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件 小 事
三(3)刘明远的家长刘鹏
2013年春季前夕,我带儿子乘火车回千里之外的故乡看望年迈的父亲。儿子9岁,活泼好动,有些人来疯,完全没有遗传我和妻子安静的性格。上了火车,儿子拿出一个小小陀螺在桌子上玩了起来,我则拿出莫言的《用耳朵阅读》,漫不经心地翻阅了起来。
火车到了武当山站,我们的对面换成了两位年轻的“道士”,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道士,他们没有穿道士服,但头发很长。对于男性留长发,除了刘欢外,我一向没有好感。于是我把头更深得埋入书中。儿子却对两位“道士”好像很感兴趣,不时打量着他们。两位“道士”对我们友好的笑笑。
坐定以后,其中一位二十来岁的“道士”拿出了一台笔记本,他们看起了电影,是动作片。那两位“道士”边看边评论,出了什么拳,力道如何。看来他们可能是武当山武术学院的人员。对面传来的武术动作的音效,极大的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他玩陀螺的动作已经明显变慢了。两外一位三十来岁的“道士”已察觉到了儿子的心思。亲切地说:“小朋友,过来一起看吧!”儿子还没等我说话,就迅速跨了过去。两位“道士”自然地把身子向两边挪了挪,中间空出了一些位置,让儿子坐了进去。我心里直犯嘀咕,前几年的电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人记忆犹新,这孩子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我只好勉强友好地对两位“道士”笑笑,继续看我的书,但心思已完全不在书上。
在观影的过程中,两位“道士”的武术评论,很快就把儿子给拉了进去。他不停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平时令我技穷而反感的问题,却没有引起两位“道士”的不悦,居然是有问必答,不一会儿,他们三位就亲如兄弟了,我也就放心地看起书来。
看完电影,火车已经到了襄樊站。在这里,火车换了车头。车子开动时,儿子叫了起来:“为什么我们往回走?”那位年长点的“道士”就开始给儿子讲解火车跑的是“人”字形的轨道,说了半天儿子还不懂,于是他就在车窗玻璃上给儿子画示意图,终于把儿子弄得似懂非懂了。接着他们聊开了:多大了,读几年级,家住哪儿,家里有几口人,坐车去哪,干什么去,„„
火车到了安陆,儿子又拿出小陀螺,提议玩陀螺比赛。儿子先玩,他用两根
手指娴熟地捏着陀螺,手指一使劲,陀螺划出了一道弧线,飞向桌面。由于用力过猛,陀螺转出了桌面,调到了桌子底下。儿子赶紧一缩身子,钻到桌子下面。这时,那位年轻点的“道士”也迅速弯下腰,伸出右手放到了儿子头的上方——他怕儿子头撞上桌子。此时,我的心一跳,我作为父亲都没有意识到保护儿子,这位比我小十来岁的陌生的年轻人却对儿子细心呵护。儿子捡到了陀螺,他们你来我往地玩了起来。
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看着兴奋的儿子,回想着往事,让我愧疚不已:儿子右眉骨上有一道痕迹,那是他三岁时,摔了一跤,碰上木头沙发,裂了一道口子,缝了三针留下的;儿子有脸上的拿到一厘米长的口子,是他四岁时用玻璃划伤的;他那扁平的左手食指,是他五岁时,回他外公家,玩压面机时压的,而当时我在午休,儿子在治疗时,抽调指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还回荡在我耳边。这历历往事,都在讲述着我这位没有尽到责任的父亲所犯的过错。
在武昌准备下车时,我们互相道别。下了火车,人潮涌动,我牵着儿子向出站口走去。突然,儿子拽脱了我的手,向人群中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的那两位“道士”挥了挥手,并甜甜地叫喊道:“叔叔,再见!”,那位年长点的“道士”也侧过脸来,挥挥手,微笑着说:“小帅哥,再见!”
