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语文作文快速审题立意作文6300字

初二作文

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2008年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 置换法。1.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 春来草自青"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② 自定立意。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 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 春" 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 草自青" 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 自然" 的释义有:① 自然界。② 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 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 在自然中生活"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④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 在自然中生活" 为题目," 自然" 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 自然" ,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 自然" 是指自然界,那么"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 自然" 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 自然" 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 我们" ,如果把视线转向" 他们" ,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 他们"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不少于800字。(2) 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 我们" 与" 他们" 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 我们" ,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 他们" ,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 他们" 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法。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 带着感动出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 带着感动出发" ,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 不要轻易说' 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 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 不" ,不是不能说" 不" ,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 不" 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 不" ,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 不" ,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 触摸都市" 或" 感受乡村"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④ 不得抄袭。

无论是" 触摸都市" 中的" 触摸" ,还是" 感受乡村" 中的" 感受" ,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即给" 触摸" 、" 感受" 补充状语。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三、扩展法。例如湖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 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如何立意?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认识

深刻,哪一个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除此之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 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 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 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五、变换角度法。一些材料作文,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我们思路的角度。例如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 侦查兵" ,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了这则材料,谁也知道游客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无知。如果知道幼龟是" 侦察兵" 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帮倒忙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都是典型。拿现在来说,许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只抱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美好心愿,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许多地方领导,不懂市场不懂企业,只抱着船大才能抗风浪的观点,盲目要求企业一再扩张,结果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从成群的幼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只是绝对相信,才造成了被老鹰叼走的悲剧。这提示我们,要善于动脑思考,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见风就是风,听见雨就是雨,又怎么不会吃亏上当呢?

从老鹰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如果被游客赶走就不再前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够捕捉到幼龟了。它们不仅在游客走后又来了,而且还耐心等待,结果抓捕幼龟的机会就来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也是一种启示吗?

再如北京高考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 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 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答:" 满了!"" 真的?" 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 满子吗?" 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 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 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 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 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自定角度,其实前三个学生所说的就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我们如果对其中的一个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手头还有材料,就不妨直接用一用。

这则材料还说明思维方式很重要,有了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这两个立意角度也不错。

再如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什么?材料中的八个例子,都小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透露了我们思想深处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修养、道德、文明程度。这么说来,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又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现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你说是不是呢?

八个例子,前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中间四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最后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己。三种类型,三个思考角度,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六、关键词句把握法。对材料作文来说,有时抓住了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或句子,也就能够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顺利确定作文立意。如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给的材料说的是什么呢?有两个句子值得我们注意,一是"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一是"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我们想一想,围绕这两条,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解放军救援的故事,国际救援队救援的故事,教师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故事,还有我们捐款、献血的故事等,都值得我们去写。这些故事,都可以写得生动感人,让人激动的落泪。如果写成议论文,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典型感人的事例,在叙

述的时候要饱蘸浓烈的感情,争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

七、 换位法。如江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导致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 ① 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 题目自拟。③ 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 不少于800字。⑤ 不得抄袭、套作。

代拟书信,自然需要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写得贴切,写得逼真。以田鼠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感谢,感谢人类吃掉了自己的天敌,使自己得以迅速繁衍。要注意,写得越是情真意切,对人类的讽刺意味才愈大愈强。可用正反对比手法来写。写人类没有吃自己的天敌时自己的悲惨处境,写自己的天敌被人类吃光时自己的欢欣鼓舞。不妨用勾勒法,写得形象写得有趣。

以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人类的不理智。因为自己被吃掉,才有了今天这种田鼠泛滥横行的局面。还可以推断,总有一天,田鼠会代人将所有田里的粮食全部吃光,那个时候,人类悔悟也已经晚了。最后要劝人类深刻反省,认识到保护田鼠的天敌,就是保护自己。

平常写信,都是写给亲戚朋友,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在却是以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的口吻来写,我们想,一定能够写得别开生面,让人喜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着介绍这七种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实际应用时,往往是两种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2008年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 置换法。1.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 春来草自青"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② 自定立意。③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 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 春" 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 草自青" 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 自然" 的释义有:① 自然界。② 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 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 在自然中生活"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④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 在自然中生活" 为题目," 自然" 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 自然" ,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 自然" 是指自然界,那么"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 自然" 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 自然" 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 在自然中生活" ,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 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 我们" ,如果把视线转向" 他们" ,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 他们"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不少于800字。(2) 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 我们" 与" 他们" 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 我们" ,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 他们" ,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 他们" 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法。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 带着感动出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 带着感动出发" ,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 不要轻易说' 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 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 不" ,不是不能说" 不" ,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 不" 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 不" ,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 不" ,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 触摸都市" 或" 感受乡村"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④ 不得抄袭。

无论是" 触摸都市" 中的" 触摸" ,还是" 感受乡村" 中的" 感受" ,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即给" 触摸" 、" 感受" 补充状语。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三、扩展法。例如湖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 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如何立意?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认识

深刻,哪一个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除此之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 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 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 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五、变换角度法。一些材料作文,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我们思路的角度。例如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 侦查兵" ,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了这则材料,谁也知道游客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无知。如果知道幼龟是" 侦察兵" 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帮倒忙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都是典型。拿现在来说,许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只抱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美好心愿,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许多地方领导,不懂市场不懂企业,只抱着船大才能抗风浪的观点,盲目要求企业一再扩张,结果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从成群的幼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只是绝对相信,才造成了被老鹰叼走的悲剧。这提示我们,要善于动脑思考,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见风就是风,听见雨就是雨,又怎么不会吃亏上当呢?

