,要么出手成篇。当然,我会提前两到三天宣布相关的主题,使学生们能够在课下多做准备,以便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效率。说实在的我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不过就是鼓励他们坚持每天读一点,写一点,每天进步一点,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其次,针对困惑进行的具体措施:
1、题目的构思。针对不同的作文题目,考虑可写的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选择有价值的、新颖的东西,抓住典型事例一两件。
2、列出提纲,突出结构。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分析作文的要素,拿捏好各段的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人、事,物等的具体事例,力求句子生动、内容真实,做到句子通顺事例具体,观点新颖,表达完整,句子有说服力。
3、作文的修改。对于小学生来说,修改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4、指导讲评。给学生的评语要有激励性,要发现好的东西,做经常性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创造条件。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
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有趣的游戏”时,让学生先后写了两次。第一次,我费了好多口舌,指导学生如何去写。可是学生的作文写完了,虽也算通顺流畅,但总觉得缺少那么一股劲儿,没有趣味。我想,学生并不是不会玩,也不是游戏无趣,大概是缺少体验的激情吧!于是,我就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孩子们痛快的玩一次游戏。我让学生自由结合,三五人一组玩最喜欢的游戏。一下子,孩子们的热情被激发了:老鹰捉小鸡、扔沙包、丢手绢、跳皮筋、三个字······孩子们玩劲十足,情趣高涨。借此良机,我让学生们又写了一次。这一次,我没有多说,让学生回味一下游戏时伙伴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把自己的表现和感受写出来,结果当然比第一次的作文生动多了。我还让学生把两次作文进行比较,自我评改,总结经验,效果显著。其实,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有最好的素材。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尽力给学生创造条件,有时能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现实生活,走进社会,现场教学写人、写景的户外课和社会实践课,也无疑是我们写作中的又一大快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最后,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来的,只有精心设计教案加上教师的激情演绎,才能将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情景。上一堂真正的好课那就要努力让孩子们的小眼睛亮起来,小嘴巴张开来,小手举起来,小脸红起来,小笔晃起来。
总之,我的作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这一原则。我相信:如果你教一个人做事,他也许永远学不会,但是只要方法得当,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好学生是可以“带”出来的。
浅谈我的作文课堂
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 张跃跃
2016年6月25日
浅谈我的作文课堂
人是需要故事的,故事是需要谜的,谜是需要悬念的。同样,我的孩子们更需要故事,更需要谜,更需要悬念。现在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开心,眼睛发亮,我知道,他们喜欢上我的作文了。下面就不妨看看我的作文课堂。
提起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家长怕辅导,这个“怕”字似乎始终与我关系不大。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也遇到了令我不解的“麻烦”。具体是:
1、看到题目,无从下笔入手,没什么可写。
2、标点符号老是加不准确。
3、阅读有缺陷,句子没有条理。
4、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乐观。
5、个别学生的作文篇幅较长,但是,内容不够具体、生动,意思重复较多。
6、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够,生活素材有限,立意档次欠佳。 综上所述,现在浅谈我的作文训练:
首先,在我的课堂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一是所有学生必须做到每天坚持写一篇观察日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坚持每篇亲手修改,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生活状况,目的在于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二是课堂作文竞赛,每个一堂课我们都要用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的时间开展一场气氛热烈、场面紧张的现场作文竞赛,同学们提起笔,就不得停笔,一气呵成,谁停谁就被淘
汰。在课堂要么出口成章,要么出手成篇。当然,我会提前两到三天宣布相关的主题,使学生们能够在课下多做准备,以便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效率。说实在的我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不过就是鼓励他们坚持每天读一点,写一点,每天进步一点,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其次,针对困惑进行的具体措施:
1、题目的构思。针对不同的作文题目,考虑可写的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选择有价值的、新颖的东西,抓住典型事例一两件。
2、列出提纲,突出结构。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分析作文的要素,拿捏好各段的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人、事,物等的具体事例,力求句子生动、内容真实,做到句子通顺事例具体,观点新颖,表达完整,句子有说服力。
3、作文的修改。对于小学生来说,修改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4、指导讲评。给学生的评语要有激励性,要发现好的东西,做经常性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创造条件。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
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有趣的游戏”时,让学生先后写了两次。第一次,我费了好多口舌,指导学生如何去写。可是学生的作文写完了,虽也算通顺流畅,但总觉得缺少那么一股劲儿,没有趣味。我想,学生并不是不会玩,也不是游戏无趣,大概是缺少体验的激情吧!于是,我就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孩子们痛快的玩一次游戏。我让学生自由结合,三五人一组玩最喜欢的游戏。一下子,孩子们的热情被激发了:老鹰捉小鸡、扔沙包、丢手绢、跳皮筋、三个字······孩子们玩劲十足,情趣高涨。借此良机,我让学生们又写了一次。这一次,我没有多说,让学生回味一下游戏时伙伴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把自己的表现和感受写出来,结果当然比第一次的作文生动多了。我还让学生把两次作文进行比较,自我评改,总结经验,效果显著。其实,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有最好的素材。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尽力给学生创造条件,有时能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现实生活,走进社会,现场教学写人、写景的户外课和社会实践课,也无疑是我们写作中的又一大快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最后,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来的,只有精心设计教案加上教师的激情演绎,才能将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情景。上一堂真正的好课那就要努力让孩子们的小眼睛亮起来,小嘴巴张开来,小手举起来,小脸红起来,小笔晃起来。
总之,我的作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这一原则。我相信:如果你教一个人做事,他也许永远学不会,但是只要方法得当,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好学生是可以“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