鲁迅先生的《喊喊》集中收录了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在人力车夫面前,先生谴责了“小我”,今天我也借用“一件小事”为题,做一下自我反省。
2013-2-18
一 件 小 事
三(3)刘明远的家长刘鹏
2013年春季前夕,我带儿子乘火车回千里之外的故乡看望年迈的父亲。儿子9岁,活泼好动,有些人来疯,完全没有遗传我和妻子安静的性格。上了火车,儿子拿出一个小小陀螺在桌子上玩了起来,我则拿出莫言的《用耳朵阅读》,漫不经心地翻阅了起来。
火车到了武当山站,我们的对面换成了两位年轻的“道士”,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道士,他们没有穿道士服,但头发很长。对于男性留长发,除了刘欢外,我一向没有好感。于是我把头更深得埋入书中。儿子却对两位“道士”好像很感兴趣,不时打量着他们。两位“道士”对我们友好的笑笑。
坐定以后,其中一位二十来岁的“道士”拿出了一台笔记本,他们看起了电影,是动作片。那两位“道士”边看边评论,出了什么拳,力道如何。看来他们可能是武当山武术学院的人员。对面传来的武术动作的音效,极大的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他玩陀螺的动作已经明显变慢了。两外一位三十来岁的“道士”已察觉到了儿子的心思。亲切地说:“小朋友,过来一起看吧!”儿子还没等我说话,就迅速跨了过去。两位“道士”自然地把身子向两边挪了挪,中间空出了一些位置,让儿子坐了进去。我心里直犯嘀咕,前几年的电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人记忆犹新,这孩子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我只好勉强友好地对两位“道士”笑笑,继续看我的书,但心思已完全不在书上。
在观影的过程中,两位“道士”的武术评论,很快就把儿子给拉了进去。他不停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平时令我技穷而反感的问题,却没有引起两位“道士”的不悦,居然是有问必答,不一会儿,他们三位就亲如兄弟了,我也就放心地看起书来。
看完电影,火车已经到了襄樊站。在这里,火车换了车头。车子开动时,儿子叫了起来:“为什么我们往回走?”那位年长点的“道士”就开始给儿子讲解火车跑的是“人”字形的轨道,说了半天儿子还不懂,于是他就在车窗玻璃上给儿子画示意图,终于把儿子弄得似懂非懂了。接着他们聊开了:多大了,读几年级,家住哪儿,家里有几口人,坐车去哪,干什么去,„„
火车到了安陆,儿子又拿出小陀螺,提议玩陀螺比赛。儿子先玩,他用两根
手指娴熟地捏着陀螺,手指一使劲,陀螺划出了一道弧线,飞向桌面。由于用力过猛,陀螺转出了桌面,调到了桌子底下。儿子赶紧一缩身子,钻到桌子下面。这时,那位年轻点的“道士”也迅速弯下腰,伸出右手放到了儿子头的上方——他怕儿子头撞上桌子。此时,我的心一跳,我作为父亲都没有意识到保护儿子,这位比我小十来岁的陌生的年轻人却对儿子细心呵护。儿子捡到了陀螺,他们你来我往地玩了起来。
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看着兴奋的儿子,回想着往事,让我愧疚不已:儿子右眉骨上有一道痕迹,那是他三岁时,摔了一跤,碰上木头沙发,裂了一道口子,缝了三针留下的;儿子有脸上的拿到一厘米长的口子,是他四岁时用玻璃划伤的;他那扁平的左手食指,是他五岁时,回他外公家,玩压面机时压的,而当时我在午休,儿子在治疗时,抽调指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还回荡在我耳边。这历历往事,都在讲述着我这位没有尽到责任的父亲所犯的过错。
在武昌准备下车时,我们互相道别。下了火车,人潮涌动,我牵着儿子向出站口走去。突然,儿子拽脱了我的手,向人群中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的那两位“道士”挥了挥手,并甜甜地叫喊道:“叔叔,再见!”,那位年长点的“道士”也侧过脸来,挥挥手,微笑着说:“小帅哥,再见!”
鲁迅先生的《喊喊》集中收录了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在人力车夫面前,先生谴责了“小我”,今天我也借用“一件小事”为题,做一下自我反省。
20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