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汉江,别让母亲哭泣》
安康市高新中学 刘雪飞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静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叫刘雪飞,来自高新中学初中部“地球卫士”社团,刚才我为大家朗诵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这所以我特别喜欢它,是因为这首诗写的是我们安康人民的母亲河--汉江。诗人笔下的汉江,水波荡漾,白欧飞舞,汉江出奇的“绿”,绿的可以染衣;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汉江上奔波;夕阳余晖中,愚人满载而归!是啊,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多么美妙的山水画啊!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汉江,他如一个载歌载舞的少女,激起人们美妙的遐思。
可是,这真是我们的汉江吗?不,那只是曾经的汉江,诗词中的汉江。今天我们眼前真实的汉江,她没有唱歌,更没有舞蹈,他在无声地哭泣,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保护汉江,别让母亲哭泣》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汉江水质清澈、航运兴盛,资源丰富,鱼、鳖、虾、鳝随处可见,沿江部分居民世代以航运和渔业为生,水质清澈可直接饮用,除了连绵暴雨季节,河水流量平稳,大大小小的客船货船可以自由往来,用“百舸争流,渔歌互答”来形容当时汉江的繁荣景象一点也不为过,而今,这已成为历史。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汉江流域大规模的工业和城镇化建设,代之而来的是汉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盛世繁华本是好事,可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料,生活垃圾不经处理直接到入汉江,
造成汉江水急剧污染,鱼鳖之类的水生动物动物大量减少,连我们曾经引以为豪动物界的活化石--大鲵也消失了,有些地方甚至连青蛙的叫声也没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澎湃汉江”的部分河段可以挽起裤脚涉水而过,数百里和床上的小沙丘,“鳞次栉比”。这也是近20年来才见到的“奇观”。
“一江春水送北京,”这是一句安康人家喻户晓的标语,一句让安康人民倍感自豪的标语,可是今天,看着汉江上漂流着垃圾,闻着浊气熏天的江水,我们好意思把这样的江水送北京,送首都,送给我们敬爱的习爷爷,彭奶奶吗?不,我亲爱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我们要行动,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其实,生态环保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它离我们很近,尽到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善意的选择,早上刷牙洗脸,我们可以把水龙头拧小一点,出门上班上学,我们可以坐公交甚至骑自行车;两度,不是太热的时候,完全可以关掉它,离开办公室,教室随手关灯;工厂的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这些举动看似不起眼,但我们安康有300万人口,大家想想,如果这300万人,每人每天节约0.5度电,一年下来,就是一个是泉水电站年发电总量,相反,如果每人每天扔一个塑料袋,铺开就足以覆盖整个瀛湖。
我们都知道,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留连戏蝶时时舞,站在娇莺恰恰”,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我们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贪婪地
索取,那就只能遭遇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雨果曾说:“大自然既是圣人的慈母,也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想在座的各位长辈,一定还记得83年7月的特大洪灾,死亡870人,经济损失4亿元,有人说,那是一场天灾,更是一场人祸,17年后的7月,洪水再次肆虐安康,这绝非偶然,而是我们的母亲--汉江向我们发出了警告,如果,只是盲目地,吸取自然的乳汁,而不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家园,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行动起来吧,父老乡亲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我们的母亲--汉江。
《保护汉江,别让母亲哭泣》
安康市高新中学 刘雪飞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静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叫刘雪飞,来自高新中学初中部“地球卫士”社团,刚才我为大家朗诵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这所以我特别喜欢它,是因为这首诗写的是我们安康人民的母亲河--汉江。诗人笔下的汉江,水波荡漾,白欧飞舞,汉江出奇的“绿”,绿的可以染衣;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汉江上奔波;夕阳余晖中,愚人满载而归!是啊,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多么美妙的山水画啊!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汉江,他如一个载歌载舞的少女,激起人们美妙的遐思。
可是,这真是我们的汉江吗?不,那只是曾经的汉江,诗词中的汉江。今天我们眼前真实的汉江,她没有唱歌,更没有舞蹈,他在无声地哭泣,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保护汉江,别让母亲哭泣》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汉江水质清澈、航运兴盛,资源丰富,鱼、鳖、虾、鳝随处可见,沿江部分居民世代以航运和渔业为生,水质清澈可直接饮用,除了连绵暴雨季节,河水流量平稳,大大小小的客船货船可以自由往来,用“百舸争流,渔歌互答”来形容当时汉江的繁荣景象一点也不为过,而今,这已成为历史。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汉江流域大规模的工业和城镇化建设,代之而来的是汉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盛世繁华本是好事,可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料,生活垃圾不经处理直接到入汉江,
造成汉江水急剧污染,鱼鳖之类的水生动物动物大量减少,连我们曾经引以为豪动物界的活化石--大鲵也消失了,有些地方甚至连青蛙的叫声也没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澎湃汉江”的部分河段可以挽起裤脚涉水而过,数百里和床上的小沙丘,“鳞次栉比”。这也是近20年来才见到的“奇观”。
“一江春水送北京,”这是一句安康人家喻户晓的标语,一句让安康人民倍感自豪的标语,可是今天,看着汉江上漂流着垃圾,闻着浊气熏天的江水,我们好意思把这样的江水送北京,送首都,送给我们敬爱的习爷爷,彭奶奶吗?不,我亲爱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我们要行动,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其实,生态环保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它离我们很近,尽到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善意的选择,早上刷牙洗脸,我们可以把水龙头拧小一点,出门上班上学,我们可以坐公交甚至骑自行车;两度,不是太热的时候,完全可以关掉它,离开办公室,教室随手关灯;工厂的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这些举动看似不起眼,但我们安康有300万人口,大家想想,如果这300万人,每人每天节约0.5度电,一年下来,就是一个是泉水电站年发电总量,相反,如果每人每天扔一个塑料袋,铺开就足以覆盖整个瀛湖。
我们都知道,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留连戏蝶时时舞,站在娇莺恰恰”,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我们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贪婪地
索取,那就只能遭遇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雨果曾说:“大自然既是圣人的慈母,也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想在座的各位长辈,一定还记得83年7月的特大洪灾,死亡870人,经济损失4亿元,有人说,那是一场天灾,更是一场人祸,17年后的7月,洪水再次肆虐安康,这绝非偶然,而是我们的母亲--汉江向我们发出了警告,如果,只是盲目地,吸取自然的乳汁,而不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家园,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行动起来吧,父老乡亲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我们的母亲--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