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第2课《匆匆》。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解读:
《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也流露出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伤感的低沉情绪。但在教学中对此时代背景不宜过多讲解,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积累本课“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文章语言清新流畅、生动优美,因此,课堂上老师的分析讲解都会显得贫乏、无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体会后再朗读,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理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所以,本文的教学我打算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中感悟的方法贯穿全课。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我先说说课时划分。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交流课前预习所得,让学生谈谈对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了解;质疑;然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美读,积累语言。
下面,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分整体把握课文、分段品读课文、整体回归课文、美读积累文段、拓展延伸阅读五个步骤教学。
(一)整体把握课文
我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把心放在课文里,边读边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在写时间匆匆?学生读后不难发现第1至3自然段在写时间匆匆。然后,我接着问,第4、5自然段在写什么?学生读后,可以感知到第4自然段写的是时间匆匆而过,作者一事无成;第5自然段用一个问句,表达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二)分段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本段。我给学生阅读提示:这一自然段是怎么写时间匆匆的?
学生读后,会发现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对比的方法,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然后让学生朗读体会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的美好和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残酷。在读中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2、第2、3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后交流的方式教学。
先让学生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写时间匆匆的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品读下面重点句子。
1.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学生一做除法,可以知道大概20多年。我顺势给学生介绍朱自清生于1898年,此文写于1922年,写这篇文章时,作者24岁。然后让学生思考,在这句话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阅读后,可以知道,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老师帮学生小结提升:是啊,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唯其渺小更应珍惜,因为稍一轻忽,便要消失在无垠的时间长流里渺无踪影。
我接着问: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感受?学生会找出句子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引导学生理解“头涔涔”(头上冒汗)“泪潸潸”(伤心流泪的样子)
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时间倏忽而逝,作者的惋惜、伤心之情。
第2个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先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读后,应该能体会到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细节,来写时间的流逝。时间在我们不自觉的时候,就流走了,学生能体会到要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
然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还可以让学生仿写句子。学生仿照例句,可以写出: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玩电脑时,日子从鼠标上过去等类似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样的仿写练习,既使学生运用了语言,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匆匆的体会。】
第3个句子: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我先范读,然后问学生:你能体会到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跨”、“飞”两个拟人的动作,感受时间的匆匆,然后让学生把日子飞逝的感觉读出来。
【2、3两个自然段我这样教学,设计意图是: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第四自然段,同样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在读中体会作者面对时光匆匆流逝,自己无所作为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三)整体回归课文
逐段品读完课文后,我打算为学生配上《秋日的私语》这首抒情的音乐,让学生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时间的匆匆,使阅读回归整体。
(四)美读积累文段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鼓励学生能背诵全文,积累优美的文段。
(五)拓展延伸阅读
可以让学生课外读读《跟时间赛跑》《明日歌》;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设计意图】树立大语文观,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时间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着“我的日子”四个字,滴入时间的河水里,一艘艘载着时间的小船,流向远方,一去不复返。相信这样如诗如画的板书,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第2课《匆匆》。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解读:
《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也流露出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伤感的低沉情绪。但在教学中对此时代背景不宜过多讲解,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积累本课“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文章语言清新流畅、生动优美,因此,课堂上老师的分析讲解都会显得贫乏、无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体会后再朗读,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理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所以,本文的教学我打算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中感悟的方法贯穿全课。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我先说说课时划分。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交流课前预习所得,让学生谈谈对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了解;质疑;然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美读,积累语言。
下面,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分整体把握课文、分段品读课文、整体回归课文、美读积累文段、拓展延伸阅读五个步骤教学。
(一)整体把握课文
我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把心放在课文里,边读边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在写时间匆匆?学生读后不难发现第1至3自然段在写时间匆匆。然后,我接着问,第4、5自然段在写什么?学生读后,可以感知到第4自然段写的是时间匆匆而过,作者一事无成;第5自然段用一个问句,表达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二)分段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本段。我给学生阅读提示:这一自然段是怎么写时间匆匆的?
学生读后,会发现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对比的方法,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然后让学生朗读体会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的美好和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残酷。在读中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2、第2、3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后交流的方式教学。
先让学生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写时间匆匆的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品读下面重点句子。
1.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学生一做除法,可以知道大概20多年。我顺势给学生介绍朱自清生于1898年,此文写于1922年,写这篇文章时,作者24岁。然后让学生思考,在这句话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阅读后,可以知道,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老师帮学生小结提升:是啊,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唯其渺小更应珍惜,因为稍一轻忽,便要消失在无垠的时间长流里渺无踪影。
我接着问: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感受?学生会找出句子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引导学生理解“头涔涔”(头上冒汗)“泪潸潸”(伤心流泪的样子)
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时间倏忽而逝,作者的惋惜、伤心之情。
第2个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先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读后,应该能体会到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细节,来写时间的流逝。时间在我们不自觉的时候,就流走了,学生能体会到要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
然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还可以让学生仿写句子。学生仿照例句,可以写出:踢球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玩电脑时,日子从鼠标上过去等类似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样的仿写练习,既使学生运用了语言,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匆匆的体会。】
第3个句子: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我先范读,然后问学生:你能体会到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跨”、“飞”两个拟人的动作,感受时间的匆匆,然后让学生把日子飞逝的感觉读出来。
【2、3两个自然段我这样教学,设计意图是: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第四自然段,同样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在读中体会作者面对时光匆匆流逝,自己无所作为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三)整体回归课文
逐段品读完课文后,我打算为学生配上《秋日的私语》这首抒情的音乐,让学生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时间的匆匆,使阅读回归整体。
(四)美读积累文段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鼓励学生能背诵全文,积累优美的文段。
(五)拓展延伸阅读
可以让学生课外读读《跟时间赛跑》《明日歌》;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设计意图】树立大语文观,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时间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着“我的日子”四个字,滴入时间的河水里,一艘艘载着时间的小船,流向远方,一去不复返。相信这样如诗如画的板书,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