从老鹰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如果被游客赶走就不再前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够捕捉到幼龟了。它们不仅在游客走后又来了,而且还耐心等待,结果抓捕幼龟的机会就来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也是一种启示吗?

再如北京高考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 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 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答:" 满了!"" 真的?" 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 满子吗?" 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 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 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 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 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自定角度,其实前三个学生所说的就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我们如果对其中的一个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手头还有材料,就不妨直接用一用。

这则材料还说明思维方式很重要,有了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这两个立意角度也不错。

再如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什么?材料中的八个例子,都小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透露了我们思想深处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修养、道德、文明程度。这么说来,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又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现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你说是不是呢?

八个例子,前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中间四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最后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己。三种类型,三个思考角度,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六、关键词句把握法。对材料作文来说,有时抓住了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或句子,也就能够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顺利确定作文立意。如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给的材料说的是什么呢?有两个句子值得我们注意,一是"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一是"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我们想一想,围绕这两条,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解放军救援的故事,国际救援队救援的故事,教师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故事,还有我们捐款、献血的故事等,都值得我们去写。这些故事,都可以写得生动感人,让人激动的落泪。如果写成议论文,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典型感人的事例,在叙

述的时候要饱蘸浓烈的感情,争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

七、 换位法。如江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导致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 ① 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 题目自拟。③ 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 不少于800字。⑤ 不得抄袭、套作。

代拟书信,自然需要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写得贴切,写得逼真。以田鼠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感谢,感谢人类吃掉了自己的天敌,使自己得以迅速繁衍。要注意,写得越是情真意切,对人类的讽刺意味才愈大愈强。可用正反对比手法来写。写人类没有吃自己的天敌时自己的悲惨处境,写自己的天敌被人类吃光时自己的欢欣鼓舞。不妨用勾勒法,写得形象写得有趣。

以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人类的不理智。因为自己被吃掉,才有了今天这种田鼠泛滥横行的局面。还可以推断,总有一天,田鼠会代人将所有田里的粮食全部吃光,那个时候,人类悔悟也已经晚了。最后要劝人类深刻反省,认识到保护田鼠的天敌,就是保护自己。

平常写信,都是写给亲戚朋友,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在却是以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的口吻来写,我们想,一定能够写得别开生面,让人喜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着介绍这七种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实际应用时,往往是两种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相关作文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作文5600字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 第 1 页 共 6 页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 山东卷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

  • 高考命题作文指导作文13100字
  • 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目录 一.命题形式 1.单纯的命题作文(词.短语.句子) 2.诠释关键词的义项+命题 3.材料(提示词或引导语)+命题 二.审题方法 1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法) 2明确重心法(审题眼) 3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 4追问法 5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 ...

  • 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作文3900字
  • 高考作文素材:"爱的方式" 一.话题材料 1.一个小女孩捉住了一只美丽的小鸟,拿给祖母看.祖母说:"宝贝,你真的喜欢它吗?""当然""那就放了它.""为什么?""因为它不喜欢笼子,笼子里的生 ...

  •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七作文审题立意练第62练名言警句型作文3300字
  • 1 名言警句型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威·赫兹里特 审题立意: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比理性 ...

  • 09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散点1作文5300字
  • 高考作文试题审题立意散点透视(一):关于新材料作文 一.材料作文 1999年话题作文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是"材料作文",这是一种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又叫"命题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 ...

  • 等闲识得东风面 --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作文6200字
  •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2018年作文备考策略 永州一中 刘小忠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9套,包含10道大作文题,3道小作文题.其中,3道大作文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 道大作文题分别由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单独命制,剩余2道大作文题和3道小作文题均由北京市单独命制.虽然作文题的数 ...

  • 2010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写作复习作文5000字
  •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 [训练目标]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掌握话题作文写作的一般要领. [写作指导] 一.话题作文及其特点 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最早出现在1999年的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题中.这种命题方式一出现,就以其开放性和写作的自由度立即受到广大考生和考试命题者的青睐,所 ...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生命的价值作文1600字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生命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屡遭挫折.穷困潦倒的人准备跳崖自尽.崖边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痛苦经历后,也不禁流下了眼泪.人问其故,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辛苦的树了.你看我,生在岩石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 ...

  • 09年高考语文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及备考策略作文5400字
  • 广东语文高考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及备考策略 广东实验中学 黄 竞 2007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工作,阅卷结束时,华南师范大学柯汉琳教授在最后总结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存在着"五化"."二问题"."五化"是指: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