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
南信大高新实小 五(2)班杨梦琪
最近学了一篇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高尔基教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可是我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自己为什么还快乐 ,不是很失望吗?当我亲身经历过那件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那天,我在办公室帮老师打扫卫生。当我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刚准备离开办公室时,班主任余老师叫住了我:“杨梦琪,谢谢你。”然后从抽屉里拿了两颗糖给我说: “罗老师家有喜事儿,发的糖,给你两颗沾沾喜。”我高兴地接过糖,对老师说了声:“谢谢!”回到班上,那两颗糖静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学校可是不给吃零食的,我只有耐心地等待放学再吃。可是不自觉地总要用手去摸一摸。
这事儿不知怎么被一个同学知道了,他跑过来找我要,我说:“不行,老师的糖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再说这是喜糖,非常珍贵的。”看着他那失望的眼神,我心里“咯噔”一下,手不自觉地伸进了口袋,。我拿出一颗糖,放进她的手心里,她连忙说了一声:“谢谢”笑眯眯地转身走了。我看着她一蹦一跳远去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仿佛已经吃到了那颗糖,心里甜滋滋的。 那事儿过后,我们的心又靠近了,他有什么好的东西也给我一半儿,那时候我才知道分享是什么感觉,什么滋味。悄悄告诉你哦:那种滋味甜甜的,比糖还甜,是快乐的感觉。
指导教师 余德琴
发表《金陵晚报》2014年2月16日
分享的快乐
南信大高新实小 五(2)班杨梦琪
最近学了一篇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高尔基教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可是我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自己为什么还快乐 ,不是很失望吗?当我亲身经历过那件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那天,我在办公室帮老师打扫卫生。当我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刚准备离开办公室时,班主任余老师叫住了我:“杨梦琪,谢谢你。”然后从抽屉里拿了两颗糖给我说: “罗老师家有喜事儿,发的糖,给你两颗沾沾喜。”我高兴地接过糖,对老师说了声:“谢谢!”回到班上,那两颗糖静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学校可是不给吃零食的,我只有耐心地等待放学再吃。可是不自觉地总要用手去摸一摸。
这事儿不知怎么被一个同学知道了,他跑过来找我要,我说:“不行,老师的糖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再说这是喜糖,非常珍贵的。”看着他那失望的眼神,我心里“咯噔”一下,手不自觉地伸进了口袋,。我拿出一颗糖,放进她的手心里,她连忙说了一声:“谢谢”笑眯眯地转身走了。我看着她一蹦一跳远去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仿佛已经吃到了那颗糖,心里甜滋滋的。 那事儿过后,我们的心又靠近了,他有什么好的东西也给我一半儿,那时候我才知道分享是什么感觉,什么滋味。悄悄告诉你哦:那种滋味甜甜的,比糖还甜,是快乐的感觉。
指导教师 余德琴
发表《金陵晚报》2014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