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作文教学
——听于永正老师作文课有感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前不久,笔者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堂作文观摩课。于老师将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作文教学中,使教学具有了鲜明的开放的个性特点。
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乐于表达
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的,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他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姓名入手,问学生该怎样称呼自己。学生异常兴奋:“于老师,于教授,于爷爷,于外公,于永正„„”师生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接着,于老师问:“喜欢于老师跟你们上课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大声回答:“喜欢”。你看,于老师课前跟学生亲切幽默的谈话,已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已轻轻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敢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二、提供开放的想像情境,调动学生内在潜质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符合孩子们习作的心理需要。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他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想像。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任想像的翅膀驰骋。有的想到了早晨,人们在大森林里吹着笛子;有的想到小鸟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飞„„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三、重视开放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角色参与
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清晨森林中的美景时,这时来了一个“猎人”(于老师化装成猎人上场)。他手持猎枪,准备捕杀林中的鸟儿。即兴小品表演反映出社会上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任意捕杀鸟类的现象,于老师把一现象搬进课堂,旨在引发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在内心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当孩子发现“猎人”要捕杀小鸟时,纷纷上前制止,并且与“猎人”进行了唇枪舌剑的交锋。这里,孩子们又得到了语言交际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体现了教者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
四、优化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于老师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上作文课,他同样注重读写结合。当他发现孩子们无法说服正要捕杀鸟儿的“猎人”时,他知道孩子们在言语交际中遇到了障碍,需要提供帮助。他将事先写好的短文《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发给孩子们,让他们从短文中了解鸟儿是如何忠诚地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孩子们尽情地读着,用笔认真地勾着。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实现了语言自主积累。当老师再次让他们跟“猎人”讲不能捕杀鸟儿的道理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他们的旁征博引使“猎人”不得不惭愧地低下了头,也使课堂
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五、实施开放性性评价,激发学生积极心态
纵观整堂作文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不错!”“真好!”“好的!”“好啊! ”“写得真快! ”“又快又好!”孩子们在这样一位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能否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能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种极具个性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开放的作文教学
——听于永正老师作文课有感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前不久,笔者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堂作文观摩课。于老师将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作文教学中,使教学具有了鲜明的开放的个性特点。
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乐于表达
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的,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他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姓名入手,问学生该怎样称呼自己。学生异常兴奋:“于老师,于教授,于爷爷,于外公,于永正„„”师生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接着,于老师问:“喜欢于老师跟你们上课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大声回答:“喜欢”。你看,于老师课前跟学生亲切幽默的谈话,已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已轻轻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敢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二、提供开放的想像情境,调动学生内在潜质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符合孩子们习作的心理需要。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他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想像。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任想像的翅膀驰骋。有的想到了早晨,人们在大森林里吹着笛子;有的想到小鸟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飞„„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三、重视开放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角色参与
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清晨森林中的美景时,这时来了一个“猎人”(于老师化装成猎人上场)。他手持猎枪,准备捕杀林中的鸟儿。即兴小品表演反映出社会上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任意捕杀鸟类的现象,于老师把一现象搬进课堂,旨在引发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在内心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当孩子发现“猎人”要捕杀小鸟时,纷纷上前制止,并且与“猎人”进行了唇枪舌剑的交锋。这里,孩子们又得到了语言交际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体现了教者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
四、优化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于老师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上作文课,他同样注重读写结合。当他发现孩子们无法说服正要捕杀鸟儿的“猎人”时,他知道孩子们在言语交际中遇到了障碍,需要提供帮助。他将事先写好的短文《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发给孩子们,让他们从短文中了解鸟儿是如何忠诚地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孩子们尽情地读着,用笔认真地勾着。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实现了语言自主积累。当老师再次让他们跟“猎人”讲不能捕杀鸟儿的道理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他们的旁征博引使“猎人”不得不惭愧地低下了头,也使课堂
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五、实施开放性性评价,激发学生积极心态
纵观整堂作文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不错!”“真好!”“好的!”“好啊! ”“写得真快! ”“又快又好!”孩子们在这样一位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能否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能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种极具个性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